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馬球比賽(二更)
“聖人怎麽想的?擺明了要打仗,還舉辦這麽一場馬球比賽,也不怕天下人議論。”安重誨見馬球比賽如期舉行,有些意外。
在幾日前,渤海國覆滅的消息傳開,洛陽城內的百姓都議論紛紛,朝中對契丹開戰的呼聲越來越高。
可這個時候,朝廷還要舉辦整個大唐範圍內的馬球比賽,自然也有人覺得不合適。
李嗣源搖了搖頭,“大戰前的手段而已。朝廷需要時間去準備,而且馬上就是冬季,不合適跟契丹開戰,這個時候舉行馬球比賽,也能衝散一些戰爭的陰雲。”
“那這一戰郡王可有機會領兵?”安重誨好奇詢問。
這幾年,李嗣源基本賦閑在京,一直沒有外調領兵的機會。朝臣中也有人在猜測,認為李嗣源失勢,但他依然是能參與朝中大事決策的重臣,安重誨和李從珂這樣的心腹也都在朝中或者軍中任重要職務。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其女兒如今是皇後,其外孫很有可能立為太子。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聖人才打擊李嗣源,以免後族太過龐大,影響朝局穩定。
提到領兵,李嗣源也沒多大的底氣,“按照朝廷目前的計劃,恐怕聖人親征的可能性更大。討伐契丹,至少要出兵二十萬,這樣龐大的兵力,聖人怕是不會讓任何大臣去領兵。”
“郡王忠心耿耿,為朝廷立下不少功勳,難道聖人還要一直猜忌郡王?下官真的為郡王感到不值。”因為沒有外人,安重誨膽子也大了些。
李嗣源臉色微變地看了看周圍,低聲告誡,“這些話在本王麵前說說也就算了,切不可在旁人麵前提及,這是要掉腦袋的話。”
安重誨覺得李嗣源太過大驚小怪,“郡王放心,下官隻是為郡王感到不值,斷然不會在外胡言亂語。”
李嗣源聽聞也沒過多指責,如今自己賦閑在京,還願意追隨的他手下已經不多。當然,因為他是國丈,所以也有一些新的官員來投靠他,但大多都是中低級的官員,朝中大臣除了安重誨外,就剩若即若離的安金全。
到了安重誨這一步的朝臣,也都不是傻子,如今聖人掌控朝廷大權,而且年輕,如今就胡亂站隊,實屬不智。
聖人才三十歲不到,身體也無隱疾,活個四五十歲沒問題,就算是立了太子,這太子能不能順利登基都不一定。
這要是太子失勢被廢,其黨羽不也得完蛋?所以其他大臣不會在這個時候站隊,得到聖人青睞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聖人親征,本王或許有機會隨軍出征。幾年不上戰場,都有些生疏了,還是得回去練練,免得到時候掉鏈子。”李嗣源笑了笑,仿佛沒把賦閑的事放在心上。
當然,是不是真的沒放在心上,那隻有他自己才知道。
“若是郡王有機會領兵,定能在沙場上好好教訓契丹人。”安重誨見對方不想再提那事,也就聊到對契丹的戰事上。
兩人一起共事多年,打仗的事自然不陌生。跟契丹如何作戰,朝廷現在並沒有定論,他們都可以上疏建議,若是能被采納,自然是好事一件。
。。。。。。
“最近幾日朝野關於馬球比賽,議論不少,燕國公在府內可曾聽說此事?”
在馬球比賽舉辦的如火如荼時,李柷則是把燕國公張承業叫進了宮內。
張承業一聽,連忙回答,“陛下,老奴也曾有所耳聞,大部分都在稱讚陛下。至於那些非議之人,也不過是目光短淺,老奴也就是聽聽,並未放在心上。”
“其實他們有些話也沒說錯,舉辦這馬球比賽也有朕閑得無聊,想找點熱鬧看看。”當著張承業,李柷倒也沒隱瞞什麽。
馬球跟足球有些區別,古代的足球可以說是蹴鞠。但大唐時期的蹴鞠活動還不是很普及,多存在於宮廷宴會,不像宋朝那麽普及,畢竟沒有高太尉這樣的能人。
要是有這樣的能人,後世的男足不至於人人喊打。
在大唐,馬球更加流行,稍微有點條件的都喜歡玩這個,所以李柷搞這個馬球比賽有很大的基礎。
張承業也被聖人的思路雷的不輕,不知道該怎麽接話,“陛下今日詔老奴進宮可是事情吩咐?隻要陛下吩咐,老奴定義不容辭。”
李柷本來還想多客套一下,沒想到張承業直接這麽問,“詔燕國公進宮,的確是有事情吩咐。
來年對契丹的大戰,朕會親征,到時候留守的重任,燕國公切勿推遲。”
張承業沒想到是此事,頓時有些擔心,“陛下,關於親征事是不是穩妥考慮一下?陛下乃一國之君,親征太過冒險。”
李柷聽聞淡淡反問了一句,“涉及二三十萬大軍,燕國公覺得朕該放心交給誰指揮?”
這可不是後世一二戰,那時候通訊方便,自然不擔心。可在這種冷兵器時代,讓一員大將指揮二三十萬大軍,是一件很冒險的事。
贏了,那就是滔天大功,甚至是功高蓋主,李柷能放心?一旦他不放心,就會收拾功高蓋主之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他禦駕親征,贏了的功勞大多也在他身上,對大家都是一件好事。至於輸了,那就沒法了。
張承業聽聞不禁沉默,“陛下,可留守的事,老奴怕是難以接下。朝中有內閣,老奴是宦官之身,擔任留守一事,實在不妥。”
李柷點了點頭,“這一點朕也知道,所以並不是讓燕國公一人肩負留守的重任,朕打算以燕國公和內閣一起肩負留守重任。”
說到這裏,李柷屏退了閑雜人等,隻留下張承業和高升二人。
然後他繼續道,“出征前,朕會給你一封密旨,若是朕順利歸來,這密旨就沒什麽用。若是朕回不來,到時候燕國公可以這密旨穩定朝中大局。
這樣的事,朕交給其他人不放心,唯獨愛卿能讓朕放心。”
張承業聽到這事,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然後對李柷恭敬行禮,“陛下放心,老奴定會為陛下守好朝廷。”
這件事,他沒有多說,甚至拒絕,畢竟這不是第一次發生。當初李柷第一次親征便是如此,這樣的密旨是有必要的,但必須交給十分可靠的人。
在李柷眼中,張承業無疑就是這樣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