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烏氏之謀(二更)
多年前的幽州一戰,契丹集結起了四十萬騎兵,那算是契丹的巔峰時期。
因為幾次諸弟之亂和跟大唐的三次大戰,契丹及其附屬部落損失慘重。
東奚分裂,胡損等歸順了大唐;黑車子室韋也是如此,近半部族歸順大唐。
加上跟渤海國的兩次大戰,契丹這邊也損失不少。
可以說從幽州一戰後,契丹在跟大唐三次大戰中損失的戰馬就超過三十萬匹。這還不算幾次諸弟之亂和跟渤海國的戰事,若是總共算下來,超過四十萬匹戰馬都有可能。
這可是四十萬匹戰馬,不是一般的馬,十年時間能補充多少回來?
按照契丹騎兵的標準,都是一騎雙馬,四十萬騎兵需要八十萬匹戰馬,可此時契丹哪有那麽多戰馬。
滿打滿算,此時契丹境內能集結起的騎兵也就二十到三十萬,這還是最大的數字。
“陛下,雖然這些年我契丹戰馬損失不少,可唐人更缺騎兵。在騎兵上麵,我們依然比唐人有優勢,所以陛下不用過於擔心唐軍。”一旁的耶律安端自然不願承認契丹不如大唐。
韓知古也連忙點頭附和,“陛下,惕隱言之有理,唐人就算是來襲,騎兵數量比上次不會多出多少,我們完全可以憑借騎兵優勢擊敗唐軍。”
“韓仆射覺得該如何?”耶律阿保機還是很看重韓延徽的建議。
這次攻滅渤海國,韓延徽為其出謀劃策不少,因此拜左仆射。
韓延徽聽聞,神色有些嚴肅,“回避下,臣以為皇後、惕隱和中書令所言極是。即便是唐軍來襲,我契丹也不用太過擔心。”
“噢?韓仆射有何高見?”耶律阿保機露出好奇之色。
韓延徽連忙回答,“回陛下,若是唐軍來襲,臣以為可能會從三路進攻。”
“三路?”耶律阿保機一愣,倒是沒想到對方會這麽認為,瞬間好奇起來,“愛卿怎麽會有這種看法?”
韓延徽這麽說,自然不是胡言亂語,“回避下,若是唐軍大舉來襲。主力肯定會走榆關;其二,唐軍之前曾從饒樂偷襲,或許這邊會有一支唐軍偏師。
第三路很有可能是遼東。
當年唐人太宗皇帝征討高句麗時,便有軍隊從萊州登船涉海攻打遼東,所以唐人現在是有可能這麽做的。”
耶律阿保機聽聞點了點頭,“愛卿所言有些道理,可朕聽愛卿所言是坐看唐軍來襲嗎?”
韓延徽直搖頭,“回陛下,以我契丹的實際情況來看,被動防守無異於自尋死路。若是可以,我大軍仍應該主動進攻,把戰場放在草原上,最好是在幽州以北的草原。
從榆關到彰武軍節度使,地形複雜,不便於騎兵大規模作戰。”
地形複雜有地形複雜的好處,騎兵可以憑借地形躲避、偷襲,但隻適合小規模騎兵。若是大規模騎兵在這種地形複雜的地方,優勢就不太明顯,除了跟唐軍硬碰硬,沒有其他方法可選。
在韓延徽看來,契丹的優勢在於騎兵強大,若是放棄騎兵的優勢去跟大唐正麵決戰,很吃虧。
耶律阿保機跟韓延徽談了不少,述律平、耶律安端、韓知古三人也不時發表自己的看法,但也隻是從各方麵分析了一下唐軍會怎麽打,契丹這邊又該怎麽反擊。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契丹大軍真的該回撤了。
唐軍不知道什麽時候來襲,若是主力還在東丹國待著,有可能出現去年的情況。
。。。。。。
契丹這邊在商議撤軍事宜的同時,忽汗城內的烏氏一族也在商議今後的路該怎麽走。
烏氏一族作為渤海大族之一,在渤海境內的影響力不小,各府都有烏氏子弟任職。
如今渤海覆滅,國王大諲撰被契丹遷離忽汗城,城內大族都在思考今後的出路。
李氏因為遭受打壓,所以直接選擇離開渤海,雖然沒有全走,但核心族人都離開了忽汗城。
烏氏因為之前把大唐的消息賣給了耶律倍,顯然也是做了決定。起碼在目前看來,烏氏並不想離開渤海,即便是渤海國沒了,但有東丹國,所以他們想繼續留在東丹國效力。
其實在他們這些本地大族看來,渤海國跟東丹國的區別就是換了一個國王而已。
不過烏氏有一個優勢,他們跟大唐的關係比較不錯。
烏炤度和烏光讚都曾多次入唐,烏炤度還是大唐的進士,雖然是賓貢試,但也有進士身份。
這樣的情況下,烏氏目前像耶律倍靠攏,也隻是想保住烏氏一族的地位而已。
“父親,此時我們靠攏契丹,若是大唐出兵契丹,讓渤海複國怎麽辦?”說實話烏光讚並不是很讚成其父的決定,一旦局勢有變,複國後的掌權者肯定會清算他們這些人。
“渤海複國豈是那麽容易的?目前歸附契丹也是權宜之計,即便是契丹占領了渤海全境,但也需要我們這些人去管理,這就是我們烏氏一族的機會。
至於未來大唐助渤海複國,那也是之後的事。”烏炤度也知道這不合適,可以此時渤海的情況,複國可不容易。
“可孩兒聽說世子大光顯不見蹤影,王弟大封裔在北邊召集軍隊,意圖反攻忽汗城,可見契丹想要徹底占領渤海全境並不容易。”說到這裏,烏光讚有些擔心。
烏炤度聽聞有些驚訝,“沒想到你連這些也知道了。有些事情,為父也不方便跟你細說,但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我們隻能依附耶律倍。
此人跟其他契丹人不同,對我們這些渤海舊臣很寬容。”
烏光讚一愣,從父親這話中他聽出一些言外之意,看來父親也有事情瞞著他。
烏炤度並不想過多解釋,看著一臉疑惑的兒子,淡淡道,“大唐那邊,你也要多聯絡,保持聯係,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
至於濟顯,伯父回想辦法把你安排到西京鴨淥府任職,不必要都留在忽汗城。”
烏濟顯認真地點了點頭,“伯父放心,侄兒明白。”
之所以他要去鴨淥府,主要是因為世子大光顯在鴨淥府,這是很多人沒想到的。別看鴨淥府在渤海滅亡之前就被契丹攻陷,但契丹並未徹底掌控鴨淥府,世子去鴨淥府也有燈下黑的意思。
但這件事知道的不多。
而烏氏此舉則是同時在三方下注,這也是世家最喜歡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