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邙山洛水
參觀了六道輪迴之後,漢明帝已對法戒的實力佩服得五體投地,堅信佛教可以解決自己長期以來的問題。
其實神通這東西,無論是道還是佛,都是擁有的,畢竟道佛都有聖人。只不過神通不抵業力,過度的依賴神通,只會吸收業力,當初釋迦牟尼成佛之時釋迦族滅亡,他神通第一的弟子婆羅門『目蓮』施展出大神通,以缽盂收住了釋迦族五百人。當目蓮把這五百人拿給釋迦牟尼看的時候,打開缽盂,裡面卻只剩下一缽盂的血水,由此可知一切因果自有定數,無論多大的神通也不可能挽回。而當時眾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蓮,也因為此事而捲入劫中,被裸形外道天魔所殺。
像秦景等人,也是能帶漢明帝去參觀道教十座閻羅殿的,只不過若是他們對帝王使用神通,產生的業力就會很龐大,畢竟帝王只要一句話就能決定數百萬人的生死,若是因此染上業力,不但他們會危險,就連道門也可能受連累。
幾人都是驚奇的看著法戒,法戒這種吸引業力的做法讓眾人都感到難以置信。
聽得劉庄又詢問,法戒臉上滿是微笑,果然一切因果定數,都在那全知全能的多寶佛的凝視之下。
「陛下,我和兩名師弟在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我們畢竟是胡僧,雖然手指橫樑,有慧根的人可以直接看到橫樑,但沒慧根的人,還是需要順著手指的指引才會去看橫樑的……我師弟竺可蘭乃是西域很有名的經文翻譯大師,就算是在西域,我們用的也不是同一種文字,傳教非常困難,全賴我他們這些翻譯大師,教派才可以傳播。一路上我們三人在眾多經文中摘取精義,由我竺可蘭師弟翻譯並編纂成冊,一共四十二卷,可為在大漢傳教的基礎。也可以作為幫助陛下治理國家的『法器』。」法戒從懷中一摸,那小小的衣襟里居然摸出了一大卷的獸皮紙。
這世界到現在為止都是沒有後世那些紙張的,仙魔世界的紙卷,大多是用法力製造的獸皮紙,而這世界的紙張……蔡倫現在也就是七八歲,蔡倫紙還早得很。而且蔡倫紙也不實用。
小黃門過來接過獸皮紙,這東西比起絲絹紙要重一些,但卻結實許多。
劉庄接過小黃門遞來的紙卷翻看,只是看一眼,他的眼中就冒出了精光!
這四十二個小故事都是漢譯文,閱讀很方便,其中大多講的是因果報應,對統治階級極為有利!
後世人們缺乏信仰,不信鬼神不敬神明,不相信有輪轉閻王,不相信十八層地獄,所以作(女+干)犯科起來百無禁忌,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因為沒有足夠堅定的意志,最終也難抗住壓力……當然,在後世末法時代本身就沒有神佛了,有沒有因果報應這很難說,但無論是通道、信佛、信自然、信上帝,哪怕是信奉某些道德準則,這都是有利於國家穩定的。
劉庄仔細分析著這些故事,四十二個故事一半講述的是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半講的是讓人放棄物質追求,超脫肉體凡胎境界……四十二個故事本意是好的,只是後來進入了末法時代,魔神波旬的弟子控制了佛教,因果報應成了勒索人捐款,超脫世俗物質追求成了騙人出家、騙人破家捐錢……這些經文就是一柄利器,利器在善良的人手中,自然能濟世救民,在惡人手中,自然就是兇器了。
劉庄一眼就看出了這四十二個小故事和摘文的意義,抬起頭來,手都有些微微顫抖:「法戒大師,貴教這經文,叫做……」
「四十二章經。」法戒笑道。
「好個四十二章經!」劉庄眼睛發亮。
歷史上四十二章經的確是第一本漢子佛經,就是摘錄、編纂四十二章經文故事匯聚成的經書!這四十二章經通俗易懂,雖不如法華經、金剛經那般擁有大神通,但這畢竟只是小乘佛經,只注重人類修身,后兩者乃是大乘佛經,練成后全知全能,境界不同。當然,現在還沒到佛教可以完全進入東土的時候,傳大乘佛經過來只能使氣運崩壞。
劉庄捧著四十二章經,如捧著什麼至寶。他來回走動,最後看向三人,伸手笑道:「貴教到我東土,現在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我欲建一座……是叫做寺廟吧?我欲建一座寺廟做你們落腳、傳教之處……叫做什麼好呢?毗盧寺?多寶寺?藥王寺?」
法戒三人對視了一下,臉上都是出現笑容,他們還沒提出來,漢明帝就已經先提了!
「陛下,來時我們便已經想過了,就叫做白馬寺吧。昔年西域經略使張騫初始西域,他溫和、大度,正和我教教義,當時馱他西行的白馬勞苦功高……而今次我們能帶著經書來到大漢,也是多虧了白馬馱運,寺廟便叫做白馬寺,用來紀念白馬之功。」法戒把之前想好的說辭,說了出來。
在法戒說出『白馬寺』三個字的時候,整個大殿上突然亮了一下,似乎有佛門金光在大漢開始滋生,劉庄倒是察覺不到,但費叔長几人都是不自覺皺了皺眉頭,感覺似乎有什麼不妙的事要發生。
「白馬寺?也好。地點你們有什麼想法嗎?」劉庄又道。
「地點就選在邙山以南,北靠邙山,南鄰洛水。這是我佛給我的指示。」法戒很誠懇的說道,那塊地是寶地,許多術士都幫劉庄看過,說有氣運庇護,劉庄甚至打算為自己修建帝陵就修在那裡,法戒的話讓他頓時一怔。
沉吟了半晌后,劉庄最後還是笑了:「好,既是佛的指示,那地就划給你們!」
費叔長几人都是臉色大便,依山傍水是最好的風水之地,邙山本來就是座寶山,洛水更不得了!洛水又叫洛河,在洪荒初開之時,烏雲仙的先祖便是馱著至寶洛書從河中游出,能孕育出洛書的河水豈是等閑!東漢得以安穩,全賴那洛河之水流經洛陽!姓氏得洛水則得天下,教派占洛水,這後果……費叔長向前一步,便要出言阻止,劉庄這時候問道:「不知法戒禪師你要多少地來建寺廟?」
「就一卷布能遮的地,可以嗎?」法戒轉身和兩人商量了幾句,轉身問道。
劉庄一聽,便笑道:「可以。」這時代一丈約莫二十四米,一卷布也就是十丈,這麼點地拿來建的寺廟也大不到哪去,劉庄自然不會反對。
費叔長本來想要出言阻止,一聽法戒才要這麼點地,他又退了回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