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朱瑾謀劃
“幾位,這件事到底是誰做的?”
自從出現那封建議吳王稱帝的折子出現後,揚州的氣氛就有些不對,朱瑾更是一頭霧水。
所以他才把蔣延徽、李承嗣二人叫來。
見朱瑾看向自己,蔣延徽連忙搖頭,“徐國公看我作甚?這件事肯定不是我做的。”
“若是大王稱帝,你就是皇親國戚,你完全會因為權力和地位去做這件事。”朱瑾一臉嚴肅地說道。
蔣延徽聽聞臉色微變,依然搖頭,“徐國公高看蔣某了,蔣某不糊塗,怎麽可能做這種事?我倒是懷疑是齊國公。”
“齊國公?徐溫?”朱瑾聽聞有些不解,“如今他在揚州城內的勢力大多被我們拔除,剩下的也不足為懼。大王稱帝對他有什麽好處?”
“怎麽沒好處?一旦稱帝,他就可以想辦法把皇帝之位搶過去。”李承嗣淡淡說道。
“他休想!”朱瑾冷哼道,“這件事有沒有可能是大王的幾位好兄弟做的?”
說到這裏,他又看向蔣延徽,因為楊隆演的幾位胞弟裏,楊濛的年齡最大。而蔣延徽跟楊濛的關係密切,遠非他人能及。
見朱瑾又看過來,蔣延徽一臉無語,“看我作甚?這件事我真不知道,其他幾人不知道,但楊濛肯定沒這個膽子,也沒這個腦子。
我還是懷疑齊國公。
當然,也有可能是朝廷或者江寧郡王搞的鬼,讓大王稱帝,然後朝廷就有借口南下。”
朱瑾聽聞不禁沉默,朝廷的確是壓在他們心中的一個石頭,甚至是巨石。
徐溫自然不用擔心,他在江南,朝廷打來,也威脅不到他。
可他們不一樣,他們的勢力都在江北,若是朝廷南下,他們勢必損失慘重。
“其實我覺得大王稱帝也沒什麽。”李承嗣突然說道。
聽到這話,朱瑾二人一愣,有些疑惑的看向李承嗣,不知道對方為啥說出這樣的話。
李承嗣見二人看了過來,不以為意地說道,“我吳國從第一任吳王開始,已經十五年。這十五年裏,整個吳國所轄各州,都知吳王,而不知朝廷皇帝。
如今南方各勢力中,我吳國實力最盛,擁有精兵三十萬,並不比朝廷弱多少。
蜀國王建和越國劉龔這樣的人都能稱帝建國,為何我吳國不能稱帝?
一旦大王稱帝,我等的地位也都會提高。
那個時候,不管是何人在背後指使,我覺得都無所謂,甚至可以暗中推動。更何況打起來,我們也不一定不是朝廷的對手。
當初偽梁數次入侵,不都被我們擊退嗎?”
聽到李承嗣這話,二人驚訝歸驚訝,但也沉默了。
若真的大王稱帝,三人的地位都會上升。
朱瑾不會隻是徐國公,封王都有可能;蔣延徽不會隻是一個節度副使,完全可以是一鎮節度使,或者朝中重臣;李承嗣也能成為兵部尚書之類的,甚至拜相也不是不行。
“徐國公,李司馬所言的確有些道理。”蔣延徽心動了。
朱瑾卻是有些猶豫,隨即不解地看向李承嗣,“你為何會有這個想法?”
李承嗣想也不想解釋道,“徐國公應該知道,李某是晉王的親信,徐國公認為李某歸附朝廷後,朝廷會怎麽對待李某?
若是徐國公真的想歸順朝廷,當初朝廷要留下徐國公的時候,徐國公不也是沒答應嗎?
如今吳國隻是名義上歸附朝廷,但無論是徐國公你,還是齊國公朱溫,或者是我們這些人,其實都不願意歸順朝廷。
與其這麽拖著,不如直接讓大王稱帝,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跟朝廷開戰。到時候我們聯絡蜀國、楚國以及夾擊朝廷,朝廷也不見得能奈何我們。
甚至我們還可以去聯絡契丹。”
朱瑾聽聞猶豫了一會兒點頭道,“道理是這個道理。就算是我們現在歸順朝廷,肯定會被調到閑職,無論是韓遜,還是高季昌都是如此。
可稱帝之事幹係重大,還需好好考慮。而且還有一件事,江寧郡王李昪怎麽辦?
他手上有軍隊兩萬餘人,他會看著我們擁立大王為帝?”
李昪這一年一來,實力增長不少,擁有騎兵兩千,步軍上萬,還有近萬的水師。在揚州這邊,朱瑾也不見得比李昪強多少。
“若江寧郡王阻止,那就把他除去便是。”李承嗣冷冷說道。
聽到李承嗣這話,朱瑾感覺到有些怪怪的,感覺對方變化很大。
“除去李昪?哪有那麽容易?”蔣延徽搖頭道。
“我又沒說直接動武,可以把他招來,然後逼其交出兵權即可。沒了兵權的他,能有什麽威脅?”李承嗣撇嘴道。
“除去李昪容易,那徐溫怎麽辦?若他不同意,稱帝之事,恐怕就不好說。”朱瑾依然沒忘記徐溫這個大隊頭。
“折子那件事不是我們幾人做的,那極有可能是徐溫做的,他應該不會反對。”蔣延徽說道。
“不反對還不行,除非是讓他去推動,我們不反對,這件事不能由我們去提。”朱瑾搖了搖頭,雖然他不介意讓楊隆演稱帝,但他卻不能去當那個推動之人。
“這個簡單,我們也找人上折子,逼著徐溫出來攬過這件事。”蔣延徽提議道。
“那江寧郡王呢?難道就這麽看著?”李承嗣提醒道,“我們若想抗衡徐溫,是不是該把李昪此人解決了?有他在,我們隨時腹背受敵。”
朱瑾眉頭微皺,這個時候動李昪,有些不符合他的計劃,“你還是建議設鴻門宴請他來?可他會來嗎?”
李承嗣保證道,“一定會來,我們叫他來商議吳國之事,他不可能會缺席。”
在李承嗣看來,不管李昪來不來,都算是成功。
最好是李昪識破這個鴻門宴,然後雙方大打出手,這才是最好的局麵。即便是李昪要來,他也會想辦法讓對方來不了,隻有這樣才能激化兩人的矛盾,揚州才能亂起來。
朱瑾聽聞,看了看二人,覺得沒什麽問題,便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