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112,斷袖之痞

112,斷袖之痞

  公元前7年——前1年 太子欣即位,是為哀帝.哀帝寵用外戚和男寵董賢。哀帝在位七年,崩。


  公元前7年,漢成帝精盡人亡。太子劉欣繼承了大統,是為漢哀帝。


  漢哀帝即位後尊王政君為太皇太後。但是他奶奶傅昭儀也吵著鬧著要做太後。漢哀帝從小被奶奶帶大,不忍拒絕,就和群臣商議。


  王莽頭一個表示反對。你繼承了大統就跟你們家的小統沒關係了。就跟《紅燈記》裏麵說的一樣,“爹不是你的親爹!奶奶也不是你的親奶奶”。


  傅老太太得知大發雷霆,非要跟王莽當麵評理。王政君出來打圓場,允許漢哀帝給他的母親和奶奶太後的封號。


  王莽憤而辭職,漢哀帝極力挽留才作罷。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一次宴會上,有人把傅老太太的座位和王政君的座位擺在一起,又惹惱了王莽。


  王莽立即上前把傅氏的座位拖到一邊。你隻不過是個藩王的太後,怎麽能和皇家正牌太後平起平坐?


  傅氏見狀氣得七竅冒火,拒絕入席,跑到皇帝那裏又哭又鬧。漢哀帝很是為難。他知道奶奶鬧得沒理但跟老太太又沒理可講。


  王莽見狀再次主動提出辭職以平息事端。


  王莽這兩進兩退給自己贏得了不少分數。進是維護禮法。退是顧全大局。唯一沒有考慮的是自己的得失甚至是安危。在儒家成為正統思想的時代,王莽的做法獲得朝內外的交口稱讚。


  漢哀帝覺得很過意不去,給王莽封侯,請求他每月初一、十五來參加朝會,享受三公待遇。


  王莽走後,漢哀帝任命自己的老師博士師丹為大司馬。


  師丹因為精通儒家的經典《詩》,是著名的大儒。


  其實從漢元帝之後,滿朝皆儒生。不通經書的人根本得不到重用。曆代皇帝也都好儒。


  儒生的最大理想是複古。井田製是儒生心目中最理想的製度。古時候搞井田製,人人有田種。哪像現在“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富人買田成了大地主,窮人賣田成了貧下中農,貧富兩極分化。


  從漢成帝時代開始,災害頻發。顆粒無收的農民不得不賣房子賣地渡過難關。有錢人趁機收購成為地主。土地兼並日益嚴重,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以至於民變頻發。


  師丹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土地兼並,而解決土地兼並的最好辦法就是恢複井田製,把多占的土地交出來重新分配,保證耕者有其田。大家都有田種,衣食不愁,安居樂業,社會自然就穩定了。


  師丹建議漢哀帝按古代禮製重新核定列侯封君的封田食邑,並且給普通百姓也規定一個限額,不允許多吃多占。


  改革方案很快出台:王、侯等貴族按標準重新核定封地;有爵位但沒有封地的人以及普通官吏、百姓一律把占有土地限製在30傾;占有奴婢數量不能超過30人。給三年時間自查。三年以後被複查超標者沒收財產。


  改革方案並沒有一步到位實行井田製,先設定一個限額,削峰平穀,把大地主變成小地主,把收回的土地分給沒有土地的貧民,使貧農變成下中農。下一步再把小地主變富農,把下中農變中農。最後恢複井田製,把土地平均分配。


  漢哀帝覺得分步走可以減少阻力。但實際上改革方案一經推出就引起一片嘩然。誰願意把咽進肚的肥肉吐出來?土地、奴婢是我花錢買的,又不是偷的搶的,憑什麽交出去?


  平民不樂意也就罷了,官吏也不幹啊。當官越大,土地越多。官吏首先抵製。改革措施根本執行不下去。


  朝野堅決反對。尤其是新一屆外戚母家丁氏家族和奶奶家傅氏家族認為改革對他們不利。漢哀帝隻得下令“且須後”。以後再說吧。


  土改方案於是束之高閣。


  漢哀帝一生唯一一個亮點還沒亮起來。


  漢哀帝之後又嚐試幣製改革。


  有人建議恢複使用貝殼幣,因為古時候就是使用貝殼做貨幣的。漢哀帝問師丹可行嗎?師丹說好啊。儒生認為古時候什麽都是好的,貝幣當然也是好的。漢哀帝於是讓群臣討論,拿出一個改革方案。


  在討論過程中,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大家已經習慣使用銅錢,改用貝幣多有不便。再說現在到哪能找到那麽多貝殼去?大家隨聲附和。師丹也認為言之有理,將大家的意見匯總後給皇帝上書。


  漢哀帝火了。土地改革是你提的,遇到阻力你躲得遠遠的讓我扛著。幣製改革是你讚成的,轉臉你又說不好讓我背黑鍋。漢哀帝撤了師丹的職。


  改革的事再也不提了。


  大司馬的位子後來就給了自己的男友董賢。


  史書評價漢哀帝“雅性不好聲色”。漢哀帝打小對於聲色犬馬這些東西不感興趣,既不喜歡歌舞也不喜歡女色。做皇帝後曾下旨不要演奏鄭國的音樂,認為“鄭聲淫”,屬於靡靡之音,缺乏正能量。他就一個老婆,做太子時娶的後來立為皇後。


  漢哀帝不好女色。但是他好男色。這比較前衛。


  他和他的《斷背山》朋友董賢感情特別好。有一次和董賢睡午覺,漢哀帝有事先起,但袖子被董賢壓在身下。漢哀帝看董賢睡著正香,不忍心驚醒他,就用劍把袖子割斷了。後來“斷袖之痞”用來特指同性戀。


  漢哀帝為了讓董賢安心伺候自己,把他老婆和妹妹也接進宮,封他的妹妹為昭儀。“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並侍左右。”董賢和他老婆、妹妹白天晚上倒班伺候漢哀帝。漢哀帝跟董賢過著共產共妻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但是董賢麵容姣好齒白唇紅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哪哪都好,隻有一個小缺點,就是不能給皇帝生孩子。


  不過漢哀帝也不在乎,內心打算傳位於董賢。


  他給董賢賜金賜宅就不用說了,還封董賢為侯。當時有人反對,說漢朝的規矩無功不封侯。董賢有什麽功勞呢?漢哀帝硬把別人的功勞安到董賢的頭上,並且封董賢為侍中、大司馬、衛將軍,位列三公。


  他在任命書裏誇讚董賢“允執其中”,就是說做事公允不偏不向執守中庸之道。這話看似尋常誇人的話,實則不然。這是堯當年禪位給舜時說的話,後來舜又說給禹。滿朝儒生大臣見到此句狐疑不已。


  丁傅兩姓外戚對董賢受寵也非常忌恨。大司馬的大印原來在丁家手上,現在歸了董賢。傅太後已死,外戚不再受重視。“董氏親屬……寵在丁、傅之右矣”。漢哀帝開始視董賢的親屬為外戚。


  有一次漢哀帝在宮中擺酒,請董賢和他的親屬。侍中、中常侍也被邀請參加。


  太皇太後王政君的侄子王閎[hóng]是中常侍,也在邀請之列。


  王閎屬於上一屆外戚。自從漢哀帝即位以來,朝中的王氏基本上都被丁、傅兩姓取而代之。王閎是碩果僅存的王氏家族成員。漢哀帝任命他為中常侍,也就是日常在宮中辦公的皇帝身邊的政治顧問。


  侍中也是皇帝的政治顧問,但不在宮中上班,有事才進宮。中常侍平時就待在宮中,皇帝隨叫隨到。侍中是高級官員的加官。加侍中銜的官員相當於*****,參加大政方針的討論。中常侍是中級官員的加官。加中常侍銜的的官員相當於政治局委員,在侍中不在宮中時輔助皇帝工作。更低一級的是黃門郎,不負責討論政事,隻負責跑腿打雜。


  在酒席之中,漢哀帝喝得有點高,對董賢說:“吾欲法堯禪舜,何如”?

  王閎聽了這話大吃一驚,不顧身份馬上接話:天下是高祖的天下,不是您的私有財產,怎麽能隨便送人呢?!


  漢哀帝發現說走嘴了,趕緊住聲。酒宴不歡而散。


  漢哀帝身體不好,“有痿痹之疾,末年寖劇”。不太清楚痿痹是什麽病,一般的肌肉萎縮最多導致癱瘓,不至於要人命,除非是嚴重肌無力或者漸凍人那種罕見病。


  公元前1年,隻做了七年皇帝的漢哀帝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