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七擒七縱
公元223年——公元226年 魏伐吳,不利而還。蜀伐南蠻七擒七縱。魏文帝曹丕卒,子曹睿繼位,是為明帝。
東吳在劉備打來時向曹魏稱臣。曹丕知道孫權不是真心,隻不過擔心曹魏趁火打劫而已。曹丕並沒有出兵的打算,樂得坐山觀虎鬥。他要是這個時候出兵興許會促使孫劉化敵為友聯手抗魏,不如等孫劉打得兩敗俱傷後再出兵。
孫權趕跑了劉備。曹丕馬上大兵壓到。曹丕借口孫權沒有按照他的要求把兒子送到他那裏做人質,出兵討伐東吳。
曹丕親率大軍南下,三路攻入江東。孫權調兵遣將前去迎戰。
一路曹軍攻至洞口(安徽巢湖和縣東南的長江渡口),遇到東吳水軍的攔截無法渡江。曹軍數次以輕舟偷渡都防守嚴密的東吳水軍擊退。
一路曹軍殺至濡須塢。東吳守軍據城堅守讓曹軍無法雷池一步。濡須塢是一座月牙形的城,背靠大江。東吳水軍和濡須守軍相互配合多次擊退曹軍的進攻。
進攻南郡的曹軍由曹丕親自指揮。曹丕計劃攻克江陵,順江而下拿下荊州,直取建康。
東吳的增援部隊到達江陵,在中洲(長江百裏洲)屯兵駐守。
中洲是一個江心島。長江流到此處分叉然後合流將其形成一座四麵臨水的島。這座島就像長江裏的一艘航母,攻可作為後勤基地,守可以封鎖長江的交通。
曹丕也發現中洲的重要性,立即派兵攻占。吳軍剛上島還沒來得及築城就被吳軍趕走。
中洲丟了,江陵隨即陷入困境,被魏軍四麵圍困,成為一座孤城。孫權多次派兵去奪中洲,希望打通江陵道路,都沒有成功。
魏軍船少,為了方便運兵運糧,在中洲和江岸之間修造了浮橋。
吳軍擅長火攻,打算趁長江漲水之際,用蘆葦紮浮筏,點燃蘆葦燒掉浮橋,把中洲變為一座孤島,困死島上的魏兵。
但是魏軍那邊也有明眼人,關鍵時刻看出了自己的漏洞,在長江漲水之前及時把島上的部隊撤了回來。吳軍發現魏兵撤兵,提前發起進攻,消滅了沒跑掉的魏軍,奪回了中州。
這時,開始流行瘟疫。
曹丕無奈,下令全線撤兵。
曹丕本想滅了東吳替他爹報赤壁之戰失敗之仇,結果無功而返。
東吳西拒蜀漢,北拒曹魏,都取得了勝利。從此沒人再敢打東吳的主意。
東吳在跟曹魏開戰前派人去跟蜀漢重歸於好,締結了軍事同盟。孫權不指望蜀漢能跟自己聯手抗曹,別趁火打劫就得。不過他還是不放心蜀漢,命陸遜屯兵西線防備益州。
不過孫權是多慮了。蜀漢現在是諸葛亮當家。諸葛亮的誌向是“興複漢室”。他的目標是曹魏,不會來打東吳。再者說了,將來拿下了曹魏,東吳自然會屈服。
諸葛亮立誌伐魏。隻是蜀漢新敗,劉備去世,國內政局不穩。“南中諸郡,並皆叛亂”。諸葛亮暫時還顧不上他的遠大理想,先穩定住局勢,把蜀漢治理好再說。
曹丕也沒心勁擴張,也轉入內政治理。
三國進入相對的平靜期。
諸葛亮治國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對叛眾“皆撫而不討”,罷兵息戰,讓百姓安心生產。他依法治國,執法嚴厲但是公平無私,讓百姓毫無怨言。幾年後,蜀國恢複了生機。
局勢穩定了,諸葛亮開始出兵討伐叛眾。當時“撫而不討”是因為無力去討。現在軍隊訓練、糧食儲備都沒問題了,諸葛亮開始用兵了。
225年,諸葛亮南下討伐叛亂的蠻族。
蜀國南部的蠻族頻頻作亂,擾亂了北伐準備工作的正常進行。諸葛亮想北伐曹魏必須得先把大後方安頓好,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諸葛亮出發前請教參軍(參謀軍事或者叫軍事顧問)馬謖:南征這事咱倆策劃幾年了,最後你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馬謖說,這些蠻族人隱藏在深山老林當中,圍剿不易,剿完還反,所以一定要記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諸葛亮說好,我記住了。
於是大軍開拔。進入南方少數民族聚居區後,部隊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各項“民族政策”,盡量和當地群眾搞好關係。
諸葛亮從四川一直打到雲南。《三國演義》“七擒孟獲”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隻不過《三國演義》大書特書的“七擒孟獲”在《三國誌》裏隻字未提,在《資治通鑒》裏一筆帶過。孟獲其人以及七擒七縱之事在曆史上是否存在一直存在爭論。
南征是諸葛亮上台後的第一戰,也是其軍事生涯中唯一獲勝的戰爭。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裏被描述成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事實上,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是“治之良才”而非軍之帥才。他缺少的正是謀略。
諸葛亮出山靠得是《隆中對》。《隆中對》說的是戰略問題而不是戰術問題。具體怎麽做、怎麽實現,諸葛亮並沒有說,因為他也不清楚。
劉備在世的時候把諸葛亮放在後方做管理工作,比方後勤保障、行政管理等事務性工作,從沒讓諸葛亮參與過軍事謀劃。劉備的軍事參謀是法正和龐統。法正是首席軍師,一直跟隨在劉備身邊出謀劃策。劉備對法正言聽計從。
劉備靠法正打江山。但打下江山以後,劉備會想到諸葛亮。劉備打下荊州把荊州交給諸葛亮治理,打下益州把益州交給諸葛亮治理,看重的是諸葛亮治理才能而非軍事才能。
劉備去打東吳,那時龐統、法正已經死了,無人可用。即使如此劉備也不叫諸葛亮去,沒有用。
劉備被東吳打敗了,諸葛亮扼腕歎息,說:“孝直(法正)若在,必能製主上(劉備)東行;就使東行,必不危矣。”就是說如果法正還在,他一定能勸阻劉備不要去打東吳;即使去了,也不會打輸。這話反過來就是,我在沒用,劉備不聽我的。我也幫不上忙。
《三國演義》把劉備描述成諸葛亮的傀儡,言行坐臥都聽諸葛亮的安排,其實根本不是那麽回事。諸葛亮看劉備臉色行事還差不多。
劉備在臨死前把劉禪托付給諸葛亮,首先是沒別人可托付,老班底的文臣武將都死的差不多了。再一個是他看重諸葛亮的忠誠與謹慎,相信他不會亂來。
諸葛亮是治國能臣,劉備相信他一定能把蜀國治理得很好。但是劉備怎麽也不會想到諸葛亮掌權後會熱衷軍事,棄長揚短,窮兵黷武,差點把蜀國折騰沒了。
以蜀國之力去打魏國是以寡敵眾、以弱敵強、以小博大、以蛇吞象。要想四兩撥千斤必須用巧勁、用計謀。可偏偏諸葛亮缺少計謀。所以諸葛亮北伐連戰連敗都在情理之中。
國內各地叛亂都平定以後,諸葛亮決定北伐。北伐曹魏恢複漢室是他遠大的理想和畢生的追求。
蜀軍向漢中地區集結。
這時,曹丕死了。
曹丕是病死的。但不知道得什麽病死的。死時40歲不到,繼位也剛滿五年而已。
他連太子都沒立,死前才匆忙立了太子曹睿。曹睿是他的長子,法定繼承人。但他最中意的兒子是寵妃徐氏生的兒子曹禮。他並非不喜歡曹睿,而是不喜歡曹睿他媽甄氏。《三國誌》說:“以其母誅,故未建為嗣”。“誅”意味著是被處死的,想必犯的事不小。因為母親的關係,曹睿雖然是長子,但一直沒被立為太子。曹丕臨死前為了保證政局穩定,立曹睿為太子。
曹睿當時是22歲。曹禮年紀多大不詳,但就衝他排行老六,年紀肯定大不了。
曹丕生前嚴令禁止後妃、外戚、宦官幹政。那麽幼主登基就隻能靠朝臣輔政。因此曹丕立儲必須顧及朝臣的想法。立長子符合禮法,朝臣一般不會反對。立其他兒子,朝臣不一定會接受,以後麻煩事肯定少不了。曹丕為了政局穩定隻能選擇曹睿。
曹丕指定曹真、陳群、司馬懿三位實力派將軍輔政,希望靠軍隊的支持保證權力交接平穩過渡。
曹丕死後埋在首陽山南麓。首陽山在河南偃師西北。但陵墓的具體位置不詳,至今沒被找到。
曹丕也響應父親曹操的倡導實行薄葬,因山起墳,不樹不封,也就是地麵不留任何痕跡。這就不好找了。盜墓賊通常都會看風水,找什麽“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寶地。但曹操、曹丕專找貧瘠的地方棲身。風水那一套理論在他們這裏用不上。
曹家薄葬一是希望節省民力,二是希望身後不被打攪。曹丕說,漢朝皇帝的陵墓沒有不遭盜挖的。不僅隨葬的金銀財寶被掠走,棺材也被撬開,屍骸也被破壞,現場慘不忍睹。所以厚葬一點好處沒有,一點用處沒有,反倒被賊惦記著。曹丕留下遺旨一定要薄葬,地點要隱蔽,隨葬品要少,不要放值錢的東西,簡單放幾件陶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