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歸義現狀(一)(四更...
太原,吏部,招賢館。
作為跟偽梁、蜀國、楊吳等政權和割據勢力搶人才的地方,從成立以來就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每個月都有不少讀書人前來,基本都是偽梁成立前考中科舉的士子。特別是這兩年偽梁內亂不斷,不少在偽梁仕途無望的官員前來投靠,想要謀求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
李詹就是其一。
跟楊凝式去河中不同,他在過了白徑嶺就直接前來太原。
“請問,這裏是招賢館嗎?”
雖說一路風塵仆仆,但李詹還是先找了一處邸店休息了一晚,好好收拾了一番才去。畢竟關乎自己的形象,這不能草率。
看到門房的小吏,李詹態度比較恭敬。
這個小吏舉止有些懶散,這也正常。
雖說每月都有不少人來,但每天平均下來一個都沒有,天天守在這裏,很容易變成這樣。
“你是先帝時期的士子?”招賢館門前,負責登記的小吏看了一眼李詹,不鹹不淡地問道。
先帝時期的士子跟當今聖上北遷後的士子自然不同。
聖上北遷後,朱溫在洛陽另立新帝,雖說仍是大唐,但畢竟不被太原朝廷承認。
同樣都是進士,先帝時期的跟廢帝(即雅王李禛)的含金量都不同。若是先帝時期的進士可以擔任六品職位,那廢帝時期的隻能擔任八品。
總得來說,朝廷能用廢帝時期的士子已經算仁慈,不承認都可以。
“在下李詹,天祐元年的明經。”李詹恭敬說道。
“天佑元年的明經?”小吏抬頭仔細看了看李詹,指著身後的院子,“天佑元年的明經,去左邊登記並核驗身份,身份無誤後,需要參加吏部舉行的考試,然後根據成績來決定你的職位。”
“還要考試?”李詹一愣,他可什麽都沒準備。
“那是自然,不然要是水平不行,朝廷怎麽敢讓你去重要的職位任職?”小吏瞥了一眼說道。
“主要考什麽內容?在下也好回去準備一下。”李詹追問道。
“你的身份核驗無誤後,裏麵的人會給你發一個冊子,上麵有考試的內容,你自己去準備。每個月有兩次考試的機會,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
現在已經過了十五,你隻能參加三月初一的考試,還有時間準備。
而且朝廷會給你們提供住宿的地方,在求知書院。”
求知書院?
這是什麽地方?
李詹對於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並沒有聽過這個書院的名字。
疑惑歸疑惑,但他還是老實的去核驗身份。
身份核驗無誤後,拿著幾本冊子,他這才大鬆一口氣。總得來說,隻要身份無誤,肯定會給任命官職,就看高低。
這時,他的心情才舒緩不少,這才有功夫打量這太原城。
雖說城池不如洛陽規模那麽大,但商業氛圍遠甚洛陽,讓他有些期待。
。。。。。。
天佑九年二月十五,西漢敦煌國都城沙州。
自從天佑八年西漢金山國敗於甘州回鶻,作為皇帝的張承奉被迫簽下‘父子之盟’,西漢金山國改為西漢敦煌國。這無疑對歸義軍政權打擊很大,張承奉自此一闋不振,在西漢敦煌國的威望大跌。
如今國內暗流湧動,不少原本效忠張承奉的官員、將領和家族開始陽奉陰違。
張承奉雖然知道這些,卻也無能為力。
自從乾寧元年(公元894)年張承奉執掌歸義軍後,不敢坐守沙瓜二州,想以武力恢複歸義軍強盛時期的疆域。
當時的張承奉年輕氣盛,特別在得知大唐覆滅後,直接稱帝建國,不再臣服於大唐。
沒辦法,自從甘州回鶻崛起,中原跟歸義軍的聯係時斷時續,不時傳來的消息也都五花八門,也不知道哪些是真的。
但張承奉也是野心勃勃,不然也不會在得知大唐覆滅後就稱帝建國。
西漢金山國開始幾年的戰事的確比較順利,攻占樓蘭,大敗甘州回鶻。但張承奉還是著急了。
西漢金山國號稱一國,實際就沙瓜二州之地,實力並不強大,但他又直接跟甘州回鶻開戰。開始是打的不錯,可很快被陷於跟甘州回鶻的苦戰,到最後被打的簽下父子之盟。
從獨立的政權變成了甘州回鶻的附庸,任誰都不甘。
雖說張承奉是張議潮的孫子,但他讓歸義軍損失慘重,下麵的人自然不滿。
沙州城下的戰敗,直接把心高氣傲的張承奉打落穀底。
可就在這時,突然傳來大唐的使者到來,這個消息無疑在西漢敦煌國引起了極大地震動。在得知消息之後,張承奉直接把大唐的使者接入皇宮。
“閣下是大唐的使者?”
看著眼前年紀輕輕的張超,張承奉有些懷疑。
他身邊的親信也不太相信,可對方身上有著半封聖旨,上麵有玉璽印,不像是假的。
“在下大唐內侍省張超,奉大唐皇帝之命,於天佑六年從太原出發,曆時三年方至歸義軍。”張超雖然曆盡艱辛才抵達沙州,而且身邊隻剩下兩名護衛,其餘的人都死在了沙漠之中。
“天佑六年?可據我們所知,大唐已經在五年前就被朱溫覆滅。”沒等張承奉開口,一旁的宰相羅通達便開口質疑。
羅通達本為武將,之前因占領樓蘭、兵逼伊吾城而深得張承奉的重視,不久就升任宰相。
聽到羅通達這毫無敬意的話,在場的官員並未阻止,反倒是張超及其身邊的護衛有些不高興。
“放肆!”
麵對羅通達的質疑,張超有些惱怒,“你們從哪裏得知的謠言?大唐並未滅亡,當今聖上登基後便北遷太原。”
“太原?可大唐的都城在長安和洛陽。”又有一人質疑。
“你們這是鐵了心要背叛大唐?聖上本以為歸義軍依然忠於大唐,這才派咱家不遠千裏出使歸義軍,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歸義軍叛唐立國。
待咱家返回太原,定上報聖上治歸義軍叛國之罪。”張超代表著朝廷,雖然麵對刁難,卻依然據理力爭,維護大唐的尊嚴。
張承奉沒想到眼前這人的反應這麽大,連忙開口勸道,“張公公息怒,請聽本王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