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慶曆新政
1044年——1045年 冗兵冗官冗費致宋朝積貧積弱。慶曆新政虎頭蛇尾。
??宋朝在宋真宗後期罷兵息戰專心生產,國家逐漸步入盛世。可與此同時中央財政開始出現危機。入的沒有出的多,來的沒有去的快。老本很快吃光了。到了宋仁宗時期國庫開始出現赤字。
??盛世和赤字好像是挺矛盾的兩個詞。盛世意味著富,赤字意味著窮。富和窮竟然在宋朝同時存在。
??不過想想也沒用好奇怪的。“美國人牛成啥樣了,不也上咱這兒借錢來了嗎?”富得流油的美國哪年沒有赤字?作為世界警察,龐大的軍費開支就幹下財政收入的一大塊。
??宋朝的軍費也是大頭。別看宋朝軍隊越來越慫,軍費開支卻越來越大,占整個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
??宋軍常年養著100多萬軍隊,光軍餉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遇到戰爭年月,那銀錢更是花得象淌水一般。
??宋太祖打天下時軍隊才18萬,到了宋仁宗時軍隊已經達到118萬。皇帝認為人多好辦事,軍事實力越是不濟就越是擴軍,搞得宋朝軍隊達到空前的規模。
??其實兵貴精不貴多。宋仁宗的118萬軍隊的戰鬥力還不抵宋太祖的18萬呢。百萬大軍裏多是老弱病殘,別說打仗,上公交車都有人主動讓座。
??宋軍是實行雇傭兵製,一旦入伍,終身服役,老得動不了了也由國家養著。
??軍隊也是解決災民的一個去處,免得他們生活無著鋌而走險,為寇為盜,cheqi造反。把災民、盲流、乞丐、無家可歸者納入軍隊也消除了一個社會不安定因素。軍隊充當了如今收容所、救助站的功能。
??宋朝的罪犯也往軍隊送,和坐牢殺頭一樣是一種刑罰。在《水滸》裏,及時雨宋江和豹子頭林衝就被判過充軍發配。——這也可見當時軍人的地位。罪犯不往監獄往軍隊送,把軍人和囚犯劃了等號。“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肯定是那時傳下來的俗語。皇帝重文輕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百姓更看不起軍人。好人家的男兒打死也不往軍隊去。
??皇帝瞧不起軍人,百姓瞧不起軍人,軍人缺乏榮譽感。他們在保民衛國的戰爭中甘心為瞧不起他們的人拋頭顱、灑熱血嗎?難說。
??軍隊人數眾多卻戰鬥力低下,空耗糧餉不辦事,出現嚴重的“冗兵”問題。
??與之類似的還有一個“冗官”問題。
??官員俸祿是宋朝財政支出的第二大項。
??宋太祖時宋朝有公務員4,5千人,到了宋仁宗時已經突破兩萬。ZF機關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工作效率及其低下。
??八點上班九點到,一杯香茶一份報,飯後一個倒,醒後一個澡,三點剛過就往家跑。
??宋朝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卻是曆朝最高。唐朝王居易“月俸百千官二品”就已經很知足了。宋朝王安石的標準工資是300貫。一貫壹千文錢,也就是三百千。這還沒算“衣賜”、“祿粟”,也就是服裝補貼和夥食補貼,那也是一個很可觀的一個數字。
??皇帝大力提高公務員工資,一方麵算是高薪養廉,另一方麵也是收買人心。宋朝公務員工資很高很高,工作很少很少,都趕上現在公務員了,誰還好意思謀反呢。
??公務員隊伍臃腫,一方麵是曆史遺留問題,一方麵也是政策導向問題。
??宋太祖為安穩政局保留了原後周全部官員;為防止有人大權獨攬以致篡黨奪權,宋太祖拆分權力,從而創造了許多新的機構和崗位;為了鼓勵讀書人,使讀書人能夠“學而優則仕”,擴大科舉錄取名額。這些措施都使公務員隊伍越來越龐大。
??人數又多而工資又高,這麽一大筆錢從哪來?從老百姓的口袋裏來。為了填平財政赤字,ZF不得不加重稅收,使得百姓負擔日益沉重。
??中央財政的第三項支出是皇室費用。
??不過說句實在話,宋仁宗時期的皇室費用並不多,因為宋仁宗是一個難得的好皇帝。
??從古至今,漢人皇帝中用“仁宗”稱呼的隻有宋仁宗一個。
??宋仁宗仁慈、寬厚、節儉、納諫……他在人品上幾乎挑不出一點毛病。儒家的“仁”字被他詮釋得淋漓盡致。
??宋仁宗生活儉樸,不尚奢華,宮中擺設常年不換。帷幔被褥都用普通布料。衣服都是洗過幾水的。有人勸他不必如此,他說:“都是民脂民膏,浪費那些錢幹什麽?”
??有一天早上,他對近侍說:昨天睡得晚,感覺特別餓,特別想吃燒羊。
??近侍說:那您怎麽不說呢?
??宋仁宗說:我聽說宮內但凡要點東西,外麵就會當作慣例。我如果要求吃一次的話,外麵每天晚上都會宰羊烤肉,這得糟踐多少東西。“豈不可忍一夕之餒[něi],而啟無窮之殺也”。
??還有一次,宋仁宗在禦花園散步回來,讓嬪妃快拿水給他喝。嬪妃問他為什麽不在禦花園裏向侍從要。他說:那個侍從不知哪去了。我若開口要水,那個侍從肯定獲罪,所以我就一直忍著。
??好人宋仁宗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控製得住皇室費用,控製不住冗官、冗兵的費用。冗官、冗兵造成的冗費致使中央財政赤字日益擴大。
??宋仁宗試圖改變積貧積弱的狀況,讓大家各抒己見拿出解決辦法。
??範仲淹提了十條意見,包括“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他主要針對吏治,也就是整頓幹部隊伍。
??“明黜陟”就是根據政績好壞升職降職。以前官員隻要不犯大錯誤就不會降職免職,三年一升職。現在要根據考核成績定升降,無功就是過,沒政績就升不了職。
??“抑僥幸”主要針對的是恩萌。不能再把官職作為福利隨意發放,要設定一些條件加以限製。做官要靠本事。沒有本事就不能做官。
??“精貢舉”針對的是科舉。選官也跟選兵一樣,兵貴精不貴多。不是官選得越多越好,要挑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光會背書,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要了也沒用。
??“擇長官”主要針對的是州縣兩級一把手。朝廷派人下去考核,發現不合格的人就趕緊撤掉。朝廷選派一把手也要非常慎重,加強審核。
??另外,他在“修武備”一條中也提出去“冗兵”的辦法。他建議逐步恢複招收義務兵代替現有的職業兵。職業兵花銷大不說,忠誠度還差。
??韓琦和歐陽修也各自拿出自己的意見。
??範仲淹、韓琦和歐陽修都是劉娥劉太後時代通過科舉進入官場,從基層一步步升入中央的官員,對官場的弊病了解較深。
??宋仁宗比較器重範仲淹。範仲淹在對西夏之戰中以守促和的策略得到宋仁宗的首肯。宋仁宗以範十條作為綱領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獨請設府兵,輔臣共以為不可而止”。隻有設義務兵一條因為遭到廣泛反對而沒有實行。
??雖然沒有正式任命,範仲淹是實際上的發改委主任。韓琦、歐陽修等是委員。
??範仲淹認為冗官問題是重點。他試圖在官場實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逐步縮小幹部隊伍規模和提高幹部隊伍的素質。
??如果把幹部隊伍比做一個水池,範仲淹希望把蓄水的龍頭關小一些,把放水龍頭開大一些,從而使水池的水位降到安全線以下。為達到這一目的,範仲淹一方麵提高新幹部的選拔標準,另一方麵嚴格考核現有幹部,把不合格的幹部堅決清除出去。
??這種談不上很激烈的改革在官場也引起騷動。有人勸範仲淹,你這砸“三鐵”(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會讓人家一家人哭鼻子的。範仲淹說:一家哭總比一路哭好吧。
??宋朝的行政省叫路。
??歐陽修比較激進,覺得範仲淹步子太慢,上書皇帝要求來場大掃除。他說官場已經爛透了,當前的改革不夠徹底,“奸邪者未能盡去”,認為“近年台官,無一人可稱者”。
??此話一出,打擊一大片,把一大批人推到了對立麵。反對改革的聲音開始提高。
??反對派反對改革但不直接攻擊改革。皇帝發起的改革,反對改革就是反對皇帝。他們策略地選擇攻擊發改委的成員。
??他們到處搜集黑材料,攻擊範仲淹包庇下屬違法亂紀,攻擊韓琦在對夏戰爭中指揮不利,攻擊歐陽修公然宣傳拉幫結派,把發改委成員一個個搞倒搞臭。
??中國一直就是這樣的邏輯:人臭嘴臭。人臭了,說什麽都是shit。人倒台了,他的政策也就跟著倒台了。
??隨著範仲淹等人先後被貶出京,改革無疾而終。
??範仲淹被貶出京到地方任職,期間他寫下《嶽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被後人作為為官的格言。
??範仲淹被貶職後死在任上。歐陽修奉命編書不再參與政治。
??範仲淹的改革無疾而終。
??改革發生在慶曆(宋仁宗使用的一個年號)年間,所以範仲淹等人主持的改革被稱為“慶曆新政”。“慶曆新政”雖然失敗了,但為後來的“王安石辦法”打下一個基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