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風起雲湧> 第372章 掀起波瀾

第372章 掀起波瀾

  “外戚為什麽能夠禍害國家?因為他們是太後的父親、兄弟,是皇帝的親戚,也是皇帝的親信。特別是在皇帝年幼、太後主政的時候,太後最相信的就是她的父親、兄弟。”


  “權臣為什麽能夠禍害國家?那是因為皇帝昏庸,任用匪人。或者皇帝幼弱,大權旁落。一旦他們掌控了權柄,他們不僅為害於下,甚至連皇帝也玩弄於股掌之中。”


  “大漢王朝四百年來,基本上就是宦官、外戚、權臣輪流把持朝政,掌控權柄。就是英明的皇帝,也沒能製止他們的爭鬥,甚至還故意挑動他們的互相爭鬥,以保持權力的平衡。而更多的時候,他們通過擁立年幼的皇帝,以便他們更長時間地把持朝政。”


  “就是因為這些宦官、外戚、權臣的互相爭鬥,有時候甚至殘酷屠殺,使得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腥風血雨之中。同時他們的家人、兄弟、門生故吏布列州郡,貪髒枉法、殘害百姓,才使得盜賊四起、天下大亂,我大漢江山社稷日益衰弱。”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皇帝,都是因為皇帝手中那至高無上、不受約束的皇權。如果不限製這種皇權,就是我們消滅了董卓,依然還會出現新的宦官、外戚和權臣。難道我們就任由這些宦官、外戚、權臣一代又一代的互相屠殺下去嗎?難道我們世世代代要生活在恐怖之中嗎?”


  李立並不是要廢除皇帝,那樣他們難以接受,而且自己也辦不到。他要做的隻是限製皇權,自古以來,士人們都在想辦法限製皇權,因此他們容易接受。但是李立所要限製的皇權,與他們所要限製的皇權有本質的不同。


  集體沉默。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李立的這些話實在是太震憾了!要是放在前幾天,象田豐這樣的剛直之士很有可能站起來指責李立。可是有了董卓這個反而典型,李立幾乎可以稱得上聖人了。


  “將軍大人,你說了這麽多,一定是早有準備囉。”田豐終於忍不住了,率先說道:“如今朝廷裏宦官、外戚已經死絕,隻要消滅了董卓,權臣也沒有了。將軍大人如何建立一個沒有宦官、外戚、權臣的朝廷呢?”


  這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說了這麽多問題,如果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豈不是讓你們笑話?如今董卓廢少立獻,殺害太後,正是天下人憤怒之際,正好可以推行自己的民主理念。


  “從上消滅董卓及其西涼騎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權臣禍國問題。殺了董卓,還會有張卓、李卓,甚至我們自己也有可能成為權臣。你們總不會希望自己也成為禍國殃民的權臣吧?”


  “因此,我認為現階段應該以政治鬥爭為主。我準備發布一道曉諭天下的檄文,名字就叫《告誡書》,告訴大漢人民實事真相,以及我們的目的。要讓大漢人民、包括我們的將士知道,我們要幹什麽,要達到什麽目的。”


  “第一:董卓狼戾賊忍、凶殘不仁,西涼士兵殺人放火,婦女,劫掠物資,堪比盜賊。董卓廢除少帝、毒殺太後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他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掌控幼主,獨攬朝政,陰謀篡奪大漢王朝。”


  “第二:少帝是先帝嫡子,是先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少帝天智聰慧、忠孝仁義、舉止端莊,生於帝王之宮,長於百姓之家,通曉民意,體恤民情,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天下所有州郡官府、忠義之士都要堅決尊崇少帝。”


  “第三:董卓擁立皇帝的行為是非法的,董卓擁立的皇帝也是非法的。天下所有州郡官府、忠義之士都要堅決反對董卓用屠刀擁立的偽皇帝,堅決反對董卓把持的偽朝廷。”


  “第四:號召天下所有州郡,每一個郡國選舉一名監察禦史,到洛陽參加全國監察禦史會議。全國監察禦史會議是全國最高權力機構、立法機構、決策機構和監督機構,由全國監察禦史會議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選舉、監督、罷免皇帝,同時,由全國監察禦史會議選舉、監督、罷免朝廷大臣。”


  李立之所以堅決反對董卓所立的漢獻帝,就是防止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自己是堅決不會供著這麽一個皇帝的,但是他也不希望別人拿著這塊破招牌來威協他。


  監察禦史自古就有,一般叫著監察禦史台。其主要目的是監督、監察朝廷大臣,同時也有監督、監察皇帝的責任。隻不過因為皇帝不同,監察禦史作用可大可小。而李立所提的監察禦史會議,則是要有真正的實權,絕不僅僅隻是橡皮圖章而已。


  “將軍大人,你真是深謀遠慮啊!六年前你就在幽州實行監察禦史會議,難道你料到會有今天?”田豐望著李立,眼神裏充滿了疑惑。“有了監察禦史會議,皇帝也能象太守一樣被罷免嗎?”


  “當然,正是因為全國監察禦史會議有了選舉、監督、罷免皇帝的權力,皇帝的權力才會受到製約,才不會出現新的太監、外戚和權臣。”李立重重地點了點頭,嚴肅地說道:“隻有皇帝和官吏的權力受到製約,才能消除腐敗,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將軍大人,通過我們在幽州這幾年的試行,我也知道監察禦史會議確實是一個選舉、監督、罷免官吏的好辦法。”田豐對監督禦史會議還是很有好感的,他擔心地說道:“如果各地郡國的太守、國相們知道他們也將受到監督,恐怕他們也不會支持的。”


  “嗬嗬……阻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將為之奮鬥。”李立當然知道會有阻力,二千年後,還有人為實行民主爭論不休,何況現在?“立即通知蒯越、蒯良,讓幽州各郡聯名通告全國,響應我們的檄文。同時,請田豐先生動員冀州各郡太守、沮授先生動員並州各郡太守,同時通知龔林、龔易,動員青州各郡太守,一起聯名通告全國,響應我們的檄文。”


  ……


  “將軍大人,我有一個想法。”軍事會議結束之後,軍師和將領們都走了,隻有張半仙留了下來。他似乎找李立有事,猶豫了一會兒才笑著說道:“將軍大人,我想到洛陽去。”


  “嗯……”李立吃驚地望著張半仙,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朝廷大臣們紛紛逃出了洛陽,他卻還洛陽跑,實在是不可思議。“你該不是舍不得吳豐的客棧吧,放心吧,丁原已經死了,客棧還是我們的。”


  “嗬嗬……說起來還真有些對不住丁原,要來了他的騎兵,他卻死了,客棧也沒辦法給他了。”張半仙似乎有些傷感,停了停才說道:“我到洛陽,想把少帝劉辯給救出來?”


  “啊……”這個想法也太瘋狂了吧,李立驚訝地望著張半仙。自己好不容易擺脫了束縛,可不想再戴個緊箍咒。要是別人提了這個建議,他一定以為那是別有用心。可是張半仙也不喜歡皇帝,他救少帝想幹什麽?

  “將軍大人,董卓生性殘暴,凶狠嗜殺,如果他把少帝殺了,我們的政治攻勢就將失去任何意義,天下人不得不尊崇劉協。而如果我們把少帝救了出來,天下人就會尊崇少帝,董卓不戰自敗也。”


  “當然,救出少帝以後,我們不能再回到皇權專製、宦官、外戚、權臣爭鬥的時代。我們就按照將軍大人的設想,建立全國監察禦史會議製度。我們甚至還可以參照列郡太守的任期製度,對皇帝也實行任期製。”


  “天啊……張靈先生,你真是個天才,竟然連皇帝你也能實行任期製。”如果實現任期製,就等於廢棄了皇帝的終生製、世襲製,自己還有什麽可以擔心的呢?“我同意你去救少帝,我們曉諭天下的檄文按時發出。不過,現在我要加上一條,那就是皇帝也要實行任期製。”


  進入十月,也就是在董卓廢除少帝劉辯,擁立獻帝劉協一個月後,驃騎將軍李立的曉諭天下檄文發往大漢天下的每一個角落。檄文用白話文書守,通俗易懂,而且全部用紙張印刷,運用自己的情報部門,在大漢天下到處張貼。


  辛評、辛毗兄弟倆負責起草檄文的時候,在確保李立四條原則的基礎上,把董卓罵了個狗血噴頭。他們充分發揮想象,無中生有的指責董卓踢寡婦門、掘絕戶墳,是一個無惡不作的魔鬼。


  李立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命令自己駐紮在幽州、冀州、並州的部隊全體將士,大力開展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活動,在幫助駐地農民秋收的同時,宣傳自檄文的內容。他甚至還命令各大隊的監察長,招募了一批說書的民間藝人,把檄文編成評書到處傳唱。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有人憤恨、有人怒罵,甚至有人捶胸頓足,號啕痛哭。就這麽一張檄文,立即將董卓打成了大漢天下的公敵,人們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仿佛隻要殺了董卓,天下即刻太平。更有些山野百姓,家裏丟了狗崽,母豬不下奶汁,也要大罵董卓。


  當然,也有人陷入了沉思。特別是那些州郡官府、士族豪門、地主鄉紳,他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仔細品著李立提出的尊崇少帝、反對劉協、以及選舉監察禦史會議的主張。


  自漢以來,特別是東漢以來,皇帝的更替完全掌握在宦官、外戚們的手中,他們為了長期霸占朝堂,往往挑選一些年幼無知的皇帝,從而使得朝廷的爭鬥愈演愈烈,根本無人顧及國計民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