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客家風味濃厚的好習俗(2)
第三章 客家風味濃厚的好習俗(2)
(10)端午中華傳統節
有詩歎曰:
端午中華傳統節,客家紙鷂有特色;
節前村村做準備,節日圍觀最鬧熱。
誰村紙鷂高又響
打從小我便知道,五月初五,稱為“五月節”。“五月
節”(即端午節)也是客家人的一個傳統的大節日。
快到“五月節”前,家家戶戶便撞踏糯米,四處外出割
撈雷鼓葉,籺(念【at】)葉,采摘在門前屋後種的狗
屢等,準備好了包“糯米籺”(念【at】),進行歡度
“五月節”的一切工作。
那天一早,村子上家家戶戶都買豬肉、殺鴨、殺雞、包
粽子。因此,不少在外麵做工的人,都會回家和親人們
一塊團聚過節的。
每逢即將臨近五月節時,天氣也會漸漸地熱起來了,不
論大人和小孩,便開始到坑水或山塘、水庫等處去洗身
、遊泳,這便成為了當年我們的一件莫大的樂事。因為
,端午節又是放“紙鷂”(風箏)這項民間活動的最好
季節,也是客家人帶有比賽性質的傳統民間體育項目之
一。
這放“紙鷂”的活動,它就是要比一比看那個村的“紙
鷂”放得最高,那個村的“紙鷂弓”最響。為此,村裏
大人們在五月節前便動員起來,首先,乞求婦女們用粗
麻,搓小繩做“紙鷂”索,有的,甚至織了一大籮筐。
還要到處找尋離笆內生長的“紙鷂弓”(即是一種藤狀
植物),采回來後刨好涼幹,準備“五月節”放“紙鷂
”做“紙鷂弓”用。
更為有趣的是,到了夜晚時通過“紙鷂”的小繩子放飛
的小燈籠。有時夜間風大,“紙鷂”便在空中不停地翻
筋鬥。此時, “紙鷂弓”的“敖敖”聲特別清晰響亮,
很遠很遠處都能聽聞,實在十分有趣。
要是當天空中的風過大吹斷了線,我們這幫小孩童便自
告奮勇充當大人們的幫手,立即拚命朝“紙鷂”可能掉
落的地方猛然追趕過去。待到掉下地麵時,再把“紙鷂
”重新撿回來交給大人們重新再放。
要是偶然掉落在了屋頂、大樹或竹尾時,便無法再拿到
了。大家便隻好望洋興歎!這個活動連大人也親自參加
,真夠得意!
那時候,南哥是一位糊紮“紙鷂”的行家和好手。他做
的“十六角”、“八角”、“江督”不但輕可外貌漂亮
,並且放飛得又高,又大力,又穩定。翻打筋鬥時,紙
鷂弓“嗷嗷”地狂叫不仃,簡直像是飛機上的馬達聲,
很遠很遠都能聽聞見。
我記得,有時幫忙他拉線時,差點都拉不住。因此,他
放的“紙鷂”在我們這一帶,可真算得上是附近幾個村
中的第一名。
坡嘴村上的葉六、葉七兩兄弟放的“江督”也上升飛得
很高,有時甚至能鑽入雲層中去。可是“紙鷂弓”聲卻
不甚響,隻能算是個第二名。
龍湖坡其智他們,在龍坡小嶺上放的“江督”,雖然弓
聲還算響。隻是常打筋鬥,卻上升得也不算高,算個第
三名吧。
這些便是當年,那些村上老人們對他們公正、客觀的一
致評價。
正是:
客家端午糯米粽,男女老少盼起風;
誰村紙鷂高又響,線斷窮追豈放鬆。
愛放紙鷂情獨鍾
後來,盡管就是端午節已經過去了,我也還對放‘紙鷂
’情有獨鍾。
記得,當時自已還在偷偷地學習紮糊一些小型點的‘紙
鷂’,如‘月光車’,‘四角釘’,‘小江督’之類。
沒有‘紙鷂’索,便回家偷偷拿家裏現成的鞋底索,或
車線之類。有時,偶然被外婆看見我拿時,她也裝做沒
看見一般,不出聲。
不管是烈日當空的中午,還是日落西山的傍晚,我都常
常獨自拿做好的‘紙鷂’到裏坡一帶進行試放。要是沒
有風時,便硬是埋頭地拉著‘紙鷂’索在空地草坪上拚
命猛跑,使得‘紙鷂’漸漸也能搖搖晃晃地飛了起來。
但是,不多久後,又掉了下來,接著又再繼續試放。於
是,擺弄了大半天,弄得自己滿頭大汗,也顧不上那麽
多了。有時,外婆看見對我心疼了,還從家裏拿頂草帽
子給我戴上呢。
我記得,有一次去三世祖旁邊的兩盤嶺放牛,便拿我自
己剛糊好的一個小“江督”鷂,讓亞六幫助托起‘紙鷂
’,我便使勁向前奔跑起來。
開始時‘紙鷂’就有點左右搖擺地飛起來。可惜沒過多
久時,便就栽倒在地上了。
“左右搖擺,又翻顛鬥,可能是‘紙鷂’尾大短太輕,
或‘棟辦’搞得不合有關吧。”亞六對我說了一句。
“可能也是。再試一次,加長尾巴試驗一下,再調整一
下‘棟辦’看看。”我同意了他的說法。
經我這一次改進後,‘紙鷂’上升得很高,老話說,真
像是食到‘天風’了。可是,我卻沒有注意到‘紙鷂’
索快沒了。隻聽“嘶啦”一聲,‘紙鷂’索用完後,隻
見‘紙鷂’在空中亂“撞”。
亞六便急忙把‘紙鷂’索慢慢地收拉回來,隻見‘紙鷂
’飛快地往下翻顛鬥,漸漸地讓它直掉到在地上時才停
止。接著,我再重新把它放上去,經過了上兩次後,我
就有了經驗了。
這一次,我看著‘紙鷂’,也時刻注意著收拉‘紙鷂’
索。如果‘紙鷂’索有些少了,我就拉兩下‘紙鷂’索
。這樣一來,我算成功了。隨後,我把‘紙鷂’放得又
高又穩,真像是食到“天風”一樣,再也掉不下來了。
通過小時候放‘紙鷂’,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凡是
做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因為一兩次的失敗
而便放棄。隻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後功到事成!
正是:
當年正值小孩童,愛放紙鷂情獨鍾;
堅持不懈去實踐,最後終能得成功。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11)七月十四邦大喉
有詩歎曰:
五月初五仰高頭,七月十四邦大喉;
聽聞笛聲四處響,稔熟齊往山上走。
吹笛高手傳千家
到了“七月十四”這個“鬼節”,客家人往往有連續大
吃大喝三天的習俗。
老話說,“七月十四大過年”。在正統書裏“七月十四
”稱作“中元節” 。這個節日的主菜是鴨肉,人
們常常都會這樣說,“七月十四當鴨麻。”
但是,在解放前的農村,由於貧窮,平時也沒有什麽可
吃的,隻是到七月十四節那天,便得想方設法也要把晚
餐弄得像樣一點而已。
在這個“七月十四”節中,我們小孩子的活動,便是興
“吹笛”,也就是吹“喃哆喔”。
我們常常走到高山頂上,向著對麵山頂上的別村小孩相
互對吹。笛聲可以吹來娛樂,亦可吹來“罵人”(諧音
)。真像跟電影《劉三姐》中對歌的場麵一般。
民間用“七月十四邦大喉”,是形容吹笛時的熱鬧氣氛
和吹笛人的形象,真夠逼真和生動。聽說,這還是客家
人,所特有的一種民俗呢。
我開始時,還是興趣盎然地向村子上那些大孩子學吹了
兩年。可是,不知道什麽原因,我老是吹不轉音。後來
,我也便漸漸不感興趣了……
不過,村中小孩吹笛,還是有“老手”的,他們會吹“
笛公”(高音符)、“笛麻”(低音符)也叫“牛麻筒
”、老聲笛。還有“無頭笛” 等三個品種。
後來我才知道,就笛的發音而言,隻有“3”、“2”、
“1”、“6。”四個音調的相互變換,而就能吹出各種
各樣不同的聲調了。
正是:
七月十四當鴨麻,笛聲對吹互相罵;
場麵鬧熱氣氛濃,吹笛高手傳千家。
七月十四稔子熟
老話說,“七月十四,稔子熟到地。”
七月十四前後,我們這幫放牛的小孩,都總喜歡到稔子
樹多的山嶺放牧。特別是,太白堂嶺、三世祖嶺、直嶺
、橫嶺等山。
有時候,還約幾個大點的小孩,跟村上一些婦女一塊去
到十多裏遠的新鄭的石壕嶺,文江的竹篙嶺去采摘。
要知道,這兩個高山在東平西部是最高的,在我們村上一
眼就能望見。
采摘稔子,的確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動,它要求你眼明
手快。特別是,當你偶然發現一株滿樹都是成熟得快要
脫落的稔子時,你那快活的心情,真不亞於過年吃雞腿
時那種特有的心態。
此時,你會輕手輕腳地把那已經熟透了的稔子,一個不
漏地小心翼翼地從樹上采摘下來,立即往嘴裏邊拋入。
於是,便勿輪吞棗般地吃起來。
當時,那稔子特有的甜蜜味道,簡直真讓你回味無窮,
吃時便連那稔子皮也一起吞到肚子裏去。要是有時無意
之中,碰到已熟透了的稔子掉到地上找不到時,你還會
感到十分可惜。
每次回來時,已經是晚飯時候,每人都會采摘到一大竹
簞。除了稔子外,其中還有不少油柑子,羅網果等這類
上等佳果品呢。
當年,采摘稔子這種七月十四節的野外活動,這也算作
是我們孩童時代中,經常在鄉村中一件十分愉快,而又
難忘的秋遊哩!
正是:
七月十四稔子熟,愛到稔多嶺放牧;
摘稔眼明手腳快,嘴甜肚飽心舒服。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