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樂大人是個好官
撫軍治民,樂大人一兼兩職,嵊泗群島剿匪大獲全勝是樂大人的功績,錢塘縣治軍是樂大人的政績。功績刷完了,樂大人回到錢塘縣衙繼續刷政績。
“府尊大老爺,今日錢塘縣衙門前貼出了告示,告上寫著邀錢塘士紳商賈捐資修補錢塘江堤。”一大早剛剛散了衙參,王漢之正在簽押房裏閑坐休息品茶,府衙有個王府尊的親信差伇來到門外稟報道。
王漢之聞言冷冷一笑,立時想清楚了其中緣由,錢塘縣要修建沿江堤壩,以錢塘縣的財力自然是不敷使用,若要上奏朝廷減免稅賦,自然繞不過自己這個府尊,隻有自己這個府尊批過才能上報朝廷,那樂天素來與自己不睦,絕對舍不下臉皮來求自己,才想出這麽一個邀請錢塘士紳商賈捐資的辦法。
做為蔡京的黨羽,王漢之於崇寧年間乘了蔡京為相的東風,被擢為禮部侍郎,後於崇寧二年出知瀛州,曆知河南府、蘇州直到現在出知杭州,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經曆的政務甚多,邀士紳商賈捐資修堤鋪路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做過,早有感觸的王大人更是清楚其中艱難,從這些鐵公雞般的士紳商賈手裏摳出多少銀錢心中更是有數,滿打滿算能湊齊十之一二就很不錯了,其餘的還要伸手向朝廷要。
修建錢塘江堤不是小工程,沒有朝廷的撥款,指一縣之財力根本無法獨自完成,哪怕錢塘縣富庶非常。
想到這裏,王府尊的眼睛帶著喜意的眯成了一條線,真希望樂天這一次鬧的灰頭土臉啊。
錢塘縣衙門前告示一貼,立時在錢塘縣鄉紳商賈中引起一陣嘩然,在平民百姓心中倒沒有什麽異樣,縣衙要求捐資修堤怎麽也捐不到自己這些平民百姓的頭上,老百姓心中自然沒有感覺。
莫說是王府尊,便是府縣同城的仁和縣、餘杭縣,還有駐杭州府的兩浙路諸司官員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持看熱鬧的心態,等著看最近風頭正盛的樂大人弄的灰頭土臉,這些人對官場上的事務太熟悉了。
嫉妒是人的天性!
正所謂樹大招風,樂大人到任錢塘以來掀起了太多的我浪,又刷出了太多的功績,難免不讓一眾同僚們眼紅。
錢塘江流經錢塘縣境內足有四十餘裏,江南岸便是越州,所以錢塘縣隻需修江北的堤壩便可以了,但這四十裏江堤精打細算怎麽也需要七萬餘貫錢。七萬貫不是個小數字,相當於錢塘兩年的稅賦,便是錢塘縣收了餘杭商賈三個月的稅,距離這個數字也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就在杭州府諸司滿心期待看樂大人笑話的時候,錢塘縣大戶白正繁白員外、王佐王員外率先站了出來,開口便是捐資一萬貫錢,緊接著仁和縣、臨安縣的李員外、張員外、許員外也是紛紛表態捐資一萬貫。
聽到這個消息,杭州府的官員一陣愕然,王佐身為樂大人半個嶽父,出資一萬貫有替自家女婿刷政績之意,倒也在情理之中,這白員外是抽什麽風?仁和、臨安兩縣的李員外、張員外三人俱不是錢塘縣籍,又來湊什麽熱鬧?
錢塘縣本地的一眾商賈本來還打著看熱鬧的態度觀望,看到這般狀況也不好意思再繼續裝聾做啞,隻好捏著鼻子認捐,雖然數目不大,一番下來再加上縣衙的庫錢,這修堤的費用倒也湊齊了。
官場上從不缺明白人,身為兩浙路置製使的陳建陳大人更是明白人中的明白人,立時便知道為何這白員外四人會慷慨解囊了,心中猜個八|九不離十,這四人便是樂天給自己名單上杭州府中的漏網之魚。同時心中也在感歎,這位樂大人為了刷政績往上爬可謂不遺餘力,己經將天時、地利、人和,凡是能夠動用的條件全部利用了起來,
要知道樂大人從來不是一個安份的人,刷政績己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花樣更是百出,就在這七萬貫錢剛剛湊齊之際,先是寫了幾塊牌匾命人吹吹打打的送到了幾位員外家裏,隨即又在縣衙門前又貼出兩張告示。
第一張告示無非是用來打醬油的,用來表彰本地士紳踴躍捐獻的,看不看都沒什麽意思;第二張告示可就有些意味深長了,上麵清楚的寫著日後修堤時,每筆錢財的用處明細去向都會一一寫在縣衙門前的告示上,讓錢塘百姓看個明明白白,用樂大人的話來說這叫財務公開,有讓百姓監督之意。
在這個時代,政|府財務公開是不可想像之事,使得兩浙路官場一陣嘩然,似樂大人這般財務公開,日後這些人還怎麽撈取灰色收入。
然而樂大人此舉,莫說是錢塘百姓,便是那些原本捏著鼻子認捐的錢塘士紳商賈,也不由的為樂大人叫了聲好,又道天下官員若都如樂大人這般,大宋何愁不國富民強。
然而令錢塘百姓驚喜,又令兩浙路官員瞠目結舌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隻見又過了一日,縣衙門前再次貼了一張告示,前麵冠以《神童詩》三字,其意如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乃身之室,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滿贏金,何如教一經;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後通;聖賢俱間出,以此發蒙童。
這一次終於有人看出來樂大人是抄襲了,其中有幾句是隋唐乃至南北朝時期的詩歌,甚至這“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的兩句,出處更是有名有姓,乃是本朝觀文殿大學士汪洙所做的勸學詩。
不要忘了汪大學士的父親汪元吉可是曾在明州府做過司法參軍的,這汪洙自幼在明州長大,距離杭州不遠,而汪大學士年幼就有神童之譽,在兩浙路幾乎被傳為神話,汪大學士的這兩句勸學詞,杭州人又怎麽不知道。
拋去這些再向下細看這張告示,錢塘百姓們就會拍手叫好,還要說樂大人抄得好抄得妙了,因為在告示上分明寫著本縣王員外、白員外等五人願各捐二百畝上等良田共計一千畝做為學田之用,學田收成用於獎勵縣學上等生員;另,縣衙欲在本縣建啟蒙學堂數所,請教書先生免收束修,用教化鄉梓兒童,由縣衙免費提供書籍,其中所用也從學田所得中支取。
二十一世紀的義務製免費教育提前九百年實現,這對廣大貧民百姓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縣衙發放稟糧與品學兼優的生員,縣學的生員們震動了;錢塘縣實行免費義務教育,錢塘廣大低等收入百姓震動了。
錢塘縣修錢塘江堤,樂大人未動用尋常百姓分毫,如今又為縣學生員發放稟糧,全縣實行免費啟蒙教育,立時不止是錢塘全縣,連同杭州府也震動了,這不是空口無錢的好聽話,而是樂大人實實在在的施惠於民。
大宋的地方官裏有樂大人這般理想的大有人在,然而有樂大人這般氣魄的可就寥寥無幾了,即便是有這般氣魄,那白花花銀錢也是極大的的障礙,誰能像樂大人這般讓士紳商賈大把大把的捐錢,恐怕除了樂大人別人無法做到。
至此,樂大人在杭州城內的聲望立刻達了一個新的巔峰,而且是近幾十年來杭州官員中的最高峰,便是幾百年前的前朝白樂天、幾十年前的蘇子瞻,在政績上也無法與錢塘縣的樂大人並駕齊驅,樂大人注定要被列為杭州名臣錄了。
這個消息一經傳來,惹得杭州治下其餘八縣百姓對錢塘百姓無比豔羨,那些等著看樂大人笑話的官員們更是一陣陣的瞠目結舌。
錢塘縣衙門前再次鑼鼓喧天,錢塘百姓們抬著一個“父母楷模”的匾額送上縣衙,縣學生員也送了一個“重教愛才”的匾額,一時間樂大人萬民擁戴。
樂大人是個好官,從杭州城到錢塘鄉下,上至八十的老翁下至幾歲的孩童口中皆是念叨著。
熱鬧過後,樂大人一邊撥出銀錢在本縣修建啟蒙學堂,一邊又組織人力征發勞伇修建錢塘大堤。
就在樂大人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黃堪檢從縣衙後門溜了進來,手中捏著一封從汴梁來飛鴿傳信。
在樂大人拆開信封查看之後,一張原本盡是笑意的臉,漸漸變的無比難看起來,眉宇間泛出濃濃的怒意。
手掌重重的拍在書案上,樂大人咬牙切齒道:“真是豈有此理,本官不尋你這老匹夫的晦氣,你竟敢尋本官的不是,本官這就分分鍾教會你如何做人!”
樂大人一怒,連同後世計量時間的單位都說了出來。
黃堪檢跟著樂大人己經四個月了,從未見樂大人發過如此大的脾氣,更不知道樂大人口中的分分鍾是什麽意思,但看樂大人這般火氣定是出了極大的事情。但黃堪檢更是知道,以樂大人的行事風格與手段,絕對會讓那人難堪到了極點。
皇城司消息靈通,更有自己專門的消息通道。幾日前,朝堂上關於樂大人封賞的爭論、還有杭州知州王漢之等人對樂天的彈駭,在第一時間內傳入提舉皇城司的鄆王趙楷的耳中,樂天是鄆王一手栽培的親信,鄆王趙楷絕對不會讓樂天翻了跟頭,立時著史勾當官用飛鴿傳書將消息傳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