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金人的陰謀
金人是可以被打敗的,麵對箭矢弩石,也一樣會怕死,一樣會膽怯倉惶的後退……
得到金人被擊退的消息,整個汴都為之一振,多日彌漫於朝堂上的陰霾被一掃而空,汴都百姓們更是將連年關都不想放的爆竹拿出來放了一通,來慶祝這難得的勝利。
金人停止了攻擊,城上陷入到寂靜之中,金人派出小隊來城下收斂死難士卒的遺體,同時城上的宋軍也將那十幾個攻到城頭死難的金兵屍首拋了下來。汴都處中原腹地,多善男信女,城上士卒在清理完戰場後,有人開始頌起了經文,無論是死難的宋軍還是女真士卒均超度了一番。
……
金人中軍大帳,完顏宗望、闍母、劉彥宗、郭藥師等人齊聚其間。今日攻城的金兵士卒再次被汴都城頭上的宋軍一頓箭矢、擂石砸了回來,幾日來折損近萬人馬,令宗望一眾人眉頭緊鎖。
宗望原打算以奇兵突臨開封城下,宋廷君臣驚慌失措和援軍沒有到來之際,一舉攻占開封,滅望南朝,卻沒想到會在汴都城下受挫,使自己的計劃落空。
看著眾將,宗望問道:“據俘虜言汴都城內有十萬人馬,我軍數次攻城不順,諸位可有何辦法?”
闍母說道:“當初聽聞宋人換了皇帝,我軍便應止兵,以戰令金人割地獻銀求和,狠狠敲他一大筆金銀再行退兵!”
原本想將宋軍設在牟駝崗天泗監馬匹做為首功獻與金人,沒想到卻提前被宋人毀了去,急於表現的郭藥師忙進言道:“王爺莫要心急,宋人懦弱,王爺不見當年宋人與遼人打羸了,也不是簽下了每歲入貢的澶淵之盟麽,所以便是他們打羸了汴都的保衛戰,也會效仿他們真宗皇帝從前那般,以屈服換取太平!”
“郭將軍所言甚是,依南朝皇帝一家那般祖傳的軟骨頭品性,早晚會向我大金求和的!”遼知樞密院事劉彥宗從旁說道。
宗望將目光投向郭藥師:“那郭將軍的意思是?”
郭藥師諂笑著說道:“王爺將軍中人馬一字擺開,將汴都圍將起來,隻需這樣僵持,再派人與宋朝言稱議和,宋朝皇帝必會主動答應,到時還不任由王爺開價!”
聞言,闍母連連搖頭:“幾日下來,我軍損失甚眾,以所餘的五萬多人馬圍困汴都,萬一城中宋軍馳出突襲,我軍人馬分散到時又如何防備拒敵?”
郭藥師忙說道:“王爺還記得去歲十月,我大金分兵兩路攻宋,攻入宋境後南朝君臣居然還遣使請求退兵,無知幼稚之至,現下我大金我兵臨城下,以宋人皇帝那軟骨頭的品性此刻隻要王爺開口說議和,他們巴不得求和,更怕惹得王爺不高興再次攻城,又哪裏敢主動偷襲。”
“說的有道理!”宗望連連點頭,當想起手下的這點兵,又連連搖頭:“隻是以區區五萬餘人來圍偌大的汴都城,實在是捉襟見肘,此次我等實是輕視南人了!”
郭藥師繼續進言道:“王爺,宋人皇帝躲的過初一卻躲不過十五,此次我大金攻宋準備不足輕視了南朝,醇正路兵馬又被牽製在了太原城下,待狠狠的敲上一大筆議和金銀後南撤,待今歲秋季我大金準備充足,戰馬膘肥的時候再南下,定能一舉滅掉南朝!”
宗望沉默了下來,思慮良久之後,才點頭道:“就依郭將軍之議,派使者去汴都議和!”
……
一連數日,金人沒有攻城,汴都城處於短暫的平靜之中。
“金人在城外,這不打不和好幾日了,到底在打著什和鬼主意?”城頭上有宋軍士卒叫道。
城頭上的另一個士卒也是跟著叫道:“也不知道上頭是怎麽想的,就任由著金人圍著汴都城,我等衝出城去廝殺一番,定能將金人殺個片甲不留!”
又有士卒指著駐紮在城外的金營,叫道:“憋屈死個人,看城外那稀稀拉拉的軍營,就那麽幾個女真人,居然圍住了汴都城,我汴都城中有百姓一百五十萬,有禁軍十萬,隻需征發些有血氣的男兒,殺光這些韃子兵根本不成問題!”
“說的不錯!”
“就是!”
……
立時間,城上守軍群情激憤起來。
“都瞎嚷嚷個什麽,上頭想的不比咱們精細!”聽到士卒們叫嚷,有守衛校尉出來訓斥道,隨即麵色一冷:“誰若敢再亂嚼舌頭,軍法處置。”
箭樓之上,宇文虛中望著遠處的軍營,說道:“李大人,我軍抵擋了金人數次的進攻,一掃之前心中陰霾使的軍心大震,現下下邊士卒群情激憤,此時金人為了圍城兵力分散,若是我軍此時出城強攻,金人必將潰敗北歸。”
李綱搖頭道:“樂公爺所議甚好,然用兵之事不以樂某一人所決策,還要經樞密院同意尚可執!”
樂天不言,隻是著軍營,許久之後才開口道:“金人乃久戰之師,軍中將領在這軍熬打個個用兵如神,如今以五萬人馬就想困住汴都,不是狂妄自大,就是心懷陰謀!”
就在樂天話音落下之際,隻見金軍營賽中有一騎疾馳而出,手持一杆使節用的旗幟向汴都城下馳來。
城頭上所有人都看到金營有人馳來,直到那一騎馳到汴都城下,有守城士卒引弓喝道:“來者何人,若再不停下,我等射箭了!”
那金營駛出的騎兵於城下勒馬,晃著手中的旗子高聲叫道:“我乃我家王爺派來的使者,遞交書信要與南朝議和的!”
“使者?”守城的宋軍士卒彼此對視了一眼,以下麵說道:“你且等著,我等去我上頭稟報!”
“議和?金人打的什麽鬼主意?”箭樓上的宇文虛中聽的清楚,不由說道。
“什麽主意?”樂天冷笑:“金人無法攻下汴都,此時無非是仗著威勢恫嚇,想狠狠的敲上我大宋一筆,然後撤軍!”
李綱思慮片刻,言道:“此事非同小可,我馬上去稟報朝廷!”
“慢著!”樂天阻道,問道:“李大人的主張是戰是和?”
“戰亦可,和亦可!”李綱言道,又言:“戰,李某看出我大宋男兒均是血性好兒郎,雖疏於操演陣仗,但隻要血性尚存,隻要細加操練用不了多久我大宋士卒絲調不遜他金人半分,戰必勝;和,金人若提出乖乖的退出我大宋境界,和不失為上上策。”
不再多說什麽,樂天隻是歎道:“若我大宋朝堂上的這些官員有李大人半分的血性,也不至於會有金人入寇的局麵!”
……
“金人要遣使議和!”趙桓驚喜道。
“是的,陛下,金人派一騎持使節旗子送書信前來!”李綱忙上前說道,同時將書信拿了出來。
“快快呈上來!”趙桓大喜,命道,又與李綱道:“李愛卿近來辛苦了,率領守軍連續擊退金人攻城,可謂居功甚偉。”
說完,趙桓拆開書信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趙桓放下書信,一旁身為宰相的李邦彥忙問道:“陛下,不知這書信上寫了什麽?”
“金人說要我朝遣使去金營議和!”趙桓言道,目光掃過殿中一眾群臣,問道:“諸位愛卿以為,朕派誰去金營議和為好?”
去金營議和,與羊入虎口又有什麽區別。眾臣聞言,皆是不語。
就在百官無人能應之時,李綱上前拜道:“陛下,臣去金營議和!”
“陛下,臣以為李大人不適合做這去金營議和的人選!”就在李綱話音落下時,張邦昌上前言道。
群臣將目光投了過去,趙桓說道:“張卿家,說出你的理由!”
李綱也是將目光投向張邦昌,神色間略有不滿。
張邦昌言道:“陛下,臣以為李大人性格過於強硬,隻性議和不成,更是會使兵燹加劇!”
“臣附張相公之議!”張邦昌話音落下後,李邦彥也是跟著說道:“議和需綿柔之人應對,李大人性格太過剛烈,斷然不會向金人妥協!”
“二位愛卿所言不錯!”趙桓點了點頭,將目光投向李綱道:“朕覺的由卿來守城最為合適,至於議和的使者,朕另行選派他人前往!”
李綱麵帶急色:“陛下……”
趙桓將手一擺,阻止道:“李卿莫要多說,我意己決!”
樂天立於殿中,一直不發一語,因為樂天知道,趙桓並不向自己請教問題,事事將自己邊緣化,自己隻是仗著一品公爵的官身立在百官的前列而己。心中更是看的出來,當聽聞金人議和的消息時,趙桓眼中興奮至極,顯然是主張議和的,甚至可以為了議和,做出極大的讓步。
亡國之君,就是亡國之君,樂天不禁暗暗搖頭。
阻止過李剛,趙桓將目光投向所有臣子問道:“眾位愛卿覺的,這議和的使者由誰來擔當最為合適?”
議和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稍有不慎便被人罵個狗血淋頭,被罵做賣主求榮,誰雙肯去。百官彼此對視,皆不言語。
就在百官不語之際,被趙桓罷了相位,急於向天子表忠心的白時中忙出列道:“陛下,臣推薦一人,中書舍人李棁性格綿柔,且善於言辭,臣以為由李棁擔當使者前去議和最為妥當!”
李邦彥思做思量,也是上前拜道:“陛下,臣也認為中書舍人李棁適合此人選!”
李綱上前奏道:“陛下,城外隻有五萬金兵,而我大宋汴都城內有十餘萬精兵,此外各地勤王之師馬上來到,定可一舉滅掉來犯之敵,又何苦來議和?”
“陛下,李大人所言甚是,區區六萬金兵,不到三日便被我軍滅去一萬,照此下去金人何足為懼!”這時樂天上前一步拜道,又言:“隻有將金人打痛了打怕了,金人才會懼怕我天朝,正所謂以戰促和,不得不退兵北歸,不敢再對我大宋有非份之想,更不敢對我大宋提出任何無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