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媚態
直到……
直到,她看到葉裏紅麵對此事的反應,這才知道自己有多正常。
這會兒,老太太已繃直了身體,強迫自己表現冷淡。
“確實有點煩。”
她故意說著反話,盡量不去看銀瓶的眼睛。
銀瓶的眼睛好似承載了整個宇宙,隻看那麽一眼,就好像掉入其中,變得不像自己。
自從老太太看過葉裏紅的醜態後,一直逼著自己不去看銀瓶的眼睛。
這不,拒絕的話她說出來了。
“娘!”
銀瓶頓時如泄了氣的氣球,那股子媚態頓時了無蹤跡。
慫慫的老太太這才敢看向銀瓶的眼睛,挺好看的一雙眼,還有幾分神似李氏。
聽說銀瓶之上還有一位姐姐,不知道那位嶽家小姐又該是何等風華絕代?
那位嶽家小姐比銀瓶的命運要好上許多,當年嶽家出事,她已嫁人。
禍不及出嫁女,夫家曾受嶽將軍恩惠,一直將她護得很好。
兩相對比,銀瓶命運多舛。
“銀瓶,委屈你了。”
老太太不禁心疼,她一個侯府的姑娘,如今卻隻能待在錢家。
“娘,我不委屈。葉裏紅對我好,您也對我好,這裏的人也對我都很和善,對我來說已經足矣。”
銀瓶才不覺得委屈,她受的委屈早就過去了,如今的每一天對她而言都是恩賜。
能夠有這麽多人喜歡她,銀瓶反而覺得這樣的日子就是她想要的生活。
看著她天真的笑臉,老太太伸出手,輕輕將掉落眼前的秀發別於耳後,不由勸說:
“嶽家到底是你的娘家,總不回去,別人還以為我這個婆婆不許呢。”
縱是錢家有萬般好,銀瓶到底是嶽家的姑娘。
錢家可沒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說,老太太很樂意讓媳婦兒們多回娘家看看。
老太太本是一番好意,說著說著,卻看到銀瓶紅了眼眶。
“娘……”
她才剛剛開口,大滴大滴的淚水已經掉了下來。
“哎,別哭呀。”
老太太慌了神,趕緊安慰:
“哎呀,你別哭,別哭。讓葉裏紅見了,還以為我怎麽欺負你了。”
老太太是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好婆婆,從不給媳婦兒做規矩不說,還把媳婦兒看得和女兒似的。
銀瓶這一哭,可打破了“好婆婆”的傳聞,老太太也著實擔心她,又是擦淚,又是安慰。
銀瓶捏著手絹,不肯罷休。
“娘就是欺負我了。欺負我無家可回,非要趕我走。”
她要走了,那就是老太太趕走的。
這般沒道理的話,也虧得銀瓶說得出來。老太太哭笑不得,又好氣又好笑。
“哎,你可不能誣賴我啊,我什麽時候要趕你走了?”
老太太不這番指控,她不過是讓銀瓶回嶽家看看,省的與娘家生分,怎地就是她趕她走了?
老太太非要據理力爭,把這個道理講明白。
老太太的道理是講明白了,銀瓶狐疑地盯著她,依舊不信。
“那娘不讓我走了?”
她的語氣帶著明顯的不信,老太太一口篤定。
“不讓……”
話剛出口,就看到破涕為笑的銀瓶,老太太頓時明白了。
“好你個銀瓶,居然敢給我下套!”
什麽哭得不能自己,什麽惡婆婆,敢情都是銀瓶用來哄騙她的。
這不,達到了目的,她就笑了。
銀瓶的眼淚來得快,去得快。她和沒事人一樣,攬著老太太的胳膊撒嬌:
“娘,我就想一直留在您身邊,好不好嘛?”
哭也好,笑也好,都是銀瓶想要留下的手段。
她若不這樣,老太太肯定又要讓她離開了。
單是這樣想著,銀瓶的鼻尖就酸了。
老老太太見她作勢又要哭,趕緊說:
“當然好,你願意留下來陪我這個老婆子,我高興還來不及。”
錢家的孩子,科舉的科舉,做生意的做生意,平日裏這麽大個宅院,老太太也覺得寂寞。
幸好有葉裏紅和銀瓶在,時常給老太太解悶,老太太這心裏也覺熨帖。
老太太是熨帖了,李氏那邊怎麽辦?
“可嶽家,你就這麽放下了?”
銀瓶是李氏的女兒,還是走失已久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女兒。
葉裏紅身世的特殊性,讓他們其實可以有更多選擇。
可銀瓶單單隻住在錢家,李氏想她的時候,卻隻能睹物思人。
老太太勸說銀瓶回臨安,是因為銀瓶,也是為李氏。
上回李氏來的時候,老太太能看出她對銀瓶的不舍。可不舍不舍,最後還是得離開。
隻要銀瓶住到臨安,這件事就可以迎刃而解。
老太太說得認真,她是真心想讓李氏能夠得償所願,可這件事,選擇權全在銀瓶。
李氏不敢要求銀瓶住到臨安,她隻能在老太太麵前暴露一二。
可這其中的事,卻不是那麽簡單的。
銀瓶在短暫的沉默後,給出了回答。
“我不想給父親蒙羞。”
她臉上的笑容全數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老太太從未見過的絕望。好在,這份絕望隻有一瞬,銀瓶又重新笑了起來。
隻是,這回的笑卻沒了之前的風韻。
“當年我做花魁時經常出入高門大院,很多人都認得我的模樣。離開會好些。”
銀瓶當年走失後,入了勾欄院。雖說是花魁,可也隻是伺候那些豪門大戶的妓子。
嶽家平反之後,銀瓶已心滿意足。她不想因為自己,再讓嶽家蒙羞。
遇見葉裏紅,是她的幸運。這輩子,她隻願與葉裏紅相守。
哦,如今,還加了一個錢家。
身在錢家,她才不會去想那些過往的傷痛,她會覺得自己就如普通一樣,有著普通的一生。
這些事,老太太都知道,李氏也知道。
“可你娘想你……”她還想爭取一二,銀瓶卻說:
“我娘想我,不是可以來這裏看我嗎?”
她又不是不讓李氏來,隻是李氏也有了許多牽絆。
老太太一時語塞。
銀瓶拉住老太太的手,鄭重問她:
“娘,咱們別管嶽家的事了,好不好?”
她在提及“嶽家”二字時,並無太多感情,就好像在提及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家。
那一瞬間,老太太忽然意識到,銀瓶與嶽家的緣分已經盡了。
“好。”她答應了下來,為銀瓶,也為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