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庶民子弟入朝!
除了科舉之外,世家和朱爽的反叛之事,調查也漸漸的進入尾聲。
朱爽自從那次之後,單獨見了一次朱元璋,而第二天,他就被發配出了京都,以後徹底的成為一個普通的人,一輩子都隻能呆在均州,直到終老。
至於世家大族,則是在朱棣的高壓督促之下,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被抓住了。
哪怕是世家的一條狗,也沒有犯過。
而各地的豪宅大院,同樣也是遭到了各地軍團的抄家,一切的財務,都被押往了國庫,補充了大明的國庫,至於下人們,則是因為當地的官府進行審判,要是因為世家的身份作出了一些仗勢欺人的事情,或者是有違反大明律法的事情,就會遭受重罰。
但是如果是從來沒有做過任何的事情,就會從輕處罰,直接遣散。
至於那些世家的宗族子弟,無一例外的都被押往了京都,等待著對他們最終的審判。整個大明天下,七日之內,無論大小,所有的世家都受到了牽連。
而此時,也在民間引發了不小的恐慌,甚至是騷亂,但好在朱棣已經提前預料到了了這些事情,利用《洪武刊事》專門發出了一個期刊,在期刊上對世家的罪名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並且表明這次的清洗隻是針對世家大族,不會波及任何的一個普通百姓,這才消除了百姓們的疑慮。
大明天下,終於是徐徐的恢複了平靜。
本來百姓們對於這些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就很是布滿,畢竟他們當中多數人要麽就是被世家瞧不起,要不就是被稱之為賤民,現在這些世家的家夥倒黴了,百姓們不放鞭炮慶祝一番就已經是大德之舉了!
故此,對於世家的動亂,就因為楊士奇親自執筆寫的一篇關於世家罪行的文章,幾乎就是把朝野內外世家被查的影響降低到了零點。
而且,也是因此,太子殿下要審判世家的事情,傳遍了整個大明,甚至傳到了周邊各國中,使得整個大明天下都把視線聚集到了京都。
百姓們都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太子殿下會如何處理這些謀反作亂的世家。
是會寬恕他們的罪行,還是按照大明的律法進行嚴懲。
也就是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微博微信這些東西,不然這太子審判世家的案子肯定是話題話題榜的第一名!
而即便如此,這些天來到京都的人,也是絡繹不絕,當然其中的細作探子更是不少。
他們都是在等著最後審判的哪一天,等著太子朱棣審判最終的結果。
畢竟,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朱棣這次的判決,就是朝廷今後的風向,決定這朝廷麵對涉及了這樣數以萬計的人的答案,到底是堅守大明律法底線,還是進行了法不責眾的寬恕!
就這樣,在十分緊張的氛圍之下,三天的時間過去了,世家謀反最終的終審日期,到了.……
這天清晨。
朱棣醒來的格外早,而且因為天涼,已經披上了莊嚴厚重的棉袍。
今天他也要破天荒的去上一個早朝,而且還要去大理寺進行終審,兩件事情都是無比嚴肅的事情,他也是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了。
洗淯完畢,朱棣就直接離開了自己的東宮,前往奉天大殿。
剛剛到大殿之前,遠遠看去,依然是那一幫早就守候在大殿門口的朝臣們,一些相近的大臣,此時都主動的向著朱棣拱手心裏。
而除了這些相近的幾位大臣以外,還有不少的生麵孔,這些人都是非常的緊張和局促,在看到朱棣之後,不明所以的竟然都有些臉紅了。好像要跟朱棣說什麽,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有不說了。
朱棣見狀,隻是微微的一笑,並沒有什麽追問。
他主動走了過去,笑著說道:“你們都很不錯,能從那麽多的考生當中脫穎而出,通過筆試和麵試兩輪的考驗,補缺入朝,本宮果然沒有看錯你們!”
沒錯,這些人脈正是朱棣從燕京文院走出來的學生。
他們經過科舉考試,最終是取得了又一次的輝煌成績,成為了大明朝廷的又一批幹吏!
從庶民子弟越過龍門,成為朝中大臣,而且還是因為他們是來自燕京文院的學子,是朱棣的學生,自然就跟朱棣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了。
故此,今後要是沒有什麽意外的話,他們肯定就是朱棣最為堅實的擁護者,今後他們的身份也會是水漲船高,沒有人敢小看他們。
庶民子弟能夠高升,絕對是小概率的事情,如果沒有朱棣,大概他們這輩子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所以,他們對於朱棣,自然也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此時他們看到朱棣,聽到朱棣對他們認同的話,就再也忍不住了。
隻見他們所有人馬上同時的向朱棣跪拜下來,非常恭敬的對著朱棣磕頭,說道:“殿下再造之恩,我等沒齒難忘,今後我等願意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我等願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所有人都齊聲的說道。
朱棣見狀,臉上的笑意也慢慢的更多了。
看著這些新進的官員,聽著他們的話,他隻是微微的一笑,說道:“本宮建立燕京文院,給你們希望,是為了讓你們報效朝廷,所以你們隻需一心一意的為朝廷著想,為天下的百姓謀福祉,不忘記自己的出身,更不能忘記自己為官求學的初心,就是對本宮最大的回報。”
朱棣嗬嗬的一笑,笑意盈盈的說道:“都起來吧,你們都是出自燕京文院的學子,你們能入朝為官,本宮的臉上也是有光的。”
沒錯,這些新進的官員,都是來自燕京文院的庶民子弟,沒有任何一個有世家背景。
為什麽?
朱棣會說這其中有黑幕嗎?世家剛剛處置外,剛剛消滅了他們在朝廷上的勢力,朝廷又怎麽會再讓世家的子弟們入朝為官呢?
即便是他們真的是學富五車,恐怕他們也不能站在天下百姓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人的出身,不由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