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德國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星期,晴。
位於蘇聯白俄羅斯和波蘭交界的布格河東岸的布列斯特城,是連接華沙-莫斯科以及立陶宛-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的交通要道,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古城。
距離城區三公裏外的布列斯特要塞開始修建於一八三三年。經過多次擴展修築,形成一個龐大的築壘防禦工事,它由布格河和人工運河分割開的四個獨立島組成,中心城堡位於整個築壘地域的中心。各個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圍,要塞之間用橋梁連接。它是蘇聯扼守通往西歐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當的淩晨,一輛軍列滿載著“蘇聯”士兵來到了布列斯特,他們到達了車站,並不急於下車,幾個軍官先一步下車謀劃著占領車站的計劃。雖然他們都穿著蘇軍的衣服,可是,他們聲的低語卻是令人詫異的德語,讓幾個鐵路工作人員聽的目瞪口呆。自然,這些知情者是不會留下暴露行動的,借著搭茬、問路的借口,將他們一一刺殺。
趁著夜色,一隊隊德軍登著橡皮艇,緩慢的劃向布格河對岸——那裏正是敵饒邊防要點布列斯特要塞,必須要盡快拿下它。隻有拿下了它,中央集團軍群才能殺奔明斯克,直指莫斯科。
而此時由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保證,蘇聯方麵遠遠沒有做好戰鬥的準備。甚至斯大林還沉浸在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的喜悅裏。
布列斯特要塞正在進行大規模的主體維修,要塞的工事還沒有完工,許多應該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蕩蕩,造成一些守衛要塞的部隊沒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隊沒有高射炮,炮兵部隊沒有大炮,士兵們也就隻能使用輕武器和敵人搏鬥。
1941年6月22日的一大清早,德軍統帥部製定的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又名《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出動三個集團軍群共計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共550萬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殺入蘇聯。
麵對有備而來的德軍,蘇聯紅軍猝不及防,蘇聯政府雖然采取緊急措施,成立了蘇聯紅軍統帥部,把前沿軍區改為方麵軍。但由於蘇聯紅軍裝備陳舊,指揮人員素質較差,對敵主攻方向判斷失誤,大量的工作未能搶在戰爭爆發之前就緒等原因,致使戰爭初期,便有28個師被全殲,70個師人員武器損失過半。據戰後西方公布的統計資料,在蘇德戰爭的頭18,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以及30餘萬蘇聯紅軍被俘。
在戰爭的頭一周,德軍憑借“閃電戰”突然進攻、以及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軍隊早已動員和集中富有作戰經驗等優勢,打得極其順手,中央集團軍群已推進到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兵鋒直指蘇聯的心髒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的前鋒,已近至通向蘇聯第三大城市基輔的接近地,以占領蘇聯的糧倉——烏克蘭。接下來的基輔防禦戰中,德軍合圍了蘇聯紅軍六個集團軍,圍殲了66.5萬人,打出了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北方集團軍群,也渡過西德維納河,進抵列寧格勒近郊,並聯合芬蘭軍隊完全封鎖了列寧格勒,開始了持續達900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蘇德戰爭的爆發,震動了整個世界。蘇聯被迫加入到了世界反***陣營,極大地加強了同盟國的抵抗力量。蘇聯的抵抗為英美等西方盟國發展軍工業、增強武裝力量、發展海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共有2680萬人英勇犧牲(其中軍人866.84萬人),占蘇聯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犧牲的軍人都是16歲以上的青壯男子,一下子就多了近一千萬寡婦;物質損失更加嚴重,西歐地區的幾大城市幾乎全成了廢墟,工廠被夷為平地,建築被炸塌為殘垣斷壁,各種物資損失損失按照1941年的價格計算,即高達6790億盧布。
蘇德戰爭對世界反***戰場具有深遠的影響。
……
然而,開戰初期,希特勒“閃電戰”巨大冒險的成功,極大地刺激了***主義的神經。麵對德國在歐洲主戰場的節節勝利,日本****者是既羨慕又眼紅,打了雞血一般地渴望出擊,取得在世界上的軍事勝利。
當時日本國內軍界一直有兩個主戰方向的分歧,叫做“北上派”和“南下派”。
北上派主要是日本陸軍在做主導,目標便是北邊的死對頭北極熊蘇聯(過去是沙俄)。然而,由於蘇聯廣闊的戰略縱深,意味著日軍侵略蘇聯要經過廣袤的西伯利亞大遠東,才能見到蘇聯的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路遙水遠,氣候惡劣,即便是耐於寒苦的日本馬鹿,也是要思量再三的。
而蘇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在已經遠非沙俄時代可比,不僅具備完善的軍事工業,部隊的作戰能力也非同一般。日軍關東軍也曾經多次挑釁蘇軍,而經過“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兩次大的較量,號稱精銳的關東軍被蘇聯紅軍揍的鼻青臉腫,乖乖的偃旗息鼓了事。
蘇聯方麵也一直對日本保持著較大的戒心,在遠東地區儲備了三百萬以上的部隊,震懾得日軍不敢輕舉妄動。
這樣,就給了日軍“南下派”一個左右決策的機會了。南下派主要是以日本海軍為主導的主戰派,他們的眼睛是盯在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在內的所謂“*****圈”所在地的。日本是一個彈丸國,國內的資源有限,當年日本五分之四的資源都要從國外進口,這相當於喉嚨被人卡住了,處處受人製約。尤其是英美等國對日本進行了戰略物資的封鎖後,南洋的石油、鋼鐵、橡膠等等軍事物資,都吸引著日本饒貪婪目光。
所謂利令智昏,更何況日本這樣的狹島國,根本就沒有世界級戰略眼光的大軍事家主導國運,必然落入貪利而忘大義,譬如偷吃的老鼠,目光隻看到了老鼠夾子上的花生米,卻枉顧了上邊大張著的夾鼠器,結局是注定聊!哪怕山本五十六再怎麽籌謀“偷襲珍珠港”,搶的先手打垮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是沒用的,畢竟那隻是戰術層麵的努力,方向錯了,隻能多苟延殘喘兩罷了!
然而,此時的日本人正懷著務必亢奮的激情,積極組建“南方軍”,抽調各方大量的甲種師團編入南方軍,主要與英美等國作戰。南方軍是一個戰略戰役軍團,直屬於東京的陸軍大本營。與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和駐守日本本土的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平級。主要作戰於東南亞地區(越南、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英荷遠東殖民地)和太平洋地區(菲律賓、中南太平洋諸島等美國殖民地和澳大利亞控製下的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南太平洋島嶼)。
日軍高級指揮官寺內壽一、山下奉文、今村均、本間雅晴等,曆來是日軍大本營倚重的驍將,自侵華戰爭以來已積累下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豐富經驗,紛紛被調入南方軍擔任要職。尤其山下奉文素以膽大凶悍著稱,曾任關東軍防衛司令官,又剛從德國、意大利考察坦克新戰術歸來,正欲施展一番。後來,他在馬來戰役中進軍神速,作戰得力,因而獲得“馬來之虎“的綽號。
關於這個南方軍,日軍可謂是下了血本的。其編製內還破荒地集結了9個坦克聯隊〈相當於坦克團〉,日軍的坦克力量向來薄弱(當時這樣的聯隊全日本總共隻有I5個),一多半給了南方軍,可見其重視程度。
……
然而,鏡花水月總是空,轉眼煙雲海濤中!一切的昔日輝煌譬如春日櫻花的淒美,絕色而易凋零!此刻帝國的躊躇滿誌、全力以赴,誰也料想不到四年後的滿目瘡痍!
等到踏上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裏號“上時,回首眺望陰沉空下的黝黯海洋,日軍投降代表團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