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巍巍大秦 (上)
秦王政二十四年十月朔日午時,秦始皇率領眾臣登上章台宮宮門上的城樓,盛況空前的登基大典就要在這裏舉行。白宣按照嬴政那喜歡標新立異的脾氣秉性,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登基大典。當然,那些老禮還是要講的,祭天告廟那時一樣都不能少的。做完這些之後,才輪到登基大典。
許是老天都給嬴政麵子,這天早晨還是陰天,到了上午還下了一點小雨。但是接近中午的時候,眨眼之間晴空萬裏,鹹陽百姓被這奇特的天象震撼,沒等大典開始,百姓們的歡呼聲已經衝上了雲霄。
章台宮廊道兩邊各有五百口青銅大鍾排出一裏多遠,一千麵大鼓敲得震天價響,擊缶的歌隊排列兩廂長達數裏。
白宣和王綰攙扶著秦始皇,一步一步走上二十四層白玉石階,落座在兩條巨大金龍盤繞的寶座上。
隨著禮樂響起,讚禮官用高亢的聲音喊到:“陛下駕到,臣民朝拜!”
大秦三公(丞相、禦史大夫、太尉)和十二卿(奉常、郎中令、衛尉、廷尉、治粟內史、典客、宗正、太仆、少府、將軍、博士官、太史)按品級高低依次禮拜和獻禮。
讚禮官:“後宮朝拜!”
緊接著,大秦梓桐段玲瓏率領嬪妃禮拜和獻禮。
嬴政笑著說:“免禮,賜座。”
段玲瓏便來到了嬴政身邊坐下。梓桐不是人名而是大秦皇後的專屬稱呼,隻有段玲瓏一個人可以用。梓,就是故鄉。桐,當然是梧桐了。九嵕山上那棵梧桐王給嬴政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他把段玲瓏的尊號由皇後改成了梓桐。這個稱呼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秦朝之後的皇帝的老婆都是皇後,沒有一個被稱作梓桐的。這也是現代考古學家沒發現秦始皇有皇後的原因所在,人家秦始皇不是沒皇後,而是人家的皇後壓根就不叫皇後而是叫做梓桐。
讚禮官:“吾皇萬歲!”。
群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秦尚黑,衣服旄旌節旗皆為黑色。因此在大典上的秦始皇也是穿一身寬大的黑色袞服,袞服上繡著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紋飾,這就是所謂的十二章紋。
嬴政頭戴前後各有十二串珠玉冕旒的冕冠,右手持著用上好的羊脂玉製成的玉圭。這玉圭的長度和形製完全超出了過去周天子所用的鎮圭,完全超出了周禮中六瑞的範疇。這柄玉圭有一個專用的名稱,帝圭。
這個名稱是白宣起的,白宣給出的解釋是,希望嬴政每次看到這柄玉圭的時候,就能想起大秦創業艱難,就會提醒自己勤政愛民,時刻約束自己和臣子的言行,時刻記得要治理好國家。
還有一個意思,白宣知道嬴政喜歡到處溜達,所以白宣希望這柄玉圭能起到提醒嬴政早些歸來的作用。
由於這柄玉圭太長太寬,嬴政隻能把帝圭靠在右肩上,遠遠看去就好像嬴政端著一把用白玉製成的戰馬劍一樣。
白宣說要給嬴政一個不一樣的登基大典,在現代,但凡國家重大慶典各國領導人都會安排閱兵。閱兵是振奮民心,展示國力,提高向心力的最佳手段。所以,白宣就把現代的大閱兵儀式搬到了大秦。
當然,大秦帝國的首席國相,大秦的不敗戰神武安君白宣,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大閱兵的總指揮。
既然要組織閱兵,那就必然事先經過反複操演,除此之外還要安排百姓遊行的活動。為了弄好大閱兵,白宣很霸道的把馮去疾和魏繚手中的大秦黑冰台的指揮權搶了過來,與此同時恢複了大秦軍帥府這個機構做為大閱兵的總指揮部。一時之間,白宣幾乎把大秦所有能拿到手的權利都集於一身。
不是白宣貪權,而是不這樣做不行。時間緊任務重,又是新生事物,難免會受到守舊人氏的苛責。白宣可沒工夫跟那些侍禦史鬥嘴皮子,他索性把該拿的權利全拿到手,誰敢不聽直接削他。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白宣這樣一奪權果然讓一切反言論銷聲匿跡。而嬴政始終支持白宣,不管是誰在他耳邊嚼舌頭根子,嬴政都是一句話。
“大兄所做都是朕想做之事。”
嬴政一句話把那些人堵了回去,但嬴政缺一個也沒處罰這些人。這件事被盧煥知道後,盛讚嬴政胸懷廣闊堪稱海納百川。
但是嬴政越是這樣,白宣的壓力就越大,滿鹹陽城的百姓,滿朝文武還有各地郡守都會在大典那天在章台門上觀禮,這閱兵大典但凡有一點差錯鬧了笑話,就算嬴政不追究白宣,白宣自己怕是也沒臉在朝堂上混了。
事到此時白宣有點後悔了,後悔自己沒事整啥幺蛾子,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你看看人家王翦那麽大的功勞,被嬴政封侯之後,低調得一塌糊塗。成天待在九嵕山下的莊子裏,沒事就把白寶拎過去陪他。有時候還會把複蘇小兩口也叫上,老王的日子過的才叫滋潤呢。
嬴政和段玲瓏眉來眼去了一番之後又看看段玲瓏身後,這一年裏嬴政接連納了幾十個嬪妃,都是六國王族中最出色的女子,這其中有幾個已經顯懷了,大秦皇帝陛下看來是要子女成群了。
在距離嬴政和段玲瓏的寶座三丈外,黑衛警戒線範圍之外,大秦帝國的重臣們依照品級按順序排列坐好。今天的重臣們全都換上了嶄新禮服,放眼望去一片的黑色海燕中,不是的閃耀出金紫珠玉的光芒,那是重臣們佩戴的印綬所放射出的來的光芒。這種光芒,在黑色禮服的襯托下顯得既莊嚴肅穆,又富貴奢華。
再遠的地方就是大秦的中級官員。他們頭戴高冠冠,身穿黑袍,佩銀印青綬。這些官員手執笏板,耳簪白筆,正襟危坐,一個個神情嚴肅。
裏這些人更遠的是一些有資格到章台門上觀禮的下級官員以及從各郡縣挑選來觀禮的各地士紳名流,這些人加在一起約有兩萬餘人。當然,這些人是沒資格到章台門上觀禮的的。他們隻能坐在位於城樓兩翼的臨時搭建起來的木製觀禮台上。
在章台門對麵是十幾萬身穿白袍的鹹陽百姓,現在他們和天下百姓一樣有個統一的稱呼,黔首。黔字從黑,黔首也就是黑頭的意思。
那麽嬴政為什麽管百姓叫黔首呢,這裏麵是不是有貶低百姓的意思呢?答案是你想多了,這隻是秦人的一個普通習慣而已。
大秦尚黑,黑為貴,大秦的戰旗是黑的,士兵的軍服鎧甲也是黑的。從嬴政的袞冕到普通官吏的官袍都是黑的。百姓是沒資格穿黑的,他們衣服的顏色隻能是雜色,若是有了軍功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公士也是可以穿黑的。但唯有一樣東西大秦人無論貴賤都可以用黑,那就是包頭的頭巾。
不要被現代影視劇影響,其中類似額頭上綁根白帶子或紅帶子的情況在大秦是沒有的。秦人是圍頭巾的,而且頭巾的顏色不分高低貴賤必須是黑色。故此,嬴政把黎民、庶民、百姓改為黔首並沒有像後世人說的那樣有貶低百姓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奴隸的意思。
嬴政之所以該黎民百姓為黔首,隻是出於秦人的習慣,而且如今大秦一統天下,那麽大秦的法度就是天下人應遵循的法度,秦人的習慣就應該成為所有人的習慣,嬴政想的就是這麽簡單。
至於為啥十幾萬黔首都穿著白袍,那是因為在服飾上大秦遵循的是周禮。黑為貴白為吉,所以每逢慶典喜事,百姓的禮服全是清一色的白袍。這也就是後來的朝代裏管那些還沒有發跡的人叫做白衣或白丁的由來。
十幾萬黔首身穿白袍往那一站,那視覺衝擊力絕對震撼。想想看,十幾萬白衣好似大雪茫茫,但大雪之上還有一片黑壓壓的腦袋,這場景都沒法形容,就好像雪白的奶油上灑上了黑芝麻一樣。
為了搞好大閱兵,白宣是煞費苦心。別的不說,但說為了讓這些百姓不到處亂跑,也能站整齊,白宣事先命人在地上用白線劃好了格子。大秦的百姓是最守規矩的,讓站在格子裏絕對是兩隻腳都在格子正中,每一個踩著白線的。從章台門上望過去,橫看豎看都是一條線,說不出的整齊肅穆。
讚禮官:“吉時已到,請陛下訓示!”
眾人齊聲呐喊:“請陛下訓示!”
嬴政站起身來左手扶著定秦劍的劍柄右手抱著帝圭,章台門上下十幾萬臣民全都盯著嬴政,巨大的慶典現場一點聲音都沒有。
要說什麽早就寫好了,嬴政沒用王綰、盧煥、趙高、李斯、給他寫的繼位詔書,而是直接用了白宣寫的一篇文稿。這篇文稿還是嬴政的好兒媳婦,大秦太子妃白紫煙無意間從她老爹書房裏專門存放廢棄竹簡的架子上找到的。紫煙打算把這個當做字帖用,沒想到無意間被段玲瓏看到,就把這片文稿拿給了嬴政。嬴政看了一眼就放不下了,當即決定,在登基大殿上就用這個。
嬴政定了定神之後,用莊嚴的聲音說到:“周室無德,喪權失疆。周失其鹿,諸侯囂張。
夕有襄公,封侯立國。收取岐地,驅逐鬼方(指犬戎)。穆公血戰,拓土開疆。孝公變法,大秦隨強。文王滅蜀,壯我國邦。昭王威烈,九鼎歸陽。
今有嬴政,奮起餘烈。揮師出關,征討四方。因利乘便,分裂河山。掃滅六國,威震各方。
朕為始皇,包舉宇內,並吞萬邦。五湖四海,俱為王土。九州八荒,皆列國疆。巍巍大秦,萬世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