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接管東濊
說到這個問題,李立想到了曆史上的教訓,他整理了一個思路,鄭重地說道:“民眾之所以叛亂,無非是天災人禍所逼,再加上有個人野心者的煽動。對於天災我們無能為力,可是我們可以建立一套完事的製度,盡量杜絕人禍,不讓有個人野心者有機可趁。”
“我之所以為部落首領保留部分土地,就是因為我們還要征服其他的部落,如果我們把他們殺了,勢必會引起其他部落首領的恐懼,促使他們拚命抵抗,增加我們征服的難度。”
李立也曾經想過,把他們送到廣陽軟禁起來,可是部落首領太多,軟禁成本過高。再說,你就是軟禁了他們,可是他們還有兄弟、兒子,同樣有號召力,你總不能把他的整個家族都軟禁起來吧。
“就是把他們留在部落裏,他們叛亂的機會也不大。一是我們留有強大的駐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二是隻給了他們少量土地,沒有了經濟基礎,他們就沒有叛亂的實力。三是不斷地抽走他們的青壯,他們沒有了叛亂的軍隊。四是派去了很多屯田兵,這是摻沙子的辦法,有效地遏止了他們的叛亂。五是鼓勵異族通婚,限製同族通婚,下一代人就沒有什麽部族區別了。六是在這些部落裏培養一大批漢人地主,擴大漢人的影響。七是我將獎勵一批有功的部落將士,讓他們成為新的監察禦史,分散部落首領的影響力。八是讓他們說漢話、認漢字、取漢名,促進他們對大漢的認同感。如果有了這些措施,還是發生了叛亂,也能很快鎮壓下去。”
張半仙聽得茅塞頓開,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沒有想到啊,將軍大人考慮的這麽周到。如果按照將軍大人的這種辦法,三、五十年之後,恐怕沒有什麽部族之分了。”
“報……將軍大人,前方十裏處,東濊人部落首領尹東帶領三千多東濊步卒等在山口,說是要拜見將軍大人。”進入東濊人的地界之後,李立的大軍受到了東濊人異乎尋常的歡迎,沒想到,部落首領親自來迎接了。
“走,我們迎上去。”李立朝張半仙揮了揮手,策馬向前奔去。一路之上,碰到的都是東濊人的笑臉,李立甚至有些得意了,這東濊人如此心向大漢,倒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啊。
“見過將軍大人。”一個高大、魁梧的精壯漢子從馬上跳了下來,緊跑幾步來到李立的馬前,撲通一聲跪在雪地裏,朝著李立“咚咚咚”地連叩了三個響頭,以至於頭上粘滿了積雪。
李立連忙跳下馬來,伸手將尹東拉了起來。好家夥,又是一條大漢,幾乎和李立一般高大。李立親熱地拍了拍尹東的肩膀,心中不由得暗歎,好結實的家夥!“嗬嗬……好一個大將之材!”
“謝謝將軍大人誇獎。”尹東雙手抱拳,朝李立拱了拱手,瞄了一眼李立身後的漢軍騎兵,不由得露出了羨慕的眼神:“好威武的大漢官軍,這可是我見過的最精銳的騎兵。”
“嗬嗬……”對於尹東的誇讚,李立也不知道該不該謙虛,隻得輕輕地笑了笑。眼睛向後看去,隻見三千多東濊青壯排列在山口,便岔開了話題:“這就是你征集的青壯?”
“回將軍大人,我的部落有三萬多人,這是我征集的三千多青壯,他們都經曆過陣戰,都是不怕死的好漢。”尹東驕傲地昂起了頭,自豪地說道:“我也經曆過大小數十戰,願意跟隨將軍大人征伐高句麗。”
李立心中一驚,他並沒有想讓這些部落首領跟著征戰,僅僅隻是想要他們的士兵而已。他可不想讓這些首領立下戰功,甚至學會漢軍作戰的技巧。可是麵對熱情的尹東,他該怎麽拒絕呢?
“啊……你們的長槍好長啊!”李立立即發現了東濊人那超乎尋常的長槍,立即轉移話題,朝著東濊人青壯走了過去,從一個士兵手中拿過長槍,幾乎嚇了一跳:“天啊……這長槍起碼有三丈長吧。”
“將軍大人好眼力!”尹東已經跟了上來,也從士兵手裏拿過一根長槍,用一隻手舉了起來,自豪地笑著說道:“這長槍杆長三丈,刃長二尺,是我們東濊人的獨門兵器!”
“這麽長的長槍,上陣的時候方便嗎?”李立也不好說什麽,隻得笑了笑。這種長槍對付騎兵倒是合適,反正是同歸於盡。可是對付步卒,要是刺不到對方,就隻能聽任別人斬殺了,就是刺倒對方,一時之間也拔不出來呀。
“我們東濊人講究的就是集團衝鋒,在氣勢上壓倒敵人,殺一個夠本,殺二個賺一個。”尹東神氣地昂著頭,充滿自信地說道:“長槍是我們進攻的兵器,我們每人還有一把長刀,一旦長槍失手,我們就用長刀作戰。”
李立點了點頭,理解了東濊人的戰術。想象一下,一排排端著超長大槍的東濊士兵衝過來,其聲勢是何等地壯觀!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卒都會心驚膽顫,不敢正麵交鋒。
然而,這超長大槍的缺陷也是致命的。除了不靈活之外,由於大槍是雙手兵器,不可能提著盾牌保護自己,又沒有完好的盔甲,在弓箭手麵前,這些長槍兵無疑就成了活靶子。
就是正麵衝鋒,碰到敵方士兵有盾牌保護,倒如漢軍的鋼盾,超長大槍的威力將不複存在,而且還會成為累贅。長槍、長矛發展了幾千年,經過無數次的戰爭的驗證,長槍並不是越長越好。
在冷兵器時代,最理想的士兵配置還是大刀和盾牌,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士兵一手持盾、一手拿刀,進可攻,退可守,再配上一身盔甲,連敵人的箭矢也可以防備。
“走吧,我們向東濊王城進發。”李立把長槍還給那個東濊士兵,揮了揮手,不再與尹東討論他們的長槍。既然他們喜歡,就讓他們用吧,反正李立一時之間也不可能為他們提供新的兵器。
尹東非常興奮,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漢軍的將領,跳上自己的戰馬,大手往前一揮,三千多東濊士兵調過頭來,扛著他們的超長大槍,興致勃勃地跟著漢軍向南進發。
“啊……這是什麽馬?”突然之間,李立看到了更為稀奇的一幕。原來,東濊人用來馱運裝備、糧草的戰馬,竟然高不過三尺,長不過四尺,估計也就一百多斤,可是他們身上馱著的貨物起碼有一千多斤。
尹東立即跑了過來,自豪地說道:“將軍大人,這是矮馬,又叫著果下馬,乘之可於果樹下行。雖然它重不過一百五十斤,可是能馱運一千五百斤的貨物。它性勤勞,不惜力、健行且善走山路、滑坡,是我們東濊人運送貨物的主要工具。”
天啊,這可是稀世珍寶!上天對自己還真是不薄。李立連忙跳下馬來,走到一匹果下馬的身邊,不由得一陣心酸。看著這不足一米的矮馬,背上竟然馱著山一樣高的糧食,李立恨不得煽尹東幾巴掌。
“我們東濊人有三大寶,長槍、檀弓、果下馬。”尹東一點也沒有感覺到李立的憤怒,反而洋洋得意地說道:“將軍大人,你看我們士兵們背著的弓箭,那就是有名的檀弓。”
李立早就注意到了東濊士兵身上背著的弓箭製作精良,隻是沒想到那是什麽名弓、寶弓。自己有了精鋼製作的長刀、強弩,什麽長槍、大刀、弓箭他也不稀奇了。
不過這個果下馬,那才是真正的寶貝,決不能讓它滅絕了,僅僅成為一堆化石。他甚至在想,這次就是攻不下高句麗,也要想辦法把東濊牢牢地控製在手裏,在高句麗人的後方,埋下一顆釘子!
東濊人的王城修建在東江河邊的一個山坡之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然而,由於戰火的不斷摧殘,古老的城牆已經破爛不堪,盡管覆蓋了厚厚的積雪,可是依然掩蓋不住那牆頭的斑斑血跡。
李立的大軍來到東濊王城的時候,東濊部族所有的部落首領都已經聚在東濊王城,城外的帳篷連綿上十裏,他們帶著各自征集的東濊青壯,扛著東濊人特有的超長大槍,熱情的歡迎天朝大軍的到來。
“叩見將軍大人。”東濊大王尹廣帶著所有的部落首領出城十裏相迎,態度相當地恭敬。他甚至沒有計較自己也是部族之王的身份,跑上來為李立牽馬執鞍,把李立扶下了馬。
然而,李立清楚的很,不至於產生了錯覺。他知道東濊人並不是真心歸順大漢朝廷,隻是想借漢軍之手消滅高句麗人。他微微笑著,淡淡地說道:“走吧,到你們的王城去看看。”
沿途之上,李立看到了那些征集的東濊青壯,也明白了東濊人為什麽打不過高句麗人了。這幫東濊士兵雖然一個個長得十分精壯,而且顯得十分的凶猛。可是在這天寒地凍的風雪天裏,他們卻穿得非常單薄,絕大多數士兵沒有布襖,更有甚者,大多數士兵沒有鞋子,僅僅在腳上裹著一些獸皮、破布而已。
就是他們手中拿著的超長大槍,那也是長短不一、形狀各異。有的是長槍,有的是長矛,還有些稀奇古怪的兵器。而且,大多數東濊士兵們並沒有象尹東的士兵那樣人人有一把長刀。有的是斧頭,有的是鐮刀,甚至還有人隻是在腰裏別了把菜刀。
高句麗人在與漢軍的長期戰爭中,俘獲了大批漢人,已經掌握了漢軍的兵器製作技術,有了較大規模的兵器作坊,能夠生產出製式兵器。他們要想對付落後、貧窮的東濊人,還不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