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270,憲宗削藩

270,憲宗削藩

  807年——812年 唐憲宗剿撫並用,收服關東藩鎮。


  ??當時全國一共有48個藩鎮,其中隻剩下8個藩鎮還聽命於朝廷。以河北三鎮為首的15個藩鎮已成為獨立王國,不尊朝廷號令,不向朝廷朝貢,不向朝廷申報人口戶口。其他藩鎮首鼠兩端,正在向河北三鎮發展。如果不設法遏製,所有藩鎮都將成為獨立王國,唐憲宗很快就會成為聯合國秘書長。


  ??唐憲宗有誌於重樹皇權,一麵勤修內政,一麵等待時機。


  ??唐憲宗廣開言路,任用賢能。


  ??唐德宗在世時猜忌忠臣,不肯放權,事必躬親。他寧可重用宦官也不肯重用宰相。唐憲宗則不然。他說就像太宗、玄宗那樣聖明的人還需要別人輔佐才能夠成就盛世。何況我這麽一個資質一般的人呢!所以他倚重賢能的人輔佐他,挑選敢言的人指出他的問題。


  ??他先前倚重杜黃裳。但杜黃裳這個人“有經濟大略而不修小節,故不得久在相位”。小毛病太多。位高權重之後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唐憲宗把他外放到河中當節度使,幫他監視關東。他任命李吉甫、武元衡為相。這兩人都是堅決主張削藩的人。


  ??高崇文在西川無仗可打,無事可做,閑得無聊,主動申請去邊疆駐守。唐憲宗於是讓武元衡去接替他,改任高崇文為京西諸軍都統,守住長安西大門。


  ??唐憲宗“策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舉人”,挑選賢能正直並且敢於直言的人入朝為官。裴垍[jì]以“舉賢良極諫科對策”第一的身份入朝為官,並且很快得到唐憲宗的賞識被提拔為宰相。裴垍為唐憲宗發掘了很多人才,比如李絳、崔群、韋貫之、裴度等。他們先後成為唐憲宗的宰相。


  ??牛僧孺、李宗閔兩人也通過策試進入政壇,並在唐憲宗後期成為宰相。不過他們的仕途並不順利。當時的宰相李吉甫對他們在考卷裏抨擊時弊批評自己很不爽,汙蔑主考官營私舞弊,拒絕錄用他們。這件事為日後的“牛李黨爭”埋下伏筆。


  ??大詩人白居易也是通過策試入朝為官。他不僅才華橫溢還關心時政。他被後人稱作現實主義詩人。那時沒有現實主義這個詞,白居易因為“規諷時事”而聞名。白居易的詩反映了當前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比如前麵提到的《賣炭翁》就反映了百姓深惡痛絕的宮市問題。


  ??再比如《秦中吟》十首的第二首《重賦》,揭露了“貪吏”“浚(深挖的意思)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的醜態。TGL在兩稅之外巧立名目搜刮百姓,使百姓饑寒交迫,“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秦中吟》十首每首詩都是針對時弊。


  ??白居易以詩言誌,希望以詩為民請命。“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他把百姓的疾苦寫進詩裏希望能讓皇帝聽到。


  ??白居易的詩流傳很廣,“流聞禁中”,還真被皇帝看到了。“上風而悅之,召入翰林為學士”。唐憲宗非常喜歡他的詩,也喜歡他的正直敢言,把他調進翰林院。


  ??唐憲宗征集賢能敢言的人就是希望減少施政失誤,糾正現有問題。他鼓勵大家進諫。他說像太宗那麽聖明的人,大臣進諫有時還得數次才能成功。我比太宗差遠了,你們得照著十次進諫才行。


  ??唐憲宗即位前期頗有明君之像。


  ??809年,成德節度使死了,他兒子王承宗自行接任。


  ??河北三鎮都以自己兒子為副節度使,相當於世子。節度使一死,副節度使直接繼位,連走個形式給皇帝上道表都懶得做。


  ??這種無視皇帝權威的行為唐德宗能忍,但是唐憲宗不願意忍。他要做出反應,不承認王承宗,重新任命節度使。


  ??裴垍攔著,說前頭李師道接任節度使您承認了,現在王承宗接任節度使您就不承認了,藩鎮恐怕不服啊。


  ??李絳也說,唐德宗那年代形成的規矩,已經四十年,你要改會恐怕引起連鎖反應。萬一藩鎮再聯起手來造反,咱可吃不了兜著走。


  ??唐憲宗有些猶豫。他提出第二種方案,承認王承宗為節度使,但削去他的德州和棣州作為懲戒,並且要求他按時上繳兩稅。


  ??李絳等人仍覺不妥。萬一成德不搭你這個茬,多丟麵子啊。


  ??大臣說,那就開戰。趁王承宗立足未穩,出兵討伐他。


  ??李絳擔心河北三鎮的聯手對抗朝廷。成德不是西川。河北三鎮互相勾結已經結成攻守同盟。並且河北周邊的藩鎮首鼠兩端,跟河北三鎮暗中勾結。真打起來規模會有多大,能不能取勝都很難說。


  ??最後大家決定先拿淮西開刀。


  ??吳少誠病重臥床快死了。等他一閉眼,馬上任命新的節度使去淮西。如果他兒子不服,咱就出兵打他。淮西跟河北三鎮不同,沒有外援,周邊都是忠於朝廷的藩鎮,相對好打。打下淮西再說成德。統一了河南再對付河北也容易成功。


  ??朝廷這邊討論的時候,王承宗已經聽到風聲。他擔心朝廷發兵打他,上表謝罪,並且聲稱願意獻出兩州表示誠意。


  ??唐憲宗就坡下驢,任命王承宗為成德節度使,然後將德州和棣州作為一個新戰區任命節度使去接收。


  ??河北其他藩鎮對王承宗割地服軟非常氣憤。王承宗也非常後悔。他改變主意,劫持了唐憲宗任命的德棣節度使。


  ??唐憲宗火了,讓神策軍中尉(相當於總司令)吐突承璀率領周邊藩鎮軍隊去討伐王承宗。


  ??神策軍就是禁軍。禁軍首領是宦官。當時白居易等大臣勸唐憲宗不要讓宦官為帥,應該派武將去,宦官哪懂打仗啊。但是唐憲宗不聽。吐突承璀是他做太子時就寵信的宦官。把神策軍交給吐突承璀指揮,他比較放心。


  ??在這關節眼兒上,吳少誠死了。他的大將吳少陽自命淮西留後。


  ??這可讓唐憲宗犯了難。連淮西一塊打,兵力不足。默認淮西現狀隻打成德,不能服眾。思來想去,唐憲宗隻能默認淮西的現狀,先搞定成德再說。


  ??唐憲宗承認了淮西搞迷糊了其他藩鎮,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是要削藩呢還是跟成德有過節?要是削藩,跟大家都有關係。要是尋仇,那就跟自己沒關係了。眾藩鎮猶猶豫豫沒有去幫成德。


  ??魏博、盧龍跟成德訂有攻守同盟。魏博的田季安見官軍殺來,立即組織兵馬迎戰官軍。


  ??正巧盧龍一個牙將(低級軍官)譚中奉劉濟之命出使魏博。


  ??譚中雖然是盧龍的牙將但心向朝廷,想暗中幫朝廷一把。


  ??他對田季安說,你千萬不要。你要此時出兵一定會引火燒身。


  ??田季安不解。


  ??譚中說,官軍從關中殺來,你是首當其衝。如果你站在成德一邊打官軍,那麽官軍肯定是先打你。你跟官軍拚得遍體鱗傷,成德躲你身後毫發無損。所為何來?

  ??田季安那又能怎麽辦呢?


  ??譚中說你不如跟成德演出戲,假裝幫著官軍打成德,陳兵邊境,與成德形成掎角之勢。官軍既不能打你,也不敢深入。這樣你既幫了成德,又沒得罪皇帝。


  ??田季安覺得這個主意好,便跟成德暗中通好氣,揚言幫助朝廷討伐王承宗,出兵占領了堂陽(河北邢台新河縣),然後駐軍堂陽,按兵不動。


  ??盧龍的劉濟正在猶豫幫不幫成德。他跟王承宗有私人恩怨,於私不願幫他,但是於公又不能不幫。


  ??這時譚中回幽州複命。譚中對他說,你幫他他也不領你的情,白白背上個叛臣的罪名讓天下人唾罵。不如趁火打劫搶些地盤回來。


  ??劉濟認為言之有理,便趁王承宗專心對付官軍之機出兵突襲成德,連破成德數座城池。


  ??形勢對官軍非常有利,大家都以為打成德跟打西川一樣手到擒來。


  ??沒想到吐突承璀太笨了,屢戰屢敗還損了一員大將。軍隊士氣大損。將士們恨死吐突承璀,不願跟他作戰。


  ??白居易勸唐憲宗先把軍隊撤回來。


  ??唐憲宗猶豫不決。集數鎮之兵連一個成德都打不下來太丟人了。


  ??這時王承宗上表請罪,請求朝廷給他一個洗心革麵重新做人的機會。


  ??唐憲宗就坡下驢結束了這場戰事。


  ??打成德沒打下來讓唐憲宗明白自己實力有限,單靠武力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唐憲宗考慮采用更靈活的手段來對付反叛的節度使,拉一批打一批,分化他們然後各個擊破。


  ??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被次子劉總毒死。劉總自立為帥。唐憲宗看在幽州一向對朝廷恭順的份上承認劉總為新的節度使。


  ??轉年,魏博節度使田季安也死了。他的夫人立自己的兒子田懷諫自行繼位。田懷諫才11歲。


  ??唐憲宗即不承認也不討伐,靜觀其變。


  ??皇帝不承認他,田懷諫就名不正言不順。孤兒寡母無法控製盧龍的局麵。將士們不願意聽從一個小孩的命令,擁立田季安的堂叔田興為帥。


  ??田興屬於篡位。周邊藩鎮不能容忍以下犯上,打算武力幹涉,以儆效尤。惶恐的田興投靠朝廷,向唐憲宗歸順。唐憲宗立即封田興為魏博節度使。感恩戴德的田興主動請唐憲宗任命轄區內的各級官員,包括副節度使。


  ??河北三鎮同盟被打開一個缺口。


  ??唐憲宗初戰告捷,耐下心來等下一個機會。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