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唐第一暴君> 第390章 兩鎮合一(三更)

第390章 兩鎮合一(三更)

  “聖旨到!”


  聽到這三個字,折府內外都震驚了,紛紛來到近前,伸出脖子眺望。


  高升自然不會在大門口宣旨,而是把聖旨交到旁邊的宦官手上,然後便朝著府內走去。


  折家的一眾人等和丁會、劉知俊等人紛紛上前迎接高升,後者並未說話,而是徑直來到靈堂,讓身邊的人點燃三支香,雙手結果香,並插在香爐中。


  “折都督,咱家代表聖上給您上的香,請恕咱家無法行禮。”


  旁人的人本來疑惑高升此舉,聽聞是代聖上,甚為驚訝。


  上完香後,高升看著丁會等人,並未打招呼,轉而看向折家的人,拿起手下人遞過來的聖旨,用著那公鴨嗓的聲音高聲道,“聖上有旨,折氏族人接旨。”


  折從阮等人紛紛上前行禮,其他人雖不是接旨的對象,也都保持行禮的姿勢。


  高升看了一眼眾人,這才翻開聖旨,“聖上有旨:忽聞折卿病逝,朕心悲痛。。。念折卿之功,特追贈鎮南都督府都督折嗣倫為太子少保、府穀縣公。欽此!”


  “臣等領旨!”


  雖說追贈的爵位,子嗣無法承襲,但想到父親能以太子少保以及府穀縣公的身份下葬,折從阮等人很是感激。


  隨即,折嗣倫的長子接過聖旨。


  辦完正事,高升這才看向折從阮,傳達聖上的口諭,“折中郎將,聖上讓你好好為令尊守孝,三年服喪欺瞞後,回朝廷述職。”


  “謝聖上隆恩!”


  折從阮有些激動,連忙對晉陽宮方向行了一個君臣大禮。


  高升點了點頭,便跟丁會和劉知俊二人打了招呼,然後便轉身離去。


  高升的身份特殊,自然不會在這裏久留。


  “聖上親自讓高公公傳口諭,看來對你期望頗高。三郎,好好守孝,你們折家可就看你了。”丁會誇讚著折從阮。


  劉知俊也仔細打量著折從阮,對這個小輩,也有些好奇。


  或許是因為聖旨的原因,也或許是丁會父子以及劉知俊親自前來,後麵幾日,有不少官員上門吊唁。


  因為要把棺槨運回府州老家安葬,折從阮等人並沒有在太原停留太久,開朝後便辭去中郎將職務,然後於正月初八便和一眾兄弟姐妹護送棺槨回府州。


  折嗣倫的病逝,並未引起太大的風波,必定人走茶涼,即便聖上下旨追贈,但短時間折家肯定會衰落,沒必要過多關注。


  開朝後的兩件事引起了朝野的爭論:一是劉知俊將接任鎮南都督,二是保大軍節度使一職的接任問題。


  畢竟是一鎮節度使,誰都眼饞。


  可讓很多人都沒想到的事,聖上並未立即確定保大軍節度使的人選,而是召見了綏州節度使李嗣本。


  這讓不少人有些疑惑,難道是讓李嗣本接任保大軍節度使?那綏州節度使怎麽辦?

  很快,眾人就得知了聖上的真實意圖。


  天佑九年正月十二,聖上下旨以綏州節度使、保大軍節度使合並為關內道,以李嗣本為節度使。


  同時任命了觀察使和新的行軍司馬。


  除此之外,以保大軍和綏州兵馬抽調一萬五千精銳之士組建左神策軍,以夏州刺史李思平為大將軍,駐紮在綏州。


  至於新的關內道,節度使府衙移駐延州,便於管理關內道,並升延州為中州,以馮道為刺史。


  而新成立的關內道,兵馬被限製在兩萬人,依然由行軍司馬管轄。


  雖然兩鎮合並,關內道下轄十餘州,但兵力不增反降,精銳都被抽調組建新的禁軍——左神策軍。


  說實話,這連續的旨意,讓朝臣很多都始料不及。


  韓偓等人本以為聖上隻是想把劉知俊調離保大軍,並趁機控製保大軍。


  但他們沒想到聖上更狠,直接讓兩鎮合一,複製了河東的模式。為了削弱關內道軍事力量,不惜新組建一支禁軍,抽調了關內道的精銳之士。


  聖上這麽做,豈不是告訴天下人,朝廷要削藩?


  也不知道當消息傳到成德、昭義、義武和靈武四鎮後,會是什麽反應。


  目前朝廷需要削的藩鎮,其實就這四鎮,邢洺、橫海、幽州和大同暫不在削藩的首要目標。


  削藩是個敏感的詞,朱溫就是因為削藩而給削沒了的。


  朱溫要不是急於動成德,也不至於遭遇慘敗,最後病逝洛陽,才有了偽梁如今的亂局。


  “兄長,你們這聖上倒是挺急,這就開始削藩了?”李琪得到消息後,一下就猜到了其真實目的。


  隻是這跟朱溫削藩有所不同。


  朱溫是想武力削藩,而李柷則是通過分化瓦解。


  隻要關內道一事順利搞定,削藩就成了定居。


  可關內道最大的反對聲音——劉知俊都選擇去鎮南都督府赴任,下麵的人即便是反對,也翻不起太大的波浪。


  “朝廷要想平定天下亂局,削藩是必然。”李珽沉聲道。


  雖說對方是自己親弟,但關於立場,李珽不想聽到有人說自家聖上的壞話。


  “兄長何必自欺欺人?削藩的確必然,但以李唐如今的形勢,剛剛平定晉王的叛亂,就迫不及待地削藩,未免太著急了一些。”李琪又不是唐臣,所以也沒什麽顧忌。


  “二郎,在這裏,你還是不要胡言亂語。”李珽提醒道。


  其實,這也證明李珽心中的擔心。


  其實他並不是反對削藩,包括韓偓一樣。


  像他們這些曆經數朝的人,都知道藩鎮割據的危害,安史之亂後,多位大唐皇帝削藩,卻沒有一次成功的。


  運氣好的削了一兩個藩鎮;運氣不好的,卻被藩鎮軍隊趕出了京城。


  前車之鑒就是朱溫,被削的命都沒了。


  如今的朝廷局勢來之不易,韓偓和李珽等人都認為該多緩幾年,誰想到聖上會如此著急。


  緩幾年的道理,李柷也懂,可時機來了,總不能不利用起來吧。


  隻要關內道一事平穩渡過,朝廷就不用擔心西邊。至於靈武節度使韓遜,哪裏敢違背朝廷,還得擔心朝廷出兵攻打他。


  這樣一來,朝廷在西北之地就有了一塊很大的腹地,進可攻、退可守,才能全力對付河朔的藩鎮。


  隻是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韓偓等人也有些不理解李柷的想法。


  見兄長不想提及此事,李琪便換了個話題。


  不過李唐的削藩,卻是讓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扭轉唐梁局勢的機會。


  河朔的幾個藩鎮,想來都很怕被削藩吧?

  大梁都能在河朔上栽跟頭,他不信李唐能順利渡過。


  若是李唐被削藩一事給拖住,想來唐梁的局勢會有所改變,看來回去得把這事匯報上去。


  關內道的事,無疑是在太原的官場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特別是成德幾個藩鎮的使者,都在第一時間把消息傳了回去。


  保大軍是第一個被削的藩鎮,接下來很有可能輪到他們。


  “陛下,現在削藩是不是太著急了?老奴擔心其他幾個藩鎮會鬧出事端。”


  張承業也沒想到聖上會來這麽一個大動作,若隻是調走劉知俊,不至於鬧得這麽大。


  李柷在棋盤上落了一個子後,淡淡道,“樞密使應該熟悉這些藩鎮,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能保持一條心嗎?隻要他們不是一條心,那都是小事。”


  李柷所擔心的藩鎮無非是成德、義武和昭義三鎮。


  這三鎮距離太原很近,而且相互也緊鄰,若是一起起兵造反,那才叫麻煩。至於靈武,李柷倒不擔心,韓遜沒那實力,也沒那膽子。


  張承業一愣,低聲道,“聖上是想分化瓦解這些藩鎮?”


  “這是自然地,不過也得做好出兵的準備。隻要成德和義武不起兵作亂,都還在可控的範圍內。”李柷淡淡道,視線一直在棋盤上。


  “陛下的意思是對昭義動手?”張承業不是傻子,聽出了其中的言外之意。


  成德和義武現在都是穿一條褲子,動其中一個,另外一個肯定會感到唇亡齒寒,勢必出兵。


  而且這兩鎮作亂,很有可能會導致契丹大舉南下。


  反觀昭義,距離太原很近,但跟成德兩鎮隔著太行山脈,且實力較弱。


  若是對昭義動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