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莊子!
不可一世的迦樓羅王最終灰溜溜的走了,他所仰仗著,唯定海珠而已,定海珠都被人收去,哪怕是面對敖信,他也必輸無疑。技不如人,面無無光,除了灰溜溜離開,再無其它選擇。
不過敖信卻是注意到了一點細節,迦樓羅王雖然被收走了定海珠,但卻沒有絲毫不滿和憎恨,反而像是遇到了萬幸的事一般,走之前明顯鬆了口氣!敖信甚至注意到了,迦樓羅王的衣服,在他走的時候,已經完全被汗水浸濕!
很顯然,迦樓羅王是在畏懼眼前男子,似是在為撿回一條命而慶幸……但敖信心中卻是生出疑惑,眼前男子分明已得清靜無為的清虛大道,境界完全在張果老之上,就算把他得罪得狠了,他估計也不會殺人,最多是廢人修為什麼的,看那迦樓羅王如此懼怕他,他或許幾下就能把迦樓羅王殺掉,但他卻沒有下手……這人到底是誰?
敖信看著此人,心中有兩個人選,一個是鎮元子大仙,身為地仙之祖,擁有天地胎衣地書和先天靈物人蔘果樹,實力估計也是准聖巔峰,這是道門中很強的人物,孫猴子也被他輕鬆鎮壓。
另一人,便是靈寶大法師。
靈寶大法師在封神一戰中幾乎都只是走過場,除了十絕陣一戰之外,就沒有特別戰績,甚至教導出來的弟子也不是特別出色……但敖信卻是看過神話記載,有些神話說,他乃是李老君的化身,而後來又有神話說,他是原始天王,即元始天尊的化身,最奇妙的是通天教主又號靈寶大法師,和他的道號頗為相似……能夠和三清都扯上關係的人,絕對不可能簡單!敖信的邏輯是如此判斷的!
但這兩人,要稱為道尊,卻還是差了很多,特別是靈寶大法師,這不是實力的問題,而是名望,這兩人都不夠資格……「有沒有時間,我們聊聊?我個人對你是很感興趣的……」在敖信思考的時候,神秘道人卻是先開了口。
「嗯?好的,我有時間。」敖信怔了怔之後,便應答道。
眼前道人出手幫了敖信一次,以他的實力,也用不著把敖信誆騙去哪裡進行埋伏,所以敖信便沒有什麼戒心,和他在街道上漫步。
不得不說,此時的洛陽城綠化情況還是相當不錯的,再過了許多年後,洛陽城才承受不住暴增的人口,大量植被被破壞,或是用來建造房屋,或是用來當做柴薪,這樣才扛不住後世的小冰河時期……道人在前面走著,敖信微微落後半個身位已表示尊敬。一路上兩人隨意的聊天,從龍漢大劫,一直聊到天、皇治世,道人氣度優雅,說話也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敖信實難想象,他竟是修鍊通天九劍之人……「白龍妖帝,其實我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知道你了,那大約是花果山一戰時的事情。從那一戰,我便看出了你資質不凡、志向遠大,如此人物不可能只是一個總管,果然,事實證明的我的判斷是正確的。」道人似是漫不經心的說道。一直到現在,敖信也不知道他的身份,而他也沒有主動說。
「多謝前輩讚美。」敖信略略有些高興,便稱謝道。
誰料這道人卻是古怪一笑,搖頭道:「讚美嗎?看來你沒聽明白我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數,這命數無論細節如何,大方向總是固定的,除非受到外力刺激,它才可能改變……就如你曾經贈予一名人界女子『仙緣』,她踏上了尋仙之路,改變了命數,如今雖是變得非常厲害,但若是應對不好,指不定會有不得善終之命……相對於她來說,你的命數變化似乎更大,雖不知道你謀划什麼,但若是你計劃失敗,只怕命運會比她凄慘萬倍,有時候越是資質厲害的人,一旦在命運一途上走錯了路,後果反而更嚴重……」
敖信聞言眼神一凜:「前輩是佛教的人?」眼前此人道行竟如此高深,能算出他的命運軌跡發生變化就罷了,竟然連任鶯兒的事,也被他注意到了!這到底是何人!
道人彷彿沒看到敖信的警惕一般,笑道:「我又怎麼會是佛教的人……我只不過是對你提出一個善意的建議罷了。你看看那杏樹,能看出它的年歲么?」
敖信往道人手指處看去,一株六百年歲數的杏樹枝繁葉茂,只怕再過個一二百年,它便可以化形(誠-仁),這又是一個杏仙了。
「這杏樹已有六百歲壽辰。」敖通道。
「正是,白龍妖帝果然精通丹道,這杏樹已被我用神通庇護,將來洛陽有災,它便是治病良藥,可不能讓道、佛弟子把它殺害,以神通是無法判斷出它的年歲的,只有以丹道岐黃之術,方能判斷……那你再看看,周圍的樹木又是多少年歲?」
敖信不解他的意思,但仍然仔細往旁邊查看。
「都不足五十歲。」敖通道。
「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道人笑問。
這自然不可能是道人神通保護的結果,道人的神通只能讓修士難以判斷這樹木的年齡,但碰上想砍伐此樹的人,哪怕是普通人,也是可以砍伐的,凡人要是傷不得此樹,也談不上留著給以後的人藥用了。
不是道人神通保護的結果,那邊是人們不去砍伐!但這又是為何……「此樹雖可入葯,但此樹卻同樣帶著微毒,不可廣泛大量使用,便無藥用之才。此樹雖可燃燒,但其中飽含水分,只怕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它製成柴火,所以它也無薪柴之才。若我封住它的神通,不讓它化形,只怕它也可以憑無才而善終。白龍妖帝你才華橫溢、心比天高,這其實未必便是好事。」道人笑道。
敖信身子一震,他知道眼前人是誰了!
難怪迦樓羅王把眼前的人稱為道尊……仙魔世界中,道尊有三人,便是三清道尊。但凡人世界里如今卻是只認兩尊,一是寫出了三千道德真言的李老君,而另一人,便是寫出了南華經的那名神聖……南華經,又名《莊子》!
(未完待續)