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謀劃羅馬
“什麽!”
李儒語落,忽畢漢和提提買就同時發出了一聲低呼。
“李大人,你們大漢王朝一直都以仁義著稱,你們最喜歡幫助弱小。這一次你們怎麽可以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聽到忽畢漢的話,李儒笑著搖了搖頭。
“如今大漢已經改朝換代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衛王朝。我們大衛王朝剛剛建立不久,百廢待興,我們的軍隊不可能白白的向你們提供援助。要知道我們大衛蓄養這些軍隊,也花費了數不清的錢糧。我們大衛士卒們也有家人要贍養!”
“現在你們的國家正在遭受入侵,我們大衛若是不出兵幫助你,你們很快就要國破家亡了。到時候你們不僅要丟掉土地,你們府庫當中的錢糧也會便宜了別人。”
“我們大衛出兵幫助你們,至少可以保全你們的土地。隻要土地還在,你們的府庫早晚都會重新變得充盈起來。”
“這麽簡單的問題,我想你們輕易就能想明白。”
聽完李儒的話,提提買踏前一步講道:“如果我們康居國和貴霜國完了,你們大衛就將直麵那一股神秘勢力的兵鋒。”
“哈哈哈,我國皇上曾經對我講過一句話,這句話叫著弱國無外交。進攻你們康居國和貴霜國的神秘勢力,實際上是來自西麵的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國力最多與我們大衛相差無幾。”
“對於你們這些小國,羅馬帝國可以肆無忌憚的用兵。但是對上我們大衛,羅馬帝國可不敢輕易用兵,要知道羅馬人敢對大漢用兵,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羅馬人若是陳兵邊境,我們可以通過談判的方式,讓羅馬帝國撤軍。我們甚至還可以與羅馬帝國協議通商,我們可以一起維護絲綢之路的安全。”
“現在我再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是否選擇雇傭我們的軍隊幫助你們抵抗羅馬人。”
提提買和忽畢漢對視了一眼,最終二人還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李儒說得不錯。
如果大衛不派遣援兵支持貴霜帝國和康居帝國,用不了這兩個國家就將徹底的被羅馬人占領。
到時候不僅國破,府庫同樣會被羅馬人搬空。
府庫裏麵的東西就算被搬空了,隻要國家不亡,府庫早晚還能充盈起來。
“我們願意接受李大人的要求,隻是不知道貴國的軍隊什麽時候可以進入我們的國家幫忙作戰。”
“七天,七天之後五萬軍隊就可以出征。”
買買提又與忽畢漢對視了一眼,最後二人同時輕輕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送走買買提和忽畢漢之後,李儒又召見了昔日西域諸多的國王。
在李儒許諾幫助他們重新建立國家,並且提供必要的庇護之後。曾經西域諸國的國王隻猶豫了片刻,就答應在七天之內組建五萬大軍前往貴霜國和康居國作戰。
這一場支援戰被西域諸國的國王看成了複國之戰。
李儒相信他們一定會用盡全力。
但是李儒也知道,隻憑西域諸國想要擋住羅馬人的兵鋒依然遠遠不夠。
所以李儒很快又派遣騎兵,將羅馬人進攻貴霜國和康居國的消息送往了洛陽。
“羅馬人終究還是對貴霜國和康居國發起了進攻。”
衛楚放下了手中的軍報,眉宇間多了一絲愁色。
“羅馬人這一次一共集結了二十萬大軍,貴霜國和康居國不是羅馬人的對手,現在兩國已經向我們求援,李儒集結了曾經西域諸國的兵馬,一共五萬人,現在這五萬人已經奔著康居國和貴霜國去了。”
聽完衛楚的話,賈詡踏前一步說道:“羅馬人有二十萬大軍,隻憑西域諸國集結起來的這五萬兵馬,恐怕也不是羅馬人的對手,他們最多隻能拖延數月的時間。”
“不錯,我們還需要想辦法阻止羅馬人。至少在我們大衛一統天下之前,我們暫時還不能和羅馬人正麵交鋒。”
“否則我們兩線作戰,必定會遭遇大敗!”
坐在衛楚左邊的諸葛亮,想了想站起身來:“陛下之前答應羌人,將貴霜國和康居國的土地劃分給他們。陛下可以現在就履行諾言,讓羌人北上。”
燒當羌,白馬羌還有參狼羌,總共有將近百萬百姓,帶甲之士加起來超過十萬人,而且羌人作戰非常的勇猛。羌人北上,就算無法打敗羅馬人,但要擋住羅馬人一段時間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之前冀州軍投效我們之後,他們的軍械現在在什麽地方?”
“回稟陛下,冀州軍的軍械,現在被保存在冀州的府庫當中,我們原計劃是準備秋收之後用這些軍械來訓練冀州的屯兵。”
聽完華歆的話,衛楚點頭說道:“從這些軍械裏麵挑選出三萬套兵器鎧甲送給羌人士兵!另外再給他們一些弓箭。想讓馬兒跑,就需要先讓馬兒吃點草!”
“皇上英明!”
對著眾人擺了擺手,衛楚又跟著開口說道:“羌人北上之後,我們依然不能放鬆警惕。下令讓龐德和馬超也率兵北上。如果羌人也擋不住羅馬軍隊,就讓大軍退守它乾城。”
“另外傳信曹操,還有孫策。邀請他們派人前往塞外,去親眼見證一下羅馬人的兵鋒。”
“我認為陛下此舉有一點不妥!”
荀彧站出來非常認真的對著衛楚說道:“如果讓曹操等人知道,在北麵我們還有大敵當前,他們恐怕會乘機生事!”
荀彧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聽完荀彧的話衛楚還是輕輕擺了擺手。
“羅馬人和昔日的匈奴人一樣,對我們而言都是異族,我相信曹操等人會以大局為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敵人。”
作為後世來者,衛楚對於曹操和孫策還是頗為欣賞的。如果可以,衛楚還是希望能夠和平解決曹操和孫策。
至於劉備,衛楚知道劉備此人的野心巨大,劉備不可能會投效自己,所以衛楚幹脆沒有邀請他。
待到將來解決了曹操和孫策,劉備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