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遼之揮灑風采> 寇準兩人的對話,大話天下的局勢

寇準兩人的對話,大話天下的局勢

  寇準正在韓德讓的府上,正準備宴席的開始,韓德讓與手下著手去準備食物。這個時候寇準開口詢問耶律隆續道?:葉賢弟,我不知道你對如今的天下形勢是如何看待的,今天我就來陪賢弟賢弟聊聊天下大事。


  耶律隆續笑著說道:如今這天下可以說是級像三國時期間的魏蜀吳三分鼎立,我大遼就相當於曹魏,蜀國就相當於夏國王,為何我會說蜀國相當於夏國,李繼遷雖然暫時向你們大宋稱臣,但是據我?估計西夏絕不是一隻乖巧的綿羊,而是一隻養不熟的餓狼,在我看來它兵強馬壯之時,第一個攻打的必是你們大宋疆土,你們大宋雄踞中原。占據著美好的土地,非但不說西夏有野心,就算是我們大遼也開始覬覦著你們的大好疆土。這個時候國家也是你們宋的國力是僅強於西邊的夏國,可以說現在我大遼最大的對手就是你們這群大宋。


  寇準詢問道:那以葉賢弟你所見最後一統天下的是我們大宋,還是你們大遼。


  耶律隆續?笑著說道:這並不是我葉文能夠猜測到的,就像是如今我們大遼雖然強過於你們大宋,但是什麽事情都是以時間來驗證呢?在天下世人眼中,你們這群宋人被稱為中原正統王朝,看不起我們這群占據著幽雲十六州以及橫跨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我大遼原本就是遊牧民族。大遼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製,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製的政治體製。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夏國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大遼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麵發展。大遼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這些也就是你們覺得我們大遼覺得我們大宋是蠻夷國的主要原因,但從局勢來看我們大遼的確在目前為止軍事實力確實比你們宋國實力強的不止一星半點,不光如此我們的領土也比你們大宋多,所以你們大宋的趙光義並不隻是想要這個幽雲十六州,而是和我們一樣也有著一統中原的決心,而在目前看來我們不管是大宋也好,大遼也罷都很難有一統天下的時機,再有我相信平仲兄也了解了,我大遼的百姓對於你們中原來的人幾乎是很少了解,知道也很少,也就是說一統天下主講的還是民心歸附,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時下北朝還是南朝,並沒有攻打時機,而我們要做的不過是靜等良機的到來而已,到時候雙方君臣本事大,誰的能力大,到時候或許一統天下就在各自雙方產生。


  寇準聽到了這個叫葉文的分析,他感覺這個葉文,很是聰明,他認為自己如果吧這個人帶回漢地,到時候大宋一統天下一定是一大臂膀。


  於是這會寇準開口說道:我關葉賢弟以後必是國家棟梁之才,再有葉賢弟你博聞強記,自己本身也是漢人,且對天下局勢分析?如此透徹,假以時日必是人才中人才,不如你就在我與遼國皇帝談完之後,和我回到大宋,我定會向官家推薦賢弟,以賢弟之才必定是獨領大軍的幹練之才。


  耶律文?聽到這個寇準的話,氣的臉部發紅,心裏暗想我們王爺本來就是契丹人,你叫他自己不去自己國家,到你們宋人的國度,不說你們宋朝君主,且說我們王爺還是皇上的兒子,我真想劈死你。


  看到自己手下的如此表情,耶律隆續用眼神製止了他?,其實他心裏也有些哭笑不得,自己父母都是皇帝皇後,哪想寇準直接就建議自己去宋,不說自己的身份,且說就說宋朝的君主德性,自己能夠去宋國嗎?或許有機會去遊玩有可能,但是投靠那不就是絕對不可能的,他歎氣寇準給自己弄了一個哭笑不得問題。


  隻見耶律隆續笑著說道:對不住啊,平仲大哥,我的父母家人都在大遼,而且我本身也在大遼生活,況且啊如果我走啦我就不能向我的師傅德讓先生請教問題,所以啊小弟我躲著你的好意。


  寇準笑著說道?:既然賢弟心意已決,那為兄我也不好勸阻,我告訴你賢弟如果以後你有時間來我大宋你可以直接來找我,我寇家大門永遠為葉賢弟全部敞開。


  耶律隆續笑了笑,開口說道:放心吧?,平仲大哥,有時間我會去了。對啦不好意思我還有事,要去茅房一趟,待會在陪平仲大哥你聊天。


  寇準也隻是說了一句賢弟請便,然後就送他去門外,而耶律隆續也把自己手下留在這個地方順帶代替自己?,他再三交代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


  耶律隆續並不是?找借口,而是真要上茅房,而是他在上茅房,就在靜靜地想自己與寇準的聊天,他心裏暗自歎氣道:平仲兄身處於這個兩國對立情況下,成為對手都不是我們的錯,但是既然我們都找到這一步,早晚的兵戎相見這不過是必然,但我耶律隆續真不想與你為敵,哎,身在局中身不由己,希望我們不要成為敵人。


  過了一會兒,耶律隆續終於上完茅房,寇準開口說道:賢弟上完茅房啦。


  耶律隆續笑了笑開口說道:平仲兄,不好意思,真是讓你久等啦,剛才這個突然就來啦,對不住啊!!


  寇準也隻是說了句沒事,多等等沒啥。然後他們現在依然在那等待著飯菜的做好,一起繼續不斷等著韓德讓手下飯菜做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