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滿月酒

  瀚京最近大事小事接連不斷。


  孝親王遇刺不多久,五公主趙明漪又與駙馬和離了。


  五公主的婚事當年在瀚京也是鬧得沸沸揚揚,為了嫁給這位駙馬,她曾當眾罵陵陽侯世子文弱無力,連女子都比不上,卻不想她看上的駙馬爺早就心有所屬,根本不喜歡她,婚後大半年兩人一直沒有同房,外室還早有身孕馬上就要臨盆了。


  這事落在一般人身上,世人還會同情一番,怪駙馬騙婚,但落在公主身上,同情就變成了嘲諷。


  公主都是皇家錦衣玉食嬌養出來的,便是和離也能衣食無憂,有什麽好同情的?

  而且若不是五公主非要嫁給駙馬,怎麽會落得如此下場,其中指不定有什麽內情呢。


  夫妻之事,隻有當事人最清楚,也不方便跟外人說太多,於是外界紛紛猜測,當年五公主為了嫁給駙馬,恐怕多半利用權勢做了什麽欺壓之事。


  悠悠眾口難以堵住。趙明漪一下子成了眾人背後議論嘲諷的靶子,世人皆道五公主刁蠻跋扈,落到如此下場也是活該。


  沈柏對趙明漪不了解,隻知道趙明漪在趙徹麵前哭了一通,隻要求和離,並未對尚書大人一家有何苛責,絕不是刁蠻之人,心胸甚至還是開闊的。


  皇家的公主和離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趙明漪和離後直接搬進辛辰宮,和淑妃一起住,沈柏每日去給淑妃請安也能和她說上幾句話。


  許是從趙徹那裏得知自己能和離還是靠沈柏幫忙,趙明漪對沈柏的態度很好,一來二去,兩人也熟悉起來。


  從個人角度來說,沈柏是很喜歡趙明漪的性格的,她很直爽,而且勇敢,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也能直來直往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且外界的議論她多多少少也聽了一些,但並沒有因此愁眉不展,除了那日見完趙徹從禦書房出來紅了眼,其他時候都是從容不迫、落落大方的。


  二月初二,新帝攜百官到城外祭祀祈福,為昭陵祈求風調雨順,城中百姓也自發的圍觀追隨,聲勢浩大。


  不過孝親王因為身上有傷,帶著血腥,沒被允許同行。


  祭祀的隊伍中那麽多人,百姓隻是看個熱鬧,按理,不應該知道孝親王不在其中的,第二日這事卻莫名其妙在城中宣揚開來。


  孝親王屬地在靈州、蘄州、漢州,此番回京。主要是為新帝恭賀新年,另外探望太後和淑妃的,作為新帝的手足至親,孝親王一直盡心盡力的支持新帝進行改革,新帝卻以受傷為由,不讓他參加祭祀,委實有些說不過去,眾人不由得猜測新帝和孝親王是不是離了心。


  除了這件事,還有個傳聞說,大理寺在查孝親王遇刺之事時,順便派人去孝親王的屬地查這三年的稅收,和孝親王平日與京中的書信往來,猜疑之心相當明顯。


  這些都是常人不能得知的內幕,趙徹聽聞之後在朝堂上發了很大一通火,百官噤若寒蟬,誰也不知道這些傳聞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下朝之後,趙徹去慈安宮用午膳,太後因為這些傳聞說了趙徹一番,責備他不讓孝親王參加祭祀思慮欠妥,趙徹從慈安宮出來的時候臉色很不好,回宸華宮的半路改道去了南辰宮。


  據當天伺候的宮人說,趙徹在南辰宮待到戌時過才出來。出來的時候麵上的薄怒早就消散,唇角甚至還染著三分暖笑。


  第二天一大早,趙徹又賜了不少珍寶到南辰宮。


  宮裏所有人都知道,南襄國來的東方姑娘是新帝的開心果、心頭好,得好生照看著,不能讓她受半點委屈。


  不過,趙徹賜了珍寶以後,接下來接連幾日,顧恒舟都進宮到南辰宮看沈柏,一開始隻是送點發釵、首飾之類的小玩意兒,後麵就開始送傳家寶、房契地契。


  旁人不知,南辰宮伺奉的宮人卻很清楚,顧將軍把將軍府的全部家當都送給東方姑娘了。


  要是東方姑娘卷款回南襄,或者嫁給別人,顧將軍就傾家蕩產,一無所有了。


  照顧將軍這黏人的架勢,東方姑娘不大可能回南襄,但照新帝對東方姑娘的喜愛程度,這婚事還真有點玄乎。


  一眾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默默期待起這件事的走向來,沈柏和顧恒舟這兩個當事人卻在南辰宮裏慢悠悠的喝茶。


  顧恒舟拿了一遝圖紙放到沈柏麵前,溫聲說:"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什麽?"沈柏問著,打開圖紙一看,這些全都是喜袍圖紙,設計相當精致,顧恒舟說:"如果有喜歡的就挑出來,可以交給內務府先做出來,穿上再看效果。"

  慕容軒湊過來拿起圖紙看了看,故意挑眉看著顧恒舟問:"你不是已經把所有家當都交出來了,婚禮辦得這麽奢華,還沒成親你就背著鳶兒存私房錢?"

  "按照規矩,五品以上官員成親,一應用度皆由內務府操持,不需要我存私房錢。"顧恒舟坦白的回答,慕容軒故意哼道:"難怪這麽大方,原來是不用自己花錢,你對鳶兒也不是很上心嘛。"

  沈柏聽不下去,用手肘撞了下慕容軒的胳膊,提醒道:"差不多就得了,別陰陽怪氣的。"

  慕容軒白了沈柏一眼,小聲嘀咕:"胳膊肘往外拐,我這是在幫你,你矜持點行不行。"

  沈柏沒什麽好矜持的,認認真真看圖紙,很快挑了一張自己最喜歡的嫁衣圖樣出來。


  "就這個。不再看其他的了?"顧恒舟問,沈柏點頭堅定地說:"就這個,不要其他的了。"

  慕容軒想借機刁難,沈柏搶先道:"是我出嫁,跟你沒關係,別那麽多話,小心會惹人厭。"

  慕容軒哼哼兩聲,把話咽回去。


  顧恒舟把沈柏挑出來那張圖紙疊好收起來,溫聲說:"婚期過些時日再定,你想從哪兒出嫁?"

  如果沈柏是以東方鳶靈的身份和顧恒舟成親,那就是兩國聯姻,從宮裏出嫁也是正常的。


  "從丞相府吧。"沈柏思忖了片刻說,這次幫趙徹把瀚京的世家大族勢力大大消弱,在促成慕容軒和昭陵聯姻,以後應該不會有什麽會影響他的地位,這個功勞足夠他想法子讓沈柏從丞相府風風光光的出嫁了。


  而且,她都回瀚京了,要是不從沈家出嫁,別說沈孺修會氣得不輕,隻怕沈家的列祖列宗都會被氣得不得安寧。


  顧恒舟點頭說:"好,我會讓人準備的。"

  他的語氣很是認真,像是馬上就要安排人去丞相府張燈結彩準備喜事,沈柏忍不住提醒:"顧兄,現在京裏的人都在猜測陛下到底要幹什麽,你不要做得太明顯啊。"

  顧恒舟說:"我有分寸。"

  他不會暴露趙徹的計劃,但也不會讓自己的計劃被幹擾。


  顧恒舟每天都來南辰宮,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又過了幾日,沈柏接到帖子,禁衛軍統領嫡子周少飲滿月,宴請眾人。


  帖子請了她和慕容軒,趙賢、趙明漪也在受邀之列,趙明熙因為要準備太學院春學的測考不能前去,四人正好一起同行。


  和離之後,趙明漪梳回少女發髻,換上華貴的衣裙,還是當年那個出身高貴的五公主,這是她和離之後第一次參加宴會出現在眾人眼前,一路走來宮人都下意識的看她,她背脊挺直,腦袋高高揚起,不受任何人影響。


  趙賢和慕容軒騎馬,沈柏則和趙明漪一起坐馬車,上了馬車,趙明漪整理了下裙擺,重重的吐了口氣,肩膀垮了下來,對沈柏說:"每次這種時候我都覺得好累啊,也不知道這些人怎麽這麽喜歡盯著人看,不就是和離嗎,我又不是殺了人。"

  從這一點說趙明漪和沈柏挺對脾氣的,沈柏溫聲安慰:"世人皆活得糊塗,人雲亦雲的人居多,公主殿下不必與他們一般見識。"

  "這話我愛聽!"趙明漪打了個響指,放開了些。有一句沒一句的跟沈柏聊著天。


  馬車很快到了周府,馬夫挑起簾子,沈柏先下車,代替馬夫扶了趙明漪一把,下車後,趙明漪整理了裙擺,又端起公主的架子。


  她享受了公主的榮華富貴,如今和離,自然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多的目光。


  和他們一起到的還有其他人的馬車,不過趙賢和趙明漪的身份最高,其他人都規規矩矩的避讓著。沈柏和趙明漪跟在趙賢和慕容軒身後進府。


  滿月酒辦得盛大,賓客太多,怕發生什麽亂子,男女賓是分席坐的。


  進了大門,分別有小廝和丫鬟上前引路,沈柏和趙明漪一起去了女眷區。


  女眷區設在周府的南苑,這裏應該是給這位小少爺準備的書房,院子麵積很大,院子裏種著翠竹鬆柏,還有回廊水榭,布局相當有講究。


  沈柏和趙明漪進來以後皆是眼前一亮。趙明漪忍不住回頭跟沈柏說:"這個院子本公主還挺喜歡的。"

  前麵引路的丫鬟聽見了,立刻脆生生的說:"這個院子是我們夫人親自設計監督匠人們修築的,費了夫人好多心思呢。"

  趙明漪挑眉,淡淡的說:"周夫人果然不愧是瀚京第一才女,竟然連院落設計布局都懂。"

  丫鬟禮數周到的鞠躬道:"謝公主殿下誇獎。"

  說話間,丫鬟已經領她們走到屋前,有人先到,屋裏歡笑聲連連,丫鬟在門口停住,高聲道:"五公主、東方姑娘到!"

  屋裏安靜下來,趙明漪帶著沈柏走進去。


  裏麵人挺多的,幾位世家夫人帶著家中的晚輩坐著,白白胖胖的周少飲隻穿著一個紅肚兜像什麽珍奇玩意兒坐在最中間的一個茶幾上,被乳娘扶著被人圍觀,薑琴瑟穿著胭脂色穿花百縷長裙,噙著端莊貴氣的笑坐在旁邊。


  這衣服是內務府特製,襯的是她誥命夫人的身份,她今日穿著是給孩子和自己長臉。


  趙明漪和沈柏一進門,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們身上,兩人最近引發的爭議都不少,受矚目的程度也差不多。


  趙明漪耐著性子等了一會兒,見所有人都愣著沒有要起身行禮的意思,繃著臉開口:"怎麽,本公主臉上有什麽髒東西,讓你們看得這麽出神都忘記行禮了?"

  趙明漪的語氣不大好,眾人這才回過神來行禮,趙明漪繃著身子受了禮,然後才走到薑琴瑟麵前,拿出一個銀色繡錦鼠錦盒給薑琴瑟,溫笑著說:"這是本宮命人用上好的羊脂玉打製的玉墜,送雲山寺讓高僧開過光,都說玉是養人的好東西,也算是圖個好兆頭。"

  薑琴瑟雙手接過。柔聲謝恩,其他人也跟著附和了幾句,說五公主有心了。


  趙明漪知道這些人沒多少真心在裏麵,送了東西便說:"屋裏有點悶,本宮就在外麵坐著吧,也免得你們放不開。"

  趙明漪說完和沈柏一起出門,找了一叢翠竹旁邊的位置坐下。


  外麵關於和離的傳言趙明漪聽了不少,但這種聽聞和真真切切的來感受別人異樣的目光還是很不一樣,尤其是這些夫人小姐都是與她熟識的,她分明感受到剛剛這些人看她的眼神如同看著一個怪物。


  她的確還是名正言順的五公主,但公主的身份並不能為她震懾抵擋那些目光。她也是肉體凡胎,俗人一個。


  趙明漪的臉色有些難看,沈柏把她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倒了一杯茶放到她麵前,溫聲道:"公主殿下所做的決定沒有傷害任何人,殿下是勇敢且正確的,還請殿下莫要被庸人所擾,徒增煩惱。"

  趙明漪端起熱茶喝了一口,壓下別去的怒氣小聲道:"本公主是不想生事才忍著她們,若是她們敢得寸進尺,本公主一定要她們好看!"

  "應是如此。"

  沈柏溫聲說,趙明漪楞了一下,偏頭有點難以置信的看著沈柏,問:"你不攔著我?"

  "本就是她們做錯了,公主殿下要給她們一點教訓也是應該的,人這一生隻有短短幾十年,為什麽要委屈自己?"

  趙明漪訥訥的看了沈柏好一會兒,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我終於明白皇兄為什麽喜歡跟你待在一起了。"

  不,公主殿下,你大概還是不明白的。


  沈柏腹誹,不過沒有糾正趙明漪的想法。


  兩人坐了一會兒。又來了不少人,屋裏有點擠了,薑琴瑟索性抱著周少飲出來,其他人各自落座,三三兩兩的說著自己的話,一時熱鬧非凡。


  趙明漪和沈柏身份特殊,進來的人都要看她們幾眼,但不敢上前說話。


  沈柏一邊寬慰趙明漪,一邊漫不經心的觀察周圍的情況,今天呂夫人是自己一個人來的,沒帶呂兮也沒帶呂秀。


  呂兮跟顧恒修定親了。帶過來要是撞上慕容軒,容易露餡兒,而薑琴瑟一直把呂秀當做假想敵,呂秀來了多半也會尷尬。


  下人送上飯菜,宴會熱熱鬧鬧的進行,周府的廚子廚藝不錯,飯菜味道都挺好的,沈柏剛吃了兩口菜,就被人點了名。


  回頭,趙氏在席間站了起來。


  距離上次沈柏和趙明熙一起見她過去差不多一個月了,趙氏的氣色好得不行,一點也看不出之前小產過。


  沈柏停下筷子,平靜的看著趙氏,其他人也都興致勃勃的等著看好戲,趙氏誠懇的說:"今日六公主沒來,有勞東方姑娘轉告六公主,之前的確是臣婦誤會公主殿下的朋友了,臣婦的未出世的孩子並非那個成衣鋪的老板娘所害,問題出在香料上。"

  人家辦滿月酒,她卻在這兒提起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也不嫌晦氣,真是沒有眼力見兒。


  有人橫了趙氏一眼。薑琴瑟倒是大度,溫溫和和的沒有表現出什麽情緒來。


  趙明漪難得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低聲問沈柏:"六妹妹什麽時候有個開成衣鋪的朋友了?"

  是啊,最受寵愛的六公主,怎麽會有個開成衣鋪的朋友。


  沈柏當時就提點過趙氏,讓她不要把這種事宣揚出去,她卻挑在今日這樣的場合跟沈柏說話,肯定不是這麽簡單。


  沈柏並不慌張,微微一笑,淡淡道:"夫人在說什麽,我怎麽聽不明白?我什麽時候和六公主一起見過夫人嗎?"

  沈柏直接否認。趙氏是鐵了心要把這件事捅出來,咬著牙說:"周夫人剛生完孩子,臣婦來探望周夫人,東方姑娘和六公主曾單獨召臣婦在馬車上見麵,東方姑娘若是忘記了,不妨與周府的門守當麵對質,看他們如何說。"

  趙氏言之鑿鑿,沈柏也不害怕,點頭道:"好啊。"

  這事不管是不是真的,都是得罪六公主得罪皇家的事,沈柏倒要看看,周府哪個下人敢站出來,亦或者,哪個主子敢在背後唆使,讓周府成為眾矢之的。


  沈柏想得通透,所以答應得很爽快,趙氏沒有嚇到沈柏,反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時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應答,一直安安靜靜被薑琴瑟抱著的周少飲突然哭起來。


  眾人立刻開口讓趙氏不要在今日破壞氣氛,薑琴瑟哄了周少飲一會兒,讓乳娘把孩子抱走,然而看著趙氏問:"李夫人方才說你未出世的孩子是被香料所害是怎麽回事?我平日也喜歡買些香料,是哪家的香料竟然對人體有害,日後我也好讓下人警醒一點,別買錯了。"

  薑琴瑟一句話把事情拉回正題,直接跳過趙氏攀咬沈柏和趙明熙的話題。


  沈柏偏頭,多看了薑琴瑟一眼,眼神有些意味深長,仔細想想,薑琴瑟和趙氏倒像是打著配合呢。


  薑琴瑟那麽一問,其他世家夫人也把關注點放在香料上,趙氏穩了穩心神,大聲說:"京兆尹的官差把京中賣香料的鋪子都查了一遍,那些香料並非產自昭陵,而是來自南襄,這些香料香味特殊,而且存留時間很長,進入瀚京以後銷量很好,但京兆尹調查發現用了這些香料的人家,有好多都發生過流產事件。"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變了神色,趙氏不停,再放出一道驚雷。說:"而且那些流產後的婦人,調養好身子以後,一直都未能受孕,我猜這些香料對婦人的傷害很大,恐怕會使人難以受孕。"

  趙氏說完,在場的人都炸開了鍋,女子的地位一直被男子低,子嗣對一個女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若是沒有子嗣,一個女人要如何活下去?

  眾人有些慌亂,恨不得立刻回家查看家中用的香料是從哪家買的。會不會對身體有害。


  薑琴瑟還算鎮定,平靜的對趙氏說:"案子還在調查中,京兆尹還沒貼出告示,李夫人還是莫要隨意亂說,以免傷了昭陵和南襄的情誼。"

  趙氏自己才沒了一個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眾人大多數還是相信的。


  這裏隻有沈柏一個人是從南襄國來的,眾人看沈柏的眼神很快變了意味,好像沈柏是南襄國派來害人的細作,要昭陵所有人都不再有子嗣。


  沈柏的處境一下子變得很尷尬,不過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她也沒著急,幽幽的說:"南襄國和昭陵互通商貿。是先帝和陛下一直推崇的,南襄國的香料不止賣到瀚京,還賣到其他地方,而且兩國互通商貿已經有三年多,若是香料有問題,應該早就被發現了,而不是等到現在,周夫人說得很對,案子還在調查中,還是等京兆尹貼出告示再下定論比較好。"

  沈柏並不與她們爭辯,直接搬出先帝和趙徹壓人。


  趙氏看了薑琴瑟一眼,改口說:"東方姑娘說得有道理,臣婦因為喪子之痛一時失言,還請東方姑娘莫要放在心上。"

  人言可畏,一句莫要放在心上就能抹除自己信口開河說過的話,未免也太容易了。


  沈柏微微一笑,柔和道:"夫人痛失愛子,的確值得同情,我自是不會與夫人一般計較。"

  得了這話,趙氏就想坐下,卻不想沈柏話鋒一轉,幽幽的說:"夫人方才不是說要讓周府的門守與我對峙麽,夫人心中尚有悲痛,不該平白受委屈,六公主今日不在場,名聲卻也不能受辱,還請夫人把門守叫來,當著大家的麵與我對峙一番,也免得其中有什麽誤會。"

  沈柏說完,趙氏的表情寸寸皸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