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風起雲湧> 第293章 州牧製度

第293章 州牧製度

  “而幽州刺史、車騎將軍李立一直帶領幽州大軍在樂浪郡平定穢貊人的叛亂,僅僅隻留下少部分軍隊守住漁陽郡和遼東屬國,致使張舉、張純危害右北平郡、遼西郡,烏桓人更是把右北平郡、遼西郡當成了他們的牧場,他們請示皇上派兵平定張舉、張純叛亂,趕走烏桓人。”


  大將軍何進小心地念著幽州土垠縣令公孫瓚,陽樂縣令劉備的奏章,生怕劉宏突然發怒,把他喝斥一頓。這幾年來,劉宏的脾氣是越來越大,動不動就把大臣們訓斥一頓,以至於誰也不敢告訴他這些倒黴的消息。


  看看皇上沒有做聲,何進繼續說道。“皇上,據並州來報,黃巾餘賊郭大等人起於河西白波穀,寇太原、河東,搶劫郡縣,殺戮官吏。與此同時,匈奴屠各部落進攻並州,殺死並州刺史張懿。”


  “青州刺史龔景再次上奏,黃巾餘賊管亥等人起於泰山,大肆寇掠青州,州郡不能製。同時,龔景病重一年有餘,青州平定黃巾皆依其子龔林、其侄龔易為之。”


  “黃巾餘賊馬相,聚眾起兵,自稱天子,先後攻占綿竹、雒縣、蜀郡、犍為,旬月之間,聚眾至十餘萬人,殺郡守趙部,州、郡不能製。”


  稍微等了一會,何進繼續說道:“皇上,黃巾餘賊張燕等人趁朝廷調高皇甫嵩大軍入長安之機起於黑山,寇冀州中山、常山、趙國、巨鹿等郡、國,各地紛紛告急。然張燕突然遣人至京都乞降,願意歸順朝廷。”


  聽到這些壞消息,今天的漢靈帝劉宏出奇地冷靜,他不僅耐著性子聽完了何進宣讀的幽州土垠縣令公孫瓚,陽樂縣令劉備、以及並州的奏章,而且連眉頭也沒有皺一下。等何進讀完了,他也沒有做聲,一時之間,大殿裏死一般的寂靜。


  也不知過了多久,大殿裏誰也沒有說話,在這種時候,誰也不敢去觸漢靈帝劉宏的黴頭。誰都看得出,劉宏那冷靜的外表下,正在醞釀一場暴風雨,誰要是不小心,說不定那雷就要劈在他的身上。


  “今天這是怎麽啦?怎麽都不說話?平日裏你們不是挺能說的嗎?為什麽現在啞巴了?你們是不是也在準備迎接張舉為皇上呢?”


  劉宏的眼神冷冷地掃過大殿裏的眾位大臣,嚇得大家趕緊縮起了脖子,生怕劉宏注意到了自己。然而,劉宏並沒有在意任何人,而是將他的那肥胖的身軀往後一躺,淡淡地說道。


  “讓皇上生憂,臣等死罪。”


  那些大臣們聽到劉宏的一連串質問,早就嚇得渾身發抖。連忙齊齊跪倒在地,口稱死罪。然而,還是沒有一個人說點有用的,漢靈帝劉宏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


  “唉……我大漢天下何以至此!去年涼州隴西郡太守李相如叛變朝廷,與韓遂聯合在一起叛亂,你們推舉耿鄙任涼州刺史,率六郡兵討伐韓遂。結果耿鄙率軍行進到狄道,涼州別駕叛變,響應賊軍,殺死耿鄙。賊軍因而進兵包圍了漢陽郡,又殺死了太守傅燮,致使我大漢又少一良臣。”


  說到這個傅燮,劉宏不由得一聲長歎。當年在南陽圍剿張曼成的時候,傅燮就曾上書劉宏,說黃巾之亂皆十常侍之過。結果把他貶到漢陽郡為太守,沒想到他倒是為國捐軀了。


  “皇上,涼州刺史耿鄙率領屬下六郡的官兵討伐韓遂,隻因為耿鄙很信任治中程球,但程球貪贓枉法,好營私利,引起士人和百姓的不滿。漢陽太守傅燮勸說耿鄙,說他到職的時間不長,百姓還沒有很好地受到教化。賊軍聽說官軍即將征討,必然會萬眾一心。邊疆地區士兵人多驍勇善戰,鋒銳難當。而我軍則是由六郡的軍隊新近組合而成,上下尚未和睦,萬一發生內亂,盡管後悔也來不及了。不如讓軍隊修整一下,培養統帥的威信,做到賞罰分明。賊軍看到形勢緩和,必然認為我軍膽怯,他們之間就會爭權奪利,必然離心離德。然後,再率領已經教化好的民眾,去征伐已然分崩離析的賊軍,大功可以坐著等待完成!可是耿鄙不聽勸告,自行其事,結果兵敗被殺。”


  大將軍何進連忙向劉宏解釋,生怕劉宏一杆子打倒所有推舉過耿鄙的人,涼州平叛失敗,隻是耿鄙個人的決策失誤,而不關其他任何人的事情。他為了說服劉宏,連忙又說道。


  “長沙區星反叛,眾位大臣推舉孫堅為長沙太守,結果孫堅很快就平定了區星叛亂。此乃孫堅之功,理當重獎孫堅。”


  劉宏何嚐不知道,得力的將領才能平定叛亂,可是如今的天下四處烽火,僅僅涼州的韓遂、馬騰叛亂,已經把朝廷折騰的夠嗆,國庫也已經空虛,他現在到哪裏再去征集將士去平叛!


  “你們說說吧,如今涼州叛亂未息,幽州、並州、冀州、青州、益州相繼叛亂,朝廷如何應對?”


  到了這種時候,那些大臣們心裏跟明鏡似的,恐怕誰也無力挽救這座將要倒下的大廈。不過,這些大臣們拿著朝廷的俸祿,總得為朝廷操點心,順便還能安排自己的親信。一時之間大家低著頭,都在打著各自的主意。


  “皇上,並州騎都尉丁原為人忠誠,有武勇,善騎射。臣建議任命丁原為並州刺史,可令其平定白波、屠各胡的叛亂。”


  還是何進開口提議道,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大將軍,掌管著全國的兵權,推舉將領本是他份內的工作。何況他與丁原私交甚好,現在急等著平叛,正是起用自己人的大好機會。


  “皇上,龔景病重,不可再為刺史。臣推舉議郎焦和繼任青州刺史,領青州郡、國之兵平定管亥叛亂。至於龔景其子龔林、其侄龔易平定黃巾有功,可遷為青州平原郡守、東萊郡守。”


  袁隗是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的,看到何進推舉自己的私交,他連忙推薦自己的門生故吏焦和去擔任青州刺史。當然,他也不會忘了龔林、龔易,他心裏非常清楚,龔林、龔易在青州平定黃巾的軍隊,皆來自幽州李立。有了李立的支持,焦和平定青州黃巾指日可待。


  “皇上,如今多事之秋,朝廷抽不出更多的將士來平定冀州叛亂,可準予黑山張燕的乞降,令其約束部眾,不得侵擾郡、國。”


  剛剛被任命為太尉的曹嵩終於忍不住了,站出來說道。曹嵩並不是什麽正義之士,隻不過他作為太尉,總要說點什麽,以顯示他的存在。要知道,他這個太尉,可是他花了一萬萬錢買來的。


  “李立現在做什麽?”


  出乎所有大臣的意料,漢靈帝劉宏突然開口問起了李立。幾年了,劉宏似乎忘記了這個人,大臣們也不在劉宏麵前提及,仿佛李立不存在似的。現在突然問起,大臣們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皇上,李立現在樂浪郡平定穢貊人叛亂。”朝廷大臣們都可以裝聾作啞,但是何進不能不說話,要是身為大將軍的何進不知道車騎將軍在哪,豈不是他的失職?所以他不得不站了起來,上前向劉宏說道。


  “一個樂浪郡的蠻夷,隻有二十多萬人,竟然這麽長時間沒有平定?”劉宏冷冷地說道,臉色似乎有些不屑。


  “皇上,李立的騎兵在平原地帶所向無敵,可是在山區寸步難行。那些穢貊人躲在大山之中,李立和他手下的將領們不習山區打仗,空有武力卻使不上勁,所以平叛進展緩慢。”何進收了李立的好處,不得不幫助說幾句好話。


  “哦?”聽到何進這麽一說,劉宏突然來了興趣,心中不由得暗歎,這李立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啊!看來李立也就是個馬上將軍,一介武夫而已,自己有必要那麽防範他嗎?


  “皇上,劉備、公孫瓚雖為縣令,危難之際招募鄉勇,守衛郡城,功不可沒,理當重獎。”身為大將軍的何進沒有忘了自己的職責,對於守土有功的劉備、公孫瓚,他還是非常欣賞的,連忙向漢靈帝劉宏提了出來。


  “皇上,各地到處發生叛亂,是由於刺史權小威輕,既不能禁製,又用人不當,所以引起百姓叛離朝廷。臣以為應該改置州牧,選用有清廉名聲的重臣擔任。如此以來,州牧全權負起一州之責,必當傾其全力,剿滅叛亂,皇上也不為一地叛亂而煩心矣。”


  站出來說話的正是曆史上有名的大漢重臣,漢室宗親劉焉,他看到皇上為派人領兵大傷腦筋,便提出了實行州牧製的建議。他同時也是為自己作想,眼看大漢天下動亂不已,他也想找個地方去過安穩日子,正好交州刺史空缺,他就想謀個交州牧,遠離中原,他可以去當個土皇帝。


  自漢文帝以來,漢朝實行刺史製度,由朝廷往各州派駐刺史,負責監察各郡太守,而並不是各郡太守的上級。刺史不常置,甚至連個固定辦公的地方都沒有,僅僅隻是監督各郡太守而已。


  黃巾起事,各州漢靈帝劉宏緊急調派了一批刺史前往各州,協助各郡平定黃巾,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刺史的權力。黃巾之亂後,各地的叛亂不斷,有些叛亂州的刺史雖然擁有一定的權力。但是這些權力甚至比各郡太守還小,下麵要與各郡太守協商,上麵一切還得聽朝廷三公的指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