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情況的不同,耶律不考慮遷都
洛陽的情況不同於別的地方,洛陽是中原要地,在從古至今,有國就有都。在我國長久的曆史中,一共有24個朝代,83個王朝。各個朝代會因為地理位置、文化因素等原因選擇在不同的地方建都。這些城市,因為曾經有帝王在這裏呆過,又因為文化底蘊豐富,所以被稱為中國的古都。那麽洛陽、西安、南京、北京、開封,誰是“中國第一古都”?
中國人喜歡牡丹,也把牡丹當作是大富大貴的象征,而洛陽就盛產牡丹。在我國的曆史上,曾經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不僅如此,洛陽還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可以說洛陽這塊寶地孕育了我們偉大的民族與文化。如今,洛陽還擁有著好幾座都城的遺址,洛陽這塊寶地記載了中華文化的發展曆程。
說到古都,就必須要提到西安,古時候這裏被叫作長安。有意思的是,西安也是十三朝古都。唐玄宗和楊貴妃在華清池的故事,秦始皇命人建造的兵馬俑等,西安的曆史文化資源也非常豐厚。喜歡曆史文化的遊客,必選之地一定會有西安。
說起南京,大家可能會有疑問,覺得這座現代化的城市為何也被稱為古都。但是如果說到金陵,肯定沒人會反對它是古都了,而南京曾經的名字正是金陵。如果說到中國現代史,那麽大家一定會記得南京。但其實,南京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並且這裏有著近500年的建都史。並且南京的史前文化也非常豐厚,這也成為了南京獨特的魅力。
即使北京是我國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但是將北京稱為古都的話,不會有人反對,因為故宮真的是太出名了。北京是明、清國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其實,北京也是遼陪都以及金中都。雖然現在的故宮博物館保存了許多文物,但是頤和園要是還在的話,不管是建築物還是文物,都將再一次震驚世人。
開封這個地方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座古都,因為包青天太出名了。但其實,開封是8朝古都。它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到現在為止,已經有4100多年了,我們中華文明也不過是上下五千年。開封還有戲曲之鄉的稱號,它是豫劇的發源地。
這五個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曆史文化魅力,並且都曾經有王朝在此定都。雖然都是我國的古都,但是要說誰才是第一,就要看各位心中對其的看法。洛陽的意義對於耶律隆續太重要,在他看來這樣的一個曆史古都響應這中原王朝的興興向榮,當今天下如果自己奪得洛陽,對於以後攻打中原,一統天下的意義實在太大。對於整個洛陽的百姓,耶律隆續的政策比較寬鬆一點,他此刻的做法也是更能得到人心這樣東西。
從古至今治理天下,不向攻伐一樣,這次耶律隆續找來那麽多人就是想要商議對於遼國洛陽治理問題,現在整個大片河北之地,已經成了他們大遼的囊中之物,主要現在並不是利用於攻打,而是用在治理上,耶律隆續這個人城府很深,雖然年輕但是他的眼光看到別人看不到東西,隻有你看的遠,才能更好的治理好洛陽這個地方。
洛陽的意義在古代真的不比尋常,就舉個例子,洛陽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澱深厚之地,遷都洛陽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業之一。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這一舉措體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為何要遷都洛陽,今天仍值得我們去探究。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宏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後撫養,馮太後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製度,頒布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
孝文帝說過:“此間(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魏書·任城王傳》),這段話清晰表明:為了向先進的漢文化學習,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麵貌,就必須遷都到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去,而洛陽是中國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遷都以後,孝文帝推行了一係列的漢化政策,可見孝文帝遷都與其傾慕漢族文化有關。
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孝文帝曾說:“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裏,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任城王傳》)這表明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對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他關於“帝宅”、“王裏”的說法,說明他要通過遷都洛陽以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另外,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連年對南齊用兵,直到卒於南征的軍事行動中,可見孝文帝還希望通過遷都洛陽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幹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製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遊西岸,臥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也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客觀上,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促進了民族融合,方便了對中原地區的管理,也有利於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當然也促進了曆史的前進。
一、北魏遷都洛陽,是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麵,促進祖國統一的深謀遠慮之舉;將國都由平城南遷至洛陽,因為洛陽地處中原腹地,便於掌控全國局勢,更利於集中軍力對南朝用兵。
二、北魏遷都洛陽,是學習先進文化,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聰明睿智之舉;一係列具體漢化政策舉措,已經把鮮卑族完全漢族化了。文化上的認同,也已經把北魏政權提升為君臨天下的真正王者。因此,這種從弘揚繁榮中原文化即儒學文化入手,進而征服人心的策略,真是“治國平天下”的最好詮釋。
三、北魏遷都洛陽,是促進民族大融合,實現民族大團結的琴瑟和諧之舉;遷都洛陽,居王者之地(夏、商、周皆建都洛陽一帶,故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之說),繼之進行一係列漢族化的改革,確實能使其他民族,在心理上承認他們是正統的王者,從而增進互信,造就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局麵。
在曆史上要說耶律隆續也有佩服的少數民族的主,孝文帝拓跋宏確實也可以說的上是英明統治的國家之主,從耶律隆緒眼光這個為人來看他的英明果斷的人,曆史上洛陽是古都,但是他寧肯遷都北平也不可能做遷都洛陽,因為這個地方雖然重要但是他對於曆史意義真的無足輕重,或許在東漢時期還有點重要,但是遷都洛陽對他來說根本不助於他掌控整個天下。還不如不遷都比較好呢?到底是怎麽回事,好戲就接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