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攻約梁山> 477若是敗了......

477若是敗了......

  歐陽珣來這,是朝廷逼得不得不來,也是趙嶽需要他來。


  他若不來,朝廷就沒人敢來主持這場必須堅決抵抗打一場的最凶險莫測大戰。


  就算童貫勉強來了,那老閹貨也會顯出沒卵子確實不是真男人的本質,嚇得,必定隻會臨戰竟棄軍不顧,把職責丟給別人擔著,拚著皇帝怪罪受罰也要自顧逃跑回京城.……

  另外,他也要借著這個機會離開宋國,這可稱為軍遁。


  這是趙嶽早安排好的事。


  歐陽珣敢主持這場大戰,說到底,唯一的底氣實際全在於趙嶽就在這。


  他和海盜國的人一樣對趙嶽充滿了盲目的迷信、敬畏、崇拜.……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是孔夫子說的,歐陽珣本質仍是孔孟子弟,卻也迷信確實神異非凡的趙嶽是無所不能的.……

  趙嶽本人對這一仗有沒有信心呢?

  答案是.……沒有。


  趙嶽自知自己不是軍事天才,在帶兵打仗上並非有特長。輕易洗劫遼國,一舉清光強悍的西夏和河湟等吐蕃,席卷了西軍,也就勢鏟除了大理國,如此輝煌神奇的戰績,趙嶽很清楚這並非是自己在軍事上多麽天才縱橫英明偉大。


  他領導了那次的大戰,在軍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坐鎮軍心帶動士氣,以及在大事上的決策拍板,避免眾議不齊爭論不休難及時決斷,至於具體統領大軍,到底怎麽打,那,有人負責幹。


  梁山戰場,那是小場麵,即便來敵是十幾萬也是簡單的小場麵,這是他自己具體主持就能輕鬆麵對的。這點軍事能力,他還是有的。況且他手下也不缺軍事人才.……

  沒有統領十幾萬大軍作戰的能力,這不是趙嶽對此戰沒信心的原因。


  主要是,

  如果宋統治者在絕境中團結奮發有為,那麽,宋國的趨勢還可預測,對趙嶽來說甚至可控,可是,宋國如今下麵爛,上麵……更爛,為了死前盡可能多享受,為了肆欲,完全是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瘋狂作派,從皇帝到文武大臣臉都不要了,把王朝應有的最起碼體統規矩都不顧,比如對功臣歐陽珣的惡毒無情體現的就是這個.……官方不止越發腐朽荒唐無恥,還有太多官員端著忠君愛國正臣架子懷著二心,或當了漢奸或時刻準備當漢奸,或妄圖五代十國那樣伺機取代宋皇當老大或想著分裂政權當軍閥逍遙大王,這樣的野心家也得裏通外國獲取分裂的力量才能得逞.……下麵的小民小人物壞蛋與偽君子們隻顧自己的私利,心中無國無族,卻無權無勢,想賣國獲利也賣不了,就拚命坑國坑社會,小坑.……上麵的人本應維護統治拚命護國強國,卻也在爭先恐後千方百計坑、賣國家民族利益,是大坑……在這樣的國家裏,什麽事都可能發生,隨時能發生,突兀發生什麽不可思議的事也不足為奇,誰能把握它以後會怎樣?這一仗,誰敢保證打勝?


  趙嶽很清楚,眼下,從將到兵都呈現出一派悍然決戰的高昂氣勢,軍心可用,這股心氣激情卻隻是暫時的,僅僅是一種危機下的衝動,衝動隻是種情緒波動,隨時會消失,決戰心隨著戰場的血腥險惡迅猛加重隨時會崩潰……十幾萬將士中起碼有一半是經不起長時間慘烈大戰考驗的。


  趙嶽敢試圖依仗刁民壞蛋官僚壞蛋組成的軍隊挫敗遼國這次野心勃勃的南侵,隻是利用了一種勢壓著。


  不抵抗,不肯奮勇殺敵,當逃兵或更不堪的幹脆戰場投敵,宋國軍隊在這一戰中無論怎樣投機取巧不負責任,消極、僥幸的下場都隻有一個,淪落為悲慘亡國奴,然後逐批成為用命硬磨金軍或鏟除田虎王慶之流的消耗品,都得被遼國堅決盡快清理掉,這是必然的大勢。


  是大勢逼得軍隊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打起精神努力抵抗,想做其它的選擇,那全都是死路一條。


  人叫人幹,人不幹,政策調動一大片。政策形成的就是勢。


  大勢所趨。人不想失利落伍就得跟著勢走。宋國危機下形成的大勢威逼,無疑比任何高明政策和洗腦誘惑手段有威力得多得多。


  宋國人,無論你是民是官,是草芥小人物還是威權定大局的大人物,無論你見識高低,心裏想的是什麽私心雜念,在這種大勢下,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憤然抵抗侵略,否則即便成功混成遼國的官,早一天晚一天也不會有好下場,遼國暫時利用的工具而已,不是死在宋人暴動反抗中,就是死在兔死狗烹中被遼國拋棄甚至猜忌弄死。就象趙嶽說的那樣,遼國人是決不可能善待宋人的,即便道德文明素質高,作為征服者也必然對被征服的失敗者驕傲專橫地進行各種暴**役。征服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為當人上人能過上不勞而獲的尊貴快活體麵日子嗎。這是人性使然.……

  何況還有猛虎金軍早晚能消滅了遼國。


  遼國即便吞並了宋國,它也照樣擋不住金軍。


  它隻會陷入宋人不斷反抗的內憂外患中越發混亂不堪,獲得的錢糧人口和生存空間之利都隻是暫時的,對扭轉遼國的命運沒有用。遼國本身病了,不行了,外力治不了遼國的腐爛。


  更野蠻凶殘貪婪的女真人成了東方統治者,對竟然被不堪的遼國輕易滅了國的宋人必然更輕蔑賤視,對遼統治下宋人不斷暴動反抗的事隻會更警惕,金國豈會對宋人有好態度.……

  那些暗通遼國當了漢奸的官員不是不懂這個,隻是儒教思想下習慣的苟且自私抱僥幸心。


  偉大的領袖都是擅長引導推動形成某種勢來逼得人自然而然做出他想要的那種抉擇,用權硬壓,利誘,洗腦做思想動員工作……那都是小手段,輔助手段,太費事,人未必願意,效果也未必好。


  可,即使是在這種大勢逼迫形成的整體優勢下,這場仗也沒人敢稱有把握。


  軍隊壞蛋們想抵抗,真不願投降,但,在要命的激戰中,麵對上是立即死還是投降、逃跑能多活一會兒,壞蛋們絕大多數無疑會選擇後者,至於多活一會兒後也是個死……以後的事以後再說……這也是必然的。


  地痞流氓黑幫或豪門刁奴爪牙……各種社會壞蛋,被人鄙視痛恨,正是這種大事大非上的不堪,不僅僅是因為日常作惡害人遭人厭。壞蛋多是強者,組成的軍隊,凶悍能打,卻就是比不上不惡甚至不強的良家子弟構成的軍隊能擔起大事。


  這就是古來名將建軍都是專門隻要良家子弟的原因。


  土匪構成的梁山軍如今忠義精銳,是甚至能頂得住最險惡大戰的堪用精銳強軍,這說明不了什麽。


  梁山有朝廷無法比擬的生活條件,能給予朝廷無法給予軍隊的待遇。


  在梁山吃得好穿得好,住得舒服,安全,有尊嚴,有盼頭.……過的是這個時代的人夢寐以求卻得不到的日子,還有超時代的各種洗腦和教育手段從思想精神方麵配套。


  可是,即使是這樣,桃花山強盜與由山東官兵變成的斷背山強盜,這些壞蛋們也是趙嶽用處死或打仗等種種方法逐步清理掉了近三分之一的人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整軍成果。


  這不是一個國家征用壞蛋組軍能用的手段。沒有那個條件,也不可能有那個體貼與耐心。


  如此,此次參戰的這些壞蛋官兵,你還敢指望他們在關鍵時刻真能擔起事來?


  趙嶽和歐陽珣,誰也不敢對壞蛋軍們抱有僥幸的幻想。


  這仗必須打。但隻能是盡量努力,打打看。


  趙嶽做好了失敗的準備。


  一旦大勢不妙,宋軍整體出現潰敗不堪的趨勢。歐陽珣就會在第一時間內殺掉可惡的監軍太監和令人不恥的所謂驃騎大將軍,先痛快解恨一把,在五親衛、趙嶽特意安排的護衛,以及趙州都監李景帶部下護衛下棄軍突圍,必要時會拋棄趙州步兵,在李景和一千騎兵的保護下縱馬飛快逃離戰場,繞道向北邊的真定府無人區那逃,然後會有呂梁山強盜騎兵接應,直接先去呂梁山,然後從茫茫無人區悄然南下入蜀為政務長官,幫陳希真執政,加強加快治理改造大西南……

  李景,不是海盜。


  他對歐陽珣的底細一無所知,但,他是歐陽珣的人。是歐陽珣把他從邊關眾多將軍中提拔起來迅速做到了趙州這種二線邊關要地的一軍主將,並且給李景配備了精銳的騎兵,為的就是今日的宋遼兩國在趙州的這場結果難測的大決戰。


  現在,李景對歐陽珣和趙嶽的真實身份以及逃跑計劃仍然一無所知,但他知道了歐陽珣的病重是假的,歐陽珣是在偽裝哄騙朝廷,另有圖謀,對日後另有打算。


  這是歐陽珣特意透露給他心裏有數早些有心理準備的。


  歐陽珣是李景的官場貴人靠山,等於是李景的恩師兼人生領路的大智者。對於歐陽珣為什麽要裝病欺騙朝廷、有什麽圖謀打算……這統統的一切,李景並不關心,根本不去猜測。


  他知道自己隻是個在大事上沒大見識的土鱉將官,在如今的亂世中沒那個腦子把握人生,隻要堅定緊跟著大智的老師走就行了,不會有錯。


  退一步說,就算錯了,那也總比自己瞎琢磨著混必定強很多。


  此時,他就在暗自較勁,在大戰中決不能讓老師在鎮中出現什麽意外。大人讓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哪怕是叫他斬殺監軍和驃騎大將軍這種罪當誅九族的事,他也會毫不猶豫。


  他三十多了,卻沒成親,沒老婆孩子,隻有父母和一個尚未成年的幼弟,這三個親人卻早不在宋國了,被歐陽珣不知安排到哪去生活了,他當初就沒問過,也從沒擔心或懷疑過什麽。


  他清楚,象他這樣的軍中一抓一把的小人物,歐陽珣這樣的大人物就算要利用他也根本不需要用他的家人算計他。他更相信歐陽珣的人品節操,知道歐陽珣這樣的有大抱負的大智者士大夫首重的是名節曆史評價,根本不屑以下作手段要挾利用他這樣的卑賤武夫玷汙自己的形象。


  歐陽珣從來不收他的錢財等禮物,不需要他在這方麵傳統的表達感恩忠誠,讓他有錢就花在那一千騎兵身上,訓練好收服穩了,關鍵時刻能頂用,這就行了。告訴李景,你不要貪婪愚蠢或為以後長遠考慮攢什麽錢,把錢全花出去,用在刀刃上。攢了也沒用,隻會便宜別人,隻會在關鍵時刻成為舍不得丟棄的要命拖累。你的親人,更不用你李景操心什麽,等著幸福團聚就得……

  李景知道,自己能入歐陽珣的眼,除了能打敢戰、相對關懷將士,最主要的是他是個大孝子。他不是一般的孝順老實平凡受過太多苦的父母,正是這個優點,他不是什麽好人好官,也是個壞蛋,卻也讓歐陽願意垂青。


  早習慣了邊關的生生死死,李景在乎性命卻不怕死。


  若是在此戰中需要他挺身而出代歐陽珣死,他願意這麽幹,不會猶豫。他相信自己的死換來歐陽珣的生,他的家人隻會過得更好更有保障,死是值得的。他沒有放不下的牽掛……

  對歐陽做了保障性安排,趙嶽自然也會突圍而去,不管西北戰事了。


  宋軍上下,既然糜爛苟且不肯奮勇堅決抵抗,那就自己承受慘敗的惡劣後果吧。全被遼軍趁勢屠殺幹淨了,那也是罪有應得,是該死。十幾萬人全死在這,趙嶽也絕不會眨一下眼。


  困在宋國這的人,本就是海盜國計劃內要用血腥戰亂教訓和大清理的各種人渣……

  這,都是不能說出口的事。


  大戰展開在即,還是得盡量爭取打贏。否則敗掉宋人抵抗的心,引發不可收拾的後果,趙嶽的梁山會陷入太混亂複雜難應對的大被動。


  歐陽珣用望遠鏡能看到遼軍的大體布置,反而越發心中沒底,憂心起來。


  趙嶽目力異於常人,眼就象他的寵物雕一樣銳利,站得足夠高,不用望遠鏡也能看清遼軍,而且比歐陽珣用望遠鏡看得更全麵,能看到細節處。


  遼軍分三軍,在歐陽珣的視野裏是和宋軍一樣的兵力平均分配以應戰,但在趙嶽的視野裏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