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本侯豈會畏懼
p() ?袁術下定決心,四人就會想盡辦法讓袁術在這場交戰中獲得優勢。五月,揚州軍調動頻繁,引起了徐州和兗州方麵的注意,陳留郡和濟陰郡的兵馬,分別增加到了五千人,尋常時候,陳留郡和濟陰郡的兵馬,大概是三千上下。豫州的軍隊調動也是如此。彭城,州牧府內,呂布聽完賈詡匯報的情況之後,雙眼微微眯起,他從袁術麾下大軍的調動上,感受到了陰謀的味道。袁術實力雄厚,在諸侯之中更是有著很高的地位,當前諸侯之中,就算是袁紹也難以與袁術形成對抗之局勢,若不然的話,袁紹還用多次派遣使者前來彭城嗎。“奉孝對此事如何看?”呂布將目光投向了郭嘉。郭嘉沉思片刻,拱手道:“主公,以卑職之見,此乃袁術欲要進攻徐州也。”“又是為何?”呂布問道。郭嘉道:“袁術在兗州軍內增添兵馬,並沒有調動大量的兵馬前往兗州,這正是想要與主公開戰,擔心陳留郡和濟陰郡趁機為主公奪取,豫州兵馬調動上最為頻繁,從細作傳來的消息看,袁術是打算直接進攻彭城。”呂布冷笑道:“那袁術手中能夠調動的兵馬,不過十餘萬人,本侯麾下也有數萬精銳,想要攻破彭城,豈會是他想象中那般的簡單。”“主公,袁術勢大,更兼袁家在世家豪族中間有著不小的影響力,雙方爆發持久戰事的話,徐州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郭嘉道。“奉孝之言有著一定道理,袁術想要與本侯爭鋒,本侯豈會畏懼。”呂布道。賈詡起身道:“卑職以為,當前以暗中排查徐州支持袁術的力量為主,密切關注徐州和兗州的情況。”呂布點頭答應了下來。隨後兩人針對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分析。袁術欲要動兵,對徐州將會形成何等大的動蕩,到時候將會有多少人因為戰事丟失性命。徐州軍有不得不迎戰的理由,正如郭嘉和賈詡分析的,徐州不少官員將會在暗中投靠袁術,城外的匠作坊,雖說是建立在山中,為袁術個攻破的話,後果不堪設想。“袁術欲要將本侯趕出徐州,本侯還想要將豫州從袁術的手中奪取過來呢,這樣的話,誰人還能威脅到彭城的安全。”呂布笑道:“有文和與奉孝出謀劃策,本侯便已經立於不敗之地。”郭嘉和賈詡連道不敢,呂布話語中的推崇之意,兩人能夠感受出來,但是在君主的麵前,保持著必要的謙虛和謹慎,絕對是重要的。功高震主,當治下臣子的功勞超過了君主之後,為臣子帶來的說不定會是災難。很多文人士子的心中是有著大漢江山的,他們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大漢的現狀,讓大漢能走向繁榮。“密切關注揚州和豫州的動向,有緊急情況,立即告知本侯。”呂布道。賈詡和郭嘉告辭離去之後,心中亦是有些激動,這次徐州軍麵對的可是號稱精銳之師的淮南軍,成功之後,呂布的實力會得到進一步的壯大,君主掌握著更多的權勢之後,引來的將會是治下家族的盡心盡力。利益,會將君主和世家豪族緊緊的聯係在一起,有些時候,非是某些家族不願意配合君主,而是從君主的身上,他們沒有感受到能夠讓家族得到更大發展的力量罷了,想要更好的說服,就要有相應的實力。從一名驍勇善戰的武將成為手掌一方大權的諸侯之後,呂布也漸漸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徐州和兗州,都在進行緊鑼密鼓的準備,不過兗州和徐州的兵馬,卻是沒有進行大量的調動,彭城和昌邑,皆是有著三萬兵馬,這些正是兩州大軍之中最為精銳的存在,有戰事發生,他們就會義無反顧的奔赴戰場對戰敵軍。以不變應萬變,正是呂布采取的策略之一。若是有可能的話,呂布不願意在這種時候與袁術翻臉,兗州和徐州正在穩定的發展之中,呂布的實力強大,有著更多的家族選擇依附,依靠這些家族的力量,呂布能夠逐漸的發展實力,將兗州和徐州經營的更加穩固。戰爭發生,不僅是軍中將士的流血犧牲,還意味著城池的動蕩,彭城為徐州的州治,更是呂布治下最為核心的地方,彭城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袁術有了其他的心思之後,彭城肯定會經受動蕩。不過,戰爭到來,呂布也不會有絲毫的畏懼,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尋常訓練中嚴格要求軍中將士,何嚐不是為了以後可能會爆發的戰事做準備。按照賈詡和郭嘉的分析,袁術的手段肯定不會是隻有明麵上進攻徐州這般的簡單。而且之前活躍在彭城的黑衣閣刺客,說不定與袁術有著一定的關係,作為諸侯之主的霸主,袁術肯定想要謀劃徐州,當初呂布入主徐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袁術的計劃。陶謙執掌徐州,與呂布掌控徐州,可是有著很大區別的,縱然是陶謙站在袁紹的一側,也不敢隨意調動大軍進攻袁術。換做是呂布的話,情況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呂布是武將,性格強硬,利益受到損失之後,調動大軍是有很大可能的。隻要將呂布鏟除的話,徐州就會陷入動蕩,就連兗州也是如此。不然的話,如何解釋黑衣閣的刺客在彭城行動之後,就會有雷薄率領大軍突襲彭城。在暗中,諸侯肯定會有著其他的手段,幫助君主解決一些明麵上無法完成的事情。黑衣閣的力量很是強悍,令人防不勝防,經過黑衣閣刺客刺殺的事情之後,呂布將府中的下人更換了不少,即便如此,也難以真正的杜絕黑衣閣刺客會有所行動。一味的防守,並不是呂布的性格,盡量尋找出黑衣閣的力量,給予黑衣閣迎頭痛擊,是有著很大必要的,隻有讓隱藏在暗處的敵人,感覺到畏懼,他們才能有著更多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