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仁宣之治
1428年——1435年 仁宣兩朝息戰養生,仁厚愛民,百姓安居樂業,成“仁宣之治”。
??外患解決了,明宣宗轉向內政。
??內政的重點是經濟和民生問題。
??明宣宗上台後麵臨一個難題是通貨膨脹問題。朱棣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翻修北京城,並且數次北征韃靼、瓦剌,南征越南,花錢如流水。朱元璋幾十年攢下的家底沒兩年就被他一掃而空。為了填補入不敷出的財政,他跟元朝一樣大發紙鈔。結果在他去世時,紙幣大幅度貶值。麵值一百貫錢的紙鈔在市場上隻能當一兩貫使。百姓不顧禁令棄用紙幣,恢複使用金銀等硬通貨。
??明宣宗下決心收拾這個爛攤子。他下令印鈔工廠停工放假,同時要求政府對收上來的殘幣隻收不發,就地銷毀,逐漸減少市場紙鈔的保有量,恢複紙鈔的幣值。官府要求商戶以鈔交稅,恢複紙鈔的信譽。
??與此同時,明宣宗大力發展生產,厲行節約,逐步減少財政赤字,爭取實現財政收支平衡。消除財政赤字才能徹底解決通貨膨脹問題。
??有人向他申請一筆款項用於采購禦用物品。明宣宗不同意,讓人去倉庫裏翻翻,看看有沒有能湊合著用的,能不買就不買。
??在古代,修宮殿、修陵墓是個大工程,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仁、宣兩帝愛惜民力。他們一不修宮殿,二不營建奢華的陵墓,厲行節儉,與民休息。
??皇宮前三殿曾被雷擊中、燒毀。紫禁城中央地帶變成一片焦黑的廢墟。皇帝移地辦公,並沒有急於修複。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後才重修了紫禁城。
??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視自己的陵墓,通常是一即位就開始修,修到死也不一定能修完,能搞多大搞多大。而仁、宣兩帝的陵墓3個月就修完了,能多簡單就多簡單。
??其實最大的節約是少動兵戈。明宣宗安定邊境之後就不願再動刀兵,對開疆擴土也不感興趣。
??不願開疆擴土也就罷了,已有國土都可以放棄。安南就被他放棄了。這點一直遭受後人詬病。
??另外,明朝北部邊境在明太祖時期就已經擴張到開平(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明宣宗嫌糧餉龐大、運輸困難,下令把開平南遷到獨石堡(河北張家口赤城縣北獨石口)。“棄地蓋三百裏,自是盡失龍岡、灤河之險”。三百裏江山就這麽扔了。之後二百年,明朝深受其害。失去險要之地,沒有了防禦縱深,蒙古人輕易就能殺到北京。北京變成邊區,不再安全。
??明宣宗是儒生出身,重文輕武,不重視軍事,也不懂軍事。
??明宣宗非常重視“三農”問題。有一次外出,看到農民正在耕田。他立刻叫停車馬,走到田間地頭去和農民親切交談,了解農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傾聽農民的意見和需求,並接過農民手中的犁把下田體驗勞動。他隻推了三趟就累得呼哧帶喘,禁不住感慨:老百姓一年到頭勞作不休,辛苦就更可想而知啊!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親身體會到農民的辛苦,明宣宗更加珍惜民力,不願增加百姓負擔的事情。
??仁宗、宣宗父子,都是比較仁慈的皇帝。宣宗常說,“安民為福”,老百姓能安居樂業才是這個國家最大的福氣。
??明宣宗不準官員打擾百姓的生產生活,希望百姓能夠集中精力搞好生產,安心生活。
??他聽說工部(相當於建設部)向湖廣地區采辦竹木,動輒數以萬計。他非常不滿,責備工部:湖廣都遭災了,“百姓艱難宜恤”。而你們這些人“不為國家愛惜民力,而勞擾如此”。他要求工部盡量裁減采辦數目,說:“寬一分,則民受一分之賜”。
??錦衣衛長官申請去東莞采辦珍珠。明宣宗一聽就火了,說:我提倡儉樸,反對奢靡。你卻為了討好嬪妃去采辦珍珠。“是欲擾民以求利也”。明宣宗把他下獄治罪。
??宦官袁琦仗著從小服侍明宣宗,以采辦為名派遣宦官前往各地搜刮公私財物。明宣宗知道後,立即將袁琦逮捕下獄。根據審訊結果,明宣宗將袁琦等11名宦官處死並沒收財產。
??自此,讓人深惡痛絕的采辦擾民問題得到一定遏製。
??河南有一個知縣在當地發生災荒時,未經請示擅自做主把驛站公糧發放給災民。擅動國家儲備糧那是殺頭的大罪。大臣彈劾了這個知縣。但明宣宗卻對這個知縣大加表揚。他說:如果這個知縣非常刻板地遵守程序,層層申報,那老百姓早就餓死了。
??明宣宗認為愛護百姓比刻板地遵守法律更有意義。
??明宣宗加強官員考核,裁汰不合格的官員。他派遣朝廷大員擔任巡撫,“巡行天下,安撫軍民”,檢查、督導各級官員的工作。後來巡撫由臨時派遣逐漸轉變為固定設置。
??明宣宗還親自編寫《官箴》,明確各級官員的職責和行為準則,警戒百官。
??明宣宗在位期間重用賢臣,體恤百姓,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
??仁、宣兩帝采取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使仁宣時期成為明朝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期。後世稱之為“仁宣之治”,並與“文景之治”相提並論。
??不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仁宣兩帝也有讓人詬病的地方。
??以“仁”著稱的明仁宗延續了明初以來的殉葬製度。殉葬本來在漢朝以後就銷聲匿跡了,但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讓它死灰複燃。他活著殺人,死了也要殺人,讓他妃子們陪他去逛陰曹地府。“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明太祖讓40個嬪妃宮女陪葬。明成祖死時留話讓30個嬪妃宮女陪葬。明仁宗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命令。
??中國正史沒有記載殉葬過程。給明成祖殉葬的妃子裏有朝鮮人,因此殉葬過程被朝鮮的《李朝實錄》記載下來。
??書中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帝崩,後宮殉葬者30餘人 。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撤,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圈於上 ,以頭納圈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有一個妃子被白綾套住脖子後,哭喊: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太監一腳踢開她腳下凳子,喊聲嘎然而止。
??明仁宗自己死時讓5個妃子陪葬。明宣宗是8個。明宣宗的兒子明英宗終止了殉葬。
??明宣宗有個業餘愛好,喜歡鬥蟋蟀。他下旨讓地方進貢上好的蟋蟀。地方官將采辦蟋蟀作為政治任務下達。皇帝要一千個,地方官下達任務時就要一萬個,十裏挑一獻給皇上。任務層層加碼,落到老百姓頭上就變成一個天文數字。老百姓為了完成任務,不得不放下農活到處逮蟋蟀。百姓不勝其擾,給明宣宗起了個外號叫“蟋蟀皇帝”。
??有一個地方逮著一個極品蟋蟀,雄壯而凶猛。地方官立即派人去取。這個人取來後帶回家裏。妻子好奇,打開蟋蟀罐想瞧一瞧。沒想到蟋蟀眼疾腳快一躍而出跳到地上。一隻大公雞看到,眼疾嘴快把它叼進嘴裏,吃了。妻子嚇壞了,上吊身亡。丈夫又傷心又害怕也跟著上吊了。一隻蟋蟀竟害得一家人家破人亡。
??據說蒲鬆齡《聊齋誌異》的《促織》一篇就是根據這個故事改編。
??明宣宗熱衷鬥蟋蟀,工作就難免受到影響。雖然從明仁宗開始內閣分擔了皇帝的一部分工作,但皇帝的工作仍不輕鬆。內閣代為瀏覽奏章,附上處理意見供皇帝參考。皇帝如果同意就用紅筆把內閣意見作為自己的批示寫在奏章上,如果不同意就不理內閣意見直接寫上自己的意見。每天的奏章很多,皇帝即使不走腦子直接抄內閣的意見也需要很多時間。明宣宗為了省出更多的時間鬥蟋蟀,讓太監幫他抄內閣意見,然後叫人蓋章了事。
??這事乍看好像無所謂。皇帝不過偷點懶而已。太監不過是一個抄寫員而已。但是此頭一開,後麵刹不住了。之後的皇帝越來越懶,連奏章也懶得看,直接叫太監代辦。太監成了代理皇帝。太監如果同意內閣意見就抄下來,如果不同意就直接加上自己的意見。玉璽一蓋,太監的意見就成了皇帝的諭旨。
??太監和皇帝朝夕相處,深得皇帝的信任。這種信任演變成一種權力。太監可以替皇帝做主。
??太監在明宣宗時代重返政治舞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