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契丹夜襲(三更).
遼東,霸州城。
自從一個多月前霸州城被大唐占領後,經曆過短暫的寧靜就變得熱鬧起來。
隻是這個熱鬧卻是跟常見的熱鬧不同,因為契丹的大軍出現在在了霸州城附近。
在天佑十八年一月,上元節剛過,便有上萬契丹軍隊抵達南邊的烽台寨。
烽台寨位於霸州城以南數十裏,位於兩山之間的一個寨子,說是霸州的門戶算不上,但卻是霸州前往錦州的必經之地。
錦州位於小靈河下遊,而烽台寨位於小靈河上遊。
若是契丹不想錦州被攻占,肯定要奪回這個地方,避免錦州無險可守。
因此從烽台寨遇襲後,雙方的大戰才算是拉開了序幕。之前隻是唐軍單方麵的進攻,而烽台寨一戰,意味著契丹也開始反擊。
時間來到二月初,契丹權貴耶律安端率領兩萬契丹軍隊從東邊的盛吉縣出發最終兵臨霸州城下。
耶律安端手上隻有兩萬人,而何建手中除了七千安東軍,還有張希崇部五千人,倒也不懼契丹軍隊。
至於何建手中剩下的軍隊則是駐守在澤州到霸州中間各關卡,以防契丹騎兵偷襲。
別看耶律安端手中有兩萬人,可他的大軍並不是很擅長攻城,因為這些都是周邊的契丹和奚族各部的軍隊。
“何都督,剛剛傳來消息,建州周邊出現了契丹小股騎兵。大都護那邊的援軍什麽時候可以抵達,若是再拖延一段時日,恐怕契丹的主力都得前來。”張希崇有些著急地來詢問何建,目前的局勢愈發緊張。
除了城外的契丹軍隊,他通過小道消息得知契丹大軍正在龍化州城和錦州集結。而霸州就位於龍化州城和錦州中間,成為唐軍楔入契丹的一個釘子,契丹自然欲除之而後快。
而且澤州到霸州中間,也出現契丹小股騎兵,按照契丹的習慣,說明契丹大軍就在附近。若是霸州被圍,而退路也被切斷,他們可就慘了。
自己背叛了契丹,若是落入契丹之手,定討不到好。
何建看到一臉擔心的張希崇,隻能好言安撫,“張帥不必擔心,本都督剛剛收到一則消息,朝廷已經下令出兵八十萬北伐契丹。”
“八十萬?”聽到這個數字,張希崇大為吃驚,連忙接過何建遞來的那封信件,看到信中那檄文內容,頗為震驚。
何建笑了笑,“張帥現在放心了吧?聖人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北伐,最多月底,大軍就能抵達前線。
而且安副都護率領一萬五千援軍也抵達了澤州,正在前來霸州的途中,最多兩三日,我們就能開始反擊。”
雖說增援何建部的命令是年前下的,可大軍集結需要時間,又因為大雪封山,所以援軍前幾日才抵達澤州。
以澤州到霸州的路程,也就數日的行程。
事實也正是如此,當安從進率領的援軍抵達霸州城時,也就二月十二日。
因為城內無法駐紮那麽多軍隊,因此援軍就在城外依山建立大營。就當援軍抵達的當然,就有兩萬契丹軍隊前來偷襲。
說偷襲也算不上,因為契丹軍隊也沒隱藏行蹤。
當晚五更時分,果然有兩萬餘契丹人來偷營。畢竟若是不趁著唐軍初到、立足未穩的情況發起偷襲,後麵可就不好打了。
不過安東軍也算是唐軍的精銳之師,常年跟契丹作戰,也熟知契丹軍隊的打法。所以也都做好了準備,休息都是枕戈寢甲的,就算有緊急情況,也能迅速反應過來。
偷襲肯定是失敗的,因為唐軍早有防備,雙方激戰幾個時辰後,互有損傷,最後契丹丟下了近兩千具屍體,瀟灑離去。
兩千人的戰死對於契丹人來說並不算什麽,這些人也不一定是契丹的本部軍隊,不少都是奚人或者漢人。
但契丹的攻勢也就這樣了,因為契丹的大軍尚未集結完畢,攻城器械也未做好,無法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但霸州三麵都有契丹軍隊活動,顯然契丹也知道這座城池的重要性,隻待準備就緒,就能對霸州發起總攻。
。。。。。。
洛陽距離幽州不到兩千裏,但因為大軍行軍速度較慢,當李柷率領十幾萬大軍抵達幽州時,已經是二月下旬。
這個速度也不算慢,每天行軍大約七八十裏。
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路不好走。草原去年下了大雪,同樣大唐的北邊也是如此,隻是雪不如草原那麽大。
開春過後,雪開始融化,道路也變得泥濘起來,自然影響行軍速度。唐軍是如此,契丹軍隊也好不到哪裏去。
當李柷率軍抵達幽州時,也被折騰地夠嗆,可以想象這些軍隊會如何。所以大軍肯定要在幽州休整一段時日,不然就這狀態上前線,定會影響戰力。
立於幽州城樓上,李柷遙望北方,也是豪情萬丈,“我大唐天軍所至之處,就是我大唐領土,敵寇必聞風喪膽,如土雞瓦狗,不堪一擊。契丹比之高句麗雖強,但我們隻需吸取當年征伐高句麗的教訓,想要擊敗契丹,並不難。
諸卿,可願隨朕為大唐開疆擴土,去爭一爭那封狼居胥的武將最高榮耀。”
之所以李柷有這樣的底氣,是因為他身邊有李嗣源、氏叔琮、郭崇韜、李存璋、李嗣本、裴約、高行周、李狄銀、張敬達、折從阮這些當世最為驍勇善戰的武將。若是有這樣的陣容都不能征服契丹,那隻能天命使然。
自古以來,遼東之地很少歸屬於中原政權,兩漢時期以及大唐。
至於隋朝,三征高句麗失敗,引起了整個隋朝的崩潰。即便是大唐前期,也沒能一舉平定高句麗,當然,最後還是滅了高句麗,重新恢複對遼東之地的統治。
可並沒有持續多久,安史之亂後,這裏成為了契丹、奚族、渤海國爭鋒的地方。長期是被渤海國統治,契丹統治這裏隻是最近幾十年的事。
曆史上,在之後到了元朝才算是恢複對這裏的統治。可元朝是遊牧民族建立,統治這裏並不難。
麵對李柷的雄心壯誌,一眾將領也都呼吸急促。
他們雖然知道狼居胥山並不在這個方向,但沒人去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