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圍於垓下,四麵楚歌,最終慘敗於劉邦和韓信之手,自刎烏江。項羽死後,他心愛的女人虞姬去向何處,千百年來,似乎都在說虞姬自刎。元朝詩人張可久寫下一首《賣花生·懷古》,開頭第一句就是:
美人自刎烏江邊,戰火曾燒赤壁山。
從漢朝至今,甚至所有人都認為,虞姬在項羽自殺時,也在烏江邊自刎了。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描述:於是項王乃悲歌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羽臨死前,寫下這首《垓下歌》,表達了自己的無奈。而同時“美人和之”,這裏的美人,指得是虞姬。也就是說,項羽在吟唱這首《垓下歌》時,虞姬也在吟唱。西漢時期的作家陸賈在他的《楚漢春秋》中,幹脆把虞姬當時在和唱的內容,也寫了出來,即: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但虞姬的這首詩,很明顯是成熟的押韻五言詩,看起來和《垓下歌》完全不搭。而且,秦末沒出現過這類的詩歌,因此被人認為,是後人加上去的。司馬遷寫《史記》時,對項羽頗為敬重。項羽並不是皇帝,他把項羽寫在本屬於帝王的“本紀”中,而不是“世家”或“列傳”,可見他對項羽的態度:雖然惋惜,但還是充滿肯定。那司馬遷既然寫到虞姬,卻隻提到“美人和之”,若是虞姬真的是自殺,司馬遷肯定會寫下虞姬的去向。
北宋時期的大史學家司馬光,寫史較為嚴謹,在《資治通鑒》中,壓根就沒有提虞姬,也就是說,司馬光寫史時,也沒有找到虞姬相關的結局。可見,後世史學家對於“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句詩句並不認同,不認為這是虞姬所做,多半是後人為了中國式的唯美結局而杜撰的。例如,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派西施前往吳國施美人計,最後吳國被滅。人們普遍認為,西施的結局是:和範蠡一起遁隱江湖了。實際上,《吳越春秋》和《墨子》都說,吳國滅亡後,大功臣西施被沉入湖中而死,並非和範蠡攜手隱居。隻是中國文人一直喜歡沉浸於“唯美圓滿”的大結局中,所以才被傳出這種結果。
同理,虞姬當時若不隨項羽自殺,她的結局無外乎有兩種,第一是逃脫(可能性很小),第二種是被漢軍所獲,那接下來虞姬不管是被劉邦霸占,還是被漢軍將領擄走,這種結局都不不夠圓滿。所以,既然項羽自盡已成事實,那虞姬也隨他自刎,這種結局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除了上述兩種結果,還有一種結局,雖然殘忍,但比較符合邏輯。宋朝編撰的《太平寰宇記》並不是史書,而是一本地理誌,隻是廣泛引用各朝的史書、碑刻等資料,這本書的第一二八卷記載了虞姬塚的相關情況,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
虞姬塚於縣東南六十裏,高六丈。即項羽敗,殺虞姬葬此。
若按照這個思路,項羽兵敗時,不肯過江東,打算自我了結。但項羽怕自己死後虞姬受辱,便殺掉虞姬埋葬在這個地方。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將顛覆人們對項羽和虞姬的看法,兩千多年來的“霸王別姬”,恐怕要被推翻。對此,有學者明確表示:真相難以接受。還是虞姬自刎的結局比較“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