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樂大人發明的軍糧
伐夏在即,種師道開始召集涇原路一眾將領商討伐夏路線與相關準備事宜,既然被安置在軍中,這些大大小小的會議,樂天自然跟隨在一旁。
隻不過樂天在軍中的定位有些尷尬,既不是統兵的武將亦不做幕僚的文臣,但卻又是堂堂的正四品中書會人,此外頭頂上還有一個正五品的樞密都承旨與差通西河房的差事,越發的顯得不倫不類。
五路代夏出兵在八月底,此時九月初,兩次出兵西夏在時間上顯得極為相近,不過眼下的大宋比起神宗朝時有許多優勢可言,神宗朝時莫說割遝寨,賞移口,便是蘭州、西安州、米脂甚至連懷德軍、鎮戎軍都在西夏人的控製之下。
如今卓囉和南軍司己經被河湟牽製住,再出西安州牽製住西夏的西壽保泰軍司,環慶路劉仲遠攻克或牽製住靜塞軍司,種師道隻需從出懷德軍出兵沿葫蘆河順流而下,便可以達到鳴沙城,進而兵臨靈州城下。
從時間上來,滅夏的命令隻要下達,數日之後大軍便集結完畢,然後兵鋒直接西夏腹地。
自古華夏就有許多有於軍糧重要性的警句,如皇帝不差餓兵,軍無糧則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等等。
無論何時何地,士兵隻有吃好睡好,才有能力穿戴沉重的裝備行軍作戰。
不可忽視的後勤補給問題,是伐夏戰爭中的重要環視,神宗朝時五路伐夏最後功虧一簣就在補給之上,若是補給能跟得上宋軍攻下靈州,以靈州為前進跳板,西夏滅亡的時間極有可能提早一百五十年。
有前車之鑒,後勤補給問題成為議題中的重中之重。
縱觀世史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軍隊戰鬥力,戰鬥力好的部隊,一定夥食數量和質量很好。戰鬥力差的部隊,夥食無論質量還是數量,肯定都很淒慘。
特別是中原王朝軍隊一般在建立初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時,可以足量甚至精銳部隊可以發雙份口糧時,戰鬥力就很突出。到了王朝末期,政府腐敗,災荒連連時,軍隊夥食一落千丈,士兵麵有菜色,食不果腹。拉弓拉不動,行軍走不動,披甲披不動,揮舞刀矛揮不動時。就會發生各種被敵軍以少勝多,兵潰如山倒,王朝覆滅的種種事情了。
中原王朝在兩漢南北朝時,多是以粟(小米)為軍糧,不過此時西域的燒餅、胡餅也傳到了中原,到唐宋時代,燒餅大餅成軍糧,大餅泡飯與茶水成為軍隊的主食,這也僅限於主食,至於肉蛋等副食,基本上看不到蹤影,除了在打大仗之前動員宴或是打過勝仗後的慶功宴上,士兵們才能見點葷腥。
其間不得不提一點,北宋初年時禁軍士卒月糧為兩石半,廂軍為兩石,但到了北宋末年軍餉克扣嚴重,禁軍才八、九鬥月糧,甚至糙米充好米,小鬥換大鬥,飯都吃不飽,還怎麽披掛幾十斤的重甲對抗女真人的騎兵。
不過西軍是個特例,沾染河北與駐守汴都中|央禁軍的惡習較少,士卒軍餉還是比較豐厚的。
安排後勤補給會議散後,樂天有些不解的向負責補給的後勤軍官轉運使問道:“義祖父大人,我大宋軍隊深入夏境做戰尚且這麽般繁複,以往黨項人侵入我大宋境內,又是如何補給的?”
大宋文尊武卑,雖然在西北這種風氣不是那麽盛行,但對一個正四品的官員的提問,那主管後勤的轉運使回道:“回大人的話,黨項人與我大宋軍製不同,黨項人軍隊很多人是自帶軍糧,最常見的軍糧為風幹肉。將一頭年宰殺後,數百斤的牛肉經過醃漬風幹加工,變成十幾斤二十幾斤的肉幹,隨身攜帶出征。等於是一個士兵帶著一頭牛的牛肉出征行軍,可以吃幾個月。”
“數百斤肉變成十幾斤的肉幹?”樂天有些驚訝,在樂天的印像裏,後世自己吃的那些肉幹哪裏有想像中的那麽幹燥,隻是稍微有些幹罷了。
那轉運使接著說道:“黨項、吐蕃、回鶻這些蕃民將鮮牛肉風幹一年,直到可以將所有的牛肉都塞進一個牛小肚裏(牛膀胱)。這時這些牛小肚就變成了食物包,這些蕃軍士卒帶著一包或者幾包牛肉幹即可出發。
這種風幹肉一小塊就可以維持士卒生存,甚至可以用來煮湯,平時補神聖些茶水和蕃人常喝的奶|水便可,所以這些蕃兵大抵不需要後方後勤運輸多少糧食,也不需要青菜豆醬之類的佐食。”
這時樂天才明白,為何這些遊牧民|族為何能在幾千年裏屢屢突入中原,依仗騎兵的速度優勢騷擾內地,原因就在於此。
與樂天解說了片刻,那轉運使忙道:“下官不能陪大人閑聊了,軍情緊急,下官還要趕回去催促下麵的差吏趕做隨軍之用的軍糧。”
“等等!”就在那轉運使將要出了安撫使司時,樂天突然將其叫住。
“大人喚下官何事?”聽到樂天召喚,那轉運使轉過頭來忙問道。
樂天與那轉運使說道:“本官這裏有一種軍糧的製作方法,不僅保存的時間長,還耐風吹雨淋又便與攜帶,不知這位大人有興趣一試?”
那轉運使驚訝之餘又帶著幾分不可置信,甚至還有些輕視之意,但口中不得不方道:“請大人不吝告之!”
樂天畢竟太年輕了,二十不到的年紀便官居四品大員,這讓許多三、四十歲還在五、六、七、八品上掙紮的官員情何以堪。多數人認為樂天能官居四品,是天子昏聵與樂天少年幸進的結果,一個未滿雙十的年輕人又懂得多少事情。
樂天問道:“聽說過炒麵這種東西麽?”
“炒麵?炒麵又是為何物?”這轉運使不解的問道:“還請中書大人告之!”
炒麵,樂天指的自然是後世華夏軍人曾被當做軍糧的炒麵,靠著這個充饑,那支穿著破破爛爛且拿著落後於敵人武器的軍人,與裝備處於優勢的敵人打成了平手,讓他們不能再向前行進一步。
樂天說道:“炒麵,是將麥子、粟米、稻米磨成粉炒製,其中或是加上礦糧、或是細鹽與胡麻(芝麻)等物來調味,放置於幹糧袋中不僅節省製作夥良的時間還便於行軍攜帶,在食用時隻需加些熱水調化,甚至在緊急之時幹吃亦成裹腹!”
聽了樂天的話,那轉運官半信半疑,又置疑道:“如中書大人所言,這炒麵放置於布袋之中,便能抗風吹雨淋?”
“不錯!”樂天點了點頭,接著言道:“此物與軍中常食的麵餅混合使用,不僅可以改換夥食口味,更能節省夥頭軍準備食物的時間。”
不同於後世的明清,宋朝是一個開放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時代,這轉運使聞言亦是好奇,言道:“下官鬥膽請大人來轉運使司衙門,教下官等人做這名為炒麵的軍糧。”
打仗的具體細節分工,樂天當然不懂,這些後世人的經驗,樂天倒是樂於傳授,立時欣然前往。
製作炒麵的工藝並不複雜,隻需掌握小火低溫便好,很快在樂天的指導下一份由麥麵與豆粉為主要原料,佐於少許胡麻的炒麵便試製成功了,香氣立時溢滿了屋子。
看著新鮮出爐的炒麵,樂天看著轉運司的官吏們笑道:“此物可調水成團、亦可幹食,也可調成糊糊食用,諸位還是嚐嚐罷!”
看起來很粗糙的小麥麵與豆麵的混合物,其中還摻雜著一些其他粗糧麵粉。看起來跟土差不多,估計倒在地上,沒見過的人肯定分不出這是食物還是普通的土。
雖然看起來顯得實在令人激不起食欲來,但這些轉運司的官吏們還是一人嚐了一下,總體來說,這些摻了鹽與糖來調味、又加了些胡麻提香的炒麵,味道還真不錯。
看著轉運司的一眾官員,樂天說道:“隻麵幹燥保存,這些炒熟的麵粉放上幾月是不會壞掉的!”
“行軍打仗時生火著實困難,如果帶上足夠的這種炒麵粉,幾個月軍中都不需要生火做飯了!”聽了樂天的話,一個吏員不由興奮的說道。
“這種炒麵粉著實方便,易於行軍打仗時攜帶!”這轉運使言道,又向樂天問道:“不知中書大人所說的,這炒麵粉又是如何不怕水浸雨淋的?”
樂天吩咐道:“拿隻盛放麵粉的空布袋來,再抬桶水來!”
不多時,有小吏將空布袋與水都取了來,樂天命人將炒製好的麵粉置於空布袋中,再將口袋打了一個結封好,扔進了水桶裏。
足足盞茶的光景後,才命人將這盛著炒麵粉的布袋取了出來,當打開這布袋後所有人都發現,這布袋裏的麵粉除了表皮的一層略有些濕,裏麵的炒麵粉是完全幹燥的。
看到炒麵被水浸泡後的這種效果,那涇原路轉運使不由讚道:“中書大人這種炒麵粉果然是種神物,用來行軍打仗最為合適不過了!”
樂天點了點頭,向之前說話的那個小吏問道:“你說行軍打仗之時生火很是困難?”
沒想到一位朝堂上的四品大員會向自己問話,那小吏忙道:“是的,軍中生火著實不易!”
古代沒有火柴、打火機這類東西,取火十分不易,至於那些打開用嘴吹吹、或是搖搖,讓空氣氣流摩擦就能自行著火的火折子,事實上火折子本來就是點燒的,隻過是讓其隔絕空氣燃燒的速度慢了些,就像似香火點一般,所以說在古代生火絕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行軍打仗的時候。
夥頭軍中除了有人負責埋鍋造飯,還要有人專門來生火,生火之人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麵在放著點火用的\"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在晴天倒也罷了,若是陰雨天取火更為不易,所以說在古代生火是件很麻煩且又重要的事。
樂天開始想,自己是不是要造火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