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飛鹿劍
哪知李乘風山中十年修煉劍術,盡得家父真傳,人家二三十年的造詣,還沒有他的精純。
掌風一觸,李乘風頓時身法陡然一變,微一吸胸,便望後退去四五步去,笑道:“且住!報上你的狗名再鬥。”
瘦漢大怒,卻也知道遇上勁敵,也是微一退身,立從身後解下包袱掣出一對奇形兵刃;似戟非戟,似鋏非鋏,通體約有三尺長短,頂上一個鴨嘴形的矛鋒,下麵托著血擋;血擋下麵又有曲尺形的兩根鋼刺,五寸長、一指粗,一上一下,分列左右。
這種外門兵刃,李乘風聽自己父親講解過,知是峨嵋玄門派的傳授,名叫“陰陽三才奪”,又名“指劃地”。利用血擋下一上一下鋼刺,善於鎖奪人家兵刃,頂上鴨嘴形矛子,兩麵微凹,見血透風,異常歹毒!
李乘風一見賊人手上兵刃,猛想起從前有人起過,九子鬼母的兒子便用這種兵刃,敵匪的形狀也與所相符。
這時瘦漢凶睛外突,灼灼放光,恨不得一口水把李乘風吞下肚去。他右手三才奪一指,咬牙喝道:“子,叫你死得明白。太爺便是黑石帝國阿迷的普明勝,你家爺爺奪下不死無名之鬼,子!報上名兒來。”
李乘風一聽,此人正是九子鬼母的兒子,並不答話,一反腕,掣出背上的飛鹿劍。更不亮出門戶,左手劍訣一領,赫的一個箭步,爛銀似的劍光,宛似一道閃電直奔敵人。
普明勝潑膽如,倚仗一身修為武技,不把李乘風放在心上,喝一聲:“鬼,你想找死!”立時雙奪一裹一分,野馬分鬃,蕩開劍光,接著身形一轉,倏變為“大鵬展翅”,右手陰陽奪由外向內,向李乘風左脅猛搠。左手奪由內向外,似封似閉,連環進步,虛實並用。
李乘風識得這種外門兵刃,又賊又狠,立即氣沉丹田,施展開劍法秘奧。靜則淵停嶽峙,動則翔鳳遊龍,倏而劍光如匹練繞體,倏而劍光如瑞雪舞空。一刹時雙方對拆了十幾招,似乎未分勝負。
其實李乘風有事在身,哪肯同他遊鬥?無非先探一探對方功夫虛實。而那普明勝,則是怒吼如雷,還不知這人是誰,心裏又惦著呂府人頭,恨不得立地把敵人製死。無奈對方年紀雖輕,劍術卻變化無方,用盡方法也得不到半點便宜。普明勝意狠心毒,便想施展毒手。
恰好李乘風雙足一點,騰身而起,劍隨身走,向普明勝左側滑過,忽的一轉身,“玉帶圍腰”,劍光如虹,繞著普明勝身子滴溜溜轉起圈來。
普明勝的雙奪揮動如風,自然隨著劍光繞起圈子來。但他卻也識貨,知道這是劍仙的招數,踩八卦、步陰陽,順逆虛實,變幻莫測,越轉越快。一不心,便暈頭轉向,看不清敵人劍點,非落敗不可。
普明勝猛的一跺腳,“一鶴衝”竟拔起一丈多高。半空裏腰裏一疊勁,雙臂一展,變為“野鳥投林”,竟向左側鬆林落下,意欲施展峨嵋獨門暗器喂毒聯珠鏢,取敵人性命。不料李乘風劍走輕靈,“龍形一式”,早已如影隨形,趕到跟前,人方落地,劍光貼地如流,已向下部卷來,鬧得他手忙腳亂,哪容得他施展暗器?
普明勝恨怒交並,蹦躍如鬼,有心拚命,適值李乘風隨勢變招,使了一招“遊蜂戲蕊”,劍花如流星趕月,分上下左右罩向敵人。普明勝汗流氣促,把雙奪上撩下掛,右擋左封,已是守多攻少。
李乘風明知自己用的長劍是古代奇珍,究因閱曆較少,對方雙奪器沉力猛,老防被敵人鎖住勒住,這一來敵人卻占了一點便宜。恰巧這時普明勝野心勃發,大喝一聲:“不是你,便是我!”一矮身,左奪“進步撩雲”,右奪“撒花蓋頂”;一長身,倏又變為“順水推舟”。不管不顧,盡力展開進攻招術。李乘風知他力絕拚命,故意一錯身,使了一招“攔江截舟”,微一撥開雙奪,一沾便走。
普明勝一見敵人露了破綻,喝一聲:“哪裏走!”一聳身,雙奪如怪蟒吐信,一伸一縮,已襲到背後。李乘風猛地一個“犀牛望月”,雙奪便一齊落空,一轉身,一個“白虹貫日”,劍鋒已點到他左脅。
普明勝吃了一驚,勢子正在向前,萬來不及吸胸退步,一甩肩頭,猛力收回雙奪,向劍身一推一鎖,滿以為這一招可以緩過勢來。誰知敵人原是虛招,待雙奪遞出,倏變為“撥雲見日”。微一蕩開雙奪,一抽一吐,一上下,忽又變為“玉女投梭”,唰的一劍直貫胸窩。普明勝五官一擠,渾如厲鬼,猛地一聲慘叫,撒手丟奪,望後便倒。
李乘風順勢一個滑步,抽出劍來,斜刺裏退出五六步去,抬頭一看,普明勝胸口的血,箭一般標出老高。李乘風卻又走近一步,用劍指著地上普明勝喝道:“惡賊,叫你明白,我便是李二公子,李乘風。”罷,地上普明勝突又一聲低吼,暈死過去。
李乘風寶劍一舉,仰頭向,看見一輪明月,剛從一塊黑雲堆裏吐了出來,又被一塊厚厚的烏雲吞了進去。風推雲湧,好象無數魔手從四麵八方擠攏來,要捉拿皎潔光明的一輪明月;月亮拚命掙紮著、逃避著。山上鬆濤悲吼,樹枝東擺西搖,偶被黑雲堆裏逃出來的月亮閃電般一照,便似無數巨鬼張牙舞爪、發出厲吼向上追去一般。
這景象端的陰森可怖。可是悲憤填膺的李乘風,不顧這些,淚眼望,低低哭道:“呂伯父,侄兒先殺賊黨,再去尋那女賊報仇雪恨,求伯父陰靈默佑。”祝罷,插劍還鞘,順手拔下鬆燎,已經燒成了短短一段。
他一手舉著鬆燎,向幾間草屋巡視,卻是寂然無人,也沒有什麽惹眼東西。門口衝著鬆棚的一間,屋內無非一灶一榻,榻上堆著被服之類;灶上燒著沸水,擱著一瓦罐米飯、一荷葉包的熟肉,灶旁埋著一隻水缸。後壁角還有一扇竹編的門;推開一看,門外似乎有座馬棚,拴著一匹馬,大約是普明勝騎來的。緊靠馬棚有一圈短短的籬笆,圈了一畝多點地;大約越過短籬,可以繞到草屋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