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致命交涉
上海城打下來了,當槍聲不再響起時,街道上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但我知道這平靜下麵隱藏著更多的不平靜,我對上海的占領隻是形式上的,還有許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就是徹底肅清上海的清軍殘餘,穩固我對這座城市的掌控,我的抓捕名單很快便送到了劉繼盛手中,其中包括兩江總督何桂清、江蘇布政史薛煥、蘇鬆太道吳煦、上海民團總長蔣鶴以及“洋槍隊”領隊華爾還有他的資助者買辦富商楊坊。劉繼盛接到名單毫不遲疑,立即吩咐手下人開始行動,看著這位得力的助手現在實在有點像一個“特務頭子”。
抓捕行動並不容易,城破之時一片混亂,除了知縣劉旬郇被擊斃外,其他人都沒了蹤影;幸好“中軍統”在上海城內早就布置了一批“特務”,所以這些人物的動向並不難尋找。
最重要的兩位,兩江總督何桂清和江蘇布政史薛煥已經被證實乘船逃走了,他們的船隊還在高橋和吳淞與岸邊扼守黃浦江口的太平軍周文佳部和伍文員部發生了交火,但最終他們還是成功地逃出了上海,很有可能前往廈門或者廣州避難。
抓捕的三號人物是蘇鬆太道吳煦,這個吳煦著實是個煩人的家夥,幾乎自始至終都在與我作對,從最初與楊坊、華爾一起組建“洋槍隊”到後來的“上海會防公會”再到與外國使館的協防交涉,吳煦幾乎是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我進軍上海。但讓他失望的是他的這些舉動都無一例外地被我擊破,“洋槍隊”全軍覆沒、“會防公會”一觸即潰,就連洋人也沒有再搭理他。
現在的問題是這個吳煦跑到哪裏去了?“中軍統”的眼線們稱吳煦幾乎就在我總攻上海的同時,便躲到了英租界一個外國朋友那裏。問題變得十分棘手,要想從英租界抓人將會十分困難,但這個吳煦又是個不得不除的人物,留他在上海遲早是個威脅。
“殿下,要不我們派人去把吳煦做掉?”劉繼盛建議道。
“哦?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我笑著說道。政治謀殺本不是我所擅長的,但既然知縣劉旬郇開了這個先河讓我差點喪命,所以現在我也學會了。
“不過現在局勢新定還不宜公開進行殺戮以失人心,本王要先禮後兵。”我又道。
於是我發出了一份文告,是新的太平天國上海政府的領導班子成員名單,其中我任命了許多人擔任各項職務,包括譚紹光追剿殘軍、餘又政管理治安、白齊文負責外交和租界治安,而恢複通商貿易的事宜被我安排給了這個吳煦。其實我並不打算真的任用他,這麽做隻是為了向上海人民彰顯我的大度,同時也為了把吳煦逼入絕境。
這一招果然奏效了,任命死敵官職讓他裏外難辦,吳煦自然不會出來到我這裏上任,但此時上海已經開始瘋傳吳煦投了太平軍,躲在租界裏的吳煦此時越發感到焦頭爛額,他為了向清廷表明自己沒有投敵,親書一封書信給浙江巡撫王有齡為自己辯護,但已經把他嚴密監視的“中軍統”很快就從他派出寄信的仆人手裏截下了這封信。
堅持了十天之後吳煦無可奈何地決定出逃,他喬裝打扮準備坐英國客船逃往寧波,然而他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完完全全地監控住了。“中軍統”人員立即行動,裝扮成歹徒,在公共租界外以搶劫的名義將他的馬車攔住,兩聲短促的槍響之後,吳煦斃命街頭。
吳煦之死引起了軒然大波,整個上海灘一時流言四起,我借機聲明吳煦已經加入太平天國並負責處理貿易,他是被清廷所暗殺;由於之前已經任命過吳,所以人們自然認為吳煦真的是因為投敵而被清廷暗殺,擔心自己安危的上海市民和外國僑民一齊開始譴責“清廷的惡劣行徑”,我就這樣除掉了死敵同時還搶占了輿論高地。
就在對付吳煦的同時,抓捕其他目標的行動也在積極進行中,不知為何上海民團總長蔣鶴和他的鄉勇隊並不在上海城內,據說蔣鶴在城破之時已經喬裝逃走,現在在寶山匯集了一批清軍敗軍準備反攻奪城;對於這樣的小醜我自然不會客氣,立即命令譚紹光揮軍前去蕩平。
三天之後譚紹光發來信報稱已經徹底擊潰了蔣鶴的軍營,擊斃團練頭目蔣鶴等四五個民團頭頭,在滬的民團勢力如秋風掃落葉般被掃清了。
接下來是華爾和楊坊,然而他倆似乎在我攻城之前便消失了,後來經過調查才知道楊坊雖然參加了吳煦的“上海會防公會”,但他根本就沒報希望,在華爾潰敗後不久他倆便攜巨資乘船逃走了。
盡管如此,楊坊依舊在上海留有四五座泰記錢莊,現在這些資產自然就被我笑納了。從楊坊那裏繳獲的銀兩槍械居然能擺滿一整個房間,看來這些平日裏與官商洋人相互勾結的買辦富商身上還真有不少油水可榨。
妨礙上海和諧的幾個人都已不在,我穩定上海的計劃就進入了第二步——控製上海的海關衙門,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確切地說是相當不容易,因為上海海關衙門一直掌控在外國人的手裏。
事實證明我確實沒有能力控製它,英法的大炮就架在旁邊,我隻能暫時成為清朝的代替者繼續收取微薄的關稅,不過好歹有了新的收入也算是對我費勁心思打下上海的補償。
為了發揮上海貿易橋頭堡的作用,我立即組建了上海貿易中心和輪船招商局,建立起安慶到上海的快捷貿易通道,極大地增加了我的屬地的經濟實力,也為我組建現代工業購置先進武器提供了便捷通道。
“進攻”上海海關衙門的鬥爭開始了,與我進行關稅談判的是上海海關副稅務司羅伯特?赫德,我派出的談判代表是蒙時雍,我給蒙時雍的要求就是最次也要守住等同清朝的底線,絕不能再給洋人更多的權力。
這次交涉注定不會順利,上海海關衙門的代表赫德借口要見我本人,遲遲不肯亮出底牌,談判陷入了僵局;我知道其實維持原有關稅和增加貿易交流的提案外國人並非不能接受,隻是現在打進北京的英法聯軍正在和清王朝談判,所以在滬的外國勢力多保持觀望,他們是希望從清廷那裏撈到更多利益,然後向我索取同樣的。
我知道這次談判拖得越久對我越不利,所以在談判的第三天也就是赫德提出要見我本人的第二天,我親自出現在了上海海關衙門門口,這次我不是自己來的,大隊“華興軍”隨之而來,英法駐軍勢力單薄且沒想到會這樣,很快周圍的街市就都被“華興軍”控製住了。一個個外國人都膽戰心驚害怕生變,怕這場談判成為一場“致命交涉”。
我大步走進上海海關衙門,赫德見此架勢也是驚得渾身顫抖不知該說些什麽。
“這生意和清妖能做,和我天朝就做不了?”我厲聲問道。一旁的周國賢手握長槍十分瀟灑,此刻赫德和一幹洋人都嚇得不敢說話了。
對我和我的軍隊不甚了解的赫德妥協了,很快條約便簽好了,海關依舊由赫德他們掌管,但要與太平天國的合作,而太平天國政府將保證在屬地內洋商的安全。
第三步就是要控製上海的輿論,我要在上海創辦自己的報刊做喉舌,同時還要打擊那些對我或太平天國有成見並進行不利宣傳的敵對報刊;我的目標鎖定為上海租界內出版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
《北華捷報》,全名《北方中國新聞快報》,於1850年由英國商人亨利?奚安門創辦,前期主要是刊登一些港口的航運和商業信息,後來逐步發展成了較為成熟的新聞時評報刊,在上海的中外勢力範圍內很有影響力。1856年奚安門去世後,《北華捷報》由另一個英國人查爾斯?斯賓塞?康普頓接手主編,《北華捷報》大量刊登了太平軍與清軍交戰的最新戰況以及太平天國的訊息,雖然不乏一些精彩而客觀的報道,但它始終站在太平天國的對立麵。
所以我要控製上海的輿論,增加我在上海的威望,就要在這裏扶植我自己的喉舌同時打擊敵對宣傳工具。我從劉繼盛那要到了幾份近期的《北華捷報》,並派人翻譯成中文開始閱讀。針對我率軍進占上海這件事,《北華捷報》如是寫道:
“盡管太平叛軍對上海縣城實現了占領並趕走了清王朝的勢力,但我們並不看好他們,我們認為他們依舊難以經營好這座龐大的城市,因為這幫叛軍除了打砸搶燒外似乎並不在乎其他東西。”
“我們欣慰地發現叛軍並沒有對上海進行破壞,他們的到來十分有秩序,據了解可能是他們的首領——新任首相兼議會議長城王馮瑞城不願意得罪我們的領事館和租界,但沒人知道他們能保持多久。”
“太平叛軍居然要規範貿易,建立貿易中心並試圖控製海關衙門,他們在穩定全城之後開始效仿文明國家進行貿易交流;截至目前他們仍在努力和海關的領事交涉中,鑒於叛軍已經控製了中國南方一些富庶的地區,所以英法都表示願意合作;但本報編輯還是要提醒他們不要過分相信叛軍,他們並不可靠。”
看來這個康普頓和他的《北華捷報》真是對我有著很深的成見,不行,我要把他改造改造,否則就得動動手腕像對付吳煦那樣讓他徹底消失了,於是我立即指派手下人去報館邀請《北華捷報》主編康普頓來縣衙會麵,打算再來個“致命交涉”,這個反對我的家夥如果不敢出麵來見我的話就直接證明了他和他的報紙關於我軍的報道是在說假話。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康普頓還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