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風起雲湧> 第173章 紛亂朝會

第173章 紛亂朝會

  在小黃門的帶領下,李立進入了大臣們朝會的正德大殿。進入大殿之後,李立這才看到了幾個熟悉的人影,原來是皇甫嵩、袁紹、袁術、公孫瓚、劉備等人。朝見的儀式結束後,皇甫嵩首先把李立介紹給漢靈帝劉宏。


  “哦,你就是驍騎中郎將李立?真是一位虎將啊。”劉宏坐在他的皇帝寶座上,饒有興趣地看著李立。


  “回皇上,臣就是李立。”他不知道應該有什麽表情,隻好淡淡地說道。


  “聽說你破了張角的妖法,你是從哪裏學的如此法術?”劉宏對妖法更感興趣。


  “回皇上,臣並不會什麽法術。但臣知道,邪不壓正。任他妖法如何厲害,都不能戰勝朝廷的正義之師。”李立也學著拍拍馬屁,讓漢靈帝劉宏高興高興。反正說好話不要錢,你想聽我就多說。


  “對,對。朕的官軍乃是堂堂正正的朝廷軍隊,正義之師,豈是那些雕蟲小技能夠戰勝的?”劉宏的臉上開始放光了。


  “皇上洪福齊天,定能四海安定,萬邦來朝。”站在大殿裏的一位大臣緊跟著拍著馬屁。


  “嗬嗬,嗬嗬。”劉宏連聲笑著,不在說什麽了,好象對這個話題已經沒有了興趣。


  接著皇甫嵩把孫堅、公孫瓚、劉備都向劉宏一一作了介紹,但是劉宏已經沒有了熱情。隻是介紹到劉備的時候,聽到說劉備是什麽漢室宗親,才問了幾句,把個劉備高興的手舞足蹈。


  “諸位大臣,朝廷軍隊已經平定了黃巾逆賊,班師回朝。朕當重賞有功之臣,各位有何建議?”今天的朝會,就是為了獎賞有功人員,劉宏直奔主題。


  “皇上,驍騎中郎將李立,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雋,為朝廷剿滅黃巾逆賊立下漢馬功勞,臣以為理應重獎。”大將軍何進率先說道,看樣子李立的錢財真沒有白送。


  “皇上,臣鄧盛有事要奏。”這時,太尉鄧盛上前說道:“驍騎中郎將李立大肆收容黃巾餘孽,名為屯田開荒,實為招降納叛,其心可誅。現在黃巾已滅,李立卻擁兵十萬,盤據冀州,其意何在?臣以為李立不僅不能重獎,而應該重罰。”


  此言一出,大殿上即刻死一般寂靜。


  到洛陽幾天來,李立沒有與任何朝廷大臣們接觸,就是不想給朝臣們落下一個結交大臣的口實。沒想到,還有人拿黃巾軍俘虜說事。這老雜毛,老子招你惹你了?你怎麽給老子扣這麽大個帽子?還真有點****,李立在心裏罵道。


  李立抬頭看看皇上,隻見劉宏麵無表情地坐著,站在他旁邊的張讓、趙忠、宋典等太監也沒有什麽表情,不由得心裏有點緊張了。這要是劉宏雷霆震怒,還不當場要了小命?想到這裏,他立即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皇上,臣也有話要說。黃巾作亂,罪在張角兄弟,是他們狼子野心,妖言惑眾,罪不容誅。可是幾十萬百姓相隨,他們或是一時受蒙騙而為之,或是被黃巾軍強迫抓走的壯丁,他們何罪之有?皇上也曾下旨大赦天下黨人,已經被流放到邊疆地區的黨人及其家屬都可以重返故鄉,唯有張角不在赦免範圍之內。請問這位大人,如果將這些人全部殺了,豈不是有傷天和?置皇上的旨意於何地?這殺俘虜的惡名讓誰來承擔?這不是有損於皇上的英名嗎?如果全部放了,你能保證他們不會重新為寇?我們收容黃巾俘虜,讓他們屯田開荒,自食其力,有何不可?”


  李立說到這裏,稍微停了一下,觀察了一下漢靈帝劉宏的反應。他明白話已經到了要害之處,必需要對大家說清楚,見劉宏隻是認真地聽著,便繼續說道:


  “至於你說的我們擁兵十萬,盤據冀州,這更是無稽之談。數萬將士響應朝廷詔令,跟隨我南征北戰,先後平定廣陽、青州、長社、汝南、南陽、濮陽、廣宗之黃巾,立下赫赫戰功。如今黃巾已滅,難道不該發給他們一些軍餉嗎?對於死難者,難道不該發給一些撫恤嗎?對於傷殘者,難道不該發給一些救助嗎?我們已經請求皇上,請皇上看在他們忠心為國、戰功顯赫的份上,撥給一些錢財,獎賞這些有功將士。”


  廣宗戰役剛剛結束,朝廷就急忙下旨,命令朝廷軍隊班師回朝,州郡官軍大幅裁減,各地鄉勇就地解散。周永則以無錢獎賞將士為由,早就上書皇上,請求皇上撥錢,可是小氣的漢靈帝劉宏卻一毛不拔。


  “你……你……你這是狡辯。”鄧盛氣極了,接著說道:“照你如此說來,如果朝廷不獎賞這些將士,你就不解散軍隊囉?”


  李立立即抓住機會反擊道:“冀州官軍也是朝廷的軍隊,他們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什麽不能獎賞呢?”


  “你這是強詞奪理,我並沒有說冀州官軍不能獎賞。現在說的是你應該遵從朝廷詔令,迅速裁減冀州官軍。”鄧盛也理直氣壯的說道。


  “請問這位大人,是先把將士們解散回鄉,然後再把獎賞給他們送上門去?還是先獎賞將士,讓他們自行回鄉?”李立心裏氣極了,不住地在心裏咒罵這個家夥。


  鄧盛一時語塞,他本來想責問李立為什麽不裁減軍隊,結果卻變成了是獎賞與裁減的先後順序之爭。如果真的解散了將士,還有誰會為他們送去獎賞?


  又有一個人上前說道:“臣袁隗有事要奏。驍騎中郎將李立大人及其手下的騎兵為消滅黃巾軍,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理當獎賞。隻是國庫空虛,一時恐怕也拿不出這麽多錢來,還是讓李立大人慢慢從冀州稅賦中支付為好。”


  李立不由得心中暗笑,怎麽說著說著又開始討論起由誰支付上來了?這可離鄧盛的原意越來越遠了。要是讓自己來籌集錢財獎賞將士,猴年馬月才能籌集到足夠的錢財?


  皇甫嵩是個務實的人,他也親眼見過李立騎兵的驍勇,知道如果李立的騎兵處理不好,恐怕會有大亂,而現在的朝廷已經沒有與之相抗衡的軍隊了,他站出來說道。


  “皇上,李立大人及其手下騎兵乃是平定黃巾之主力,斬殺了波才、張曼成、張角,居功甚偉。且將領勇猛、士卒精銳,是一支不可多得的能征善戰之師。如今內亂雖然平定,可是北有鮮卑、烏桓、高句麗,西有胡羌,他們不斷地侵擾邊境,殺我邊民、搶我錢財,正是騎兵用武之時。臣以為步卒可以解散,騎兵不能輕言裁減,還請皇上斟酌。”


  袁隗又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臣以為左中郎將皇甫嵩大人所慮甚是,冀州步卒可以裁減,騎兵尚須保留。”


  說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漢靈帝劉宏覺得非常煩躁,不耐煩地擺了擺手:“今天的朝會就到這裏,以後再議。”


  站在漢靈帝身邊的張讓早就皺起了眉頭,象這種混亂的朝會他見得多了,非常討厭那些誇誇其談的大臣們。聽到劉宏要退朝,連忙扯起嗓子喊了起來:“退朝。”混亂的朝會在亂紛紛的爭吵中結束了,漢靈帝劉宏的一句再議,就讓嘉獎有功之臣的事情拖了下來。誰都知道,漢靈帝劉宏不知要等到何時才會召開下一次朝會,嘉獎的事情也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


  跟著李立來洛陽的將領們心裏都有點鬱悶,他們好不容易來了一次洛陽,卻沒有一個人待見他們,更可氣的是大臣們竟然認為幽州騎兵圖謀不軌,罪不容誅,這叫在戰場上拚死拚活的將士們如何接受的了?

  就連一起晉見皇上的公孫瓚、劉備等人也沒有了笑容,漢靈帝劉宏的一句再議,讓他們封官進爵的希望也變得渺茫起來。劉備雖然一直以漢室宗親自居,也僅僅隻是讓漢靈帝劉宏多問了幾句而已,根本沒提一句獎勵的話,怎麽不叫人心寒?

  李立他們住在客棧裏,再也沒有人說笑,連平常最喜歡找人練武的張飛都天天在帳篷裏睡覺,誰要是跟他說句話,他便粗聲粗氣地吼到:“別理我,煩著呢。”


  又過了兩天,天天在城裏四處奔波的辛評、辛毗回來後,非常神秘地來找李立。“將軍大人,大太監張讓想和你見一麵。為了不引起朝臣們的猜忌,還是秘密見麵的好。我已經安排明天上午在銘月樓見麵,到時候就你一個人。”


  “搞得這麽神秘,有必要嗎?”李立有點不習慣這種特務活動,這又不是搞地下工作,現在的朝廷也沒有特務機構,用得著這麽小心翼翼嗎?

  “很有必要。現在的朝中大臣,緊盯著將軍大人不放,把將軍大人當作了朝廷的威協,好象不把將軍大人搬倒就誓不罷休的樣子。張讓、宋典他們在皇上麵前說了很多好話,才把這事壓了下來。不過聽張讓說,皇上也有些搖擺不定,一直拿不定主意。”辛評、辛毗有點著急地說道。


  “那張讓、宋典是不是想要我們出點血?他們可是不會白幫忙的,我們明天是不是該帶點銀子?”也不知道是為什麽,曆史上的太監都愛錢,張讓他們幫了忙,肯定會敲一竹杠的。


  辛評連忙擺了擺手,輕聲說道:“張讓、宋典倒是沒有那個意思,不過聽張讓的口氣,好象要和我們作個交易。”


  “交易?他看中了我們什麽東西?”李立微微笑了笑,知道張讓這是要找他要那些信件了。張讓憋了這麽長時間,一定是迫不及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