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 第117章 如魚得水

第117章 如魚得水

  一旦這個第一印象種下去了,何米在他們麵前永遠會矮一頭。


  何米可以哄著李少,不是一味何米要求著他,恰恰是因為何米不怎麽需要求著他,她隨時可以翻盤甩了他,低下頭免了麻煩沒關係。


  可是現在,她在這些人麵前沒有絕對強勢的底氣。所以,反而不能讓他們種下這個意識,她必須強勢,從頭到尾都得強勢。


  “那你是不想當跟班?”那人好像在笑,可是他的表情很少,顯得冷淡,哪怕是笑也顯得譏誚,“那得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一起坐上牌桌。”


  “要炒外匯,起一個底子就要一百萬美元,合人民幣,六百多萬快七百萬,零頭我就給你抹了,給你算六百萬,你拿得出這個錢嗎?”男人問她。


  他一張嘴就給何米省了幾十萬何米也沒多看一眼,她關注的是另一件事。


  “你們能弄到官方牌價的外匯?”誰都知道現在的官方外匯牌價那就是個饕餮,能進不能出,用來坑外國人。


  本國做外貿的想不虧本都全靠退稅補貼的。


  當然啦,隻要你能把外貿坐起來,能出口,那就是賺。


  大賺。


  “那位是香江來的徐經紀。”男人指了下人群裏一直躲何米躲得遠遠的一個渾身散發著買辦氣息的男人。


  哦,何米懂了。


  又是試驗田。


  90年代毛熊死了之後全國人民都意識到改革開放迫在眉睫,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可這條河太寬,扔了個毛熊的屍體下去也隻是排除一條錯誤路線,到底要怎麽改?

  從上到下都是鄉下人闖進了西洋景,到處朦朧。所以上麵一邊小心開放,一邊到處試探。隻要不涉及原則,大部分的事情都是閉一隻眼睛當瞎子,瞪大一隻眼睛往死裏盯牢了,就等著出結果。


  等起來了,結果好的給政策正名,不好的趁著影響不大及時按死。


  承包製,傳銷,金融運作,私營經濟,外資外企,民間集資,樓花等等等等包括義務,深土川,朱海,大禹莊等等都是這樣或起或落,自然也包括了,炒外匯。


  就是這一波全部被美日貿易戰給坑進去了,國家對外匯一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94年發文禁止,從此外匯期貨保證金交易全部轉入地下,某些監管不到位的地方還能存在,但是規模也不過是小打小鬧。


  直到98年,國內銀行才開放麵向個人的實盤交易,即個人才可以有官方渠道再入外匯市場,至於保證金業務啟用杠杆,那得一直等到2006年。


  當然何米知道的不那麽詳細,之前也就是瞄過一眼小說,哪裏能把數據記得這麽清楚?她就知道今年炒外匯還能賺,明後年鐵定賠,這裏的一波中年油膩男要是不盡早抽身,那一多半都得虧得跳樓。


  那幹何米什麽事啊?她就是想搭個順風車,弄筆零花錢。


  但是這個入場費……


  “當然沒問題。”何米臉上表情都不動一下,“過兩天我就把錢轉過來。”


  “那石姐什麽時候有空來賽特大廈一趟?辦點手續。”一直窩的遠遠的躲黑澀會的徐經紀終於不得不冒頭。


  黑澀會很可怕,但是小錢錢更加甜啊!

  “好。”何米讓陪酒妹妹給他倒酒,“那就請徐生,多多關照了。”


  徐經紀倒是愣了一下,徐生是粵省那邊的叫法,不叫先生,要說淵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社會,可他來了京城之後就很少有人這麽叫他了。


  “我在賽特大廈等著石小姐啦!”


  我國以前有政策,外資企業必須得在有涉外資格的工作場所、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方辦公。港資也不例外,所以他們隻能在賽特大廈。


  賽特大廈是背景售價有國際水準的合資涉外寫字樓,23層樓高。


  外形個人感覺挺蠢的,沒點設計,標標準準的一棟寫字樓,像個白色的長方體盒子。


  看何米能弄到錢,他們對何米的態度也也從警惕變成警惕中帶著接納。商人逐利,隻要有利潤,誰管你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呢?

  而何米有意打圓場,場子裏的氣氛和快被炒熱,一個個摟著陪酒妹妹鬼哭神嚎,有礙觀瞻。


  倒是何米一直注意的那位有大佬氣質和中二人設的男人之後就又窩回昏暗的角落,有陪酒妹妹往上貼也給他扒拉開,沒坐多久就走了。


  名字倒是打聽出來了,沈天闊,據說是個二代,銀行係統的背景。


  就是那個被何米揍了一頓的胖子也沒出現礙眼,何米吃吃喝喝得混著,房間裏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何米的目標,指路明燈,李程儒。


  “李總,這位是粵省來的石總,巾幗不讓須眉,生意做得大嘞!”有剛認識的給介紹。


  “石總,幸會,幸會啊!”李程儒跟何米握手,這個圈子裏女人少,他覺得有意思。


  “幸會。”何米也沒表現出特別的關注。


  蹭團這種事,悄咪咪得跟在後頭就好啦,好處撈完就跑,不用讓人知道。


  別看李程儒日後是走演技派路線的國民老藝術家,丫其實是個資本家來著。


  他家祖上在民國時期就是經商的,有錢到他父親這一輩經營不善子女眾多還攤上國內環境不好,家裏窮的揭不開鍋了,他母親就把家裏存下來的古玩字畫拿去賣錢,一件就是幾十塊。


  五六十年代,一件幾十塊啊!

  而且他那時候住的是什麽房子?

  據他自稱,他母親換了一個小個一點的四合院後,他在院子裏放風箏,風一大那風箏都會掛故宮角樓上去!

  原本一心往文藝圈裏紮,83年進了《西遊記》劇組,可惜因為長相問題連個配角都沒混上,隻能委屈得當劇務。


  戲拍完了,他琢磨琢磨,得,還是做生意吧。


  他入場早,八十年代末期就有幾十萬身家,從小就看過見過的人,對古玩也熟悉,九十年代初期開了京城第一家自選商場特別特,從此大富大貴一炮而紅,號稱京城四李。


  他有點錢了就開始滿城市得搜羅古董,八十年代那古玩多便宜啊!就算後來被外匯坑了,他還有四合院,還有倆,還有古玩,有京城邊上的十幾畝地……


  人有了錢就開始飄,他結婚幾次都沒好下場,全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