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 第112章 臨州市二十年發展規劃

第112章 臨州市二十年發展規劃

  何米打了個響指,“在新區假設更完備的生活措施,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方法。”


  趁著吳區長發愣,何米張嘴滔滔不絕,好好過了一把指點江山的癮頭。


  “先說學校,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尤其是城市裏的獨生子女,那是小皇帝啊!”臨州富裕,城市化進程比較高。而基本國策最遵守的,就是國企工人,那是黨的鐵杆莊稼。


  所以他們的下一輩,基本還是一個小孩,也照顧得更加精細。而工人階級卻是資產階級,大部分手裏都有錢,也願意在孩子身上投入。


  “投入師資力量建設最優良的學校……小學吧,初高中,那還是要考的,小學投入小一點,也基礎一點,出於對孩子們的交通安全考慮,隻招收附近居民適齡孩童,搬遷過去的房子,就叫學區房,你說,他們會不會擠破頭?”何米惡魔樣得誘惑,一歪頭,露出兩排雪白雪白的牙齒。


  “會!”他們自己都想把孩子送過去了!


  而且他想想自己家的小女兒。


  要是能讓她上好學校,自己就算每天踩一個小時自行車上下班也可以啊!

  “醫院也是啊,建一間又大又漂亮的新醫院,派好醫生,買新設備。你說他們是願意在老房子裏和人擠呢,還是願意去寬敞明亮的新醫院看病?”何米又在給他挖坑。


  “當然是新院。”這個問題都不用回答。


  “病人是跟著醫生走的,隻要能保住編製,醫生會搶著過去,有醫生,還怕沒病人嗎?有病人,就有人流,連公交車都不用擔心虧本!一個地方繁榮與否,看的就是人流,人流起來了,市場就會自發聚集,政府做好引導工作,總比自己勞心勞力開疆拓土方便得多吧?”


  何米喝口水潤潤喉嚨。可吳區長沒打斷她,還給她重新倒了杯水請她繼續說。


  “還有工廠……”


  這一回輪到吳區長的沒忍住,打斷她了:“何總,那片地方……”


  “怎麽了?”能讓吳區長打斷她的,那一定是大事。


  “那片地方地質有問題,土質比較軟,建五六層的民房沒問題,可是高樓和對穩定性要求比較高的工廠就不行……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吳區長解釋。


  高樓大廈對地基要求高,至少在現在的技術很難克服地質問題上的硬傷。


  工廠雖然對板材要求不高,但是真正大家夥的機器開起來可能會震動,尤其是現在機械傳動還占據主流,電傳動還沒有發展的時候。


  可偏偏工業產品大都對精度要求高,尤其是自動化生產的流水線,就連機器上有積灰都會影響精度,所以一有大生產任務,很多以前的老工廠就會大掃除,倒不完全是麵子工程,因為真的對提高良品率有幫助。


  你要問他們平時為什麽不保持?


  就現在這批工人二代的素質,能不在廠房裏隨地大小便就算是良心了還愛清除積灰?!


  你在想屁吃!

  海爾當時能起死回生,靠的就是老總頒布的提高工人素質和工作積極性的鼓勵和懲罰措施!

  第一條就是“廠房裏不能隨意大小便”!

  而現在的新式廠房很多都是要帶負壓除塵的功能,連進出的工人都要穿生化服一樣的全套防塵服。


  積灰都是麻煩,更別說是現在還沒有辦法解決的地質問題。


  吳區長能自己提出這件事,就說明有廠房建設的意識,至少不用擔心蓋出來的房子是豆腐渣工程。


  何米不生氣,而且腦子很快:“那就建文化場館吧。”


  方法那麽多,為什麽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可吳區長沒反應過來,何米的話題為什麽跳的這麽快,她都不用思考的嗎?

  “啊?”


  何米掰著手指頭挨個數:“圖書館,體育館,少年宮,博物館,科技館……這些總不用高樓大廈了吧?對地質要求不高了吧?這一片地方那就是文化園區,尤其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文化園區?”吳區長因為這個概念,眼睛一亮,再亮,還亮,亮成了兩盞閃耀的燈泡。


  “嗯,主要可以作為科教園區。”何米組織了一下語言,“孟母三遷的故事都聽過嘛!新區就是那個學校旁邊的最佳居所!”


  國人對教育和子女方麵的重視無需多呀,要是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生長環境,多少人不惜傾家蕩產!

  “好主意,好主意!”吳區長用力點頭!

  “就算科教文衛區對於經濟建設有所不足,但是教育乃是百年大計,這是真正的便民舉措!”


  看到他這麽激動,何米都不好意思告訴他,學區房這個舉措,想要惠及到真正的普通百姓有多難。


  學區房多貴啊!平民百姓買一套六個錢包,買兩套傾家蕩產!

  然後轉手給下一個家裏有孩子的倒黴蛋。


  而且,他有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


  “誰說科教文衛區,就不能有經濟建設了?”


  “啊?”吳區長喜出望外,喜上加喜!


  何米還能有新的好提議?


  “環境好嘛,那還可以建大商場,大酒店,這就是個以人文文化為基礎的大型城市生態旅遊區!全國獨一份!”


  要是別的城市何米都不會說這句話!

  可誰讓這裏是臨州啊!想想西湖!全國有比這裏建的好的嗎?沒有了!

  也隻有臨州市政府,何米才會拍著胸脯說他們建城市生態旅遊區!而不是城市裏的公園。


  “建最高端的商場,拉攏最高端的品牌!全城的人一提起那裏的東西最好的!最有文化底蘊的!哎,就是那那那那,那就是臨州的王府井!等到臨州城的人都拿那裏的房子當夢想的時候,你還怕這裏的經濟建設拉不起來嗎?”


  何米張嘴給他畫了一張大餅,成功把他忽悠暈了。


  但是其實何米知道,想做到這一步,其實不大可能。


  沒別的,臨州的夢想城區太多了。


  要風景有西湖區,要奢侈有拱墅區,要文化有西溪區,要科技有新城區,要繁華有江幹區……


  幾乎每個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多中心的城市集群,才是一個城市健康的發展狀態。像京城那樣一天安門為中心一圈一圈往外擴環的,那叫變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