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楊劉之戰(三)(二更...
“啟稟陛下,剛剛平南都督府傳來消息,博州刺史李從珂兩日前於夜間趁黃河結冰渡過黃河並襲擊楊劉,目前已經攻占楊劉、濟州城兩地。
平南都督府擅自南渡黃河,臣以為雁門郡王此舉有些不妥,請陛下下旨斥責。”
得到李嗣源擅自出兵攻打偽梁,郭崇韜心裏很不爽,因為這事他這個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不知道,還是事後才得知,他心裏能舒服?
所以他決定製定先參李嗣源一本。
對於郭崇韜的話,無論是韓偓,還是趙觀文都沒反對。李柷看了看三人的表現,不像是作假,這意味著三人都跟李嗣源不對付?
這是好事啊!
“李從珂打下了濟州和楊劉?”李柷頗為‘驚訝’地說道。
郭崇韜有些意外,沒想到聖上居然不提李嗣源私自出兵的事,旁邊的趙觀文則是伺機回道,“回陛下,根據平南都督府傳來的戰報,的確如此。”
“那雁門郡王如今有何應對之策?”李柷問道。
郭崇韜雖然不滿,也隻能如實回道,“回陛下,雁門郡王認為此乃天賜良機,已經集結兩萬軍隊,準備增援李從珂部。
陛下,雁門郡王私自出兵,實乃大不敬,此風不可長。”
李柷點了點頭,“郭愛卿言之有理,不過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如今偽梁陷入內亂之中,我大唐又借機渡過了黃河,此乃天賜良機,機不可失。
高升。”
“奴婢在!”一旁的高升恭敬行禮。
“傳朕旨意,讓樞密使和三位樞密副使立即入宮。”李柷吩咐道。
“奴婢遵旨。”高升回道。
對於聖上的處置,郭崇韜有些不滿,但韓偓和趙觀文二人都沒有開口支持,僅憑他一人,獨木難支。
接下來的時間,自然是等張承業四人入宮,但李柷也沒閑著。
禁軍是作戰的主力,但也需要兵部和戶部的支持。
其實問題也不大,在幾個月前,戶部這邊就開始準備了,鎮東、鎮南、平南三大都督府都囤積了不少的糧草。雖說這些糧草並未準備好,但也足以支撐起一場大戰。
等了大約小半個時辰,張承業四人這才陸續進宮。沒辦法,幾人住的地方不在一個地方,自然耽擱時間。
得知平南都督府已經攻入偽梁天平軍節度使境內,張承業四人雖然驚訝,但也知道這是絕好的機會。
“陛下,此乃不可多得的機會,應該立即出兵增援。”李存璋迫不及待地說道。
“李副使,如今是冬季,此時大規模調兵合適嗎?”郭崇韜沉著臉說道。
李存璋有些意外,不知道郭崇韜為何一反常態。就算此時不適合調兵,但此等良機難遇,豈能錯過?
“郭大學士,如今偽梁內亂,天平軍節度使調走部分軍隊前去開封平叛,其部兵力不足,此時進攻,有很大的可能拿下鄆州。到時候唐梁戰局盡在我大唐掌握之中,利大於弊。”李存璋爭辯道。
“如今偽梁內亂,讓他們繼續亂下去不是很好嗎?朝廷若此時大規模出兵,很有可能讓偽梁團結一致,對我大唐並不是好事。”郭崇韜沉聲道。
“好了,朕是征詢你們意見的,不是讓你們來爭吵的。其他人怎麽看?”李柷有些不悅,便看向其他不說話的幾人。
韓偓歎了口氣,起身說道,“回陛下,臣認為郭大學士言之有理,現今乃寒冬,的確不適合大舉出兵。”
若此時再有樞密院的人反對,就成演變成內閣和樞密院的爭鋒。李柷雖然不想讓兩股勢力親密如間,但也不能互相拆台,那樣可就什麽事也做不了。
說著李柷給趙觀文隱晦示意了一下,後者心領神會,便開口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此時的確不宜大規模出兵。可如此良機,也不能錯過,朝廷沒必要大規模調集軍隊,可以讓平南都督府自身的兵力去增援。”
張承業見狀,也站出來表態,“陛下,趙大學士言之有理,此乃良機,隻是冬季調動兵力過於困難。平南都督府自身也隻能憑借黃河結冰渡過黃河,若朝廷大舉增兵,黃河的浮冰能否自稱大軍渡河就是一個問題。
老奴以為,可以先讓平南都督府自行增援,打退偽梁的反撲即可。朝廷可以趁機往平南、鎮南都督府調集軍隊、糧草,修建船隻,等來年開春之後,再以濟州、楊劉之地為橋頭堡,攻略偽梁。”
“陛下,臣以為樞密使言之有理。如今黃河結冰,雖人馬可行,但輜重能否過河不可而知,不應冒進。
朝廷可以在這段時間做好戰前準備,積蓄力量,來年開春後,便可一鼓作氣,攻到偽梁東京城下。”楊讚圖也起身附和。
李柷其實是想一舉攻下天平軍節度使,可張承業的話卻是給他提了一個醒,那就是黃河浮冰不一定靠得住。
這要是大舉增兵,黃河浮冰撂挑子,有可能南岸的大軍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這是冬季,若浮冰破碎,連船隻都無法通行。
看來,還是他想的太過美好了。
李柷沉思了一會兒,做出了決定,“調左羽林軍去魏州駐紮,以免偽梁趁機北上襲擊河朔。
其餘禁軍暫不調動,但需做好戰前準備。這段時間往三大都督府加快調集糧草,確保來年大戰所需。”
眾人一聽,知道大戰即將爆發,就看明年什麽時候開始打。為此,在場的七人又激動又擔憂。
若是能一舉滅梁,那是滔天的功勞;可朝廷這些年連連征戰,國庫壓力很大,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雁門郡王私自出兵一事?”郭崇韜沒忘他最初的目的,就是要給李嗣源一個教訓。
李柷眉頭微皺,很快又舒緩開來,“傳令給雁門郡王,若他能守住濟州城和楊劉二城,朕可以不追究他私自出兵之責;若他最後兵敗,朕將會數罪並罰。”
別看他一直都想除去李嗣源,但其此次所做的事符合他的打算,所以他並不想處罰。隻是郭崇韜一直揪著不放,他也不可能不表態,做做樣子。
這郭崇韜拜相之後,的確有些飄了。
。。。。。。
兗州城,泰寧節度使張萬進的府邸中。
此時張萬進正在放聲大笑。
“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
“恭喜節帥,如今李唐南犯,洛陽那邊勢必無力抵抗,此時節帥可以接下開封朝廷給的爵位,坐山觀虎鬥。”
書房中,幕僚正在恭賀張萬進。
在朱友孜這邊起事前,李振和朱友孜二人先後跟他聯係過,讓他起兵策應。他表麵答應地挺快,但真當朱友孜發動政變時,他卻偃旗息鼓,沒有響應支持,也沒說要出兵平叛。
當然,朱友孜起事前,他也未向趙岩,甚至朱友貞吐露朱友孜的圖謀。
很簡單,他想要借機謀求更大的利益。
“不僅是魯王爵位,告訴朱友孜,隻要他肯讓本帥擔任泰寧、平盧兩鎮節度使,本帥就起兵響應他。若是他不同意,就別怪本帥出兵平叛。”張萬進也是充滿野心之人,言語間並沒有對朝廷的敬意。
可以說,這個時代的很多掌權者都有很大的野心,不然也不會經常出現政變、造反。
為了權力,朱友珪敢殺其父朱溫和其義兄朱友文,朱友貞敢造朱友珪的反,如今朱友孜也造朱友貞的反。
這樣的情況下,張萬進背叛朱友貞也不算什麽不能接受的事。
“節帥言之有理,到時候節帥以魯王身份掌泰寧、平盧兩鎮,割據一方,不管是洛陽和開封兩方誰最後勝利,都不敢輕易招惹節帥。”幕僚諂笑著恭維道。
“這件事就這麽辦。朱友孜如今的日子並不好過,除了答應本帥,他沒得選。”張萬進語氣輕狂,並沒有意識到他是在刀尖上行走。
當然,就算是意識到,恐怕他也不會停止。若是膽子不大,怎麽能獲取更大的權力和更高的地位?他沒起兵造老朱家的反就不錯了。
“屬下遵命。節帥,隻是這唐軍怎麽辦?如今唐軍攻占濟州和楊劉,想來對天平軍也虎視眈眈。
泰寧跟天平軍接壤,若天平軍覆滅,泰寧將如何自處?”幕僚有些擔心。
李唐的威名在外,無論是幽州劉氏父子,還是朱梁,都不是李唐的對手。李唐一直對偽梁虎視眈眈,隻是受阻於黃河,否則唐軍早就兵臨開封城下。
聽到唐軍,張萬進神色凝重,“唐軍的確是個麻煩事。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該著急的不是我們,而是張筠、段凝、朱友貞他們。
不管他們,先讓朱友孜答應我們的條件。隻要本帥能節製兩鎮,就算是唐軍大舉南下,也不能把本帥怎麽辦。
到時候就看誰給的價碼高,本帥就投靠誰。”
“節帥英明。”
張萬進並沒有因此而神色緩和,李唐並不是好惹的。唐軍南渡黃河,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是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