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對武將猜忌,曆史上事情演變
這次趙光義緊急召見也不可為不是大事情,但是這次的事情也是來的突然,他也是為了安全考慮,但是他自己也是有些過分倚重於文臣,曆史上文臣危害不比武將差三國司馬懿,雖然已經遠去,但是在大宋每個君主都是存在對於武將的駕馭,在曆史上也就是著名陳橋兵變,也就是他趙光義的大哥宋太祖趙匡胤才能真正體現。一個文臣危害怎麽比也比不上一個武將,唐朝滅亡也就是因為武將,所以宋朝才對於武將防範那麽嚴重。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也得從後周時期開始說起,也就是周世宗皇帝講起。
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世宗柴榮(又稱郭榮)親統大軍北伐契丹,欲收複燕雲十六州,不料身染重病,回師京城後不久病逝,其子柴宗訓繼立為帝,是為恭帝,年僅7歲。世宗統一北方大業未盡,“主少國疑”,文武群臣憂慮重重,朝廷內外惶恐不安。職掌禁軍大權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因此而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趙匡胤像趙匡胤(公元927—976),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其父趙弘殷,行伍出身,曆任五代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禁軍高級將領,家住洛陽(今屬河南),趙匡胤即出生於洛陽夾馬營。因受家庭和當時社會尚武風氣的影響,他自小喜歡武藝。青年時,他曾賦《詠日》詩,以言己誌:“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表達了自己遠大的抱負與豪情壯誌。後漢時,趙匡胤應募從軍,投奔在樞密使郭威帳下。乾祐占四年(951),郭威於澶州(治今河南濮陽)發動兵變,隨即統領所部闖入開封(今屬河南),後漢隱帝為亂兵所殺,郭威遂取代後漢,建立後周。此次政變,趙匡胤積極參與並擁戴郭威為帝(是為周太祖),功績卓著。事成之後即被授予東西班行首,典掌禁軍。郭威養子柴榮(原為周太祖皇後柴氏之侄)任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府尹後,又改授趙匡胤為開封府馬直軍使。郭威病故,柴榮繼位,不久擢升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成為禁軍高級將領。顯德六年,柴榮病危之際,為防範皇族內部爭權奪利而導致政變的發生,下詔,將郭威的女婿,殿前都點檢張永德免除軍職,而以趙匡胤接替,使之掌握禁軍大權,以輔佐柴宗訓。
顯德七年正月元旦,趙匡胤以鎮州(治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屬河北)二州名義,謊稱契丹與北漢相勾結,大舉南下,入侵後周邊境,因而請求朝廷急速派兵阻擊、增援。宰相範質、王溥等人不辨真偽虛實,立即令趙匡胤率大軍北上。待趙匡胤領兵出城之際,開封城內卻到處傳說“策點檢為天子”之謠。一時間,“士民恐怖,爭為逃匿之計”。然後周朝廷對此卻一無所知。初三清晨,趙匡胤率軍離開京城,日暮,駐軍於距開封城東北40裏處的陳橋驛(位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他將軍中諸事悉交由其弟趙光義和親信、謀士趙普代為處置,自己則入帳內飲酒,全然不問軍中之事,直至醉臥榻上。
不多時,軍營之中有都押衙李處耘、殿前都虞候李漢,超、內殿都虞候馬仁踽、散員指揮使王彥升等禁軍主要將領鼓噪而起,與趙光義、趙普等人商議,要擁立趙匡胤為帝。趙普對眾人說:“興王易姓,雖雲天命,實係人心。前軍昨已過河,節度使各據方麵,京城若亂,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轉生變。若能嚴敕軍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搖,則四方自然寧謐,諸將亦可長保富貴矣。”眾人莫不讚同。第二天清晨,趙匡胤尚未起身,諸將領即蜂擁至其寢帳之外,趙光義入帳中請出其兄。趙匡胤出帳,眾人紛紛拔刀抽劍,排列於庭院之中,齊聲說道:“諸軍無主,願策太尉(時趙匡胤尚有檢校太尉之銜)為天子。”不等趙匡胤答話,眾人便拿出事先已準備好的用於皇帝登基時穿著的黃袍,披戴在他的身上。趙匡胤無可奈何,便對諸將領說道:“汝等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眾人異口同聲道:“唯命是聽。”趙匡胤又說:“太後(指符後)、主上(指周恭帝),吾皆北麵事之,汝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淩;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戮汝。”眾將領紛紛拜伏於地,表示遵從聖命。
趙匡胤立即派人赴開封,先與守衛京城的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聯絡。之後,他便自陳橋驛回師開封。進入城中,將士們遵從趙匡胤之令,秋毫無犯。守城的後周軍將,不敢輕舉妄動,唯有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聞訊,騎馬徑自皇宮內廷疾馳而出,欲集結部眾負隅頑抗。當其行至街上,被王彥升察覺;遂緊隨某後,直追至其家中,將其家人全部殺死。趙匡胤入城,登上明德門,命令兵士各返回所屬軍營駐地,自己也回到原來的官署。
不多時,諸將領簇擁著範質等後周朝廷要員來到趙匡胤官署。趙匡胤一見他們,頓時痛哭流涕,嗚咽道:“違負天地,今至於此!”範質等人還未及對答,軍校羅彥環卻手按利劍,厲聲說道:“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範質等人麵麵相覷,無計可施,隻好屈身退至階下,列隊朝拜。隨即,趙匡胤於官署堂上召集文武百官,依據每人功勞高下確定入朝列班次序。翰林承旨陶其不轂自袖中取出事先寫好的禪位製書,當眾宣讀,稱柴宗訓退位,由趙匡胤即皇帝位。隨後,宣徽使引導趙匡胤下堂,來到庭院中,麵向北方行拜禮。又引他出官署入宮中,進崇元殿,更換朝服,頭戴袞冕,正式登基稱帝,是為宋太祖。另又將柴宗訓及符後等人遷至西宮,去其帝號改稱鄭王,而尊符後為周太後。後周曆史至此結束。
次年正月,趙匡胤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建隆,仍定都於開封。因他曾於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出任過歸德軍節度使,故以“宋”為國號,史稱北宋,其後,趙匡胤對有功官吏將士,分別封官授爵,給予賞賜。以石守信為歸德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以王審琦為泰寧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其餘禁軍諸將領亦分授官職,並兼領節度使。朝廷各重要官署機構均重新任命長官,從而建立起宋朝的統治秩序。與此同時,他又遣使向各地郡縣、藩鎮通報稱帝換朝之事,希望他們改弦易轍,歸順宋朝。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很快激起原後周一些藩鎮首領的反抗,其中主要有占據上黨(今屬山西)的李筠,盤據淮南的李重進。
後周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經營上黨長達8年之久。他在自己的統轄區域內,擅自征收賦稅,召集亡命之徒。頗具一定實力,以至於後周朝廷亦曾感到李筠“倔強難製”。得知趙匡胤稱帝代周,他遂積極準備舉兵反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四月,李筠勾結北漢,發動叛亂。消息傳入宮中,趙匡胤果斷決定速戰速決,以“服天下之心”,鞏固剛剛建立的宋朝統治。為此,他一方麵令石守信領兵前去上黨征討叛軍,一方麵又令昭化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彰德軍節度使王全斌率軍出東路,以策應石守信。李筠自以為宋軍將士多與自己是舊友故交,必會念舊情而臨陣倒戈,因此掉以輕心,未作認真設防。宋軍與叛軍一交鋒,即發起猛攻,全然無舊友故交之情。首戰於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敗叛軍。隨後,宋軍幾路並進,步步緊逼。趙匡胤親臨前線指揮各路人馬圍殲叛軍。石守信會同江寧軍節度使高懷德於澤州(治今山西晉城境內),再大破李筠軍主力,擒獲叛軍大將範守圖,殺戮北漢降兵數千。李筠率殘部逃入澤州城中。宋軍團團圍困城池,連續攻城數十日,終於破城。李筠知大勢已去,投火自盡。其子李守節獻上黨降宋,李筠的反宋叛亂被平定,北方的局勢得到控製。
後周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為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權勢顯赫。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曾一度與趙匡胤分掌朝廷內外兵權。後領命出鎮淮南,坐鎮揚州(今屬江蘇)。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即令韓令坤接任其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之職,並令其移鎮青州(治今山東益都)。李重進十分清楚趙匡胤此舉旨在削奪自己的權勢,故而拒不從命,反而派遣親信翟守殉北上,準備與李筠結盟,南北夾擊剛剛建立的宋朝。然而翟守殉非但未與李筠聯合,反入開封向趙匡胤陳述此事。返回揚州後,他又勸說李重進“養威持重,未可輕發”,致使李重進未敢貿然起兵反宋。李筠兵敗身亡後,李重進自感大禍臨頭,決意孤注一擲。九月,他於揚州發動叛亂,並派人入南唐求援。不料,南唐主李璟恐引火燒身,不肯派兵相助,李重進陷入“內乏資儲,外無救援”的窘困境地之中。趙匡胤先遣石守信統軍南下征討。十月,又率兵親征。宋軍浩浩蕩蕩沿汴河南下,直抵淮河北岸。李重進不甘心束手待斃,嚴令兵士作殊死抵抗,妄圖阻止宋軍渡河南下。石守信指揮宋軍強渡淮河,發起猛攻,叛軍潰敗而逃。宋軍迅速包圍揚州。十一月,揚州城破,李重進舉家自焚而亡。宋軍入城,盡殺叛軍,淮南地區隨之得以平定。
在李筠、李重進被平定前後,原後周地方藩鎮政權,雖亦不滿趙匡胤以兵變取代後周,可又懼怕宋朝的兵威,自感無力與之抗衡,隻得聽命歸順。趙匡胤對此采取恩威並用的策略,一方麵仍名義上保留其藩鎮,允許留駐原地,但同時又派監軍入其藩鎮,行使職權。原後周成德軍節度使郭崇時常為後周的覆滅而悲哀流涕,但當監軍陳思海到任,他也隻好強忍悲痛,表示擁戴宋廷。原後周保義軍節度使袁彥得知趙匡胤代周後,日夜整修軍械,操練兵士,欲對抗宋廷。然而宋廷派潘美前去監軍,並令他入朝時,袁彥也不得不俯首貼耳,單騎赴京城。周太祖郭威妃楊氏之弟、原後周建雄軍節度使楊庭璋曾與李筠關係密切,時有往來,當趙匡胤調其改任定難軍節度使,令他人居開封時,亦絲毫不敢拒命。至此,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建立的宋朝政權,得到了極大的鞏固,中原地區的局勢得以安定。這也就是為啥宋朝對於武將那麽覬覦的主要原因。因為有先例,所以宋朝武將才是真正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