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三郡之地
呂布淡淡的說道:“拿出你的誠意來,若是本侯滿意的話,未嚐不能放過袁術一馬。”
“若是溫侯願意與後將軍再次聯盟的話,後將軍願意將濟陰郡相讓,濟陰郡乃是兗州富庶的郡縣,溫侯得到濟陰郡之後,足以彌補這次交戰的損失了。”韓胤道。
呂布冷哼道:“若這就是袁術的誠意,閣下請回吧,告知袁術,本侯想要什麽,可以自己率領兵馬去奪取。”
什麽是蠻橫,這就是蠻橫,偏偏麵對呂布的蠻橫行徑,韓胤不敢有所冒犯。
“溫侯,當以和為貴也,戰事一旦開啟,將會有多少百姓被卷入戰爭之中,多少百姓因此而流離失所,又有多少將士會埋骨沙場。”韓胤道。
呂布大笑道:“當初袁術率領大軍進攻徐州的時候,怎麽沒有想到這方麵的事情呢,現如今本侯率領大軍得到了勝利,卻是來以這等言辭勸說本侯,天下豈會有這般便宜的事情。”
韓胤的神色不是很好看,呂布擺明了就是想要從袁術的身上獲取更多的好處,若是袁術不給的話,呂布會不會發起戰爭呢,放到一般諸侯的身上,韓胤能夠有所猜測,關鍵是這樣的事情放到呂布的身上是難以揣摩的。
呂布是成名已久的武將,最不畏懼的就是戰爭,從徐州軍在應對戰事的時候,就能看出這一點,作為大軍主帥的呂布,竟然親自率領騎兵衝擊敵軍的中軍,這等瘋狂的舉動,顧忌也隻有呂布能夠做出來了。
連這等事情,都在呂布的身上成為了現實,呂布揚言進攻袁術治下,似乎也是有著很大可能的。
袁術不敢賭,韓胤也不敢賭,這可是關乎著袁術治下的穩定。
“溫侯,荊州牧劉表虎視眈眈,而且荊州牧劉表之前對溫侯多有謾罵之詞,若是劉表趁機進攻揚州和豫州的話,實力壯大,將會對溫侯形成威脅也。”韓胤盡力勸說。
呂布道:“劉景升謾罵本侯?本侯為何不知?再說本侯與袁本初乃是盟友,難道劉景升還敢進攻本侯不成,倒是袁公路需要多多操心了,劉表麾下可是有著十萬精銳,若是荊州軍進攻揚州的話,袁公路就危險了。”
韓胤頓時感覺有些頭大,明明是他再給呂布分析形勢,反倒為呂布擺了一道。
“不知溫侯有何條件?”韓胤問道。
呂布起身道:“早這般說,也不用浪費這般多的口舌,你前來的目的本侯是清楚的。”
韓胤見此,心中暗喜,從呂布的態度上,他能夠感受到呂布是準備雙方和談,隻要給袁術足夠的時間,就不需要畏懼呂布,這次的交戰是呂布取得了勝利,但是好運氣不一定常有的。
下次若是袁術與呂布之間還有交戰的話,必然會讓呂布敗北,這一點的信心,韓胤還是有的。
“本侯要汝南郡和沛國以及梁國之地。”呂布道。
韓胤擺手道:“溫侯,三郡之地事關重大,後將軍肯定不願意相讓,若是不想要濟陰郡的話,在下倒是可以做主,將沛國許諾給溫侯。”
呂布道:“若是如此的話,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送客。”
韓胤的臉色不斷的變化,拱手道:“溫侯,此事在下會稟明後將軍,等待後將軍定奪。”
“本侯隻給你三日的時間,若是三日之後,沒有答複的話,本侯會率領大軍親自前往沛國。”呂布道。
“喏。”韓胤拱手告辭離去。
離開州牧府之後,韓胤的心情有些沉重,三郡之地,對袁術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汝南郡為袁術的老家,是袁術的發家之地,且汝南郡的富庶,非是一般的郡縣能夠比擬的。
將汝南郡相讓的話,袁術肯定不會答應的,即便是沛國,袁術也是不想讓給呂布的,一旦呂布占據沛國,就能隨時威脅到汝南郡的安全,讓汝南郡陷入到危險的境地。
豫州,以汝南郡最為富庶,人口超過了兩百萬,這是何等龐大的一筆數字,占據了袁術治下四分之一的人口,讓出汝南郡,會讓袁術的實力出現很大的折損。
濟陰郡就不同了,原本就是屬於兗州的,兗州爆發的黃巾之亂,讓兗州境內民不聊生,雖說目前兗州漸漸的穩定了下來,在底蘊上與豫州比較還是有著差距的。
呂布在戰爭取得勝利之後,肯定需要得到好處,若不然,呂布豈會善罷甘休,而將濟陰郡相讓,也算是平息呂布的怒火。
與韓胤前來的時候預料的一樣,呂布的誌向,不在兗州而是豫州。
可以說,呂布看到了袁術最為看重的地方在哪裏,一旦為呂布奪取了豫州,豫州、徐州、兗州三州之地連在一起,呂布就能成為天下間實力最為凶悍的諸侯,任何敢於進犯呂布的都需要更加的慎重。
就算是目前,諸侯也指揮盡力的去結交呂布,而不是得罪呂布,擊敗了袁術的大軍之後,呂布有著更多的時間來發展治下,兗州和徐州得到進一步的穩定之後,呂布的實力將會得到何等的提升,任何諸侯在與呂布翻臉之前,肯定要有著更加慎重的思考。
一戰,確立了呂布在諸侯中間的位置,就算是袁術對於這一點有著諸多的不滿,現如今也是沒有合適的辦法,戰爭失敗之後,就要承受著相應的代價,誰讓己方的將士沒能在對戰的時候得到勝利呢。
袁術想要在戰事結束之後,讓治下盡快的穩定下來,與呂布緩和關係,但呂布豈會讓袁術如意。
即便是呂布麾下出現了不小的折損,也是有可能進攻豫州的。
從這一點上,便能看出呂布將重心放在了豫州方麵。
韓胤一麵派人將消息告知袁術,暗中則是在尋求著對策,呂布麾下有著頗多重要的官員,若是有著這些官員從中說情的話,很有可能會避免呂布進攻豫州。
在徐州,呂布麾下最為重要的官員莫過於賈詡、糜竺、陳登、張昭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