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4章 戰爭準備
朱元璋不是個目光短淺的人,他當然懂得朱棣的話當然是有道理的,也知道成立一個軍事學院的重要性。但是,朱元璋還是覺得很為難。
??“我說兒子啊,也知道父皇我這個人了。”朱元璋搔著後腦,為難地說道,“你讓老子帶兵打仗還行,但是你讓我去當個教書先生,去給別人講學,這就真是難倒我了。”
??“你別說是讓我去當教書先生講學了,就算是讓我去當學生,那也是不行的啊。你也知道,你父皇我肚子裏麵的墨水,實在是有限得很。”
??朱棣微笑著說道:“父皇,當這個校長,是不需要有多高深的學問的。”
??“你這話說得,沒學問怎麽教人?”朱元璋說道,再說了,“我就從來沒有聽人說過,帶兵打仗這種事還有人教的,這種事,本來看的就是天分。”
??“想當年,霍去病十幾歲就帶兵大破匈奴,不到二十歲就封狼居胥,這就是天分了。像這種人,卻叫人怎麽教他?”
??朱棣搖搖頭,鄭重的說道:“天分固然是一方麵,但是像霍去病那種有天分的人,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天分不能教,但是怎麽帶兵打仗,卻是能教的。”
??“父皇你南征北戰多年,參加的大大小小的戰鬥不下數百次。你的這些戰鬥的經驗,那就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父皇你隻要將自己曾經才加過的戰鬥,當時自己是怎麽考慮的,然後敵人又是怎麽應對的,父皇最後又是怎麽取勝的,這樣的經過跟學員們說說,那些學員自然就能從中體會到一些經驗。父皇你說是不是?至於到底能夠領悟多少,那就看學員自己的悟性和天分了。”
??“再說了,以父皇你的威望,自然可以尋找更多當年參加過各種戰鬥的老兵,還有名將,讓他們來講解自己參加過的戰爭,說說他們的體會。這樣一來,他們的經驗不是可以傳承下來了麽?這樣,總比讓那些沒有真正上過戰場的人,盲人摸象一般的瞎捉摸還吧?”
??朱元璋聽到這裏,不由得怦然心動。
??人到暮年,難免會緬懷過去。朱元璋也是個上了年紀的人,所以也是經常懷念自己當年的輝煌事跡。可是,他身邊的那些人,都已經把那些事情聽得膩了。如果真的有這麽一個講台,讓自己麵對眾多的學子,述說當年的金戈鐵馬,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朱棣眼看朱元璋有點心動了,便又繼續說道:“經過父皇你的教導,這些青年學院雖然沒有親自上過戰場,但是已經是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也必然從中體會到很多戰略戰術還有戰爭理念。根據個人領悟的不同,咱們以後可以將他們分配到軍隊之中去,充當各級的將官。這樣一來,咱們大明的無敵雄獅,也不至於青黃不接了。”
??“父皇你也知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些青年將官,才是我們大明的未來啊!所以說,父皇你真是責任重大。”
??朱元璋聽到這裏,不由得歎息一聲,勉為其難的說道:“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也不能推脫了。我這把老骨頭,也還能再幹幾年,便再為咱大明繼續發光發熱幾年吧!”
??朱棣一聽朱元璋答應,頓時大喜,說道:“多謝父皇!辛苦父皇你了!”
??朱元璋瞪著朱棣說道:“也就是你了,要是別個來跟我說,老子才懶得答應他!都這邊老骨頭了,每天呆在皇宮裏喝喝茶,下下棋,遛遛鳥他不美麽?偏要再出來受這種罪!”
??朱棣急忙笑著說道:“為了咱們大明的江山,真是辛苦父皇你了。”
??旁邊的海瑞也是笑著說道:“以後咱們大明的年輕將領出來,一個個功成名就,名震天下,說起來都是太上皇的門生,那不也是很美的一件事麽?”
??“誰稀罕!”朱元璋撇著嘴說道,心裏卻是美滋滋的。
??朱元璋也是個急性子,接下了朱棣的這個任務之後,便是以大明軍校的校長自居了,馬上就去開始籌備大明軍校的事情。
??有朱元璋出馬,這件事情做起來當然是事半功倍,整個大明,誰敢為難他半分?又有誰是他朱元璋請不動的?
??所以,朱棣認為,朱元璋便是做這件事最合適的人選。
??接下來的幾天,朱棣果然沒有回自己的皇宮,還是一直住在中科院裏麵。
??他跟海瑞還有沈括那些人,居則同寢,食則同桌,日夜同行,不分晝夜的討論著相關的事情。
??越討論,朱棣越覺得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怎樣將蒸汽機和裝甲車完美搭配?正要重新合理設計裝甲車?怎樣讓蒸汽機的效率更高?
??還有,由於這次準備動用裝甲車這種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戰爭的準備也跟之前完全不同。
??不僅僅是糧草、兵器、人馬的問題,還有燃料、機器的維護、駕駛裝甲車的人員訓練等等等等,各種事物,千頭萬緒。
??朱棣一麵跟沈括和海瑞他們進行研究,一麵就在中科院進行辦公,發出各種各樣的指令,批閱各種各樣的請示。
??每天朱棣的休息時間,基本上都沒有超過兩個時辰。
??這個時候,海瑞還有沈括等人,真是對朱棣佩服得五體投地。
??朱棣就好像是一個鐵人一樣,完全不知道疲倦。雖然他每天隻能休息兩個時辰,但是他每天都是精神奕奕,毫無一點頹廢的樣子。
??反而是他們這些習慣熬夜的專職研究人員,反而是有點跟不上朱棣的節奏了,很多人都變成了熊貓眼。
??但是,在朱棣的帶動之下,大家也不敢說累,更加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個個打醒精神,日以繼夜的忙碌著。
??朱棣也不想為難大家,但是戰爭迫在眉睫,他總是覺得準備的時間不夠,所以隻恨不得每天都有二十四個時辰,哪裏敢懈怠下來?
??這一次戰爭,是一次全新的嚐試,是有史以來,裝甲車首次應用到戰場上。對於大明,對於整個人類世界,都是意義非凡,所以朱棣絲毫不敢馬虎。
??跟莫斯科公國的這一戰,贏是必然的。問題是,將會怎樣贏法。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