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明王朝
就聽那白公公,細聲言笑,看著苟燁如此作態,說道“好啦,既然頭顱保住了,就要好好的保護好他,記得好好著作,多給聖上送來,能夠多接近聖上,這是多少人幾輩子都求不來的福分,咱家陪伴了聖上多年,這還是第一次見聖上,如此隨意的將腰牌贈與他人,聖上喜歡有才之人,明年的科舉定要好好赴試,等你有了功名,好好為國家效力,聖上不會虧待你的。”
“還望以後白公公多多提攜了。”說著,苟燁又拿出了幾錠銀兩,放在了白公公手中,這一次白公公雖然推諉了一番,但還是喜形於色的收了下來。白公公隻將苟燁送至內城門前,二人就分別開來。
這一番遭遇,恍如夢幻一般,來京隻不到數日間,自己竟然就見到了當今的聖上,來到了這個時代這麽久,還沒有好好的了解過,還好今日未曾有什麽太多的紕漏,這次回去定要好好的將這時代,熟悉一番,苟燁心裏想道。
回到家中,大家都在在廳堂之中等待著他,尤其是芸娘顯得格外的焦灼,見苟燁安然回來,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苟燁坐於堂上,便將這番遭遇,告訴了眾人,賈正義聽後,當即拍手言好,哈哈大笑“苟公子,你果然是有著極好的運氣,才如京都,就可得皇上青睞,以後的仕途,定然可以是平步青雲,那白公公說的對,你以後定要多多去往宮裏,哪怕是見不到皇上,也要讓皇上時刻知道有你這麽一個人,等你在宮裏混到臉熟之時,待你科考之時,考官也必定會對你格外照應的。”
不過苟燁卻沒有賈正義那般高興,輕言說道“能夠接觸到這麽一個頂天的人物,必然是好,可以帶來很多便利,但凡是都有利弊,畢竟我對皇上還不夠了解,萬一哪天他龍顏不悅,再把我給哢嚓了,這一切都是枉然。”
“我相信苟公子,定然能夠把握好其中度的,我一會便去商族,將這消息告訴給蕭公,相信他知道此事,一定會很是歡顏的,賈某似乎已經看到,未來的苟公子名利雙手的樣子。”
賈正義說著,含笑的看著苟燁,現在他的心裏,可謂是比任何人都要愉悅,苟燁是他舉薦的,苟燁越好他便越好,甚至未來自己的前途,都說不準掌握在這個眼前的年輕人手中,而自己也更加慶幸,在當初堅持己見的推舉苟燁的行為。
“一切都還是循序漸進的慢慢來吧,走的太快,未必是一件好事,走的快了就容易栽跟頭,走多快也就會摔多狠。”苟燁跟賈正義說完,又跟大家相互聊了幾句,待賈正義走後,就自顧的回到了書房之中。
他這書房,苟燁甚是喜歡,其間的書籍,加起來甚至有趕上了一個小書肆,想要查閱一些資料也是方便了許多。
苟燁從中找到了明史,以及其他的曆史文獻,認真的翻閱著,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自己對著時代不夠了解,對這京都皇朝不夠了解,接下來還怎麽混啊。
苟燁整整翻看了兩個多的時辰,甚至午飯都是從書房之中進食,通過這些曆史文獻,苟燁終於對這個時代有了一個初步的世界觀。
現在比較具備規模以及體製的,就兩個國家,一個是大明,一個陳國,其間還有一個遠在北方的北羌民族,按照苟燁的判斷,應該與自己時代的匈奴無二,因他們大多是以部落的形式來進行發展,未成體係,所以稱不上一個國家,但苟燁心中對著北羌民族,可是不敢小看,想當年,自己的時代的大明,不就是被早年的女真族給推翻了嗎?
其他不說,單看大明,跟苟燁想的完全不一,這整個曆史跟自己所在的時代,偏差實在是大,如苟燁所熟知的文人騷客,根本不複存在,因為這個時代的隋朝就沒有被滅掉,在一個重武輕文的時代,因此便沒有了李白、杜甫等文壇界牛人的出現。
大概的曆史行程是這樣的,秦、漢、隨、宋、明,經曆到明一共是五個時代,其間也有分分合合,如五代十國的時期,但是時間太短,所以史記當中也未多做敘述,而其中的唐、元更是沒有在這個時代出現,因此與自己時代相對,就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大明的成立,按書中所述是因為在宋朝末期,朝廷無能,激起了大量的民怨,那時還沒有陳國,整個版圖都是大宋的疆土,是因為最後各地紛紛起義,剩下了最後兩個王朝,一個是明,一個是陳。
兩國交戰了近百年,先開始一直是明國占上風,可是陳國突然出現了一個,芸殤改變了陳國的國策,使之數年其間,國力就超越了明,因此多次大戰,明損失了不少領土,但是後來陳國與明國開始長達了數年的修好,這才給了明國恢複的時機,苟燁從書中,沒有看到對芸娘父親的更多筆墨,隻是潦草提了一句,曠古今之才幹,卓天下之巨富。而兩國修好,苟燁心想也大概與芸殤之死有著很大關係。
回到明國,時下已經經曆了三個朝代,從第一人明成祖朱元璋開始,這個沒有變,到下一任的朱文,再到現在的朱啟玉,其間沒有朱棣的出現,大概是因為朱元璋的兒子沒有死,而朱文的出現,也大概是因為時代的偏差,沒有了朱標的誕生。
自始開始,明朝開啟了百年的重文輕武的時代,也因此使之現在的明國,大量湧現出一些文客出現。但對於這樣一個以文人仕子所把持的朝代,表裏湧現的一片祥和繁榮之景象,但因為不再崇尚武力,其內裏之柔弱不言而喻。
現在的皇帝朱啟玉,算是比較富有才幹的一位君主了,力排眾議,擴充軍備,進行軍製改革,認選才幹,提拔能征善戰的將士,在為難之際,才得以有了和陳國談判的資本,而目下他以到了年邁之時,已過花甲之年。因為時下沒有了重大戰事,明朝又恢複到了重文輕武的軌道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