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忘戰必危
劉叔抓回去,一通嚴審,最後承認自己是北漠人,潛伏在京中盯著北唐皇室的一舉一動,必要的時候出手擾亂,之前他確實也有幫洪烈的忙收購藥材,而北漠最為關注的,就是他們兵部裏頭的那些火藥武器,隻要他們動,則北漠會舉全國之力攻打北唐,因為一旦這些武器重新麵世,北漠也一定會被北唐侵吞。
北漠秦家曾經在這些火藥武器手裏吃過虧,所以,他們最忌憚這些武器。
宇文皓入宮稟報了明元帝,提出與北漠一戰,是在所難免了。
與其等北漠做好準備,還不如先發製人,這是宇文皓的意思。
一直以來,情報都顯示,北漠有大舉來犯的征兆,他們不斷地往邊關運送糧草,如果北唐還在等平定南疆之後再集中兵力對付北漠,勝算更低。
明元帝在早朝上議了此事,但是朝臣都認為,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尤其如今南疆大亂未定,此時貿貿然出戰,國庫未必能承受得住。
宇文皓則認為,哪怕不是現在出戰,但北唐應該要進入正式的備戰狀態,而不是現在這樣還觀望著北漠會否來犯。
文官是不願意開戰的,因為一旦開戰,武將的地位就會被拔高,文武對立,北唐一直是有的,獻帝朝的時候最為嚴重,但太上皇登基的時候,這些問題就給壓住了,麵上沒事,底下暗湧。
到如今,很多人認為,已經算是太平盛世了,畢竟,前兩年才與大周聯手擊退肅國與北漠,泱泱大國,不必如此憂患。
早朝之上,文武百官因此爭論不休,明元帝控製了局麵,說此事容後再議。
退朝之後,一群臣子到了禦書房裏頭,跟明元帝說了國中的局勢,說如今當務之急,是要先辦好水利,大力推行農耕,振興經濟,不要再耗費銀子在打仗上。
有臣子建議,可以派人出使北漠,商議和談。
宇文皓回到王府裏頭,招來幾位心腹大臣,發了一通脾氣,“眼下都什麽時候了?
還想著和談?
人家拿著刀過來,你去和談,那不是和談,那是求饒。”
“至於水利和農耕,難道打仗了國中一切都停擺了?
不是我們要打,而是人家已經蠢蠢欲動,我們還在幻想著對方隻是擺個陣勢嚇唬嚇唬我們,玩兒呢?”
“魏王半個月前便送來了信報,說北漠不斷地往邊關送糧草,且他們又往前挺一進了二十裏,難道真的等到他們踏上我北唐的國土,朝中才籌備打仗?”
“如今也不是說馬上開戰,而是我們得有所準備,糧草兵器要準備好,往邊關派軍,別再做不切實際的幻想,北漠人的凶悍,我們北唐不是沒見識過的。”
太子很少發這麽大的脾氣,一時,臣子們也不敢說什麽,因為,在場的這些人裏,也有幾個是不願意打仗的。
而這些臣子裏有超過一半是新提拔上來的人,治內可以,抗外則沒有經驗,這也是新人的缺點,可新人總得有一把火啊,如今宇文皓卻沒能在他們身上看到這把火,今日早朝上,大半數的人不建議打仗,他們就認為不該打了。
宇文皓見他們一個個都噤聲,沒一個出主意的,一口氣堵在胸口,一手砸了杯,怒道:“散了!”
“太子息怒,臣等告退!”
一眾人終於開口說話了。
宇文皓鐵青著臉,盯著他們一個個魚貫而出。
湯陽和徐一元卿淩都在門外,等眾人走後,湯陽和徐一都看著元卿淩,讓她先進去滅火。
元卿淩也很少見宇文皓發這麽大的火,心裏既是心疼又是無奈,她推門,先探頭進去,衝他笑了一笑,“爺!”
宇文皓抬起頭看她,眼底的怒氣還沒褪,但來的人是他想見的,臉色稍霽,“來!”
元卿淩走過去,繞到他的身後,伸手揉著他的眉頭,輕聲道:“別生氣啊,氣壞自己多不值當。”
“你拿我當太上皇哄呢?”
宇文皓閉上眼睛,感受著她的手指在眉間額頭上摁壓,舒服不已,方才著實是氣得有些怒火上升,頭嘞嘞地痛著。
“這事急不得,畢竟動兵這麽大的事,不可能三言兩語就都意見統一了。”
元卿淩輕聲道。
宇文皓道:“意見是永遠不可能統一的,就算北漠人都兵臨一城下了,也有一些軟骨頭寧可跪下求饒,也不願意奮力一戰。”
“也不能這麽說,可能他們認為還沒到那個時候呢。”
宇文皓抓住她的手,讓她轉過來,眸色凝重,“我們與北漠,常年都有摩擦,北漠也把我們當成頭號敵人,他們地處苦寒,一直想擴張國土,侵占北唐的大好河山,這些年他們的狼子野心表現得還少嗎?
北漠的楚皇帝是個好戰的,秦家也是,他們時刻都想著要攻打我們,但凡我們存了僥幸的心,則會萬劫不複,當年,安豐親王打怕了他們,好歹是維持了近二十年的邊關安寧,近十多年來,他們又蠢蠢欲動,故態複萌,北漠周邊的部落,幾乎全部都被他們收了,我們等下去,他們隻會越來越壯大,一旦他們先大舉入侵,我們就失去先機,很被動,會處於挨打的局麵。”
元卿淩知道他憂心,她沒辦法幫得上忙,打仗的事她全然不懂,真恨不得有人能來幫幫他。
她這麽想著的時候,宇文皓就歎了一聲,“靜言若是在就好了,起碼能說服父皇。”
“父皇也不同意嗎?”
元卿淩本以為他們父子一心,是朝臣反對而已。
“今日朝堂之上,父皇但凡透露出對北漠的憤慨,起碼能引導大家往這方麵去考慮,但父皇沒有,他大概還以為,北漠還像之前那樣小打小鬧。”
宇文皓無奈道。
他雙手壓著太陽穴,輕聲道:“父皇目光不夠長遠,他隻著眼於眼前的事,沒看到威脅,國之大好戰必亡,可忘戰必危啊,自打北漠有動作之後,我便一直關注邊關,一直試圖說服父皇,先派重兵駐紮,可父皇都沒聽進去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