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1911再造中華> 第498章 外交4

第498章 外交4

  克洛維老公爵眉頭一聳:「羅馬尼亞?這可是一塊硬骨頭,沒那麼容易拿下的。」

  羅馬尼亞本身倒不硬……相反,還菜了一逼。第一次世界大戰。羅馬尼亞倒向協約國向同盟國開戰,結果在德軍的進攻之下,短短几個月就全境淪陷,把自家的油田和大片肥沃的農田以及大量勞動力拱手讓給了德國人,給本來原本嚴重失血的德國狠狠的補了一回血。如果沒有羅馬尼亞怒送人頭,早已經左窘右困的德國,很有可能根本就撐不到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羅馬尼亞人學乖了,倒向了德國,跟德國一起進攻蘇聯,於是蘇聯紅軍每次進攻勢受阻第一反應就是……羅馬尼亞軍隊在守哪一段防線?找到他們,從那裡突破!

  基本上,只要把羅馬尼亞軍隊把守的防線作為突破口,都可以順利達成突破……然後正在跟蘇軍激戰的德軍崩潰地發現,蘇軍不知道什麼時候繞到自己後背來了!

  我們都說義大利人是個專門坑隊友的二貨,兩次世界大戰都把德國坑了滿地滾,其實羅馬尼亞人比義大利人還要坑。義大利人坑歸坑,但是如果發現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而且對手拒絕接受他們投降的話,他們還是可以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將對手暴打一頓的。比如說在北非戰場,一支英軍就拒絕了義大利某裝甲師化干戈為玉帛的請求,打定主意要吃掉這個裝甲師,結果被他們打的吐血。義大利人有點神經刀,戰鬥力忽高忽低,而羅馬尼亞人……發揮一直非常穩定,不是是充當幫倒忙的角色給敵軍送物資送裝備,就是成為敵軍最佳的突破口,一戰的英法俄,二戰的德國,對此都深有感觸。

  可為什麼說羅馬尼亞是塊硬骨頭,很難拿得下?

  那是因為羅馬尼亞人菜歸菜,但是老天爺願意賞飯吃,給了他們豐富的石油資源。經過幾年的開發,羅馬尼亞已經成了全世界數一數二的石油出口大國,石油產量位居歐洲第二。位居第一的是沙俄,誰讓人家擁有巴庫油田呢?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這個弱雞成了歐洲各國眼中的香餑餑,大家爭先恐後的向他們伸出橄欖枝,試圖將他們拉入自己的陣營。

  對於德國來說,羅馬尼亞也是非常重要的,德國一直在努力爭奪著羅馬尼亞石油出口份額。沙俄出口的石油遠比羅馬尼亞還要多,但是德國跟沙俄早就反目成仇了,無法從沙俄那裡獲得石油資源,於是羅馬尼亞油田就成了德國在歐洲唯一的石油供應來源,這戰略意義再怎麼高估也不過分。更何況羅馬尼亞還是個農業大國,每年都有大量農產品出口,這對於資源匱乏的德國來說同樣是很重要的。

  垂涎羅馬尼亞的石油和農產品的國家並不是只有德國這一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等這些死對頭同樣對這些充滿了興趣。羅馬尼亞也很識相,知道自己的實力很單薄,得罪不起任何一個大國,所以擺出一副做生意我歡迎,要結盟就免了的姿態,堅決不去站隊,誰也不得罪。

  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

  兩大陣營都想把羅馬尼亞拉到自己這邊來,卻誰也無法如願以償。

  這種情況就跟英法俄都想把土耳其這塊肥肉給吞了,但是伸過去的刀叉太多,反而誰也沒有辦法得手一樣。

  李思明說:「沒有辦法跟他們結盟就直接出兵將其拍死。只要拿下了羅馬尼亞,整個多瑙河就完全處於你們陣營的控制之下,土耳其出產的石油可以通過多瑙河直接運回本土去。」

  像石油這樣的大宗商品最便捷的輸送渠道永遠都是石油輸送管道,如果沒有辦法鋪設的石油輸出管道,那就是海運。海運既安全成本又低廉,比陸路運輸強太多了。對德國來說,真要跟英法開戰,通過海運獲得土耳其的石油資源就別指望了……真當英法海軍是死的?真當直布羅陀要塞是擺設?那麼,水運就成了最好的選擇,而歐洲最重要的水道多瑙河正好發源於德國,流經奧地利、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最後在羅馬利亞的蘇利納三角洲注入黑海。這也意味著,理論上,德國從土耳其進口的商品在土耳其港口裝船,經蘇利納進入多瑙河水道,就可以一直把船開回到德國本土。

  前提是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這些國家別使壞。

  克洛維老公爵眸中閃過一縷銳利的光芒。他再一次見識了李思明隱藏在冷靜睿智的表象下的瘋狂:只要是擋了他的路的,不管是不是中立國,一律推平!

  德皇都沒這麼瘋狂!

  但他不得不承認,這一戰略切中了要害————如果土耳其真的擁有大量石油資源的話,德國就必須保持多瑙河航道暢通無阻,而不肯加入德國陣營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將成為德國的絆腳石!

  既然是絆腳石就應該一腳踢開,不然留著過年?

  看樣子,德國總參謀部必須針對巴爾幹地區制訂一份作戰計劃了。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克洛維老公爵也在庚子賠款問題上鬆口了。他表示德國擁有庚子賠款的百分之二十,而德國的經濟也不算寬裕,這麼大一筆賠款,說免掉就免掉,對老百姓不好交代,不過如果李思明願意,德國可以考慮依照美國模式,收到賠款后再以某種形式返還給中國,這樣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

  李思明表示這挺好,既然要仿照美國模式,那咱們就做戲做全套,你們用返還的賠款幫我建幾所大學,順帶幫我培養一些留學生好了。

  克洛維眼睛一亮:這是給機會德國插手中國的教育啊!

  並不是只有美國才是有腦子的,美國人能想到利用返還庚子賠款來培養未來的親美勢力,擴大自己在中國的影響,其他國家一樣想得到。早在美國決定返還庚子賠款之前,英國人李提摩太便提出用其中一部份款項在山西建一所大學,幫助中國培養科技人才,破除愚昧,避免義和團那樣的悲劇繼續發生。現在這所大學已經辦得有聲有色了……沒錯,那就是山西大學。辦山西大學的款項確實是從庚子賠款里出的,總共五十萬兩,不過英國目前返還的也就這麼一筆,剩下的要到1926年才返還了。他們不是不知道像美國那樣用這筆錢培養親西方勢力的好處,而是……

  不屑。在他們看來,被他們踩在腳底下的中國人跪舔西方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用得著特別去培養?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德國在青島也建立了一所大學,也就是德華大學,是此時中國極少的、專門數理化專業人才的大學,不過規模有限,在校學生並不多。李思明是很喜歡這所大學的,中國最缺的可不是會吟詩作對的酸秀才,而是數理化方面的人才,難得有一所這樣的大學,當然得呵護好……如果能再辦幾所這樣的大學,那就再好不過了。

  克洛維老公爵非常體貼,請示了一下國內之後,馬上便興緻勃勃的跟李思明研究起應該辦幾所大學,這些大學應該建在哪裡的問題了。

  德國分到的那份庚子賠款,連本帶利差不多2億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就意味著他們一年可以拿到五百多萬兩,也就是一千多萬馬克,這是相當恐怖的一筆財富,用來辦幾所大學綽綽有餘了。李思明拿出來的方案是,首先把青島德華大學的規模擴大至少兩倍,確保每年可以培養出至少200名本科生,當然,以後還會繼續擴大。然後在江蘇、浙江、安徽各興建一所大學,每所大學可容納的在讀學生不少於五千人。克洛維老公爵咋舌,這傢伙手筆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這樣一來,經費怕是不夠了。」他向李思明解釋,「理工學校跟文科學校不一樣,學生需要實習,需要做各種實驗,甚至需要到外國去留學以開闊眼界,這些都是很花錢的,每年1000萬馬克的經費,撐不起四所規模如此大的大學!」

  這真不是故意嚇噓李思明,理工學校真的很費錢,別的不說,光是實驗耗材這一項就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從清末到民國,教育家出了一撥又一撥,理工學校硬是沒有建起幾所,為什麼?還不是太費錢了,而且學這個不容易出頭?民國為什麼那麼多大師?那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大學教的都是文科,詩書文章戲劇之類的,這類省錢,老師業務能力過硬就行了,開支不會太大。

  只是國家卻給坑苦了而已。

  李思明斬釘截鐵:「不夠的話我來想辦法,缺多少錢我就墊多少,總之要把這幾所大學給我辦起來。」

  他絕對不會犯清末、民國同樣的錯誤。不就是燒錢嗎?爺燒得起!

  克洛維老公爵優雅的說:「如你所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