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成康盛世
公元前1020年——前977年 成康之際,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史稱成康之治。
為慶賀東夷平定和東都落成,成王在新都洛邑召開了一次諸侯大會。
據說朝覲天子之禮是周公所做。他對每個級別的人的站位都有細致規定以體現上下尊卑。
全國的諸侯從四麵八方趕到洛邑朝賀成王。一千多個諸侯濟濟一堂。遠在湖北的楚國也千裏迢迢趕來參加。
楚國是周武王封的一個子爵。周朝爵位分五級:公侯伯子男。子爵是最低一級。
楚人是黃帝後裔,先祖在五帝時代給帝嚳做過火正(掌火之官),因功被封為祝融(掌火之神)。因此楚人自稱祝融之後。商初南下躲避戰火定居在荊(湖北襄陽南漳縣西)這個地方。文王時期,楚人服侍過文王。據說文王拜楚人的先祖為師。武王伐紂時,楚人也出過力。因為這個原因,成王封楚人為子爵。
楚國很窮。楚國國君熊繹參加諸侯大會是坐著“柴車”而來,拉著一車茅草。他拜見了成王,把茅草作為禮物獻給成王,說這是南方的特產最適合濾酒。古人喝的酒擱現在叫米酒,需要用茅草過濾掉米渣。成王知道楚國很窮就允許他以茅草做為每年朝貢的貢品。
諸侯大會期間,熊繹被安排做服務工作。諸侯吃飯他負責濾酒。諸侯開會他負責警戒。他實際上就是一個會務。諸侯見他說話口音跟中原不同,穿著打扮跟南蠻相仿,就把他當蠻族來看,很歧視他。諸侯盟會不讓他參加,天子賞賜也沒有他的份。熊繹受到刺激發誓再不來中原。
諸侯大會刺激了楚國,這是成王沒預料到也沒意識到的事情。
成王認為這次大會達到預期目的,是一次成功的大會、團結的大會、和諧的大會。
四方諸侯匯聚新都朝拜天子稱臣納貢。周公之禮正式推行。莊重的儀式突出了周王的光輝形象和至高無上的地位。諸侯會盟讓諸侯更加緊密團結在以成王為核心的中央**周圍。
成王親政後和諸侯關係相處得很融洽。他“以德慎刑”,盡量以德服人而輕易不動用刑罰。諸侯百姓歌功頌德之聲不絕於耳。成王在位時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成王也是英年早逝,死時把王位傳給兒子周康王。他擔心兒子不能繼承他的遺誌,令召公和畢公輔政。康王繼續執行成王的既定政策,國內安定,據說四十年沒有動用過刑罰,史稱“成康之治”。
不過康王在位期間國內安定,邊境卻有些不**靜。鬼方不斷騷擾周朝邊境。
鬼方是中原西北方向的一個遊牧民族。有人說他們就是匈奴的前身。他們分布在山西北部、陝西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地區。
鬼方在商朝時期就不斷侵擾中原。武丁跟鬼方苦戰三年才打敗他們。但他們很快東山再起,在商末繼續侵犯商朝。西周的先輩季曆也是跟鬼方大戰三年才取勝他們。鬼方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進入西周,周公東征時把兵力調到東方,西方兵力空虛,鬼方趁機作亂。周朝的舊都鎬城在西北,經常受到鬼方的騷擾。
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在山西的唐國(在山西臨汾一帶)。但唐國在周康王時期南遷到晉水(汾河支流),改稱晉國。南遷的原因據說也是因為北方的鬼方太難纏。惹不起,躲得起。
但是鬼方步步緊逼,康王不得不派兵征剿。
雙方經過兩次大戰以周軍大獲全勝而告終。周軍斬殺鬼方數千人,俘獲萬餘人。鬼方遠遁,再不敢靠近周朝邊境。
成康兩位周王在位期間被稱為“成康盛世”。盛世之下,最開心的是老百姓。他們可以在家安心地生產生活。
周代的經濟主業是農業。農業發展至今增加了很多新品種的農作物,比如麥子、稻子、高粱等。田間管理技術也提高了,開始懂得施肥、休耕、利用火燒防治病蟲害。
農民開始使用青銅鑄造的農具、工具,比如挖地的鏟、收割的鐮。不過從考古來看,銅製農具並不普及,多數還是使用從神農時代流傳下來的用木頭、石片或是河蚌殼、牛下巴骨製作的農具。畢竟銅還是貴,一般農民用不起。
那時的鐮刀是沒柄的,因為農民收割時隻割穗不割杆。杆就爛在地裏或者一把火燒了當肥。他們的地是種一年歇一年以恢複地力,有的需要歇兩年。肥沃的土地可以不歇。他們那時已經懂得透支地力會影響收成。好在地多可以輪種,這塊地休息種那塊。
按照《周禮》(《周官》)記載,“不易之地家百畝,一易之地家二百畝,再易之地家三百畝”。百姓分田,不用歇的地一家百畝,需要歇一年的地一家二百畝,歇兩年的地給三百畝。
周代的畝小。因為他們是按壟算,不是按麵積算。百步長的一壟就叫一畝。“畝”這個字是象形字,表示的是田裏的高地。畝上那個小點是禾苗。古代農民是在壟上播種,壟下澆水。那時的一畝地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三分之一畝。
一家分三十多畝地說起來也不少。無奈那時產量低,必須要這麽多地才夠吃,才夠交稅。
《詩經》描述了當時豐收情景“我黍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庾維億”,意思是說我們的小米高粱長得非常茂盛,收獲後把我們的糧倉都堆滿了。考古也的確發現周代居民區有很多存儲糧食的倉庫。
但是可以想象,古代農民也是非常辛苦的。拿著那麽簡陋的工具在田間勞作,光把這一百畝地翻一遍就得多長時間?
周代手工業相比以前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最發達的手工業要數青銅鑄造和陶瓷燒製,另外還有紡織。
那時製陶技術已經可以高溫燒陶加釉,類似現在的釉麵陶瓷磚。但還沒有發明瓷。瓷器需要更高溫度、更高技術。瓷器發明還要再等上一千年。
周朝的鼎做得比商朝精細,皮薄肚大多帶花紋、銘文。銅器上的銘文又被稱為金文。金文和甲骨文一樣具有極大的考古價值,可以讓我們了解那時的曆史。
那時紡織還是以絲和麻為主,也有毛紡,但沒有棉紡。棉布要等兩千年才能出現。縫衣針開始使用非常細銅針,針腳也可以縫得很密。
說到紡織必須提到齊國。齊國的紡織業非常發達,是周代著名的紡織中心。齊國衣服做得非常精致、漂亮,暢銷國內外。當時有“天下之人冠帶農履皆仰齊地”的說法。據說齊國跟日本、朝鮮等國還存在著外貿往來。有人說絲綢之路最早就是起始於齊國。
齊國是薑太公的封地。別看齊太公早年做小買賣做一個賠一個,他的後人還是非常有經濟頭腦的。齊國地薄人稀,不適合發展農牧業,齊國國君因地製宜發展工商業,鼓勵婦女從事紡織、刺繡、縫紉,鼓勵男人打漁、曬鹽,並將紡織品、魚、鹽運往內地銷售。齊國發展很快成為諸侯國中的富國、強國。
西周鼓勵商業的發展。商人跟農民和手工業者享受同樣地位。
《周禮》對市場進行了統一的規劃和管理,例如規定一日三市,有早市、午市、夜市:“大市日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並且規定“凡國野之道,十裏有廬,廬有飲食;三十裏有宿……五十裏有市”。也就是說在國道上,每十裏要有飯館,每三十裏要有旅館,每五十裏要有市場。
當時貨幣已經開始普及,主要是海貝幣,偶爾也用銅幣。“抱布貿絲”的以物換物交易也依然存在。
進入周代,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
周朝已經出現磚瓦,甚至出現了裝修用的牆磚、地磚。但似乎磚瓦隻是裝修材料不是建築材料。周代遺址的牆還是土坯牆,周圍有散落磚塊,估計是貼砌在土牆表麵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瓦沒有導流槽,可能也隻是起裝飾作用。真正的頂還是茅草跟膠泥。磚瓦在秦漢才開始普及,因此有“秦磚漢瓦”的說法。
磚瓦製作成本高,隻有王公貴族用得起。一般老百姓隻是用火把土牆燒硬然後抹白灰做防灰防潮處理,相當於現在刮膩子刷塗料。
那時人做飯用鬲[lì]或鼎。鬲和鼎模樣差不多,都是圓肚三足,隻不過鬲的足是中空的,能煮更多食物。並且鬲一般是陶的。鼎是銅的。鬲和鼎都有腿是為了方便在下麵燒火加熱。因為那時還沒有灶。大概到了戰國時期才發明了灶。那時有腿的鬲鼎就被無腿的釜代替。釜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那個“釜”。
古人喝酒的爵(酒杯)也是有腿的,方便熱酒。酒杯上有把兒有嘴兒,防止熱時燙手喝時燙嘴。古人講究喝熱酒,不傷胃。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現在。不過現在可能隻有在東北還保留著溫酒的習慣。
周朝出土的爵很少,可能因為周朝禁酒的原因。商紂喝酒亡國,周朝認為應該吸取教訓。周公專門寫了一篇《酒誥》也就是禁酒令告誡百姓要愛惜糧食,除了祭祀時候可以喝酒平時不要喝酒。
飯鍋、酒杯有腿也是為了方便吃喝。因為那時沒有桌,隻是一塊席子而已。古人席地而坐,確切地說是席地而跪,跟現在日本人一樣。食具有腿離地高,方便盛取食物。否則頭栽得太低,一不小心進鍋了。戰國時期發明灶的同時也發明了案——小矮桌,鼎和爵的腿就徹底沒用了。
古人跪坐也是沒辦法,因為沒穿褲衩,席地而坐就走光了。即使不怕走光,叉著兩腿也不方便盛取食物,並且稍不留神還會燙了小弟弟,所以還是跪坐夾著尾巴比較安全。
說到這順便提一下古人的裝束。古人的衣服是上衣下裳,也就是上麵穿褂子,下麵穿裙子。不是不會做褲衩或褲子,而是為了方便大小便,蹲下就能“造**”,後來即使穿了褲衩也是開檔的。那時人也不太在乎走光,畢竟“禮”還處於初級階段,沒那麽多講究。
周人吃飯還是習慣吃兩頓飯,上午一頓,下午一頓,可能是煮飯耗時太長來不及做早飯。那時的鍋底太厚,加熱慢,做熟飯菜耗時長。同樣也是因為鍋底厚,那時做飯做菜以蒸煮為主,偶爾以油代水煎炸食物,但不能爆炒。炒菜至少要等鐵鍋發明之後。
那時的調味主要是酸和鹹,利用梅子和鹽,偶爾用蜜調個甜味。現在常用的調味品醬油醋蔥薑蒜那時還沒有。做菜用的油也都是動物油。植物油的出現至少要等到三國時期。
總之,古時候的生產生活在緩慢地向現代靠攏,一步步地向前發展。
“成康盛世”給了周朝從容發展經濟的時間,周朝因此達到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