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攻約梁山> 第238節新世界醜聞

第238節新世界醜聞

  滄趙集團的人都知道趙嶽痛恨儒家空洞說教和對思想的統治禁錮,但大東亞帝國的初、中教育課本中,趙嶽仍然推行孔子的一些有積極正麵意義的思想和學說,隻是泯滅了孔子的無上地位,把其列為李白、韓愈等曆史名人相似的曆史人物,更堅決廢除了儒教完整體係。


  這是誰也沒想到的。


  趙嶽重視的不但是他自己狂熱追求的科技方麵的教育,反複強調數理化、動植物、環境保護等等方麵的科學技術對國家民族興旺發達長盛不衰的重要性,也重視其它漢民族文化精髓的傳承和教育。


  詩辭歌賦、美術、書法、音樂、地理、曆史……在孩子們年少學習時隻是作為了解課,但大學卻設有這些方麵的專業,讓合適的人從事專業研究。


  各民族種族隔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交流世界,兼收並蓄,是趙嶽倡導的文化原則。


  趙公廉想著弟弟做的太多跳出一般人邏輯思維的事,臉上露出笑容。


  他笑著指指破甲鏽刀,吩咐童剛:“侍衛長,把它都收集起來,裝好送回老家。”


  童剛心領神會,笑應了聲。


  新世界是有考古研究的專門部門的。


  普濟親王很重視全世界各種曆史古跡和文化的探究,曾提出口號:保存和挖掘地球秘密。


  趙嶽對自己和娜特穿越這事太想了解到真相。


  古老的地球到底經曆了什麽?到底有沒有外星高級生命到訪過利用過……


  這些或許能通過對世界曆史遺跡的保護挖掘和探索,能找到蛛絲馬跡。他即使不能發現穿越的秘密,不能回去,這些有益的工作也至少能給後人提供知識和研究素材。


  童剛不知道趙嶽心底真正想探究的是什麽,但多少了解點這方麵的意義。


  這些破銅爛鐵是古董,但沒有收藏價值,是別人眼裏的廢物破爛,但在普濟親王眼裏卻是珍貴的東西。至少,專家們能通過這些破爛了解到隋唐時期的冶煉技術和製造工藝。


  另外,童剛也知道侯爺令他送這些東西。也是在間接提醒普濟親王:燕地崔家不知還掌握著什麽曆史秘密,行事又無人性底線,隱患巨大,應該盡早鏟除了。


  趙嶽陪祖母守歲,大年夜一晚未眠,但第二天才從電報得知清州險事。


  他勃然大怒。


  不是為崔家處心積慮如此陰險報複,而是為了新世界的一起事件——執法者以權欺人。


  事情很簡單。


  某島新移民過上前景美好的好日子。心情好,有條件了。守傳統,進城采購年貨。


  趙嶽深知複雜龐大官僚體係對百姓的危害,更知道不是機構越複雜,公務人員越多,政府工作就越高效,恰恰相反,那隻會增加扯皮,所以當初就以憲法高度嚴格政府機構設置和人員錄用製度。決不許因人設事。極力避免機構重疊和劃分太細的職能部門堆積消耗公款的關係戶。


  新世界地大人口少,行政級別僅僅劃為四級;中央、州(市)、縣和村。


  因為村都是千戶大村。實際就是鎮級村,由退役軍人擔任村長,領導簡單卻有效的一套治理班子,加強對鄉野領導教化,也去除了大宋那樣沒有鎮級設置,征收糧食稅賦隻能依靠當地有名望的富紳豪強的被動局麵。


  有一家新移民高高興興進城,和一家強勢欺客的商家發生爭執。


  商家是滄趙老戶。不是大本營趙莊的老居民,是鏟除滄州崔家後吸收的三堡中的一戶。


  正宗趙莊老戶是趙嶽全家心裏最信任依賴的基層群體,也是思想最開明先進,最忠心耿耿的,搬到新世界沒有被拆開分散各地,集中在台北工業區和台中趙家周圍生活。在滄趙企業商業中有股份,等日後大國一統,願意走是要全體遷到大陸成為首都核心居民的。


  這些老戶整體科學文化素質、政治覺悟和品德素質高,一代代在主家的品行影響和生活維護下,感情深,心異常團結,任勞任怨。對滄趙崛起居功至偉,當得滄趙特別關照。


  他們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也不是其他居民團體能相比的。哪家要是出了不屑子弟,做了壞事,不用政府出手整治教訓,先就被鄰居們一齊鄙視整治老實了。三千多戶人家至今沒有一人當二流子,做遊手好閑之輩,更別說是成為地痞惡棍殺人放火惡徒。傻子都知道幹活得誇獎。


  這其實是素質高的小社會的強大正麵約束引導力量。也是趙嶽極力追求的社會目標。


  後來吸收的老戶心裏也是很有優越感的,加入早,和滄趙培養的如今擔任各地官員的人才不熟悉,也能論上淵源交情,有麵子在,至少在不違背法製原則的事上能得到更多便利關照。


  為加強新思想和科技文化引導,他們被分到各地影響帶動新移民,但難免出現問題。


  這家商家顯然就屬於心性不好素質低下的,女婿卻是當地縣城的警察局長。


  買賣雙方一起爭執,商家仗勢先動手打人。新移民都受過基本常識教育,吃虧,報警。


  警察來了。後麵就不用多說了。


  總之,打人的沒事,前腳進局子,後腳就大搖大擺離開了。被欺負的反倒被抓了起來……


  村長得知後大怒,親自去警察局理論,被冷待,一怒告到當地民情局。民情局反應到縣長那。縣長也沒及時處理,拖了好幾天,那家人才放了出來,雖然沒有大的傷殘卻也吃暗虧不輕,還要賠償商家損失並當眾賠禮道歉。


  新移民還沒有完全熟悉適應新世界的生存規則,思想保留太多在大宋的自卑習慣,一看現實和所宣傳的不是那麽一回事,憤怒沮喪,老實認命低頭,被那商家當眾好一頓嘲諷羞辱……


  原來,警察局長和縣長都是昔日滄趙收養教導出來的孤兒,最早的由無量道長收來的那批。


  這兩孤兒雖不是親兄弟,卻是當流流浪乞丐時就相依為命,後一起長大的,感情極深,相互關照,也是有出息,成才後同在一地為官,共同努力,工作幹的不錯,本是好事,但此際卻是感情人情用事,置嚴格的法製於不顧,玩法製程序規則,依仗權勢循私枉法。


  這事是新世界第一起官員玩法惡跡。


  當地民情局依權力牽製監督體製和法規有權處理官員,但沒有處理隻上報。


  原因是商家是滄趙老戶,更重要的是縣長警察局長是叫趙嶽的母親國母張氏一聲幹娘的。


  民情局總頭子遁空得知後,也沒立即處理,卻是先去了張氏那報告請示。


  滄趙從十幾年前起就收養孤兒寡母,至今養過的孩子怎麽也有個十幾萬,都叫主管撫養教導孤兒事業的張氏是幹娘的。張氏付出了許多心血,讓孩子們順利成長,當真無愧於國母身份。


  至少擁有十幾萬個兒女,張氏再聰明也不可能記住每一個孤兒。


  孤兒們也沒有幹娘是國母帶來的特權。


  但第一批孤兒,數量不多,張氏是有印象的,對這兩犯事的孤兒官員頗為喜歡,多有鼓勵。


  這兩孤兒在台島時,逢年過節是有資格進趙府祝賀的,也是趙公廉熟悉賞識,做為心腹治政人才寄予厚望,並親自指示安排了他們職位的。要不然二人也不敢膽大妄為。


  遁空忌諱的就是這層關係。


  大過年的喜慶之時,張氏因最疼愛的幼子不在身邊過年,本就有些遺憾,得報這種掃興消息,心中很是不快,失望批評說:“這兩孩子一向聰明聽話守規矩,到了新領土施政一方,工作不錯,沒丟臉,怎麽突然就幹出這種事,居然變成舊官僚的樣子?”


  她深知幼子的社會理想,心裏有些疼惜這兩孤兒官員,但堅定不移吩咐遁空:“有體製成法在,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但一旁相陪的娜特瑞娜笑了,微搖頭。


  張氏盡管接觸這個異國女孩子時間不長,卻很清楚娜特在幼子心中的分量之重。


  這個女孩如此年幼,卻和幼子相似的聰慧博識,最重要的是,這兩孩子之間才是有共同語言的。張氏有種感覺,隻怕論對幼子的深刻了解,她這個高度關注幼子的母親也遠遠比不上。


  小姑娘顯然對此事有不同看法,意味著幼子可能也是這樣。


  張氏就問了:“小娜特,你怎麽看?”


  娜特是西方人習慣,即使深通東方文化和習慣,說話仍直白。


  “母後,依我看這事不大,但影響極其惡劣。遁先生何不報給普濟親王?”


  遁空一聽,當時就腦子一大。


  他也深知二爺的社會理想,更了解二爺的脾氣。他後悔不該顧忌人情,但隻得硬頭皮上報。


  趙嶽最恨的就是官員信奉‘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最厭惡的就是執法者由民眾供養,卻循私枉法,對不憤的民眾趾高氣揚不屑地說什麽,我們怎麽執法,還用你教?

  在前世,他年少時曾和尋事欺負他的官員之子同學打架,他父親就遭遇過這種輕蔑的斥責。


  趙嶽和父親當時很憋屈憤怒,記憶深刻,他深知官員這種作派對百姓心靈的巨大傷害力。


  隻是別說他一個科技工作者,就是國家巨頭在固定框架下,即使有心也無力扭轉。


  但現在,他有機會,也有能力推行依法治國,斷然不許權力再淩駕於法製公平之上。(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