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347,南宋亡國

347,南宋亡國

  ,1273年——1279年 蒙元伐宋,順江而下直取宋都臨安。宋降。宋臣先後立度宗兩子為帝謀求複國,終不遂。


  ??宋度宗終於知道了前線狀況,但除了憂愁恐懼無計可施。賈似道揚言親自上前線指揮阻擊元軍。但宋度宗擔心賈似道一走自己無人依靠,苦勸賈似道不要離開京城。其實賈似道也沒想上前線,順坡下驢留在京城。


  ??1274年,忽必烈下詔總攻南宋,派大將伯顏率領十萬精銳南下與襄樊元軍會合。


  ??消息傳到江南,宋度宗憂懼而死。


  ??宋度宗的“度”字應該是酒色過度的“度”。他是個好色之徒,一直沉溺後宮享樂,不理朝政。他曾經創下一天臨幸嬪妃宮女30多人的記錄。他身體原本就虛弱,加之酒色過度,憂懼成疾,三十出頭就死翹翹了。


  ??他的孩子歲數都不大。他立的太子當時隻有4歲。沒柰何,群臣擁太子即位,請太皇太後出來攝政。


  ??此時,元軍水陸並進侵入南宋。劉整和剛剛投降的呂文煥都作為先鋒隨軍出征。


  ??劉整帶領元軍騎兵殺入江淮一帶不提。單說呂文煥帶領元軍水軍順江而下殺奔南宋的都城臨安(杭州)。


  ??元軍每過一城,呂文煥必先出馬招降,現身說法勸宋將放棄抵抗。他是南宋的名將,他都降了,不如他的宋將難免心裏活動。並且他讓降兵身穿宋兵號坎列隊站在元軍前麵,這對守城的宋兵造成非常大的心理衝擊。很多宋將無心抵抗舉城投降。


  ??也有意誌堅定的宋將誓死抗敵。


  ??郢州守將張世傑指揮水陸兩軍配合作戰,阻斷漢水。


  ??伯顏攻擊受挫便迂回藤湖(湖北荊門鍾祥縣東南的鏡月湖)然後折回漢水繼續前進。張世傑見狀不得不派軍出城追擊。元軍迅速回軍將宋軍擊敗。


  ??元軍殺至漢陽。宋將夏貴率領萬艘戰艦截住元軍去路。


  ??元軍也有數以萬計的戰船,但跟擅長水戰的宋軍決戰缺少勝算。


  ??伯顏聲東擊西,佯攻漢陽誘使夏貴把兵力集中在漢陽,分兵沙蕪口(湖北武漢漢口區東北)突入長江。夏貴見勢不妙,急忙退守陽邏堡(武漢東)。


  ??兩軍水軍在陽邏堡決戰,大戰三天不分勝負。


  ??伯顏再施聲東擊西之計,一麵強攻陽邏堡,一麵分兵在宋軍防守薄弱之處強渡長江。元軍數十萬騎兵渡過長江,奇襲宋軍後方。夏貴擔心後路被斷,棄軍而逃。南宋水軍隨即大敗。


  ??元軍返過頭再攻鄂州(湖北武漢武昌區)。鄂州受漢陽兵敗影響,戰鬥信心不足。呂文煥趁機勸降,不戰而得了鄂州。


  ??伯顏馬不停蹄,揮師東進。南宋沿江各州黃州(湖北黃岡)、蘄州(湖北蘄春東南)、江州(江西九江)、安慶(安徽安慶)望風歸降。


  ??屏障盡失,京城震動。


  ??賈似道為安撫民心,宣布親自上前線督戰。但他哪裏是去打仗了,暗中派人向元軍求和。他答應向元朝稱臣納貢。


  ??但元軍不再信他,拒絕議和,繼續往臨安打。


  ??1275年,元軍殺至池州(安徽池州貴池區),距離臨安隻有八百裏。


  ??賈似道硬著頭皮與元軍接戰。他讓將軍孫虎臣率領步兵七萬據守長江兩岸,讓將軍夏貴率領兩千五百艘橫亙江中,自己率領六萬軍隊在後麵督戰。


  ??夏貴是敗軍之將,已經被元軍嚇破了膽。他見元軍殺到,望風而逃。他路過賈似道的戰船時高呼:敵眾我寡,趕緊跑吧。賈似道慌忙下令撤退。


  ??孫虎臣的部隊失去水軍保護遭到元軍水陸兩軍的夾攻。元軍艦船上的巨砲對兩岸宋軍狂轟濫炸。元軍趁亂衝擊宋軍。孫虎臣見勢不妙扭頭就跑。宋軍大敗。


  ??元軍追殺150餘裏,幾乎將宋軍全殲。宋軍至此精銳盡失。


  ??賈似道一溜煙逃到揚州,上書朝廷建議遷都躲避。


  ??太皇太後拒絕遷都,將賈似道撤職發配。賈似道被貶出京後,押解官將他砸死在茅廁中。


  ??太皇太後一麵下令召天下兵勤王,一麵派人向元軍請和。


  ??郢州的張世傑率軍東進,與孫虎臣聯手再戰元軍。為了防止士兵們畏戰逃走,他下令每十船為一個方陣,在江中下錨定住,以示寧死不退。元軍一看風向有利,立即發射火箭發動火攻。宋軍戰船被燒著,躲都沒法躲,一燒一大片。士兵們隻能跳江逃命。元軍趁亂進攻,大敗宋軍。宋軍的長江防線至此徹底崩潰。


  ??江西提刑(相當於法院院長)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兵買馬,聚眾萬人,進京勤王。朝廷任命他為江西安撫副使(相當於副省長)。


  ??當時國內大亂,局勢失控,尊令前來勤王的軍隊隻有三四萬人。


  ??元軍沿江東進打到建康,西進打到江陵。元軍所到之處,宋軍望風披靡。長江沿岸州郡不再歸南宋所有。


  ??降將劉整率軍攻入江淮。他建議伯顏允許他強渡長江直取臨安。伯顏不肯,說他的任務是牽製東部宋軍不能增援西部,不是過江作戰。後來他聽說降將呂文煥隨元軍東下連戰連勝立下大功,羨慕嫉妒恨之下,把自己活活氣死。


  ??當時天氣漸熱,忽必烈考慮軍隊連續作戰過於疲勞,建議暫時停戰休整,等秋天轉涼再說。但伯顏謝絕忽必烈的好意,堅持要把戰爭打下去,趁南宋屢敗之後士氣崩潰,一鼓作氣拿下南宋。


  ??當時南宋在蒙古人重壓之下已呈分崩離析之勢。如果蒙古人按慣例夏天休兵,南宋就能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重整山河東山再起。可惜蒙古人沒有給南宋這個機會。


  ??元軍水陸並進殺往臨安。京城臨安亂作一團。百姓出逃避難。朝廷百官也紛紛出逃。太皇太後召集群臣議事,應聲而到的大臣隻有六人。太皇太後新任命的副宰相轉眼不見了人影。看著上朝的臣子越來越少,太皇太後憂心如焚卻又無計可施。


  ??忠於朝廷的臣子越來越少。朝廷提拔文天祥主政樞密院,主管軍事。


  ??文天祥力主抗戰到底。但朝廷能調動的兵力越來越少,根本無力阻擋元軍的腳步。朝廷隻能寄希望於求和。


  ??求和的使者不斷被派出去,求稱侄不成降為侄孫,再不成降為接受元朝冊封的小國。最後太皇太後一咬牙,決定向元朝稱臣納貢,隻求保留一片國土。但蒙古人回話,隻接受無條件投降。


  ??太皇太後無奈下令遷都。但元軍進軍非常快,這邊正在收拾東西,那邊已經兵臨城下。


  ??文天祥建議太皇太後趕緊從水路逃往海上,自己率軍守城拖住元軍。但太皇太後年事已高受不了海上顛簸,並且擔心跑不過蒙古人的馬蹄,決定向元軍投降。


  ??使者拿著傳國玉璽和降表去向元軍投降。元軍傳話,使者級別太低,必須宰相一級的人親自來議降。宰相不敢去,偷偷溜走。太皇太後無奈隻得任命文天祥為右相(副宰相)兼樞密使,代表朝廷去元軍營帳議降。


  ??元軍接受南宋投降,派人接管臨安。太皇太後和小皇帝等皇室成員被押往蒙古。


  ??當時小皇帝才6歲。後來長大成人,忽必烈讓他去西藏學佛,落發為僧。


  ??太皇太後投降後,曉諭各地放棄抵抗。那時江浙、四川、福建、廣東等地還未完全淪陷。但她的懿旨並沒起到多大作用。宋軍將她的懿旨當眾焚毀,怒聲道:聽說過奉旨守城的,還沒聽說過奉旨投降的。


  ??元軍入城時,南宋的國舅爺帶著宋度宗的兩個兒子潛逃出京,逃往福州。


  ??宋度宗有三個兒子。二兒子因為是嫡子而繼承了皇位。長子和三子被封為王。長子趙昰[shì]當時8歲。三子趙昺[bǐng]4歲。


  ??在福州,不肯降元的南宋文武大臣擁立趙昰為皇帝,延續南宋的社稷,號召南宋軍民繼續抵抗。


  ??文天祥被趙昰封為樞密使,負責組織軍隊抵抗元軍。


  ??文天祥因為出使議降時見到降將呂文煥,責罵他賣主求榮。呂文煥大怒,將文天祥扣押。小皇帝被押往蒙古時,文天祥被迫同行。半道上文天祥擺脫元軍看押潛逃,投奔兩王。開始新朝廷並不接納他,視為“降相”、奸細,直到見到元軍通緝令才相信他的忠誠。


  ??元軍得知福州出現南宋新政府,立即追殺而來。


  ??在元軍瘋狂猛撲下,南宋抵抗軍步步南退。


  ??元軍打到福建。趙昰君臣坐船逃往福建泉州,然後又逃往廣東潮州、惠州、廣州、湛江,甚至在香港還待過一段時間。趙昰登基後基本都是在海上漂泊。在廣州灣時遇到風浪,小皇帝不小心掉入海中,所幸被人及時救起。受到驚嚇的小皇帝得病不起,最終死在湛江的一個小島上。


  ??小皇帝死了。群臣一看皇帝沒了,國土也丟得差不多了,複國無望,紛紛散去。大臣陸秀夫不肯放棄。他擁立趙昺為帝繼續抗元複國大業。


  ??元軍加緊進攻廣東,剿滅南宋殘餘。一直堅持在陸上作戰掩護兩個小皇帝的文天祥兵敗被擒。


  ??元朝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強迫文天祥以南宋宰相的身份招降陸秀夫等人。文天祥不肯。被逼無奈之下,文天祥寫下《過零丁洋詩》給他。詩中最後兩句寫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張弘範苦笑作罷。


  ??1279年,元軍水軍圍攻南宋海上營盤。


  ??南宋最後的大營設在崖山(在廣東江門新會區南)。崖山是一個海島,在新會銀洲湖入海口處。


  ??張弘範追到崖山,圍攻南宋大營。宋軍拚死抵抗,但被元軍斷了水源無法長久堅持。大臣陸秀夫眼見大勢已去,為了不讓皇帝受辱,背著小皇帝投海自盡。


  ??張弘範結束戰鬥後得意洋洋地在崖山的一塊石崖上題字留念:鎮國上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


  ??一直堅持獨立作戰的四川也在這一年被元軍攻占。南宋國土至此全部淪陷。大宋帝國曆經320年至此也宣告完結。


  ??南宋亡於蒙元之手,中華民族立國以來第一次完全淪陷於異族之手,全體做了亡國奴。


  ??文天祥戰敗被俘後,誓死不降。忽必烈親自去勸降,文天祥不為所動。忽必烈無奈隻得把文天祥殺了。


  ??忽必烈曾問漢人降將:為什麽那麽容易就投降了呢?降將回答:賈似道專權,輕視我等,隻看重文人。忽必烈說:賈似道對不起你們,那是他個人的事,南宋抗可沒什麽對不起你們的啊。看來賈似道看不起你們也是有道理的。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