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我叫向榮
有這麽多人把手照顧著,自然是出不了什麽大問題,連著幾日都相安無事。
不過,在過了十日之後,鬧出了個笑話,因在此相守多日,一些暗衛對傅家的結構也有所了解,有時夜裏就去傅宅內如廁。
如廁是小事,且是在夜裏無人知曉,隻要自己小心點就是了,可那夜,一個年紀偏小的暗衛,前腳剛進去,後腳就聽到一道沉穩的步伐走過來,因是夜裏如廁,便沒把門插上,可想而知,當門從背後被推開時,那一時的寂靜有多尷尬。
傅貴自從不做總管了,日子過得倒也清閑,夜裏起夜迷迷糊糊的,摸到茅房來,推門一看一人守手握長槍呆愣的看著自己,當下瞌睡也是嚇醒了一大半,兩人大眼瞪小眼,硬是叫那暗衛將尿意憋了回去,忙說道:“大人莫怕,我是來保護您的,人有三急,借茅房一用!”
他若不解釋,傅貴都要當他是來行竊的了……
可這番解釋又如何叫一個正常的人,真正的安下心來呢?好在的是招懿院的暗衛,其衣裳都是特製的,為了自證身份,那暗衛幹脆將裏衣卷起,忍著夜裏的寒風,哆哆嗦嗦的就著月光,讓傅老爹看清了裏麵的繡樣,還有一個“守”字。
看傅老爹一臉驚疑的模樣,他解釋道:“您放心,我們都是正經的暗衛,有編製的,您看我這繡樣,這是我們招懿院的暗衛才有的呢。”言語間不乏驕傲和神氣,一副:我們是有人管製的正規團隊,不是野生的自豪感。
傅老爹最終還是信了他的話的,倒不是因為他挺著挺白的肚皮給自己看衣服裏麵的繡樣,也不是因為他的解釋,而是因他穿的還算人模人樣,長得也周正,更未蒙麵,看著一身正派,不像是來行偷竊的人,再且說了,哪個行竊的人會跑到主人家來如廁?
這麽多年,傅老爹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他上下打量了眼前的小娃一遍,往後退了一步,說:“你先上吧。”
等兩人都解決了當下之急後,就在走廊下,傅老爹問起了話:“可是傅娘子派你們來的?”
方才如廁時,他思前想後,覺得也隻有這種可能了,不然,誰會來替他家守著?
小暗衛愣了一下,稍微有些死板又嚴謹的想,那可不是娘子吩咐的,試束庸管事安排他們來的。
“是娘子安排的。”
傅老爹沉了口氣,卻未見輕鬆,他看著小暗衛的眼,道:“原因何在?可是你家娘子聽到外麵的傳言了?他可有交代旁的什麽?”
小暗衛苦巴巴的說:“這個您問我,我也不知啊,是束大哥交代下來的任務,我的任務便是守好這裏,保護好總管和您家人的安全。”
瞧他年紀尚小,傅老爹一想他的話也是如此,便一笑,又問道:“你們在這裏守了多久了?”
“有十日了。”
“吃喝都在哪兒?”
“我們會換人值守,這邊離王府很近我們都是回王府吃的。”
很近,也隔了四條街,這京城不是什麽小地方,四條街的距離尋常人走起來也要走一兩個小時的時辰,這來去也頗有些遠了,傅老爹有慈愛之心,原本做著伺候人的活,也知下麵的人的不易,且看這個暗衛年紀尚小,孩童一般,想著自家孩子在他這個年紀整日遊手好閑,他卻投身做了暗衛,心裏便又些心疼了。
他們雖不是什麽大富大貴的人家,可自家的孩子從小也沒叫他凍著餓著,做了父母的人,看著年輕的孩子遭罪,心裏是不會好受的。
傅貴眼裏滿是憐愛,看著他耿直老實,又乖巧的模樣,便問:“還未知你叫何名?”
“我叫向榮。”
“多大了?”
“十四。”
雖說男兒成家立業都是在很小的年歲,要趁早,可十四歲也著實有些太小了,想一想,傅合忠十四歲時,還在上樹摸鳥下河打魚呢。
傅老爹最大的優點便是容易心軟,有較強的憐憫之心,容儀被他教養大,也是如此,心腸軟,為人也敦厚。
他目露憐愛之光,道:“寧威將軍培養出一個得力的暗衛並不容易,能派上用場的想必也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你尚且年幼,能有這等本事很是不易。”
向榮不大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說:“大家說,我是走這條路的料,而且……如果不能順利出師,做不了招懿院的暗衛,就要繼續出去討生活了,在外討生活不易,不如跟著大人做事。”
所以他十二歲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招懿院,僅兩年的功夫便學到了本事,如今能在束庸手下做事,其能力是不容小覷的。
這世上沒有幾個人能將自己的潛能在兩年之內就開發到可以出師的地步,畢竟,薑舜驍手中調教出來的暗衛,可不是那麽容易誰都能做的,天賦很重要,能力也很重要,二者相加,方能成就一個出色的暗衛。
暗衛是生活在背後的人,其工作量並不比在陣前殺敵的薑家軍的士兵要輕鬆,他們所接觸的麵會更廣一些,甚至某些情報,密網都會經由這些人的手。
且這些暗衛都是簽下死契的,若一旦有性命之憂,一家老小全都會由招懿院妥貼的安排照顧。
所以,對他們的忠誠度的培養也是有較高要求的,若有那個必要,都要隨時做好舍棄性命的準備。
薑舜驍開出來的福利待遇也很好,能讓這些暗衛和士兵都生死相隨,無怨無悔。
向榮知道傅老爹不是外人,便說了些自己的情況,這世上多是可憐人,他也是其中一個。
縱使是見過不少的人和事,也知道不少悲慘故事,可每每聽到旁人說起,心裏也還是會隱隱作痛,這世道終究不是人人向往的人間仙境、太平盛世,在看不到的地方,總會有陰暗,多數的可憐人生活在最底層,他們苦苦掙紮著,卻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有多少人因貧窮走上了不歸路,又有多少人能有向榮的運氣,可以這般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