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攻約梁山> 第36節後心之刺,斷背之痛,中

第36節後心之刺,斷背之痛,中

  王歡雖狡詐過人,趙嶽卻並不把他放在眼裏。手機端

  一個專長耍權內鬥的傳統腐爛官僚而已。


  依靠統治政權和思想控製發威,對內好使,對外是戰五渣的儒教特色那套虛偽空洞政治手段陰謀伎倆,對梁山這種不聽它那一套的外,對梁山這種武力暴力,王歡之流手段玩得再好再高明也隻是找虐的份,敢叫囂弄事是找死。


  但新調過來進行事實的繼續圍堵監視梁山的另一個官員,趙嶽不能不給予重視,立即警惕起來。


  他是宋史剿滅了宋江一夥,鏟除了反賊梁山基地的張-叔-夜。


  曆史的張叔夜是以鄉勇輕鬆剿滅宋江集團的,這反應了他的能力,也側麵反應和證實了當時的宋王朝官兵已經不堪用到什麽程度,以至於剿匪,張叔夜不稀得用手下的正經官兵,隻用民夫鄉勇。


  在那個時期,算張叔夜裁撤爛掉的軍隊,征驍勇能戰也有報國心的民壯為兵重組新軍,也是沒用的,軍隊不堪用仍是不堪用。因為他改變不了儒教官場劣根性傳統,改變不了一朝朝時興的政治軍事惡劣風氣浪潮。無論換誰當軍官當管軍餉錢糧發放的官吏,都會吃軍餉喝兵血,不把普通將士當人看,先寒掉將士的報國心,並且將領隻顧鑽營巴結權貴與撈錢腐化享樂,無心操練軍隊.……有不少宋軍將士混了好幾年兵營,卻不認識自己的將主或大將,將主、大將都忙著好好當官享樂去了,根本不在軍營出現,更不會辛苦帶兵操演.……都是底層小兵頭軍官在混管著兵,重組的新軍又如何會不爛掉?

  在趙嶽眼前的現實是張叔夜本是海州知州。


  在夏收計劃,海州這種沿海州自然也在洗劫之列,隻是趙嶽特意去認識了一下這位史名臣,也特意放了張叔夜一家,沒象洗劫對其他宋州官那樣殺掉,還以嘲諷方式希望能警醒改造一下張叔夜滿腦子的腐儒思想,並贈予了內甲。


  張叔夜能不能及時醒悟帶著滿門跟飛進的時代不被自然淘汰,這得看張叔夜自己的選擇。


  趙嶽希望這位曆史真正屬於信守儒家正義高尚信條且清正有為的封建官員,也是最難得一見的敢奮勇抗金的北宋末名臣能自覺有思想轉變,能在風起雲湧,一切會劇烈撕碎與轉變的時代浪潮能有個好結局。


  好人應該有好報。


  這是趙嶽在這個世界努力堅持做到的原則之一。


  但他並不抱多大希望。


  象張叔夜這種儒教士大夫,能成為虛偽浮華滾滾濁流官場的真正清流,其思想之堅定精神之頑固也是必然的,否則不可能抗住官場儒政傳統下最時興的貪腐風氣潮流保持不同流合汙。能拒腐蝕,越是清流,必定越是頑固。


  還有,在官場一片渾濁激流,張叔夜不同流合汙還能立足官場不倒,而且更能步步升遷,做到知州甚至央部委這種等級的高官層次,這證明了張叔夜有過人的工作能力與非凡的政治鬥爭智慧。


  別忘了,張叔夜的哥哥曾經嚴重得罪過蔡京,張家是蔡京眼的仇家。在蔡京專權為相的時期,對張家蓄意打擊,張叔夜卻仍能知州高官……可想而知張叔夜對政治的過人警覺與敏銳以及能力。


  這種警覺與敏銳同樣適用其它方麵.……如察覺別的官員察覺不到的梁山的秘密.……

  這樣一個忠君思想堅定,儒教信條意誌異常頑固,又有不一般的軍政能力的人物如今蹲守在梁山邊,殺,不應該殺掉他,不殺,他又極可能成為隨時會紮向梁山後心的刺,趙嶽如何能不警惕和擔心?


  “居然把張叔夜調到了東昌府?真是好手段。“


  趙嶽嘿然哂笑。


  ”趙佶老兒也不糊塗嘛,很有識人用人之明。是,他把他那些聰明勁都用在腐化享樂和整治對大宋真正有用的人身了。”


  曆史的種師道,忠君愛國,有德有能,而且能力出眾見識非凡,是北宋末期最難得的對宋、遼、金有清醒的正確認識的人,極力反對蔡京童貫等熱衷並自信的聯金滅遼……說那無疑是驅趕了門前的狼卻開門迎來了惡虎.……可惜沒人聽他的.……是宋王朝最難得的流砥柱之一,但仕途人生可不是一般的坎坷,今調任,明貶官,後天被免官趕回老家窩著,一窩是十年……被趙佶重點折騰得半死。趙佶生怕在西北影響力甚大的種家造反兵變,折騰種師道是為搓磨打壓,實際是等同於在逼種家造反,好在種家忠君愛國沒造反心,若是換作趙嶽,你媽的,老子這麽有能力更這麽為你的江山賣命,你不獎賞鼓勵我不好好待我反而專門死命折磨我,好,你怕我造反,那我反了.……

  趙佶確實聰明過人,不是不識人,也不是不擅長玩政治,他的政治手段很高明,連蔡京這樣的曆史巨奸在他手也是隨意搓扁捏圓,趙佶不是沒能力當一代明君好皇帝,他隻是性子與喜好使然,把勁多半使反了,一直步步堅定作死才玩崩了,把自己玩進去了,最終倒了大黴,下場淒慘無,’光榮‘成為國曆史最有名最可笑的亡國君王.……

  但對眼下的趙嶽和梁山集團來說,趙佶把張叔夜調到東昌府,確實是高明陰險一手,有威脅。


  隻一點,梁山通往大海的水道通過東昌府境內,換句話說是張叔夜能監控住這條水道,這極大防礙了梁山……

  對這位曆史輕易鏟除了當時正鬧得歡實的宋江集團的官員,趙嶽不得不防。


  他忍著因到家鬆懈下來而格外陣陣湧的疲憊,打起精神和何玄通張叔夜一事多聊了聊。


  何玄通自然不知張叔夜在曆史的厲害事跡,有觀人術也沒見過張叔夜本人真容,不知張叔夜之能,原本是沒把張叔夜當回事的,看到趙嶽卻罕見的如此重視此人,他不禁詫異,心裏也重視起來,把了解的張叔夜所為自然說得詳細.……

  張叔夜在夏季的海州那場災難受到的打擊和觸動可不輕。


  趙嶽當時刻意嘲諷張叔夜的話,對張叔夜確實起了很大的警醒啟發。


  張叔夜因失陷海州,原本是告罪等朝廷發落的,他知道至少蔡京不會放過這個報複整治他的機會.……極可能滿門落難,誰知鬧了半天卻無罪還似乎多少有點功勞,沒調任升官,但也沒什麽磨難,仍是海州知州,剛鬆口氣,琢磨如何重振海州的人口經濟與海防……,還沒怎麽具體著手艱難展開呢,居然調任了,實際是榮升了,成了海州安全不知多少倍、底子也不知好了多少倍的山東內地重鎮——東昌府知府。


  他的精明清醒,立即明悟了朝廷這次如此重用他的目的——監視梁山,控製和打壓滄趙家族在山東的這處基業。


  對朝廷的這個意圖和用他,張叔夜心裏是五味雜陳。


  這主要是源於趙公廉。


  對這位大宋曆史最年輕的二品大員高官,正年輕力猛正鋒芒萬丈的侯爺,張叔夜既敬佩驚歎,又對其有些不喜。


  趙公廉的能力魅力和貢獻,張叔夜心服口服,自愧不如,自認是遠遠不如,但對趙公廉的寵臣身份、恃寵而驕、屢屢破壞甚至公然踐踏儒教政治傳統、官場規矩的各種囂張膽大行為又.……極其反感排斥,認為是無君無父輕狂……

  但皇帝趙佶是個輕狂的君王,早前是偏愛和縱容趙公廉,張叔夜很看不慣也隻能幹看著。


  後這對輕狂君臣起了衝突,根本利益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趙公廉對國家的貢獻與重要性越發大了,趙佶卻暗暗翻臉,非常想痛快一刀殺了趙公廉殺光滄趙滿門,卻不得不屈從現實仍重用著,張步夜又為趙公廉感到可惜甚至叫屈,認為朝廷對滄趙家族確實不公,皇帝和朝權臣們做得太過分了,簡直是不顧王朝體統,不要臉了……但他仍做不了什麽。


  現在朝廷居然調他來收拾滄趙家的老二趙嶽,掐死滄趙家族最後的一點基業——梁山,張叔夜從骨子裏發出一聲呻吟.……看這個亂糟糟的局勢,大宋王朝一難接一難,一個弄不好完蛋了,朝廷還窮折騰什麽?

  都這個時候了,皇帝的麵子那麽重要?


  趙公廉氣憤不平,在奏折說了幾句掃了皇帝麵子的話,無非是申訴一下委屈,皇帝這麽放不下,不依不饒?


  趙公廉和滄趙家族有什麽罪過?

  沒有啊。


  隻有震世大功,沒有罪過。


  人家完全是因功高能力大、財力大、在民間人望高,成了生怕造反的大宋傳統下朝廷的眼釘。是皇帝和那些人貪婪人家的財富或嫉恨人家的才能,一齊默契聯手刻意加害人家肆意禍害人家。是朝廷在造孽作惡……不是滄趙家有罪該罰。趙佶卻非但不認錯,反而怪人家不肯老實接受打擊禍害、不肯順聖意滿門自覺滅絕,怪人家居然還敢口出怨言。


  這真是.……

  這不是在刻意寒人家的心在拚命逼人家造反嗎?

  對蔡京、高俅等奸賊,趙佶到是寬容體貼大度得很。


  蔡京把江山治理得反賊四起、百姓瘋狂叛逃,並且兒孫發瘋把東京那麽多要員或高官權貴家的子孫弄死弄殘廢了,連得趙佶寵愛的有書畫天賦的皇子趙楷都害成了太監,犯了這麽大的罪,闖下如此大禍,居然都能得到趙佶諒解!

  高俅領軍追剿海盜,把三十萬精銳禁軍一下子全折騰沒了,匹馬片甲未回,如此重罪,居然屁事沒有,還得皇帝趙佶的關懷安慰與獎賞?

  張叔夜自負才智與精明,至此也看不懂了:這世道是怎麽了?皇帝和朝廷莫非都集體精神失常,都瘋了不成?


  空前的危機感與緊迫感沉重地壓在張叔夜心頭。


  以他的能力與老辣,在接下來的時局也不知應該如何是從。


  怎麽做才是對的?

  最重要的是怎麽做才是對大宋江山的穩固最有用的?

  張叔夜是真正的儒教政治信徒,但並非愚忠,至少在內鬥知道變通,不會為了什麽或為了誰把自己家賠進去。


  他任東昌府後,稍一了解和整頓官府與府兵,站住了腳,隨後第一件事是了解梁山,有意接觸梁山。


  他很敏銳,從星星點點獲悉的梁山與趙嶽的情況看,總隱隱約約感覺有什麽不對頭。


  梁山,怕不是那麽簡單的一處滄趙商貿生產與周轉產業基地……梁山一定藏著什麽秘密,不會僅僅是滄趙家族提早分給不成氣的趙老二的財產.……趙老二怕也不是傳聞的那樣不堪,不會是個頭腦簡單行事囂張魯莽膽大的單純任性的紈絝……

  梁山周圍的人,無論是官府還是百姓,無論善惡之人,怕趙老二的極多,卻罵趙老二的人極少,這還不夠怪?

  令人怪的必定是不正常的。至少是不尋常的,是應該重點了解和重視的。


  張叔夜不辭勞苦親自下鄉視察,化裝尋常人,隻帶著小兒子張仲熊為保鏢,外加一個忠心機靈的仆人。


  長子張伯奮,也是他武力最高最有能力的兒子則留守東昌府統領府軍。


  張叔夜象個過客老農,悄然在梁山周圍向當地人詳細觀察打聽梁山的情況、趙嶽的情況。


  他驚訝發現當地人,嗯,哪怕是梁山泊附近的百姓居然對梁山到底是怎麽個情況也一無所知,都是隻知道些朝廷高層人物也能隨便了解到的那些尋常事。此前,欽差薛弼到梁山看到的,是大宋人對梁山唯一親眼了解的事。


  梁山飼養了眾多牲畜以代替崩潰的商務來維持生計,有衛兵,但並不多,山最多的是聾啞殘疾可憐人。滄趙破產了,梁山也跟著陷入危難,日子艱難不易,導致梁山人,或者說是滄趙的部眾對朝廷憤恨不滿.……

  這些,似乎沒什麽不正常的。


  張叔夜卻越發有了……興致。


  他很想知道:滄趙從設立梁山商貿基地起,為什麽徹底封鎖梁山泊,嚴厲禁止外人進出或窺探梁山的事。


  為了封鎖梁山泊水路,趙嶽居然把周圍諸州府的小漁船和人家都弄走,雖說是防刺客防偷滄趙的發家秘術,但至於如此?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梁山從不歡迎甚至幹脆不允許官府的人來走訪,哪怕是善意的想討好支持的也不行。


  別忘了,那時候的趙公廉正是得寵信的時候,即便是專權的蔡京也不敢招惹滄趙,其他人誰敢?

  梁山何必如此防範仇敵一樣防範著官方人員?


  這是滄趙家族有大智慧,早有預見性,提早防範了朝廷翻臉的這一天?還是……山從開始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張叔夜從當地人了解不到他真想知道的,默默察看了海一樣的巨大水泊,看到了梁山人對水泊在無形的嚴密把控,他又悄悄轉到了那條大河處,看著這條聯通梁山與大海的唯一河流奔流不息東向曲折而去,沉默注視了很久很久,最後突然對小兒子說了句:“滄趙之富舉世聞名,創造財富的能力更是舉世聞名。梁山通著海。海盜為什麽不來搶劫?”


  張仲熊張口結舌,想了想,以不確定的口氣道:“真正的財富與創造財富的秘密都在滄趙老家趙莊,搶趙莊成了,海盜也趁火打劫,借遼軍破趙莊之力今年輕易得手了。梁山?或許在海盜眼裏不值得費事吧?”


  張叔夜不置可否,隻掃視著梁山泊,緩緩道:“這隻是片黃河泛濫淹沒的陸地,深水區不多,水下情況複雜,蘆葦蕩是天然的迷宮屏障,確實不適合海盜戰艦來呈威。”


  張仲熊無疑是受了啟發立即接話道:“父親說的是。滄趙人驍勇善戰,守著滄州海邊打魚,抗遼抗海盜,天然水陸皆能,有這片水泊之利,靠著對水泊的了解,若是以靈活的小船對付陷入這的海盜戰艦,怕是以海盜的凶強也得不了便宜。弄不好會進,進不得,退,戰艦觸底擱淺或迷失蘆葦蕩退不出去,落得個全軍覆沒,為梁山這點利不值得冒險。”


  張叔夜聞言瞅著小兒子,眼目光也不知是欣慰還是失望,但輕歎一聲:“滄趙確實有過人的眼光。”


  沉默了片刻,他又忍不住感歎道:“當初,誰會把這麽片荒野水泊當回事?這家人的卓然智慧當真是可驚為天人。他們似乎能……夠.……預見……未.……來.……”


  後麵這句話是喃喃自語,聲音極低,斷斷續續越說越微不可聞。


  張仲熊愣愣問:“父親,你在說什麽?”


  “沒什麽.“


  張叔夜一擺手,”為父隻是在想,早在數年前,嗯,女真還沒正經反叛遼國時,成侯曾預言遼國腐朽不堪了,女真必雄起為大害,遲早會危及我大宋江山,從那時起他著力於打造河北防線,急於整軍奪取燕雲以憑險拒守以懟女真。如今你看,一切都在一步步應驗了他的預言。這樣的人家,難道不很可怕?“


  ”可怕什麽?“


  張仲熊不以為然道:”成侯厲害,這正是我大宋之福。他越可怕,咱們越得利。“


  張叔夜聽了這話嘿嘿一笑:”是利是禍,難說囉。“


  張仲熊道:”還不是朝廷那幫隻顧私利的奸賊逼得滄趙敵視朝廷?“


  他的語氣有點憤憤,為他佩服的趙公廉感到不平,但更是為自家屢遭蔡京一黨的各種刁難折磨陷害而憤悶。


  張叔夜了解小兒子的心情,卻道:”回去後記得安排幾個精幹可靠人手盯緊梁山泊這處出河口。日夜都要有人盯。“


  張仲熊愕然,不理解老爹為什麽要這麽做,但還是立即應了。


  隨後張叔夜徑直去了屬於東昌府境內的梁山東岸酒店,亮出身份,要求梁山見見梁山之主趙嶽,要好好談談。


  誰知一聽是官方的人,酒店夥計和掌櫃的都是同一態度,立即冷下臉,根本不管是東昌知府還是什麽了不得大人物。


  掌櫃的直接很不客氣地說:”對不起,俺們公子爺不在梁山。是在,你也見不著,以後也別來了。梁山不歡迎任何官府人。無論你是善是惡是好心還是居心叵測的奸佞,都一樣。俺們梁山人不在乎。俺們公子最特麽討厭官府。“


  張仲熊長這麽大從未見過如此牛逼的百姓,見對父親如此無禮,不禁大怒喝聲:”放肆。“手已經拔出刀……

  酒店的人立即向一退,轉眼有人抄家夥堵了來。


  掌櫃的瞅著張仲熊笑道:”聽說過張大人有對英雄兒子。但這是梁.……山.……泊。“


  掌櫃的眼神無疑寫著:耍武力,梁山能捧得你滿地找牙。耍官威,是你爹在俺們大公子麵前也沒坐的份.……級別差太遠了。權勢更是差遠了。敢耍野蠻不講理,滄趙家族能隨便吊打你張氏滿族.……你囂張什麽?還敢在這拔刀威脅……

  氣得張仲熊恨不能撲去把這個粗壯不高的張狂掌櫃的一氣砍成肉泥,但張叔夜卻平靜如初見,揮手製止了兒子的衝動好勝,什麽也沒說,轉身直接車走了,從此再沒來過,也沒派人來刁難找事過。


  趙嶽聽完了,問:”出河口仍然有人盯著?“


  何玄通搖頭道:”張叔夜盯咱們,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早都在咱們掌握,梁山周圍一切在咱們監視。他搞微服私訪,搞卡點監視隻是笑話。是有幾個人在那日夜盯了一個月,咱們也沒動他,公子不在,梁山也沒什麽事,連水泊都不怎麽出,更不會入河出海,隻嚴守靜候時局發展。他們炎熱雨淋蚊蟲叮咬的遭了大罪卻什麽也沒盯著,可能是厭倦了或是覺得死守沒意義,人悄悄撤走了。貧道當時想,若他再不識趣,把他的人收拾了。看他能有多少人手來冒險窺探。酒店那邊故意挑釁,那次沒能試探出什麽。可以通過收拾其探子再試探張叔夜到底是什麽心思什麽手段層次。“


  趙嶽搖頭道:”不必試探了。不要刻意招惹張叔夜。相安無事最好。當然,真防礙了咱們,也不必留手。“


  何玄通點頭,但皺眉道:”貧道總感覺這個張大人是個威脅。加王歡,簡直是紮咱們後心的剌。“


  趙嶽笑了,讚歎道:”你沒感覺錯。那確實是個厲害人物。得格外小心防著。但想必他也不會傻乎乎專意和咱們作對。對這個人多盯著點。倒是另一股惡勢力正是你說的後心之刺,隨時會威脅來,必須趕緊拔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