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趙嶽的又一大招,2
”陛下,如今遼國,包括金國都極苦於缺馬。他們被海盜洗劫得太狠了,不但缺少良馬,再不象過去那樣能高傲的向我們炫耀不把良馬當回事了,而且尋常的戰馬也緊缺,簡直死一匹就少一匹。就算是拉車耕地的駑馬量怕是也比不得我國了。他們原本擅長訓化和利用野馬,也原本可以從草原雜胡或西域那得到無數戰馬補充,可是這兩條途徑也斷了。“
”西域怕是成了事實獨立的西遼,在不斷加強自身勢力,不但負責鎮遏漠北的西北招討司洗劫了陰卜各部以及南下越冬的北海雜胡後遷去了西遼,連北衛上京的烏古敵烈司主力也洗劫了草原雜胡叛逃去了西域。西遼有很多戰馬牛羊,卻不肯強助遼皇和燕王耶律淳這邊,就是遠遠旁觀著,讓東邊這和金軍血拚,無疑是想最終收漁翁之利。“
”草原雜胡的財富,不用說了,全便宜了海盜。“
”草原原本有的大量野馬如今也沒了。去年遼國大旱,動物無法在草原生存,能跑遠的都遷移了,隨著西夏故地那也陷入幹旱,事實上,動物最終都被迫匯聚到我國西北廣大的無人區那了,被海盜利用冬天越南下越暖和的氣候威力加誘惑以及大河結冰的跨越便利,不知以什麽手段居然能引到蜀中去,無疑成了大理國孝敬海盜的野味貢品項目。“
”如今,草原和我大西北據說老虎豹子等都不見了,更別說黃羊野馬野牛等動物了。剩,也隻剩下些在深山中不知遷移而滯留的野豬、繁殖最快到處有的兔子,還有狐狸、山雞等,以及蜀中專門阻擊消滅追逐遷移的獵物群也想湧入蜀中的野狼群而殺戮殘存的狼。我大西北以及萬裏草原荒漠今年即便是風調雨順,牧草豐盛,最利於動物繁衍生息,也空了,沒人也沒那些往日常見的動物了。金遼兩國從那獲取戰馬以及牲畜的可能就徹底斷了,隻能另想辦法。遼國自然把主意打到我國這。就有人隻為私利,不顧國家生存利益,千方百計收集好馬走私遼國,幫助遼國恢複戰馬大國地位對付我國。這些人裏麵自然缺不了本應該忠誠大宋的官員。沒有這些官員的幫忙至少是默許,馬怎麽可能收集起來越境流到遼國……“
這個醜事一揭破,還是少年,血氣方剛正是衝動年紀的趙桓不禁震驚得跳起來,憤恨怒喝:”該殺的賣國賊!“
宋人宋官把馬積極弄給遼國壯大戰馬實力和繁殖基礎,不論是單純隻為謀利還是暗中投靠了遼國,這都是在最強力有效幫遼國要他趙桓早點國滅身死啊,他再蠢再二又如何能不驚怒?如何能忍受這種出賣?
必須嚴查走私馬匹者!
抓住了,不分是官是民,全就地絞死,不,應該全自挖坑活埋了,就象滄趙家震懾敢侵犯趙莊的那些宵小一樣.……怕就怕根本抓不過來,甚至地方會極力阻撓,朝廷旨意隻是一紙空文,沒法抓,馬匹走私堵不住。
歐陽說的對,唯有趕快全收上來,讓那些狗賊膽再大再有本事也沒得走私。
把好馬全收上來,戰區不能收上來的,必須嚴格標記記賬控製住,看來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於是,關於收馬的事,趙桓破天荒的不再習慣的猶豫不決,當即拍板同意了,並且憤恨焦急說得趕快收。說不定就在說話間這點空當,又有大批的戰馬流到遼國去了,讓遼國的南侵滅宋和騎兵突襲京城更有了勢力,這太闊怕了……
關於收馬的具體操作,自然不會是歐陽上麵對皇帝簡單陳述的那樣,有詳細的策劃,細分了相關的很多事項。比如,中央不要的普通軍馬也得收了重新整頓安排。地方上青壯優良的騾馬也得多收些歸京畿,至少能增強京畿的運輸耕種能力和馬匹繁衍能力。這些相關具體內容就涉及到歐陽主張的另一策:收地方軍權。
所謂收地方軍權,實際是借個名義變相搞軍政分家、文武分治。
也涉及到皇宮的太監問題。
海盜大敲詐後,皇宮的妃子宮女空得隻剩下幾個如趙構他媽韋妃這樣的沒被海盜勒索走的生了兒子的老妃和不多的惡毒老宮女,宮中的五六千宦官卻繼續存在著,沒女主子伺候,沒事務可管理,宮中也沒多少活可幹,太多宦官無所事事,天天徒耗錢糧,也是本就日益困難的國家財政的一項極沉重負擔,而且閑極必生事,宦官生理殘缺原因本就容易心理扭曲……已事實成了皇宮巨大的隱患。眼睛隻朝天看的高貴趙佶父子自然注意不到這個卑賤群體,趙嶽得為他們考慮了。
趙佶又是個最願意信任宦官——皇帝家奴這個群體的皇帝,用童貫領軍,甚至能當樞密使,就是最好的例子。
由此,歐陽(趙嶽)主張今後不再由不通軍事卻自負才智愛瞎指揮的文官管當地軍隊,改由可靠的宦官到地方主管軍隊並就地監察官府運作,軍隊方麵也就等於朝廷直管著地方軍,調遣地方軍時就不必再看慣得有膽子和朝廷較勁的文官願意不願意了,就象趙佶當政早已施行的派太監監管全國各地的稅賦、瓷器紡織茶葉生產以及開礦等事宜那樣。
但,監察官府、主管軍隊,卻不是以往通常的那種監軍:一個高高飄在上麵當官爺享受著的大太監加三五個貼身伺候大太監兼跑腿的小宦官及仆從打手。是十幾二十個宦官組團在一地,名麵是一個作主的,暗裏卻是其它宦官和為首的那位太監同樣有獨立的秘奏權和對當地軍政的監管權——趙嶽想玩的另一種民主及群眾監督舉報。
這些宦官,在朝廷身份上統一都列入皇城司補充為對外公開行事的秘諜成員,加強因秘諜逃歸了海盜太多而導致的人手嚴重不足無力監控天下……
趙嶽的盤算是打造一個類似明朝廠衛那樣的群體,幫宋王朝控緊天下,不至於地方失控,王朝容易倒。
不要小看宦官這個群體。
能在皇宮生存下來的,幾乎個個是人精,爭權耍權鬥心眼的能耐半點不弱於飽讀詩書的文官,更有眼力勁更鑽。
而且隨著早年拚音字典的迅猛惠及,到如今十幾年快二十年了,太多宦官在入宮前就識字,有的甚至頗有才學,有文化能勝任監管事。就是和明代廠衛比缺乏武力,當然,有武力也沒用。地方真造反,豈是區區監管者能武力鎮壓了的。
能代朝廷直接盯緊地方就行了。
這些宦官在當地還有具體的官方身份和衙門,正是宋王朝最重要的監察體係之一:主管司法和監管當地司法的提刑衙門。
在叛逃潮中,有司法之便,容易積累罪孽,容易招民怨最多的地方部門之一提刑衙門,自然是重災區,遭殃慘重。狂掃天下的大潮中,提刑衙門中有良知操守的官吏衙役主動或被動去海盜國了,其它的或死或逃散,衙門癱瘓了,廢了。
如今,地方的提刑衙門早失去了監控當地司法的職能。
在提刑衙門當官充大小主事老爺的全是當地太守、通判、判官等要員的親戚朋黨家奴什麽的關係戶,很多的狗屁不懂,甚至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卻成了高貴的官吏在理直氣壯享受國家的俸祿和權威,玩司法,協助地方官方便行私謀利。
若不是如今的百姓幾乎全是刁民甚至凶徒,村村地地的人實際全是一個個類似地痞黑幫的自發組織,而且民心輕蔑朝廷,敢和官鬥,不好惹,一個不慎就很容易引發大規模民變,還不知這些所謂的提刑官老爺們會怎樣以司法權猖狂作孽……
宦官們下到地方就是要頂掉這些理所當然白耗國家錢糧還傲慢肆意禍害著國家的蛀蟲,斬斷地方官的私利司法臂膀,代朝廷直接掌握地方司法與監管,並且權力擴大到監控官府與軍隊的一切,也就是頂掉了通判的職能。通判這一職務廢除。因為根本不能起到代朝廷製約太守的職責,全在沆瀣一氣拚命腐7敗。
少了這些通判官以及利益群體,又能省下一大筆財政開支和國耗。
宦官的品行能比飽學道德大義有事業與名聲追求的士大夫正?
這不是問題的關鍵。
關鍵是,宦官太多是那位深藏皇宮的海盜間諜老太監的徒子徒孫,這些徒子徒孫明麵歸總管太監兼秘諜頭子譚稹領導,心裏自然服從的是這位同樣深得皇家信重的資深老太監靠山的心思,雖然宮中沒幾個宦官知道老太監的間諜秘密身份,徒子徒孫們外派後,卻無形中自然服從和貫徹的是趙嶽對宋王朝的意誌.……
趙嶽心裏話了:趙佶趙桓,你們無能管理不好宋國,很容易把王朝玩倒了。那,我當無形的皇帝代你們父子管理國家好了。由我用你朝廷的勢力間接控製天下,風雨飄搖中的宋國才能挺過需要挺的這段日子。
加強宦官權力,削弱文官的權勢,在操守上,宦官也比文官有些客觀優勢。
宦官沒後代。經曆了叛逃潮,人口戶籍全亂了,很多北方人遷到了江南。內地人遷到了沿海。宦官就算有親人族人,如今八成也聯係不上了,貪汙太多錢給誰?又沒金銀財寶可撈,能撈的全是不方便隱藏卷走的沉重銅錢,在朝廷嚴密審查轉任或調回皇宮的配套手段下,這些宦官貪腐的心會進一步削弱,到了地方掌權肯定會貪,卻不會比文官更糟糕。
另一優勢是,到了王朝末世,文人會批發無恥,文官會成批的無骨,與此相比,依賴皇權的宦官更忠誠君王。
北宋末曆史上,金軍殺到京城,宋朝廷驚急照令各地官府赴京勤王,聖旨下了無數,結果卻隻有個張叔夜來。控製地方軍隊,嘴上一貫聲稱忠君愛國大義節操的文官都在隻顧私心盤算,心安理得冷酷安全的旁觀皇帝朝廷陷入危難死亡。
這個世界的宋王朝,若是和曆史上一樣的號召勤王,會有多少地方文官會(敢)帶兵來?
趙嶽敢說,肯定是……0。
不要高看儒教社會氛圍以及相關大義教導出來的人的節操素質。
不要有任何幻想。
別說是宋國這剩下的全是王八蛋,就算那些節操素質好的成了海盜國公民的官仍在,勤王時也照樣不會積極勇敢。
國家滅亡時,就不要指望那些士大夫了。
否則得到的隻會是震驚和傷心。
儒教士大夫,包括讀書人,整體上就沒生那個帶兵救國征戰疆場的膽子。盡管重視虛名,總是嘴上叫囂追求的是我輩讀書人大丈夫生當整頓乾坤,力挽狂瀾,挽江山於既倒,救生民於水火……嘴炮,說說而已,無膽,私心太重太精明現實。
相對的,管軍太監卻會有勤王積極性,會有不少的太監催促逼迫當地主將去勤王。
因為他們完全依賴朝廷依賴皇帝,陛下安穩,大宋不倒,他們才能有好日子過。否則,他們隻不過是亂世中最淒慘無助的螻蟻,比最卑賤的草民都不如。
由宦官在地方代朝廷抓軍事訓練,監控和引導將領忠心朝廷,沒有文官禁止和扯後腿,地方將領願勤王的也會多些。
至於宦官管著地方司法權卻不懂律法,不會查案子,這不是問題,可以學習,而且手下有人會啊。
總有提刑衙門或地方其它司法人員在叛逃潮中能幸存下來,可以頂上具體辦案業務。這種人幸存得還不少。當時,在海盜的指引下,叛逃潮有意寬鬆多放過了司法人員,狠狠教訓了卻並沒大殺。除非是罪大惡極名聲響太該死的,必殺。
怎麽要這類刑案老手老實放棄勾結配合地方官和宦官領導作對,也容易。
軍政一分家,軍隊的地位無形中就高了。文官的權力和威勢就小了。軍隊為擺脫開宋以來文官肆意愚弄輕賤控製利用武夫的局麵,為了上達天聽升官,加上,宦官代朝廷直管軍隊,也不再是過去的監軍那樣有權瞎左右軍隊的戰事等大事,怎麽打仗剿匪維持地方治安怎麽治軍全是軍隊自己的事。宦官們管的是軍隊忠心朝廷服從中央調遣,日常具體管的是軍中的軍法和將士的思想工作,這一點相當於各級政委。各地配備那麽多太監可不是安排在地方上白吃幹飯為皇宮節省開支同時耍權撈錢汙辱將領當禍害的,是要深入官府、民間和軍隊基層了解情況處理問題的,盡管對軍隊的監管嚴了,將領們的權力卻比文官統領時大多了,更有威嚴,自在多了,為了這個,軍隊也會積極支持代表皇權和朝廷的宦官們,爭取朝廷的這一新的治軍舉措能形成好現象,能形成定製,不要朝廷一看效果不好,失望了,又有文官集團瘋狂反對,又恢複舊製。
有當地軍隊可用,且有強力支持,提刑衙門錄用的刑案人員豈敢勾結文官和宦官領導們肆意作對?
除非他想早點死在心眼格外小的宦官及軍隊暴力下。
趙嶽想從多個控製目標來間接幫宋王朝能挺下去。
用趙佶願意信任和使用的宦官群體取代文官的治軍權,必須實現,但顯然沒那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