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永嘉之禍
公元304年——310年 司馬越結束八王之亂。惠帝卒,懷帝繼位。巴氐李雄據巴蜀立國大成。匈奴劉淵並州建漢。
司馬穎沒等來匈奴人援兵被司馬騰、王浚的胡漢聯軍殺得大敗。他放棄封國,裹挾著晉惠帝逃往洛陽投奔張方。
晉惠帝這一路才慘呢。也沒人管他們,讓自己想辦法解決吃喝。分文皆無的晉惠帝餓得前心貼後心,得知一個侍從鋪蓋卷裏藏著三千老錢,厚著臉皮下詔書征用。晚上宿營時,晉惠帝蜷縮在侍從的鋪蓋卷裏,像乞丐一樣用瓦罐盛著食物吞食。鞋跑丟了,也隻好借侍從的鞋穿。晉惠帝一路上饑寒交迫,跟逃荒要飯的沒什麽兩樣。
張方把晉惠帝接回皇宮,但轉天又決定放棄洛陽返回關中。他自知不能長久保守洛陽,不如早日返回關中。
晉惠帝不樂意去關中,躲到禦花園的竹林裏不肯出來,但還是被張方的士兵找到拉上車去。晉惠帝跟囚犯一樣被拉到長安。
司馬穎也跟著張方來到關中。他的軍隊已經被打散了,跑光了。他隻能依附司馬顒。
司馬顒讓晉惠帝廢了司馬穎的皇太弟之位,改立晉惠帝的弟弟司馬熾為皇太弟。同時他以晉惠帝的名義召司馬越來長安任職,與他一起輔政晉惠帝。他做出和解姿態,希望能夠平息諸王之亂。
但以司馬越為首的司馬諸王並不領情。司馬越以司馬顒劫持皇帝為由再次號召諸侯勤王。
司馬越打出西迎晉惠帝回京的旗號得到諸侯的響應。王浚、司馬睿等出兵助戰,擁司馬越為盟主。王浚以鮮卑、烏桓的精銳騎兵為前鋒殺向關中。
司馬顒嚇得要死又無計可施。有人給他出主意,殺了張方,向諸侯求和。張方把晉惠帝搞到關中惹來禍端。殺了張方能讓諸侯息怒。昏了頭了的司馬顒竟然照做,派人殺了張方,拎著張方的腦袋去跟司馬越講和。但司馬越想要的是司馬顒和司馬穎的腦袋,不肯就此罷兵。
司馬顒拿自己人的腦袋作為信物求和讓諸將寒心。沒人再願意替他賣命。
司馬越沒費什麽力氣便殺到長安。
司馬顒單騎逃走。
司馬穎在逃出關中的路上被抓住殺掉。
晉惠帝被司馬越接回長安。但他回宮不久就死了。
晉惠帝死於“食餅中毒”。不知道是食物中毒還是被人下毒。有人說是司馬越下毒害死了晉惠帝,但是誰也猜不透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皇太弟司馬熾繼了皇位,即晉懷帝。
晉懷帝繼位後,下旨召司馬顒進京任職。
司馬顒在勤王大軍撤出關中後被手下部將接回長安。司馬越得知司馬顒東山再起,立即派兵二次進關,將長安包圍。司馬顒獨守孤城,苟延殘喘。
司馬越以晉懷帝的名義召司馬顒進京輔政。司馬顒不疑有他,坐車趕往洛陽,路上被南陽王司馬模的部將截殺。
有說法是司馬越派人殺了司馬顒。那麽司馬越召司馬顒進京就是引蛇出洞的一計。正史沒有交代清楚司馬顒之死是否跟司馬越有關。
但不管怎麽說吧,司馬顒之死標誌著“八王之亂”正式結束。
“八王之亂”是指從司馬瑋殺楊駿開始的一係列司馬王室之亂。“八王”是王室之亂的主要參與者,包括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
司馬家的八個王輪番上場,戰亂波及全國。持續不斷的戰爭使無數百姓死於非命,無數家庭流離失所,無數的城市被摧毀,無數的土地被荒蕪。糧食緊缺,糧價被推到一萬錢一石。缺少軍糧的士兵餓急眼了就把老百姓殺了混在牛馬肉裏充當軍糧。
為了拉炮灰,諸侯甚至把13歲以上的男孩都抓走了。國內的拉完了拉國外的。為了打得過對方,八王不惜引狼入室向周邊的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羯[jié]、氐[dī]、羌[Qiāng]借兵。“五胡”趁機向中原擴張勢力。
“五胡”介入內戰使中原局勢更加複雜,最終將中國帶入“五胡亂中華”的大動蕩歲月,造成中國的大分裂。
大一統的中國,從此陷入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麵。
306年,李雄在益州稱帝,正式立國。
李雄不是漢人是氐人。氐人是漢化了的羌人,或者說脫離了遊牧生活轉入農耕的羌人。
李雄給自己的國起名叫大成。這是繼劉淵的匈奴漢國之後的第二個胡人國家。
“八王之亂”耗盡了西晉國力,蠻夷胡人勢力借機抬頭,侵蝕中原。
劉淵在並州建國後便開始瘋狂地擴張。並州聚集了大量胡人。劉淵把那裏的烏桓、鮮卑、氐、羯等胡人都收攏帳下,迅速擴張軍隊。同時,他派兵四處出擊擴張地盤。
並州刺史司馬騰在“八王之亂”後被封為東燕王。他和鮮卑人拓跋氏聯手抵抗匈奴人的進攻,多次擊敗匈奴人。但是後來並州爆發了嚴重的饑荒,司馬騰決定放棄並州,率領並州軍民遷往冀州“乞活”,也就是逃荒。
新任的並州刺史劉琨不肯放棄並州,在司馬騰走後坐鎮晉陽(山西太原)安撫和保護留下來的並州百姓。他跟鮮卑拓跋氏結拜為兄弟,跟幽州王浚結為盟友,靠他們的支持抵抗匈奴。但是他的力量有限,隻能守住晉陽一城。太行山以西大部分地區陸續被匈奴人占領。
司馬騰進駐鄴城,接管了司馬穎的地盤。但他旋即受到當地擁護司馬穎的武裝的挑戰。司馬穎的部將汲桑和石勒打著為司馬穎報仇的旗號舉兵叛亂,進攻鄴城。司馬騰生活奢侈但對將士非常吝嗇。將士們不願替他賣命,以眾擊寡竟然一觸即潰。司馬騰隻好卷巴卷巴金銀細軟棄城逃走,半途被汲桑抓住殺掉,落得人財兩空。
司馬越調兵圍剿汲桑和石勒。晉將苟晞非常能打,三下五除二就將叛軍擊敗。汲桑被殺。石勒逃往山西投奔劉淵。
石勒是羯族人(匈奴人的一個分支)。他被劉淵封為將軍,後來成為劉淵手下最能打的猛將。
東萊郡(山東萊州)王彌聚眾造反,“攻掠青、徐、兗、豫四州……有眾數萬”。
司馬越的封國在東海(山東臨沂郯城縣一帶),擔心王彌毀了他的封國。他不僅將苟晞調到山東平亂,自己也率軍趕往山東,想盡快平滅王彌。
王彌見勢不妙,使出金蟬脫殼之計潛往河南。司馬越把守衛京都的軍隊都調到山東,後防空虛。王彌趁虛而入殺到洛陽城下。“京師大震,宮城門晝閉”。所幸洛陽城高牆厚,王彌攻城不下被守軍殺敗。王彌戰敗後領著殘兵投了劉淵。劉淵因此又多了一員大將。
王彌勸劉淵稱帝,跟西晉分庭抗禮。
劉淵感覺自己的實力與西晉已有一拚,於是自立為帝,與西晉和大成正式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劉淵派兒子劉聰和王彌向南進攻壺關(山西長治壺關縣),派石勒向東進攻趙魏地區,與西晉逐鹿中原。
此時的西晉王室又出現內亂。
晉懷帝登基後,以司馬越為輔政大臣。朝廷大小事都是司馬越說了算。隨著晉懷帝逐漸坐穩皇位,不再對司馬越言聽計從,開始自己拿主意。這讓司馬越心有不滿。司馬越把保衛京城的軍隊調到自己的封國作戰,絲毫不顧及皇帝的安危。晉懷帝和群臣對司馬越也有不滿。
京城有司馬越的耳目。司馬越聽說晉懷帝開始冷落自己寵信別人,立即帶兵回京。他派人帶著三千士兵進宮,當著晉懷帝的麵把晉懷帝親近的幾位大臣拖出去殺掉,並且派自己的軍隊駐守皇宮監視晉懷帝,罷免了所有的禁軍將領。
司馬越殺雞儆猴讓晉懷帝又怕又恨,但隻能“歎息流涕而已”。
司馬越控製了皇帝控製了朝政。但此舉引起公憤,也讓原來支持他的人非常失望。
被罷免的禁軍將領裏有一個叫朱誕的人。他痛恨司馬越,潛逃到匈奴漢國,把洛陽防禦的弱點都告訴了劉淵,竄唆劉淵進攻洛陽。
當時劉聰、王彌已經攻破壺關。石勒趁晉軍聚集山東,越過太行山殺入冀州。南下道路已經打通。劉淵以朱誕為先鋒,令劉聰、王彌率軍殺往洛陽。
恰逢當年大旱,黃河、長江等大江大河都可以涉水而過。
劉聰、王彌越過黃河向洛陽大舉進攻。漢晉圍繞洛陽展開中原大戰。晉軍雖然攻擊力不如匈奴人,但依據城池防守讓匈奴人不能雷池一步。匈奴軍大戰一年無法攻克洛陽,隻得撤兵而回。
王彌撤回山西後又返回河南。當時河南聚集了大量流民。王彌豎起招兵旗很快組織起一支流民大軍。他率領流民大軍殺回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